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注意,作为干部,你看管仲的大臣风度,我们年轻同学没有经验,被领导这一问,可能就会说交给老王啊、老李啊。管仲不是,“公谁欲欤?”他先把小白的心理抓住,防止他后面乱,你心里想交给谁啊?这一句把小白问住了,他不敢对管仲讲的,这时他有点怕管仲,不是权威的怕,是道德上尊敬。所以管仲就是叫他自己讲出来。一个领袖不能随便讲话,他只好提正派的人物,说鲍叔牙可以接你的位子吧?这是管仲最好的朋友,但是管仲说不行!前面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管仲一生的事业在历史上留名,诸侯间第一位名相,权位之大,是鲍叔牙培养出来的,宰相位置你不干,总该他干了吧?管仲却说不可。这才是真朋友,当然只有管仲能做这样的朋友,也只有鲍叔牙有这样的朋友。如果是别人,不恨死才怪,我帮了你一辈子,你要断气了还不推荐我!结果鲍叔牙听了,不晓得多么感激管仲!什么理由?这是历史上的大人物、大作风。
管仲一听,说你心里想交给哪一个啊?因为小白下面有两派,一派就是三个好人,管仲、鲍叔牙、隰朋;另一派是马屁派,有竖刁、公子开方、易牙三个最坏的,管仲等人在位置上,他们三人不敢动。易牙是名厨师,齐桓公有一次讲,天下美味我都吃过了,只有人肉没有吃过。第二天易牙给他做了一碗肉,特别好吃,他问这是什么肉啊?易牙说你没有吃过人肉,我把我的儿子杀了给你吃。易牙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要修个马屁庙,庙里的祖师爷就应该是他了。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像周宣王、汉宣帝、唐太宗这些人物,这一套就吃不开了,这种人立刻疏远,不要了,不把他杀掉已经很客气了,因为这个行为违反人性。齐桓公就属于历史上不同的一个人,觉得易牙杀儿子给我吃,对我感情太好,所以才有这样三个小人在旁边。
管仲把鲍叔牙看得透透的,他说鲍叔牙人格太好,不能干大政治。头脑太清醒的、太爱干净的人没有福气;反而脏兮兮的、邋里邋遢的,福气好得很。中国人讲话,选媳妇要选一个丑一点的,“福在丑人边”,太漂亮就红颜多薄命,同样的道理。鲍叔牙这个人太好了,既规矩,又清廉,人格高尚,要求自己太干净了,不能玩政治。难道政治是坏人玩吗?不是。大政治家能够包容好人,也能够兼容坏的,黑的白的,五颜六色,他都能够包容。这个社会就是形形色色,要能够包容得了形形色色才行。鲍叔牙对于不如他的人,比他穷的人,学问、人格、一切不如他的人,宽大得很,能够包容。可是有个毛病,你如果做错一点事,讲错一句话,人格有一点毛病,他会牢记,认为这个人不行。这一种好人社会上很多哦,主观成见特别强,这怎么可以做领导人啊!你如果把国家、全国的政治大权交到他手上,搞不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老百姓,也对不起你齐桓公,而且充其量干一两年就出大毛病。
管仲年纪大了,临死之前,齐桓公来看他,很恭敬地说,“仲父,你的病严重了,你不忌讳我讲一句话吧?”大概管仲点个头表示可以,他就问了:“我找谁接你这个位子呢?”
这就是管鲍之交,管仲敢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换过来鲍叔牙也可以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管仲也”。
——《列子》
既然鲍叔牙不行,那谁行呢?管仲说,要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可以把政权交给隰朋。隰朋这个人,才具没有管仲好,但人很可爱,管仲对他的评语是“其为人也,上忘而下不叛”。他作为部下,长官不会害怕他,不会防备他,觉得他很可信任,因为上面会忘记这个人。你说谁能够做到?像我们坐在办公室里,你再好,坐在旁边我也不会忘记啊!觉得有个人坐在这里是一种妨碍。如果一个人坐在这里,使我们忘记了他,这个人不是菩萨就是鬼了。那真是好人啊,好得使你忘记他。如果上面随时记着你,那要命了,这件事不能让你知道,让你看到不行,那就难办了。这个忘不是忘记你这个人,是忘掉你在这里的妨碍,这样就没有压迫感了。年轻同学能做到这样就成功一大半,后面就好办了。部下对他没有不信仰的,没有部下会违背他。这一句考核,说明这个人已经可以当宰相了。
及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夷吾曰:“公谁欲欤?”小白曰:“鲍叔牙可。”曰:“不可;其为人也,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理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小白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人也,上忘而下不叛,愧其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谓之圣人,以财分人谓之贤人。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愧其不若黄帝”,他的道德还不止如此,他自己每天总觉得自己的学问道德不够,天天求进步,惭愧没有像我们老祖宗黄帝那么伟大。“而哀不己若者”,对部下有些程度不及他、人品不及他的,很怜悯同情,没有傲慢,没有看不起人。“以德分人谓之圣人”,能够以道德感化人的是圣人。“以财分人谓之贤人”,能够拿经济钱财帮忙别人,已经够得上贤人。“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这个“临”字要注意,居高临下叫作“临”,自己觉得有能力有恩惠给人家,有贤德给人家,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个人不能当领袖。换句话说,你有道德也不足以骄慢人,你对人家有好处,早就应该忘掉。我几十年来常常碰到这种人,他牢记自己对人如何如何好,这一种人就不行了,所以施恩不忘的人不能做领导。如果施恩于人的话,当下就要忘掉,不要希望人家报答你。而我们受恩的人,一辈子不能忘记报答。所以“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施恩不忘报的人,别人对他一定非常恭敬,一定服从他的领导。
如何给领导选副手
管仲评论隰朋,说他是个贤德之人,但是他谦虚,能够下于人,“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他那么好的道德有些人还不知道,这一句话更显示他的优点了,乃至他家里的人,对他还没有这样彻底的了解。所以管仲的结论是“勿已”,你要实在找不到人,“则隰朋可”,就把宰相的位子交给隰朋吧!
