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里,有人去做志愿者,有人去做临终关怀,有人从2011年起就资助本地贫困儿童上学,也有人通过抄袭洗稿、乱接广告赚了很多钱,而我并不觉得后者的价值比前者高。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弄潮儿,他们不仅优秀,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可以见贤思齐,但要求“80后”都是胡玮炜,“90后”都是李叫兽,不现实。
我妈妈化疗出院后,去云南大理看医生,那位70多岁的李伯藩医生,医术高,医品更高,不收挂号费,为病人义诊,他在当地是活菩萨般的存在。
我同意高晓松的话,“人群总是正态分布”。相对而言,创业的少,打工的多,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比起“时代和同龄人在抛弃你”这种观点,我觉得更值得宣扬的是“只要爱岗敬业就是好样的”。
青山原是一名外交官,辞职后在坦桑尼亚当起了野生动物摄影师,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他在现场呼吁反对动物贸易时,很多人都大受触动。
记得小时候,一位在公交车上始终微笑、帮扶乘客的售票员李素丽能成为全国楷模。现阶段的我相信: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你要多赚点钱;别在最能拼的年纪选择安逸……但我同样尊重没赚到多少钱,生活简单充实却肩负使命的人。
《奇葩大会》中,拍了慰安妇公益纪录片《二十二》的导演郭柯进场时,导师和观众都起立鼓掌。他说要捐票房,又怕自己经不住诱惑,便在公开场合把话放出去,让自己没有退路,接受更多人的监督。
有句话说得挺好的:我能想到的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怎么会有如此单一的成功观,我见过很多人,他们可能没有亿万家财,可是他们值得尊敬。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煽动了年龄焦虑
受够了时下的一些说法:“我交的税都比你的工资高”,“同学年薪百万‘你再看看你’,‘别人融资几个亿’你还那么穷”……这些说法都在传递着单一粗暴的价值观:衡量成功与幸福的标准是钱,没有钱就没有价值。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不到30岁就身价百亿;菏泽14岁考生高考699分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这么一算,你还敢来人间一趟吗?
不赚大钱你就是废柴,这样的价值观我不信
名人的故事,是给那些有梦青年以启发、力量,不是让人妄自菲薄、自卑焦虑。
再说,创业者都没说要抛弃同龄人,怎么反倒和我们差不多的同龄人,却说要抛弃我们。
以前我采访与我同龄的张萌时,觉得同样是同龄人,为什么她既高又白,学历高工作还好,大学就得了全国英语演讲冠军,跟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我在淘宝买东西时,她在和马云握手;我在看希拉里的传记时,她在和希拉里合影拍照。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是不是太大了?
胡玮炜和李叫兽创业的初衷都是服务他人,而不是抛弃他人。
过了一分钟我就想开了,她有她的刻苦与光芒,我也在自己的小日子里发光发亮。有时候我也会担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我认真生活,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认真锻炼。
他俩都是在生活中发现痛点,然后又觉得这事喜欢做、有意义、值得做,想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理智才去做的。
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好了一点点,我就没什么好焦虑的了。连海明威都说,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李叫兽在实习时说:“我看到市面上商业分析类文章,有人分析小米必‘死’,又有人分析小米必火,这往往是根据一两个事件进行放大推断,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于是他决定做一个公众号,传播有依据的商业知识。
单一的成功标准只会让自己过度焦虑、心浮气躁,对生活没有半点改善。社会有自己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一是淘汰“落后产能”,然后把新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对未来更有益的项目上。我们都该适时地抬头看看,然后低头想想自己的产能以及自己与时代的契合度。
谈及创业初衷,胡玮炜曾在演讲中说:“在大城市里,我经常在高峰期打不到车,那个时候我就特别希望有一辆自行车。”于是她开始做摩拜单车,别人觉得困难就慢慢放弃了,只有她坚持了下来。
同龄人中比我优秀的人有很多,比我差的人也有很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就够了。
我赞同每个人应该终身学习,趁年轻多奋斗,永葆职场竞争力。但如果因为没有赚到数以亿计的巨资,就会被时代和同龄人抛弃,着实耸人听闻。
在这世上,除了我自己,没有人可以抛弃我。
我至今都没搞明白,“82年的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和“91年的李叫兽公司和公众号被百度花了上亿元收购”这些现象,是如何推导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