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08章 不可思议的印度

第408章 不可思议的印度

巴吉与乔杜里相比,那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此君拥有好几万人马,两次被艾哈迈达巴德总督招安,但两次关系破裂,目前就是一个非法割据的军阀。莫卧儿帝国皇帝巴哈杜尔·沙一世在拉合尔一带与锡克人大战,也无暇关心这些小事——关心得过来么?如今帝国辖下,又有几个忠心为国的总督?表面上听话那已经是大大的忠臣了,阳奉阴违的更是一大堆。至于总督底下那一堆小军头,那更是管都管不过来,只要他们不添乱就行了,还想让他们自带干粮,为帝国上阵厮杀?趁早省省吧。

对了,满孝锋钻营有方,最近又和在西北印度风头正劲的巴吉搭上了线,并与其签署了商品长期购销协议。事实上乔杜里也找过他,但他目前地盘小,实力弱,占领区除了粮食、牲畜外,几乎就没什么了,因此最后没谈成什么。

巴吉这厮在第乌管委会的强力支持下,趁着拉杰普特地区军队被大量抽调北上的有利时机,连连征战,持续扩大地盘,目前几乎已经占了拉杰普特半岛三分之一的地区,不但把帝国军队驱赶到了北方,甚至还把同为东岸支持对象的乔杜里所部死死压住,让他们不得不放弃重回拉杰普特的打算,专心在印度河流域发展。

满孝锋注意到了这种趋势。因此,他也在认真考虑是否要继续进行这种会“挑衅”本土纺织工业协会的生意了,只不过目前还没彻底下定决心,毕竟商人逐利嘛,可以理解。不过也是时候考虑后路了,去掉了纺织品、椰干等商品,究竟该在印度采购什么替代品,值得好好研究——反正船只是不可能空跑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那当然与第乌管委会在军、政、经三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尤为到位。巴吉所部那些乱七八糟的军队,在东岸顾问的大力整编下,目前被编为八个师,约6万人,虽然火枪、大炮的数量仍然不足,但比起普遍冷热兵器混杂的印度军队,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以说是超过平均水平的。

而这,其实也是本土很多实业家诟病的地方,损害本国企业利益,是什么居心?类似的事情其实也发生在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带回大量印度纺织品在伦敦销售,惹恼了曼彻斯特那帮棉纺织新贵的利益,一度造成了东印度公司的危机,被迫进行了重组。东岸目前也有这个苗头,只不过市场足够大,且还在增长,反对声音没英格兰那么大罢了。

这样的军队,举大事当然是不行了,但自保当一个割据的土霸王,却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东岸顾问也劝说巴吉,让他不要风头太过,尽快接受艾哈迈达巴德总督的招安条件,不要再把自己竖成靶子,这对他这个建立时间不是太长的军政集团不是什么好事。中国有句古话叫“枪打出头鸟”,目前德里朝廷的主要敌人是马拉地人和锡克人,还没时间来料理地方上越来越不听话的割据力量。但未来呢?万一朝廷胜了呢?凡事不可做得太绝,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一整船来自东岸本土的五金制品、机械设备、武器弹药被销售一空,换来了大量纺织品、茴香、椰干、旁遮普生丝、毛毯等印度商品,打算运回新华港分销。说实话,这些商品与东岸商品存在着一定的重叠,严格来说是会冲击本土同类产品价格的。无奈的是,在印度采购价格实在太低了,是的,即便他们手工生产的纺织品,价格也比东岸机器生产的低,真是奇哉怪也。

但不知道是民族文化还是什么的,巴吉有一种迷之自信,认为艾哈迈达巴德总督前后两次招揽是因为怕了他,打不过他无敌的军队。对此东岸顾问很是愕然,仔细交谈一番后,发现巴吉这厮真的是这么认为的,而且他手下的人也多半这么认为。他们的逻辑就是:如果你不怕我,为何三番两次想招安我呢?你招揽我,那就是怕了我,我就要努力占你更多的便宜。除非你彻底打败了我,对我很不客气,狠狠地蹂躏我,我才暂时承认你比我强。

他本人是在1月中旬乘船来到第乌港的,总共四条船,全是崭新的蒸汽风帆双重动力,因此即便冬春季节也能自由航行,不用像纯风帆船那样夏季就不走这条航线了。想想看,别人不能走的时候你能走,这就是商机——说实话,蒸汽船真的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以往有些特定月份才能到货的商品,现在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航季限制了。

好吧,完美闭环的逻辑,看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东岸顾问也没办法,印度人就这个思维,他们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还很擅长狡辩,你单纯讲道理是说不服他们的。在这一点上,东岸顾问倒觉得艾哈迈达巴德的那个绿教徒总督更好打交道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阶层(绿教徒)的思维也更容易让人理解。