(选自《列子臆说》)
然则管夷吾非薄鲍叔也,不得不薄;非厚隰朋也,不得不厚。厚之于始,或薄之于终;薄之于终,或厚之于始。厚薄之去来,弗由我也。
但是我们要知道,历史告诉我们的是人生经验,做人用人时,有时候是不得不用,有时候是不能用,不应该用,有时宁可死,以换取生命的价值。这一句话,文字上是那么讲,但是我们也要了解,所谓鲍叔牙不得不举,小白不得不用,那是利害关系,而其中仍有了解、友情、欣赏等感情因素,绝非只有利害的想法。我们的思维观念,对别人的作为,不可轻易认定为利害关系。
“然则”是古文写法,就是这样一件事。“管夷吾非薄鲍叔也,不得不薄”,这就是政治上,也是人生最高哲学。列子说这样讲起来,管仲并不是看不起鲍叔牙,并不是轻视这个朋友,他对齐桓公不得不把鲍叔牙的优点与缺点讲出来。“非厚隰朋也,不得不厚”,管仲对隰朋这个人也并不是特别优厚,而是为了国家,为了齐桓公对他的感情,必须找一个为国家、为老百姓真正做事的人。
“小白非能用仇”,明明是仇人,恨死了,结果用了之后自己成为一代名君。并不是齐桓公度量真正大,而是“不得不用”,这就是“力”的问题。力就是那个趋势,当你肚子饿极了,看到一碗饭,实在不应该吃,不属于你的,可是已经饿了四五天,那个形势下就不得不吃。人到了某个时候,看到毒药都要吃下去,就是不能不如此。
“厚之于始,或薄之于终;薄之于终,或厚之于始”,人的交情,有些朋友一开始好得不得了,亲热得很,厚道得很,最后搞得非常薄,刻薄。有些则是开始清淡,马马虎虎,最后非常之好,所以人生一切事情要看结论、看结果。但是看结果就很难,所以讲“厚薄之去来,弗由我也”,总之不要有主见,没有我见,没有成见,应该完全为公。在做人的道理上,要完全为真理,这样才对。
“鲍叔非能举贤,不得不举”,他说鲍叔牙为什么推荐管仲呢?他是不得不举啊!齐桓公称霸,需要人帮助;鲍叔牙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材料,几个高级干部也做不到,观察天下人才,只有管仲,因此不得不推荐管仲。
(选自《列子臆说》)
以召忽跟管仲来讲,管仲当然不会死,因为他与鲍叔牙商量好的,一个帮小白,一个帮公子纠,也就是故意安排的。管仲晓得成功的那一方有好朋友鲍叔牙在,到时候一定会帮忙保全他。这是后人很尖刻的看法,老实讲是不应该的,如果这样评断,世上就没有一个真好人。换句话说,人用这种眼光来看历史、看古人,是很有问题的。所以《列子》论这一件历史事实的时候,看法就不一样,只讲“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等于文天祥、岳飞一样,不得不死,这就是“死有重于泰山”,这一死的价值在历史上的分量很重。
你的老板有前途吗
下面对这段历史再做评论,这是道家的看法,很深刻。“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并不是召忽必须要为公子纠尽忠,非死不可,事实逼到那里,不得不死,也非死不可。我们经常讲历史上忠臣非死不可,有一句名诗,“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湖北长江边上有个息夫人庙,纪念春秋时的息国夫人。息夫人很漂亮、很有名。息国是小国,楚王好色,听到息夫人很漂亮,要息国把太太送上来,息国不肯,结果就被消灭,息夫人还是被楚王抢去了。历史上对息夫人有所微词,说她当时为什么不死,有人不同意,才说“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中华民族要求尽忠,结果变成要求去死,但是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汉高祖平定天下以后,最初是没有制度的,每天上朝开会,文官武将和他吵,乱七八糟,简直没有办法。叔孙通本来是秦始皇时代的一个儒生,为了保持文化道统,也曾跟过楚霸王,意见行不通,后来跟随汉高祖。而汉高祖也是拿读书人的帽子当便壶用的,见读书人就骂。所以叔孙通最初连饭都吃不上,什么气都受。有学生问起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保持文化道统的目的,叔孙通说不必心急,现在是用武力打天下,用不着我们读书人。
一个领袖或老板,想把每个人用得很好,对每一个人都很优待,那也用不好。因为人的个性各自不同,譬如汉高祖,豁达大度,一边骂人,一边喝酒,一边还在洗脚,一边召见大将军。有人说你这样没有礼貌,好,好,不要洗脚了,听你的。这是他的天性,态度非常天然诚恳,没有故意的“善于用能”或者交朋友。如果故意要善交,有此存心,一定做不好。这是该篇的宗旨,就是力与命。天然有领袖气度与才能的人,自然做得很合适。所以像鲍叔牙对管仲,也是自然天性。这在中国文化里就叫作友爱,所谓“兄友弟恭”,兄弟朋友之间真正的好、真正的爱。如果为了学佛学道,或者讲道德,才对兄弟朋友特别好,已经不对了,是假的,做不好的,要自然天性才行。
等到汉高祖平定天下,他去见汉高祖,建议制定礼法。汉高祖斥责他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意谓:“格老子,我的天下是骑在马上打来的,你读书人算什么?去你的!”这时叔孙通就顶他了:“陛下,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但是不可以马上治之。”天下你是打下来了,但是将来治理天下,不能永远打下去呀!汉高祖这种人是真正了不起的领袖,个性固然强,可是别人有理由他一定会听。听了这话认为有道理,问该怎么办,叔孙通于是替他拟订计划,建立制度。几个月以后,把所订的制度礼仪“朝班”都演习好了,再请汉高祖出来坐朝,那种仪式,那种威风,真和当年打仗乱七八糟的不同,俨然是大汉皇帝气派。汉高祖这一舒服,才知道读书人有这么大的用处。
下面就是《列子》的哲学,“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这个话很难懂了,一个真正善于交朋友的人,并没有一个目的要善交,要做到对每一个朋友好,或者对某个朋友好,有这个观念已经做不好了,所以“实无善交”。
当汉高祖还没有起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叔孙通有办法自保。在秦始皇死了,二世接位以后,召集知识分子开会,向大家说,据说外面在造反,有没有这回事?那些知识分子听了以后,都说真话,说外面有许多人在造反,并劝二世改过。唯有叔孙通说外面没有造反,只不过是些小偷而已,是乱传话说造反的,二世听了,认为很对,非常高兴。可是叔孙通讲过这个话,自己就溜走了,他知道秦朝这个政权没有希望了。所以《长短经》就说,叔孙通“阿(阿谀)二世”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做的吗?于是赵蕤引证司马迁对这件事的批评,也就是他在《史记》上留给后人对历史的看法。
“然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也”,这是说其实管鲍不是真正的善交,齐桓公也不算真用能者。这个话很刻薄了,像管鲍的交情还不算善交,像齐桓公的度量还不算真用能者,这是什么理由啊?
叔孙通对历史的关键之举,如“朝班”制度,自汉代由他建立以来,虽然历代各有不同沿革,但一直到清末,实行了几千年。我们再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叔孙通是了不起的人物,自汉代以来,中国实际上的政治体制思想,一直受他的影响。所以司马迁反对一般人对叔孙通小节方面的批评,他从大处着眼下笔,说叔孙通:“夫量主而进,前哲所韪。叔孙生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古之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挠,大直若诎,道同委蛇,盖谓是也。”王允说《史记》是一部“谤书”,毁谤汉朝的大著作,换句话说是毁谤历史的大著作,但在当时不大看得出来。《史记》的字句,司马迁是斟酌又斟酌,像“量主而进”这四个字,用得非常好,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测量测量老板,跟随他有没有意义,前途有没有希望。“前哲所韪”,前辈哲人(代表贤人、圣人、有道德学问的人)都认为这样是对的,是应该的原则。这八个字,已经把一般人对叔孙通的评论推翻了。
历史上记载,本来齐景公准备请孔子到齐国去,把政权交给他打理,但是晏子反对。看起来好像晏子对孔子很不好,仔细研究,这就是孔子佩服他的地方。因为当时齐国已经很乱,孔子如果来了,后果不堪设想,恐怕自己和弟子的命都会送在齐国。晏子为了爱护他的领袖,也爱护孔子这个朋友,宁可让这件事办不成。这就是所谓善交,管仲也是一样。
司马迁再为这个“生”字做申论说“叔孙生希世度务”。“生”是先生。就是说叔孙通为了继承文化,不致中断,希望有个好的社会,执行正统的文化。进退之间,他看得很清楚,在秦始皇时代,他没有办法,只好跟着时代变,并没有完全依照古礼。他非常懂得适应时代的环境,以应变达到最后的目的,结果目的都达到了。他跟随汉高祖,最初在汉高祖忙于军事的时候,等于当个附员,闲的差事,拿一点薪水,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到后来不但开创了汉朝四百年的制度,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成为一代儒宗。
当领袖的只要一个人真能干,能够治天下国家,有助于他,他就会用,所以是“善用能者”。其次说到“善于交者”。《论语》提到另外一个齐国名宰相晏子。晏子名叫晏婴,是有名的矮子。他跟孔子交情很好,《论语》里有一句话,“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交朋友要像晏平仲一样,尤其“久而敬之”,跟他做朋友越长久,越发现他的长处,对他越起恭敬心。恭敬心很难,朋友交久了以后,等于男女恋爱时,彼此客气得要命,彼此能够原谅,明知他是错的,也觉得很可爱。结了婚以后,明明是长处、很可爱的地方,反而非常讨厌。这就不是“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了。
