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我气哼哼地问。
——然后,只要再参照白天时的发言顺序,就能知道所有人的座位了。这句话最终梗在了喉咙里。
“假设,真的有人愿意去读这篇小说好了。”方程毫不客气地说,“即使如此,读者也不会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耗费精力,当然更不可能花时间翻回前面再看一遍。既然身为作者的你写下了一起案件,那么读者所关心的,就只有谁是凶手而已。”
“这种事情,”方程无情地打断了我,“根本没有人会在乎的。”
谁是凶手——whodunit——我不由得想起了,这种类型小说的英文叫法。从掀开第一页开始,读者就已经了然于胸,诸多登场人物中必定将要出现死于非命的被害者,而罪恶的凶手也必定隐藏其间。正如“杀人游戏”一样,规则具体而明确,倘若背离了大众熟悉的套路,难免便会招致口诛笔伐。
“其中一条短边被蓝修予占据,因为他‘坐在桌子远端’,这是原文直接说明的事实;同时,黄昕和穆紫的座位是正对面,而朱壑却夹在她们中间,所以另一条短边上必定是朱壑。然后……”
可是,不应该只是这样的——心底仿佛有个声音在呐喊——我所憧憬的推理小说,明明还有更多值得继续探寻的可能性。
“那个,夏亚……”
然而,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那张意味着妥协的座位图(如图1-1)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首先,桌子是长方形的,八个人距离均等地坐在四周——要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就只能在长边坐三个人,短边坐一个人。”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谁是凶手”的问题有明确答案,因此我不必担心重蹈覆辙。当然,我也不会天真地以为,存在于方程假设中的读者们,仅仅获悉凶手的名字便能心满意足。一直以来,与whodunit如影随形的,还有howdunit和whydunit——
“哎,是吗?”
图1-1 T大学推理协会“杀人游戏”座位示意图
“但那是多此一举。”我不服气地反驳道,“文中已经明确给出了座位关系的线索,只需要一点简单的推理而已。”
“犯罪的手法和动机……”
方程只是莫名其妙地摇摇头。“画一张座位图吧。”他语气坚决地重复了一遍。
“这张图,正好可以用来说明那个简单的手法。”方程不以为意,“至于动机,更加没有深究的必要——按照这些小说的套路,接下来你就应该写道:那里每个人都拥有充分的作案动机。”
“你什么时候也对我写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不满地咕哝道。
“哎!”我连忙喝止,“不要随便剧透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正趴在键盘上搜索枯肠,试图还原出案件发生的那个瞬间,丝毫没有察觉那家伙跑到了身后。
“为什么会剧透呢?”方程诧异地反问道,“除非,你把这句话也记录下来了,那才是真正的剧透啊。”
“画一张座位图吧。”看着屏幕上的原稿,方程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