满孝锋如今就是一名根正苗红的商人,同时与新华夏粮油公司、东非运输公司这两家庞然大物攀上了关系,不但热带商品卖到脱销,现在连印度特产也开始涉足,并渐渐成为其重要的利润来源。

不过没关系,道理讲不通,还有其他办法。第乌管委会的姚主任直接派了使者到了朱纳格特,要求巴吉改变政策,立刻与艾哈迈达巴德总督进行和谈,否则他们有权停止最新一笔价值两百五十万圆的低息贷款——这笔贷款是巴吉打算用来发行新货币卢比的准备金,该货币为银本位,以目前的金银比价,对东岸法币金圆券的汇率为10:1,即一卢比银币含银3.6克,以取代流通在西北印度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劣质金银币,提升自家的经济实力。

人回来了,然后与他们签署长期务工合同,在种植园里干上几年,差不多就回本了。而此时,你还可以通过增大的热带商品的购买配额,转手销售回本土,赚取利润。总之,这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同时也让人明白了,做生意一定要讲政治,不讲政治的商人,都是有天花板的,做不大。

看,对付印度人就得用他们能理解的思维方式,切忌陷于东方式的思维桎梏。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多样化的,人与人也是不一样的,第乌管委会对巴吉越客气越谦逊,人家反倒会滋生怠慢之心。还不如直接挥舞制裁大棒来得直接。贷款不够,就用削减武器交易来威胁,用这些他能理解的“语言”来交流。这不,在威胁停止贷款后,巴吉立刻老实了,当天就离开了朱纳格特老巢,骑马赶到了第乌,恳谈一番后,全盘接受了东岸人的要求,皆大欢喜。

有如此好的例子摆在面前,其他有能力的人自然有效仿的冲动了。于是,一大堆商人扬帆出海,前往远东搜罗人口。能量小的赌上身家性命,一条船勇闯中国,实力雄厚的七八条船,浩浩荡荡开往江南、山东,大家就一个目标,与当地偷渡蛇头接触,尽可能搞到更多的人回来。甚至有一些利欲熏心的,竟然搞了不少朝鲜人、日本人和越南人回来冒充,让人很是无语。

巴吉、乔杜里这两支傀儡武装,东岸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当然是希望他们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因此,在每一个关节节点,东岸人必须给他们把好关,防止他们犯下严重的战略错误。比如眼前这事,再让巴吉肆无忌惮地装逼下去,保不齐就会引起德里朝廷的注意,人家打完锡克人,直接把大军从拉合尔开到拉杰普特,岂不是满盘皆输?

在满孝锋农场里工作的,基本都是从远东明、清两国招募来的农民。尤其是后者,别看满蒙地区正在打仗,但在其他地方,双方的人员经贸往来一直很正常,这就给了招募移民以很大的便利。如果你手段通天,认识一些清国官员,再打点贿赂一番,回程的船上载几十个偷渡移民很正常。而船主们也很乐意这么做,因为这意味着利益,意味着钱!满孝锋当初花了几年时间,给新华夏弄来了一万多人口,然后直接就买了很多“旺铺”,还得到了新华夏粮油公司更多产品的认购份额,一下子跻身本岛超一线商人。

在德里朝廷尚未完全失去对南亚次大陆的控制力之前,万事还是小心为妙。拉杰普特地区每年能为第乌管委会提供三百万圆以上的利润,属于长期饭票,可不能让巴吉这厮给搞砸了。印度河流域也是如此,好在乔杜里目前比较听话,脑筋似乎也比巴吉好使不少,不过也不能放松就是了。

满孝锋现在是真的财大气粗了。傍上了业界近乎垄断地位的新华夏粮油公司,还通过运输远东移民的方式,获得了购买新华夏国营农场的资格——当然,没有产权,仅仅是使用权,具体期限长短看原始租约剩下的时间,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旺铺转让”。并且,这是真的“旺铺”,每年稳定产出七千多捆剑麻、上百吨棕榈油、十几吨胡椒、二十余吨香草、五百多吨椰子,另外还有部分蔗糖、可可、丁香的产出,有些农场附带的红树林,如果有商业采伐许可证的话,还有优质木材可供应市场,整体来说赚大了。

马,还是要上好笼头。

“经营港口的能力太差了!我入港时排队排了四天,出港又是三天,效率太低,简直是儿戏!”1711年2月3日,第乌港内,新华夏著名商人、新华夏粮油公司代理商、东非运输公司二级代理人满孝锋站在船甲板上,怒气冲冲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