司马迁更进一步引申,古代所谓君子之人,“直而不挺”,像一棵树一样,世界上的树都弯下去,只有这棵树是直的,但这棵树也很危险,容易被人砍掉,所以虽然是直的,但有时软一点而并不弯曲。在这种时代是很难处的,不愿意跟大家一起浮沉,就显得特别,就会吃亏,但要配合大家,和大家一样又不行。在“致曲则全”的原则下,必须保持一贯的中心思想。所以真正直道而行的人,就“大直若诎”,看起来好像不会讲话。“道同委蛇”,做人的法则好像太极拳一样,跟着混,结果达成目的,这就是叔孙通的做法。
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也。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鲍叔非能举贤,不得不举;小白非能用仇,不得不用。
这是说臣道的宗旨,一个人在时代的变化中,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文化、为个人,要站住已如此之难,站住以后要达到一个为公的目的就更难了。
这一段是有名的文章,也是名言。管仲平常感叹,他说我跟鲍叔牙合伙做生意,赚了一点钱,我就多拿,给他的少,鲍叔牙并没有怪我贪心,他晓得我很穷。这一点我们就很难办到,一毛钱都要争得脸红,两毛钱就流鼻血了。鲍叔牙托我干的事,我没有一样给他做好,他没有怪我笨,只说我运气不好。我三次当公务员,三次都被赶掉,鲍叔牙没有认为我不对,晓得我运气没有来,时间没有到。我做军人去作战,屡战屡败逃回来,鲍叔牙不认为我窝囊,他晓得我还有一个老母在,我死了妈妈怎么办?别人都笑死我了,只有鲍叔牙可以原谅我那么没有勇气。这一次政变,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但我没有,为什么?我认为自杀对国家天下没有贡献,小忠小孝而已。我要大忠于天下,不愿意死,只有鲍叔牙懂我,所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这就叫管鲍之交。
(选自《历史的经验》)
管仲尝叹曰:“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一个下属的自我修养
花花公子齐桓公什么都不管,一切交给管仲,而且还不称他宰相,也不叫先生,叫他“仲父”。这个名位大了,这不是官位,仲是管仲的号,父是代表男性,大丈夫,是尊敬。刘备对诸葛亮是朋友相处,齐桓公对管仲是以老师对待。中国历史上的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能谦下于人,把人才当老师看待,可以称王。刘备用诸葛亮以朋友相处,所以只能守一个小小的局面称霸。用学生的,不讲了,下面文章有。这三句名言,古今中外历史,都没有违反的。齐桓公遂在国际上称霸,领导一个时代。
(一)冲而用之或不盈
你看鲍叔牙这个朋友,管仲这一条命都是他救的,管仲穷的时候,吃饭都是靠他。这时管仲在他推荐之下当了宰相,鲍叔牙则“以身下之”,看到他就行礼,看到管仲坐在上位,他绝不敢坐在旁边,这就值得学习了。像我有两位朋友,当年一起都是少将,后来一位升了中将,两人本是好朋友,出去的时候,该在一起嘛,却一个走在前面,一个就站在旁边。我说这就是他的成功,懂吧?朋友是朋友,阶级不同,代表国家职位,公事上要这样。如果到私人家里,骂架都可以,但不能给人家看见!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齐桓公在历史上是窝囊君王,什么都不能,又好吃好玩,就是用了管仲、鲍叔牙,成功了,实际上只用了一个管仲。像他那么一个花花公子,能当领袖就是因为懂话、听话,只要是对的,他就听,于是马上把管仲从鲁国引渡过来。鲍叔牙很了不起,虽当了部长以上,还跑到飞机场老远在等。齐桓公在办公室门口欢迎管仲,给他行个礼,马上发表官位,“而位于高国之上”,高国是齐国权威最高的,也就是当宰相了。
——《老子》
管仲做了囚犯,戴上手铐,从鲁国一回来,马上就要被杀头。鲍叔牙告诉齐桓公,管夷吾的才能很大,可以治国,做宰相。齐桓公一听,你老兄怎么搞的,他是我的仇人呀,一箭几乎送了我的命,我就想把他要回来杀掉的。想当工商领袖、政治领袖的要注意,鲍叔牙说了一句话:“吾闻贤君无私怨。”一个好领袖不计私仇,没有私怨,但问是不是人才,能不能替国家做事。私怨算什么?你又没有死,还记这件小事干吗?你要找一个人才多难啊!这是历史上的名言,做人也是一样。你看鲍叔牙这个时候多得意啊!齐桓公靠他保进来,当了王,当然对鲍叔牙言听计从。所以他又说了第二句话:“且人能为其主,亦必能为人君。”你要知道,他当时保你哥哥,当然为你哥哥尽忠,我当时也想把你哥哥杀掉啊!人各为其主嘛,他既然能够忠心帮助他老板,如果你把他收服,他也能帮你,这个道理你不懂吗?“如欲霸王,非夷吾其弗可”,除了管仲,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帮助你成霸主。
“冲”与“盈”是对等性的。冲,便是虚而不满,同时有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含义。如果解释为用中而不执一端或不执一边的意思,也可以相通。总之,道的妙用在于谦冲不已,犹如来自山长水远处的流泉,涓涓汩汩而流注不休,终而汇聚成无底的深渊,不拒倾注,永远没有满盈而无止境。
过了没多久,一位大臣公孙无知看齐王家庭没有人接位,自己想来当王。公子纠和小白都得到消息,哪个先回来就接王位。二人在路上碰到了,就打起来。管仲拿起弓来,想把公子小白一箭射死,刚好射在皮带的铜环上,打不进去了,这不是命吗?结果小白先进齐国,当王了,就是齐桓公。小白威胁鲁国,要它把哥哥公子纠杀掉。帮忙公子纠的是召忽、管仲两人,召忽当忠臣,就拔剑自刎死了;管仲不肯死,被鲁国抓去关起来。齐桓公已经当了王,写公文要引渡管仲到齐国来。
从个人修养来讲,要能冲虚谦下,永远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流存无碍而不住。凡有太过尖锐,特别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一切不为太过、太甚。
管仲与鲍叔牙两人的感情好得很,两人都在齐国,管仲支持齐国公子纠,鲍叔牙支持公子小白,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两个人虽然是好朋友,一个帮老大,一个帮老二。齐桓公的父亲有很多妻妾,可是妻妾不分大小,这样一个混乱的家庭,全国的老百姓已经判断会有大乱。管仲帮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帮公子小白到莒,莒是山东一个县。果然,老王一死,政变起来了。
从事功方面来讲,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建立一代事功的帝王,严格说来,只有汉文帝和清初的康熙。退而求其次,用历史上名将相的事功,来说明老子“冲而用之或不盈”以及“挫其锐,解其纷”的作为,也可“得其圜中,应用无穷”了!
可真正的朋友,只有两个人,一个死掉了,一个没有生,所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好兄弟不一定是知己朋友,没有办法谈心。人家说夫妻意见不同是“同床异梦”,我说胡扯,世上哪有同床做一样的梦!同床一定异梦的嘛!这也说明人与人之间心性很难沟通。真正沟通了,够得上朋友,也很难,所以历史上只有管鲍是知己。很多青年同学有笔友,通信也是朋友,我说三年五年最长了。通信时的好朋友,一见了面,不到三个月,完蛋了,因为理想中的都是好的,现实都是坏的。
郭子仪是道道地地经过考试录取的武举异等出身,历任军职,到了唐玄宗(明皇)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才开始诏命他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克朔方节度使,屡战有功。当唐明皇仓皇入蜀,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后来称号唐肃宗,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总节度使的职权。转战两年之后,郭子仪从帝子出任元帅的广平王李豫,统率番汉兵将十五万收复长安。肃宗曾亲自劳军灞上,对他说:“国家再造,卿力也。”但在战乱还未平靖,到处尚需用兵敉平的时候,恐怕郭子仪、李光弼等功劳太大,难以驾驭,便不立元帅,而派出太监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来监军。
朋友这一伦非常重要。一个人啊,有时上不可以对父母兄弟、下不可以对妻子儿女讲的话,只有朋友可谈,痛苦烦恼的心事只有向朋友诉说。但是这种朋友哪里找啊?朋友分类,有经济上的朋友,可以借钱的;有些人你跟他好得要死,但是不要问他借钱,只要借一毛钱,交情就完了;有些是政治上的朋友;有些是点头之交的朋友,街上看见点个头,也是朋友。
一个半男半女的太监又懂得什么,但他却代表了朝廷(政府)和皇帝,处处加以阻挠,动辄掣肘,致使王师虽众而无统帅。在战场上,各个将领互相观望,进退失据。不得已,又诏郭子仪为东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鱼朝恩因此更加忌妒,密告郭子仪许多不是,因此又诏郭子仪交卸兵权,回归京师。郭子仪接到命令,不顾将士的反对,瞒过部下,独自溜走,奉命回京闲居,一点也没有怨尤的表示。
中国历史上讲朋友的交情,都以管鲍之交做标榜,司马迁的《史记》里也写过,可是《史记》在《列子》之后,所以也可能是用《列子》的材料做参考。这里我们就用《列子》的记载来讲。
接着,史思明再陷河洛,西戎又逼据首都,经朝廷(政府)公认,郭子仪有功于国家,现在大乱未靖,不应该让他闲居散地。肃宗才有所感悟,不得已,诏他为诸道兵马都统,后来又赐爵汾阳王。可是这时候的唐肃宗已经病得快死了,一般臣子都无法见到。郭子仪便再三请求说:“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因此才得引见于内寝,此时肃宗亲自对郭子仪说:河东的事,完全委托你了!
