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金允秀又确定了几片水师到不了的区域,让所有的盗寇分散在这些地方活动。并且强调如果不是囤积的资粮紧缺,暂时可以避一避风头。毕竟在这之前,他们劫的那些商货,足够他们坐吃山空的了。
陈佐尧笃定即便这件事情不是金允秀做的,那么从他身上也一定能顺藤摸瓜地查到一些线索。
金允秀似乎还有些话没有说完,一名近侍突然走过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劫使船一点油水都没有,那么劫船的人必定是为了挑起事端,趁乱搅局。
她突然敛了敛衣袖起身,“就说到这,你们各自散去吧。使者来了,我要去迎接。还有,管好你们的人,别丢了我的脸。”
这下说她和反贼没有一点关系,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说着,她便再那几个侍从的陪衬下转身离开。
听完这话陈佐尧心中便有了定数,合着这主要矛头还是指向大宋的。
裴无命手里还拿着那个锦盒,他本准备等众人散去之后单独交给金允秀,可是见她忽然离开,不禁惊诧。
“老规矩,不要打琉球诸岛和东岛的主意,其余但凡和赵宋有所往来的商船,都是我们的目标。”
“她这是去哪了?”他问方宇。
几枚蓝缨穗的飞镖落在几片岛屿上。
“迎接使者。”方宇回答。
“这一带,暂且是安全的。不过我不建议单独出船,人多肉少也比铤而走险要好的多。”
“什么使者?”陈佐尧的好奇心也被勾起。
几枚黄缨穗的飞镖落在海图上,连城一线。
“就像我们归于金首领部下一样,她似乎也被某个神秘势力所驱使。但那个势力一直隐在暗中,从未浮出水面过。只是不定期派使者过来,传递一些重要的信函。当然,其间的内容是我等接触不到的。”
“根据探子回信,广州一带,已经有新的水师势力出现。”金允秀再次丢出一枚红缨穗的飞镖,“想来赵宋王朝已是下来决心要将我等驱逐出这片海域,不过只怕他们想有心无力。我们只要巧行其道,自然能与他们周旋一阵。另外,明州水师已经动身,应该就在海上蛰伏,出海的时候要谨慎防范。”
厅堂中的各位统领陆续离开,那条又方又长的桌案前就只剩三人。
陈佐尧和裴无命没有带懂东岛语的近侍来,但方宇就在他们身边,这倒行了便宜。
陈佐尧见人都走了,这才问出心中的疑问,“如此说来,这金允秀的背后,还有一伙更大的势力?”
她说完,各位统领身边的近侍便开始解读她的那番话。语言不通,并不影响他们共事,毕竟他们中有许多人常年混迹游走在各国边界,一事无成但语言略通一二。
“应该是的。以她一人之力恐怕无法在这么大的境域内手眼通天,背后有所倚仗也很合情合理。”
“今日召集你们来,无非是提个醒。”金允秀拈起一枚红缨穗的飞镖,随手那么一甩,不偏不倚地钉在明州的位置上,“赵宋王朝在这里设置了水师,人数不详,但兵力并不弱。我们的人折损了不少,齐木川雄统领与之遭遇过,侥幸逃回。”
陈佐尧摸着下颌,恍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轻声喃喃,“如此一来,果然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那盒子中装的是极其精巧的小飞镖,飞镖的尾部系着红黄蓝不一的缨穗。
“什么说的通了?”裴无命惊诧。
金允秀另一侧的近侍哪来一只木盒,打开之后,放在她的面前。
陈佐尧并未对此多做解释,而是笑着站起身来,若有所思,“没错啊,必定有所倚仗,我早该想到的。”
海图展开之后,诸位盗寇统领纷纷坐正。
裴无命越听越懵,一脸不解的神色。
那赫然是一副航海图,其中标记着各国商船的来往路线,以及周边海盗的活动区域。
陈佐尧突然把头转向他,“金允秀去见使者了,你去盯着点。反正以你对她的态度,应该也算得上死缠烂打了吧,只要不过分,远远地观望着,想必她也不会太生气。不过记住,你的目标是观望那个使者,不是她。至于怎么跟她解释,你那张嘴比我灵巧。”
身边的近侍会意,将一支卷轴放在桌上,轻轻那么一推,卷轴徐徐铺展开来。恰好占满大半个桌案。
“好,小弟明白,这就动身。”
金允秀只瞥他一眼,便面无表情地挪开了视线。她抬起玉臂来,欣赏品味着手上的那颗宝石扳指,而后轻轻动了动手指。
行军打仗以外的谋划大局裴无命不擅长,这是他自己亲口说的。
裴无命是个自来熟,自然不成什么问题。但这家伙看金允秀时的神色,总是带着几分痴劲儿。
陈佐尧给他分配具体的事情做,他便知道只要把这件事尽善尽美地完成就好了。
在座的这些人基本都打过照面了,虽然陈佐尧是个不太喜欢这种环境的人,但勉强也能卸下心中的芥蒂,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性子由不得自己。
裴无命拱了拱手转身离开,陈佐尧在厅堂中踱着步子,没有丝毫想要离开的意图。
这三个人姗姗来迟,对着众人拱了拱手后淡定地入座。
方宇正准备提醒一下,却见他的视线落在了厅堂中的画上。
其中空出三把椅子,很显然,这是陈佐尧,裴无命与方宇的位子。
墙壁上挂了大概有四五幅相似画风的图,上面所绘的内容分别为王侯装扮的人步行游于街市,王侯装扮的人乘船出行,王侯装扮的人与书生下棋……所展现的内容皆为生活琐碎,但这样的王侯看起来极其平易近人。
十余位统领分列在座,各有小动作,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身边各带一名近侍。
这不禁令陈佐尧想起来杜杞书房中的那幅《秋日聚宴图》,几乎相同的手笔,绘画技法如出一辙。
金允秀一席华服,坐在长方桌案的一端,与众人相隔数步之外。
他的心弦骤然绷紧,他敢笃定这就是同一人所绘出来,那位名家的绝笔之作,并不止这一幅。而每幅画的落款处都有一行标注,他清楚地看到了上面提到了一个相同的称谓:吴越王。
厅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