交一个真正的朋友
肃宗死后,当时和郭子仪并肩作战、收复两京的广平王李豫继位,后来称号为唐代宗,又因亲信程元振的谗言,暗忌宿将功大难制,罢免了郭子仪的一切兵权职务,只派他为监督修造肃宗坟墓的山陵使而已。郭子仪愈看愈不对,一面尽力修筑好肃宗的陵寝,一面把肃宗赐给他的诏书敕命千余篇(当然包括机密不可外泄的文件)统统缴还上去,才使代宗有所感悟,心生惭愧,自诏说:“朕不德,诒大臣忧,朕甚自愧,自今公毋疑。”
(选自《历史的经验》)
跟着,梁崇义窃据襄州,叛将仆固怀恩屯汾州,暗中约召回纥、吐蕃寇河西,践径州,犯奉天、武功。代宗也同他的祖父唐明皇一样,离京避难到陕州。不得已,又匆匆忙忙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坐镇咸阳。这个时候,郭子仪因罢官回京以后,平常所带的将士都已离散,身边只有老部下数十个骑士。他一接到诏命,只好临时凑合出发,借民兵来补充队伍,一路南下,收集逃兵败将,加以整编,到了武关,又收编驻关防的部队,凑了几千人。后来总算碰到旧日的部将张知节来迎接他,才在洛南扩大阅兵,屯于商丘。因此,又是军威大震,使得吐蕃夜溃遁去,再次收复两京。
第六种是亡国之臣,他帮助老板走上坏路,把错误都归到老板一个人的身上,实际上是部属的错误。这一点,由历史、人生的经验看,是非很难讲,公务员没有把事情做好,而老百姓都骂领导人。做领导人的确很可怜,下面常常陷主于不义。任何时代都是如此,工商时代也如此,这是一般人类的心理,很自然的,没有办法,这类人是亡国之臣。
大概介绍了郭子仪个人历史的几个重点,就可以看出他的立身处世,真正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尤人的风格。他带兵素以宽厚著称,对人也很忠恕。在战场上沉着而有谋略,而且很勇敢。朝廷需要他时,一接到命令,不顾一切,马上行动。等到上面怀疑他,要罢免他时,也是不顾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所以屡黜屡起,国家不能没有他。像郭子仪这样作为,处处合于老子“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大经大法,无怪其生前享有令名,死后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绝少数名臣之一。
谄主以佞邪,坠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闻,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二)郭子仪与鱼朝恩的恩怨
(六)亡国之臣
这一件有关他个人行谊的故事,足以说明“挫其锐,解其纷”的做法。
像王莽一流,历史上一些篡位的臣子,最后都到了这个程度,这种人就玩弄权了,用他的势力,可以颠倒黑白,以轻为重,自己结成党派,专门搞自己的事,乃至下假的命令,以达到自己的显贵,这种人就叫贼臣。
郭子仪与监军太监鱼朝恩的恩怨,在当时的政治态势上,是相当严重的。鱼朝恩曾经派人暗地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当唐代宗大历四年春天,郭子仪奉命入朝,朝野人士都恐怕他要掀起一场大风暴,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吊唁慰问。郭子仪却哭着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
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显贵,如此者,贼臣也。
鱼朝恩便来邀请他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这时的宰相元载,也不是一位太高尚的人物。元载知道这个消息,怕鱼朝恩拉拢郭子仪,问题就大了。这种政坛上的人事纠纷,古今中外,都是很头痛的事。因此,元载派人秘密通知郭子仪,说鱼朝恩的邀请,是对他有大不利的企图,要想谋杀他。郭子仪的门下将士听到这个消息,极力主张要带一批武装卫队赴约。郭子仪却毅然决定不听谣传,只带了几个必要的家僮,很轻松地去赴会。他对部将说:“我是国家大臣,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怎么敢来害我。假使受皇帝密令要对付我,你们怎么可以反抗呢?”就这样,他到了章敬寺,鱼朝恩看见他带来的几个家僮戒备性的神情,非常奇怪地问他有什么事。郭子仪老老实实告诉他外面有这样的谣传,所以我只带了八个老家人来,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动手时还要煞费苦心布置一番。他这样的坦然说明,感动得鱼朝恩掉下了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如果不是郭令公你这样长厚待人的大好人,这种谣言实在叫人不能不起疑心的。
(五)结党营私的贼臣
(三)卢杞、李白与郭子仪
谗臣和奸臣很相近,嘴巴坏得很,这种人很多,他的知识渊博,学问好,错了的事,他总有办法,或者以言辞理论,或以行为动作,把错处掩饰过去,很会说话,硬能把人说服。而且他的才智论辩,可以把人家兄弟、父子之间,家属的感情离间,同事相处,也挑拨离间,破坏感情,这是谗臣。
郭子仪的晚年,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郭子仪正被一班家里所养的歌伎包围,得意地欣赏玩乐,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客。他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谈谈笑笑,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却要这样慎重?”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心胸狭窄,有仇必报,长相又不好看,半边脸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你们女人最爱笑,没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见卢杞的半边青脸,一定要笑,他就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不久,卢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过去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一律不能免掉杀身抄家的冤报,只有对郭子仪全家,即使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他还是曲予保全,认为郭令公非常重视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于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讲到这里,忽然想到另外一则李太白与郭子仪有关的故事。在郭子仪初出茅庐,担当小军官时,不小心犯了军法而被扣押。这件事被李白知道了。李白早就非常器重这位少壮军官,一听到消息,就找到郭子仪的长官说情,这长官也是李白的朋友,因此从轻处置,平安无事。后来安禄山造反,天宝十五年,李白在江西浔阳却和另一位李家帝子永王李璘相识,加入幕府。永王名义上是起兵勤王,实际上也想趁机上台当皇帝,因此违抗肃宗的东巡诏命,结果兵败丹阳,李白也受到牵累,在浔阳坐牢,后来又被流放到夜郎。好在郭子仪已收复两京,名震一时,功劳又大,他知道李白受到牵连致罪,就拿他的战功极力保奏,李白才蒙赦免。这件历史故事记载在唐人诗话中,是否真实,我们不讲考据。不过一个名士与名将的知遇结合,却是人们情愿相信确有其事,而且也显见古人长厚,好人好事的一报还一报,很是痛快淋漓。因此昔日女诗人汪小蕴写论史诗,有“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己属青莲”的名句,青莲是李白的别号。
(四)善于离间的谗臣
史载,郭子仪年八十五而终,他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有六十多人后来皆为将相,八子七婿皆贵显于当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历代功臣能做到这三条实在大难而特难。这都是郭子仪一生的做人处事,自然合乎“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原则。
这一段说到奸臣了,很明显地说奸臣内心里非常阴险,外表上看起来则小心谨慎,规矩得很。奸臣就是心存阴险,看起来很小心,很会说好听的话,态度上讨人喜欢,而最严重的是忌贤,好人他都妒忌。他要提拔的人,专门在领导人面前说对方的好处,隐瞒其缺点。对于真正的人才,他就在领导人面前,不表示意见,冷冷的态度。点点滴滴造成坏印象,就够了。结果使上面的赏罚不当,该赏的不赏,甚至反而罚了,该罚的没有罚,反而赏了,于是命令下去不能贯彻。这一类的,就是奸臣。
(选自《老子他说》)
中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又心疾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彰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大时代中如何进退自如
(三)嫉贤妒能的奸臣
李泌也是中唐史上突出的人物,几乎和郭子仪相终始,身经玄、肃、代、德四朝,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郭子仪等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也可以说是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只因他一生爱好神仙佛道,历来被儒家出身、执笔写史的大儒之主观我见所摒弃,在一部中唐变乱史上,轻轻带过,实在不太公平。其实,古今历史,谁又敢说它是绝对公平的呢?说到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在是望之犹如神仙中人。
拍马屁这一类的,历史上这种人也很多,近代史中最著名的,有清朝的和珅,乾隆皇帝的嬖臣,就是这样。对上面光是:“好的!是的!”这还不算,肚子里还在打主意,隐隐地,暗暗摸清主管的毛病,爱好在哪里,然后投其所好,这种投其所好的人,也有他们的一套,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譬如说,一位主管,什么都没兴趣,就是好读书,于是谀臣这一型的人,也会装着好读书。所以上面仁义道德,下面满堂都仁义道德。《战国策》里就有这样的故事。齐桓公最讨厌紫色的衣服,他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说这很简单,你明天开始,见到穿紫衣服的走到面前,你就说臭得很,叫他走远一点,这就行了。齐桓公照样做了,一个月以后,全国都没有穿紫衣服的人。所以我们读书要注意,一般人常引用曾国藩的话,社会风气的转变,在一二人的身上。但要知道这一二人不是你我,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因此上面好什么,下面跟着就是什么,这是非常大的力量。这一类的人,只是讨好领导人而已,偷偷摸摸,不走正道,专门巴结主管,往往因此害了这位主管,他也不管。这就叫作谀臣。
李泌幼年便有神童的称誉,已能粗通儒、佛、道三家的学识。在唐玄宗政治最清明的开元时期,他只有七岁,已经受到玄宗与名相张说、张九龄的欣赏和奖爱。有一次,张九龄准备拔用一位才能不高,个性比较软弱,而且肯听话的高级巨僚。李泌虽然年少,跟在张九龄身边,便很率直地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相公你自己也是平民出身,处理国家大事,素来便有正直无私的清誉,难道你也喜欢低声下气而缺乏节操和能力的软性人才吗?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他小友。
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一)白衣山人
(二)与主为乐的谀臣
到了安禄山造反,唐明皇仓皇出走,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到处寻找李泌,恰好李泌也到了灵武。肃宗立刻和他商讨当前的局面,他便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肃宗要他帮忙,封他做官,他恳辞不干,只愿以客位的身份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叫他先生而不名。这个时候,李泌已少吃烟火食。肃宗有一天夜里,高兴起来,找来兄弟三王和李泌就地炉吃火锅,因李泌不吃荤,便亲自烧梨二颗请他,三王争取,也不肯赐予。外出的时候,陪着肃宗一起坐车。大家都知道车上坐着那位穿黄袍的,便是皇帝,旁边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肃宗听到了大家对李泌的称号,觉得不是办法,就特别赐金紫,拜他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并且对他说:先生曾经侍从过上皇(玄宗),中间又做过我的师父,现在要请你帮助我儿子做行军司马,我父子三代,都要借重你的帮忙了。谁知道他后来帮忙到子孙四代呢!
这里的具臣,和《论语》中所讲的具臣又两样了。这里说,有些人规规矩矩,安于那个官位,只要不出毛病,反正拿薪水,对于公事都办,但并不特别努力,随着时代的潮流,沉就跟着沉,浮就跟着浮,对现实把握很牢,随世俗走,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现代的名词,“水晶汤圆”就是这种人,又透亮,又滚圆。这种人只是凑凑数的,聊备一员而已。
李泌看到肃宗当时对政略上的人事安排,将来可能影响太子的继位问题,便秘密建议肃宗使太子做元帅,把军政大权付托给他。他与肃宗争论了半天,结果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沉浮,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
肃宗对玄宗的故相李林甫非常不满,认为天下大乱,都是这个奸臣所造成,要挖他的坟墓,烧他的尸骨。李泌力谏不可,肃宗气得问李泌,你难道忘了李林甫当时的情形吗?李泌却认为不管怎样,当年用错了人,是上皇(玄宗)的过失。但上皇治天下五十年,难免会有过错。你现在追究李林甫的罪行,加以严厉处分,间接地是给上皇极大的难堪,是揭玄宗的疮疤。你父亲年纪大了,现在又奔波出走,听到你这样做,他一定受不了,老年人感慨伤心,一旦病倒,别人会认为你身为天子,以天下之大,反不能安养老父。这样一来,父子之间就很难办了。肃宗经过他的劝说,不但不意气用事,反而抱着李泌的脖子,痛哭着说:我实在没有细想其中的利害。这就是李泌“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大手笔。唐明皇后来能够自蜀中还都,全靠他的周旋弥缝。
(一)随波逐流的具臣
(二)山人自有妙计
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亡国之臣是六种邪臣,不是正道的干部。
肃宗问李泌剿贼的战略,他就当时的情势,订出一套围剿的计划。首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的党羽,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因此,他拟定战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隔断盗魁四将,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盗众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粹劲骑,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各路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帝子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肃宗统统照他的计划行事,后来都不出其所料。这便是李泌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
六种反面的人才
后来最可惜的,是唐肃宗急功近利,没有听信李泌的建议,致使河北没有彻底肃清,仍然沦陷于盗贼之手,便自粉饰太平,因此而造成历史上晚唐与五代之际华夷战乱的后遗症。
(选自《历史的经验》《孟子与公孙丑》)
为了特别褒扬久被埋没的李泌长才,再略加说明他的行谊事绩。肃宗为了尽快收复首都长安,等到郭子仪筹借到西北军大集合的时候,便对李泌说:“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李泌就说:如果动用大军,一定想要速得两京,那么贼势一定会重新强盛,我们日后会再受到困扰。现在我们有恃无恐的强大兵力,全靠碛西突骑(骑兵)、西北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师,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关东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等情况,春天来得较早,气候容易闷热,骑兵的战马也容易生病,战士们思春,也会想早点回家,便不愿再来辗转作战了。那么,沦陷中的敌人,又可休养士卒,整军经武以后,必复再度南来,这是很危险的办法。但是肃宗这次却坚决地不听李泌的战略意见,急于收复两京,可以称帝坐朝,由此便有郭子仪借来回纥外兵,从元帅广平王等收复两京的一幕出现。
赵蕤首先提出来,圣臣、大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这六种干部,叫作六正。
两京收复,唐明皇还都做太上皇,肃宗重用奸臣李辅国。李泌一看政局不对,怕有祸害,忽然又变得庸庸碌碌,请求隐退,遁避到衡山去修道。大概肃宗也认为天下已定,就准他退休,赏赐他隐士的服装和住宅,颁予三品禄位。
国家在昏乱的时候,对上面不拍马屁,不当面恭维,而且当上面威严得很,生气极了,谁都不敢讲话的时候,他还是敢去碰,当面指出上面错了的事,这样就是直臣。
另有一说,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是在他避隐衡山时期。总之,“天道远而人道迩”,仙佛遇缘的传说,事近渺茫,也无法确切地考据,存疑可也。
国家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三)英雄退步学神仙
(六)敢于讲话的直臣
李泌在衡山的隐士生活过了没多久,身为太上皇的唐明皇死了,肃宗跟着也死了,继位当皇帝的,便是李泌当年特别加以保存的皇太子广平王李豫,后来称号为唐代宗。代宗登上帝位,马上就召李泌回来,起先让他住在宫内蓬莱殿书阁,跟着就赐他府第,又强迫他不可素食,硬要他娶妻吃肉,这个时候,李泌却奉命照做了。但是宰相元载非常忌妒他的不合作,找机会硬是外放他去做地方官。代宗暗地对他说,先生将就一点,外出走走也好。没多久,元载犯罪伏诛,代宗立即召他还京,准备重用。但又为奸臣常衮所忌,怕他在皇帝身边对自己不利,又再三设法外放他出任澧郎峡团练使,后再迁任杭州刺史。他虽贬任地方行政长官,但到处有很好的政绩,这便是李泌“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自处之道。
再其次,就是负责任,守纪律,奉公守法,上面交给任务,负责做到,尽自己的力量,不贪污,乃至送礼来都不受,生活清苦简单,这种人是贞臣,廉洁之至,负责任的好公务员。
当时奉命在奉天,后来继位当皇帝,称号为唐德宗的皇太子李适,知道李泌外放,便要他到行在(行辕),授以左散骑常侍。对于军国大事,李泌仍然不远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议,代宗也必定采用照办。到了德宗继位后的第三年,正式出任宰相,又被封为邺侯。勤修内政,充裕军政费用。保全功臣李晟、马燧,以调和将相。外结回纥、大食,以困吐蕃而安定边陲。常有与德宗政见不同之处,反复申辩上奏达十五次之多。总之,他对内政的处理,外交的策略,军事的部署,财经的筹划,都做到了安和的绩效。
依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食饮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但德宗却对他说:我要和你约法在先,因你历年来所受的委屈太多了,不要一旦当权,就记恨报仇,如对你有恩的,我会代你还报。李泌说:“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害我的李辅国、元载他们,都自毙了。过去与我要好的,凡有才能的,也自然显达了。其余的,也都零落死亡了。我实在没什么恩怨可报的。但是如你方才所说,我可和你有所约言吗?德宗就说,有什么不可呢!于是李泌进言,希望德宗不要杀害功臣,“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言之者。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怒反厌,恐中外之变复生也。陛下诚不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下永无事矣”。德宗听了认为很对,接受了李泌的建议。李晟、马燧在旁听了,当着皇帝感泣而谢。
(五)奉公守法的贞臣
不但如此,他做起事来,非常认真负责,曾经与皇帝力争相权。因为德宗对他说:“自今凡军旅粮储事,卿主之。吏礼委延赏(张延赏),刑法委珲(珲瑊)。”李泌就说:“陛下不以臣不才,使待罪宰相。宰相之职,天下之事,成其平章,不可分也。若有所主,是乃有司,非宰相矣。”德宗听了,便笑着说,我刚才说错了话,你说得完全对。
智臣在现代的说法,是有高深的远见,成败祸福,事先看得到,老早防着它的后果而采取适当措施。一个政策下来,只看成功的一面,一旦失败怎么办?要早防而救之。“塞其间”,间就是空隙。处理任何一事都必须顾虑周全,即使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总难免其中有一个失败的因素,就要先把漏洞堵塞掉,把失败的因素消灭了,把祸变成福,使上面领导的人没有烦恼、痛苦、愁闷。这就叫作智臣。
不幸的是,宫廷父子之间,又受人中伤而有极大的误会,几乎又与肃宗一样造成错误,李泌为调和德宗和太子之间的误会,触怒了德宗,德宗说:“卿不爱家族乎?”意思是说,我可以杀你全家。李泌立刻就说:“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曲从,陛下明日悔之,必尤臣曰:吾独任汝为相,不谏使至此,必复杀臣子。臣老矣,余年不足惜,若冤杀臣子,使臣以侄为嗣,臣未知得歆其祀乎!”因呜咽流涕。上亦泣曰:“事已如此,奈何?”对曰:“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国者。”
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君终已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接着李泌又提出唐肃宗与代宗父子恩怨之间的往事说:“且陛下不记建宁之事乎?”(唐肃宗因受宠妃张良娣及奸臣李辅国的离间,杀了儿子建宁王李倓。)德宗说:“建宁叔实冤,肃宗性急故耳。”李泌说:“臣昔为此,故辞归,誓不近天子左右,不幸今日复为陛下相,又观兹事。且其时先帝(德宗的父亲代宗)常怀畏惧。臣临辞日,因诵《黄台瓜辞》,肃宗乃悔而泣。”(《黄台瓜辞》,唐高宗太子李贤作。武则天篡位,杀太子贤等诸帝子,太子贤自恐不免,故作:“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四)明察成败的智臣
德宗听到这里,总算受到感动,但仍然说:“我的家事,为什么你要这样极力参与?”李泌说:“臣今独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内,一物失所,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臣罪大矣。”甚至说到“臣敢以宗族保太子”。中间又往返辩论很多,并且还告诉德宗要极力保密,回到内宫,不要使左右知道如何处理此事。一面又安慰太子勿气馁,不可自裁,他对太子说:“必无此虑,愿太子起敬起孝,苟泌身不存,则事不可知耳!”最后总算解开德宗父子之间的死结。德宗特别开延英殿,独召李泌,对他哭着说:“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太子仁孝,实无他也。自今军国及朕家事,皆当谋于卿矣。”李泌听了,拜贺之外,便说:“臣报国毕矣,惊悸亡魂,不可复用,愿乞骸骨。”德宗除了道歉安慰,硬不准他辞职。过了一年多,李泌果然死了,好像他又有预知似的。
《长短经》在这里借用他对忠臣的意义,做一个阐述。像杨阜这样的人,可称为是一个直士,很直爽,有骨气,但还不够算作忠臣。什么理由?作为一个大臣,发现领导人错了,当面给他下不去。虽然指出他的不对是应该的,但方法有问题,结果是自己在出风头而已。有如和朋友在一起,在朋友犯错时,要在没有第三者在场时,私下告诉他,不能当别人的面说出来,给他下不去。而魏朝的另外一个大臣司空陈群,这个人是非常有名的,学问、道德样样都好。研究三国,魏曹操父子之能够成为一个正统的政权而维持了那么久,不是没有理由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很有他的道理。在曹操父子的部下里头,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像陈群就是有名的大臣,有忠臣的风度,他和高级的人员在一起的时候,从来不讲上面领导人的错误,只是直接“抗疏”,送报告上去,指出哪点有错误,哪点必须改。但是他上了几十个奏疏,有的是建议,有的是批评,而他的朋友同僚都不知道他上了疏,自己绝对没有自我表扬。所以后世的人,都尊陈群是一位长者,年高,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厚道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忠臣。像杨阜只是行道的直士。其实,不但对领导人应该这样,就是对朋友,也应该这样。
历来的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尤其王室中父子兄弟、家人骨肉之间权势利害的悲惨斗争,真是集人世间悲剧的大总汇。况且“疏不间亲”,古有明训。以诸葛亮的高明,他在荆州,便不敢正面答复刘琦问父子之间的问题。但在李泌,处于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父子骨肉之间,都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排难解纷,调和其父子兄弟之间的祸害,实在是古今历史上的第一人。
这里是以附注的形式,对“忠臣”做进一步的阐述。他说,有人问袁子,故少府杨阜不是忠臣吗?他答复说,像杨阜这样的人,只能称直士,他行直道而已,算不得忠臣。杨阜是三国时的魏人,因打马超时有功,被封为关内侯,魏明帝时又升了官,这人有一个抱负,历史上写他“以天下为己任”,也就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因此历史上写他“敢抗疏”。“疏”就是给皇帝的报告,“奏议”是建议,“奏疏”是与皇帝讨论问题,“抗疏”就是反对皇帝的意见。杨阜是常常提抗疏,上面收到他这些意见,看是看了,但往往不大理,他看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就提出辞官,但没被批准,上面还是认为他很好。历史上有一则故事,有一天他看到魏明帝穿了一件便服,而且吊儿郎当,就很礼貌地告诉魏明帝,穿这样的衣服不合礼仪,弄得皇帝默然,无话可说,回去换衣服。还有魏明帝死了一个最疼爱的女儿,发丧的时候,魏明帝下命令表示自己要送丧,这一下,杨阜火了,他抗疏说先王和太后死了,你都没有去送丧,现在女儿死了要送丧,这不合礼。当然杨阜的话是对的,但魏明帝到底是人主,并没有理他的反对意见。在历史上这类故事很多。
因此,汪小蕴女史咏史诗,论邺侯李泌,便有“勋参郭令才原大,迹似留侯术更淳”的名句。郭令,是指郭子仪。郭子仪的成功,全靠李泌幕后的策划。留侯,是写他与张良对比。可惜在一般史书所载的偏见评语,轻轻一笔带过,还稍加轻视的色调,如史评说:“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怪诞,故为世所轻。”其实,查通正史,李泌从来没有以神仙怪诞来立身处事。个性思想爱好仙佛,只是个人的好恶倾向,与经世学术,又有何妨?善用谋略来拨乱反正、安邦定国,谋略有什么不好?由此可见,史学家的论据,真是可信而不能尽信,大可耐人寻味。
或问袁子曰:“故少府杨阜,岂非忠臣哉?”对曰:“可谓直士,忠则吾不知。何者?夫为人臣,见主失道,指其非而播扬其恶,可为直士,未为忠也。故司空陈群则不然,其谈语终日,未尝言人主之非;书数十上而外不知。君子谓陈群于是乎长者。”此为忠矣。
(选自《老子他说》)
清初,内廷有一个祖宗规定,皇帝每天早晨起来,一定要先读先朝实录,学习祖先处理政事的经历,可见历史经验有如此重要,不管读得多熟,每天要读一下,以吸收经验,启发灵感。随时以自己历史的经验来辅助皇帝的才是忠臣。
功高震主怎么办
忠臣,为国家办事,起早睡晚,同时要“进贤不懈”,就是推荐人才。这件事在中国古代很重要,一个大臣如果不推荐人才是不可以的。这一点就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政治道德,前辈大臣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后辈,予以推荐,而且有好人才就推荐,不可松懈停顿。过去的大臣都是深通历史,如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他也是大政治家。他一度被贬回家,后来皇帝有许多事情要找他谈,他接到命令进京。老百姓听说司马相公蒙皇帝召见进京,高兴得跑到郊外去排队欢迎。司马光看见这情形,问明白了原因,立刻往回走,不进京了。这就是太得众望了也不好,这就是司马光做人小心的地方。同时,也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当荣耀来的时候,高兴不要过头,过头了就不好,花开得最好的时候,要见好便收,再欣赏下去就萎落了。
我国自唐、宋以后,以儒、释、道三家的哲学,作为文化的主流。在这三家中,佛家是偏重于出世的,儒家的学问则是偏重于入世的,道家的学问,老庄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像一个人,跨了门槛站在那里,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让人去猜他将入或将出,而别人也永远没有办法去猜。在个人的养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清代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他是近代史上一位大政治家。后世的人说他建功立业,一共有十三套本领,但是其中有十一套大的谋略之学,都未曾流传下来,只留了两套本领给后世的人。其中一套,是著了一部《冰鉴》,把相人之术——这是他老师教给他的——传给后世的人。自他以后,有许多政治的、军事的乃至经济等方面的领导人,运用他这部《冰鉴》所述的相人术选才用人,的确收到了一些效果。
(三)夙兴夜寐的忠臣
另一套本领,就是他的日记和家书。或者说: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不外乎告诉家人,怎样弄好鸡窝,怎样整理菜园,表示很快要回家种田等,这些琐碎小事,老农老圃也懂,算得什么大本领,值得留传给后人?
自己很谦虚,每天帮助领导人做好事,贡献宝贵的意见,这种在古代称为“骨鲠之臣”,骨头硬的大臣,就算自己马上被免职没有官做也没关系。他们主要是为了使领导人走上好的一面,领导人不对的,就是不对。历代都有这种大臣,宋太祖之初有一位大臣去看皇帝,当时皇帝穿了睡衣在宫里,他就背过身子,站在门外不进去,皇帝叫侍卫问他为什么不进去,他说皇上没有穿礼服,一句话把皇帝整得脸都红了,赶快换了代表国家体制的礼服出来接见。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这种骨鲠之臣绝不马虎,因为皇帝代表了一个国家。在《清实录》里就讲到,康熙自八岁登基,六十一年皇帝当下来,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即使一个人在房里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把头上戴的礼帽摘下来,就是如此严格管理自己。所以一个真正好的领导人,对待自己非常严格,这是很痛苦的事,自己如果克服不了自己,而想征服天下,是不可能的。这里讲到的大臣,对领导人要“勉主以礼义”,要劝勉老板守礼行义。“谕主以长策”,告诉老板要眼光放得远,做长久的打算,使他好的地方更好,坏的地方改掉,这个样子,叫作大臣。
这只是一种皮毛的肤浅看法而已。如果进一步去分析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当时所建的功业,所处的环境,时代的政治背景,历史的轨迹,就可以了解到曾国藩絮絮于这些琐碎细事,实际上正深厚地运用了老庄之道。
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曾国藩兄弟,经过了九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将曾经占领了半壁江山、摇撼京师、几乎取得政权的太平天国打垮了,他们所建立的“功绩”是清兵入关以来前所未有的,达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
(二)眼光高远的大臣
“功高震主”的情况,可能有许多人体会不到,试以创办一家公司为比喻。一位公司老板,找到了一位很能干的干部,由于这位干部精明能干,而且很努力,于是因其良好的功劳业绩,由一名小小的业务员,逐步上升,而股长,而主任,而经理,一直升到总经理。到了这个阶段,公司的一切业务,许多事情,他比老板还更了解更熟练,同下面的人缘又好极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老板的就会担起心来。这就“功高震主”了,地位就危险了。在政治上,一个功高震主的大臣,危险与荣誉是成正比的,获得的荣耀勋奖愈多,危险也愈大。不但随时有失去权势财富的可能,甚至生命也往往旦夕不保。
赵蕤分类出来的第一种人才是圣臣,如《素书》里讲的伊尹、姜尚、张良,都可算是圣臣,在上古属于三公之流。他们的位置最高,等于现代国家最高的顾问,没有固定的办公室,也没有固定管哪个部门,所谓坐而论道,并不是坐在那里玩嘴巴吹牛。他们的行为就是“萌芽未动”这几句话,天下一切大事,像植物一样,还没有发芽的时候,态势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很明显地洞烛机先,知道可不可以做,做下去以后,存亡、得失的机要,都预先看得到,把握得住。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预先防止,使他的老板永远站在光荣这一面,能做到这样的,堪称第一流干部,叫作圣臣。在历史上这种第一流的干部,都是王者之师。
清朝以特务手段驾驭大臣和各级官吏,雍正皇帝是用得最著名而收效的,雍正以后的清朝帝王,均未放弃这一手法。慈禧太后以一女人而专政,就用得更多更厉害,所以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写这些个鸡栏、菜圃小事,与其说是给家人子弟看,不如说是给慈禧太后看,期望在无形中消除老板的疑心,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乡巴佬,以保全首领而已。
夫人臣萌芽未动,形兆未见,照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豫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
再从曾国藩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一首诗中,也可很明显地看到他深切地了解老庄思想,灵活运用老庄之道。这首诗说:
(一)王者之师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这个臣行所培养的干部,可以说是最高的干部,拨乱反正的干部。他先把臣道分类来讲,正臣六类,邪臣六类,相互做对比。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人人都说《资治通鉴》好,事实上,也实实在在真好。可是,司马光写这一部通史,它的主要重心是给当皇帝的人看的,是用来教育皇帝的教科书,所以叫作“资治”。资就是帮助、帮忙、资助;治便是政治。它是教皇帝对于古今政治上的得失成败要好好研究,以这部历史来做借镜,做榜样,做反省。你我既非龙种,又非相才,读史便要小心,不可强自入于圣君贤相之列才对。此外,什么《贞观政要》《大学衍义》等书,也都是教皇帝的教科书,重点属于君道,所以望之不似人君的我们,还是先由臣道开始,把臣道学好。
诗中“屠羊说”的典故,就出在《庄子》的《让王篇》。屠羊说,本来是楚昭王时市井中一个卖羊肉的屠夫,大家都叫他屠羊说,事实上是一位隐士。“说”是古字,古音通“悦”字。当时,因为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亡,昭王逃难出奔到随国。屠羊说便跟着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许多问题,乃至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功劳很大。后来楚国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这样便等于恢复了我固有的爵禄,还要什么赏赐呢?昭王再下命令,一定要他接受,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
许多同学喜欢讲历史,喜欢读《资治通鉴》一类,高谈阔论,煞有介事,觉得蛮好玩的。不过,读多了历史,尤其读多了《资治通鉴》,反而会害了你。我不是说读历史不好,只是要你明白,过去中国历史的著作是偏重在标榜圣君贤相的人治,你读多了历史,不知不觉间就隐然有以圣君贤相自命的味道,等于每个人看小说、看戏,往往把好的主角隐然自比起来,你总不肯自比戏里的那些坏蛋吧!一个平平凡凡的好人,居家处世,居然在心理上无形中模仿了圣君贤相以自命,岂不自招其祸、不伦不类吗?
他这话是多少带刺的,弦外之音就是说,你当国王失败了,才弄得逃亡。现在你把国家救回来了,也是你的努力和福气。所以楚昭王从大臣那里听到他这样的话,知道这个摆羊肉摊子的,并不是普通人物,于是叫大臣召他来见面。不料屠羊说更乖巧,他回答说:依照我们楚国的政治体制,一定要有很大的功劳,受过重赏的人,才可以面对面见到国王。现在我屠羊说,在文的方面,没有保存国家的知识学问,在武的方面,也没有和敌人拼死一战的勇气。当吴国的军队打进我们首都来的时候,我只因为怕死,而急急慌慌逃走,并不是为了效忠而跟随国王一路逃的,现在国王要召见我,是一件违背政体的事,我不愿意天下人来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下面通过《长短经》中的一篇《臣行第十》,来谈谈如何做一个很好的大臣,换句话说,如何做一个很好的干部。
楚昭王听了这番理论,更觉得这个羊肉摊子老板非等闲之辈,于是派了一位更高级的大臣,官司马,名子綦——相近于现代的国防部长,吩咐子綦说,这个羊肉摊的老板,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可是他所说的道理非常高明,现在由你去请他来,说我要请他做国家的三公高位。想想看,由一位全国的三军统帅出面来请,这中间有些什么意味。可是屠羊说还是不吃这一套,他说我知道三公的地位,比我一个羊肉摊老板不知要高贵多少倍,这个位置上的薪水,万钟之禄,恐怕我卖一辈子羊肉也赚不了那么多。可是,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而使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呢?我还是不能够这样做的,请你把我的羊肉摊子还给我吧!
你是哪一种人才
当然事实上,楚昭王能复国,许多主意并非都是由这位羊肉摊老板提出来的。后来他再三再四地不肯做官,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庄精神,正是最有学问的人。
(选自《历史的经验》《老子他说》)
曾国藩写这首诗,引用屠羊说的典故,是对他的弟弟曾国荃下警告。他知道,这时的客观环境,对他的危险性非常大。不但上面那位老太太——慈禧太后,非常厉害,难侍候之至,自己不能不居高思危。而外面议论他,批评他,讲他坏话的人也很多。尤其是曾国荃打进南京的时候,太平天国的王宫里面,有许多金银财宝,都被曾国荃搬走了。这件事,连曾国藩的同乡至交好友王湘绮,亦大为不满,在写《湘军志》时,固然有许多赞扬,但是把曾氏兄弟以及湘军的坏处,也写进去了。这时曾国藩兄弟也很难过。曾国荃的修养,到底不如哥哥,还有一些重要干部,对于外来的批评,都受不了,向曾国藩进言,何不推翻清朝,进兵到北京,把天下拿过来,更曾有人把这意见写字条提出。曾国藩看了,对那人说:“你太辛苦了,疲累了,先去睡一下。”打发那人走了,将字条吞到肚中,连撕碎丢入字纸篓都不敢,以期保全自己的性命。
这本书在古代,尤其在清朝几百年间,虽然不是明禁,因为是古书,没有理由禁止,可事实上是暗禁的,它所引叙的历史经验到唐代为止。到了宋朝,《素书》就出来了,以前也有,但宋朝流传下来的《素书》是不是汉时原版无从证明。到了明末清初,另一本书《智囊补》出来了,作者冯梦龙是一位名士,把历史经验都拿出来了。我们如把《左传》《国语》《战国策》《人物志》《长短经》《智囊补》以及曾国藩的《冰鉴》等编成一套,都属于纵横术范围以内。长短之学和太极拳的原理一样,四两拨千斤的本事,举重若轻,要想办法掌握力的巧妙,用一个指头拨动千斤的东西。
同时,他训练出来的子弟兵,也已经变成骄兵悍将。打下太平天国以后,个个都有功劳,都有得意自满的心理,很容易骄横,所以又教他的学生李鸿章,赶快训练淮军,来接他的手,冲淡湘军的自满骄横。
其次,所谓反,是任何一件事,看历史,看政治制度,看时代变化,没有绝对的好坏。我们拟一个办法,处理一个案件,拿出一个法规,针对目前的毛病,是绝对的好。但经过几年,甚至经过几个月,就变成坏的。真正懂了其中道理,知道宇宙万事万物都在变,第一等人晓得要变了,把住机先而领导变;第二等人变来了跟着变;第三等人变都过了,他还在那里骂变,终于被时代遗弃而去了。《长短经》的原则就在这里。
事实上,如果曾国荃与湘军一冲动,半个中国已经是他的,似乎进一步就可以把大好河山拿下来。但真的拿不拿得下来呢?亦自有拿不下来的道理。我们现在来仔细研究当时的情况,的确有拿不下来的理由。到底还是曾国藩了不起,宁可不做这件事,所以写了这样一首诗,要曾国荃“低头一拜屠羊说”。他说:尽管左面挂满了中央政府——朝廷的褒奖状,可是要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不必因此自满自傲,右边放了毁谤、诋咒我们的文件,这也同样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生气。“人间随处有乘除”,人世间本来就如天秤一样,这头高了那头低,这头低了那头高,不必想不开。“低头一拜屠羊说”,只要效法屠羊说的精神与做法,学习这位世上第一高人,那么“万事浮云过太虚”。荣誉也好,毁谤也好,都不过是碧天之上的一片浮云,一忽儿就要被风吹散,成为过去,澄湛的碧天,依然还是澄清湛蓝的。
《长短经》又名《反经》。这个“反”字是说天地间的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也没有绝对的是非。这种思想源流,在中国文化里很早就有,是根据《易经》来的。古人对于反面的东西不大肯讲,少数智慧高的人都知而不言,只有老子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虽然是中国文化一个很高深的慧学修养,但也导致中华民族一个很坏的结果(这也是正反相对),因为把人生的道理彻底看通,也就不想动了。
在近代史上,明朝平宸濠之乱的王阳明,清朝打败太平天国的曾国藩,都是精通老庄之学,擅用老庄之学,但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作风,如果硬把他们打入儒家,认为他们只知道在那里讲讲理学,打打坐而已,这种看法,不是欺人,便是自欺,否则,便真的要“悔读南华庄子文”了!
中国人都讲李白、杜甫是名诗人,实际上李白一生的抱负是讲“王霸之学”,可惜生的时代不对,太早了一点。唐明皇的时代,天下太平,到天下乱时,他已经死了,无所用处。如果再迟一点,在安禄山、史思明以后的乱局,也许李白可与中唐拨乱反正的名相李泌并驾齐驱,各展所长,在历史上便不只属于诗人文士之流,或者可有名臣大臣的辉煌功业呢!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先懂了这一史实的道理以后,再来研究《老子》,就更容易了解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用的方面——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的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之道,乃至于由平日的为人,进一步升华到形而上修养之道了。
《长短经》这本书大家也许很少注意到它,作者是生在盛唐时代的赵蕤,也是道家人物。他纵有一肚子的谋略学问,但在升平时代,又有什么用处?所以一生没有出来做官,只有著书立说,写了这部《长短经》传世,自己去修道当隐士。虽受朝廷征召,始终不肯出山,因此在历史上,称他赵征君,有名的诗人李白就是他的学生。
(选自《老子他说》)
第一等人都在领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