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就很纳闷儿,他俩那么有钱,能有什么矛盾?
几年前的家庭聚会上,新婚不久的堂姐告诫众姐妹:结婚前,一定要找个跟自己金钱观合拍的人。
堂姐说,姐夫平日里抠门儿又唠叨,堂姐买点贵的东西,姐夫都要说:“东西不值这个价,你看你又被骗了,广告你还当真啊,你们女人的钱真好赚……”爱美的堂姐说,有次买了套很贵的护肤品,晚上擦脸时再次被姐夫念叨,她按捺不住生气地说道:“我自己赚的钱,你管不着。”结果两人吵翻天。以后她每次用那套护肤品时,总能想到姐夫的唠叨。
在她看来,包含赚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的金钱观里,浓缩着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家庭影响、三观形态、生活态度和未来发展。和自己金钱观完全不同的人相处,不是一般的累。
婚恋中,太多争执和冷战都是由钱的问题折射或散射出来的。我身边有对小夫妻互指对方败家,女方觉得男方买昂贵游戏设备浪费钱,男方说女方买衣服不穿才是浪费;我见过夫妻过年给双方父母包红包,两个人都孝心与私心同时大爆发,给自己父母就多包,给对方的爸妈就少包;我听说阿姨怕她老公有钱就变坏,于是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每天只给叔叔很少的零花钱,还整天疑神疑鬼;我认识的一个未婚男打算在澳洲购置房产前,打听各种相关政策,不想女友分享他的婚前财产,总怕女友图他的钱。
她想不通男方工作好而且没负担,为什么舍不得花点钱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再说年纪轻轻的大好青年,凭什么就认定生活不能开源只能节流?这样的男人要么是内心没有憧憬和期待,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生活注定苍白无趣;要么是不够爱自己,而连自己身心都照顾不好的人,也不大可能会好好爱别人;要么是对将来没信心,宁愿为明天生病或意外存钱,也不愿健康快乐地过好当下。
谈钱伤感情,都是因为钱让人看到了对方的自私、猜忌、贪婪。最好在交友和择偶时就擦亮眼睛,金钱观不同,就不必强融。
女友认定与男方没戏。
美国财务顾问帕尔默夫妇写的《影响夫妻关系的5种金钱人格》中把人划分为5种金钱人格,分别是省钱王、消费狂、冒险家、求稳者和随性者,每种金钱人格都有利有弊。财务稳妥又安全的省钱王,可能会因为太过节省而错过许多当下的快乐,显得小气;大方慷慨显风采的消费狂,可能会月初冲动购物,月底就会因“月光”而闭关“吃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冒险家,则可能一夜暴富或倾家荡产,让人太没有安全感;内心住着精算师的求稳者,每次都直奔目标的消费,会错失路上的风景;任性乱花钱的随性者,可能会因缺乏规划而陷入被动,且不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她听完没有再说自己会定期看话剧或听音乐会,来犒赏自己的辛苦,只是好奇地问男方攒钱有什么计划。男方也说不上来,觉得既然不能开源那就只能节流,再说将来花钱的地方还多着,万一生大病或出什么意外呢?
能和金钱观合拍的朋友或爱人在一起就很舒服,那么如何筛选并磨合出合拍的金钱观呢?
但后来女友觉得男方过分节俭,聊起平时晚饭怎么解决,男方说吃点剩菜剩饭,或者找家便宜馆子应付一下;聊起假期去哪旅行,男方说宁愿宅在家里,也不出门花钱买罪受;聊起上映中好看的电影,男方说等保护期过了,再去网上找免费片源来看。
1.朋友层面的粗筛
俩人第一次见面吃饭时,他展现出了务实节俭的好习惯,比如把纸巾撕成两半一人用半张,饭后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带走。
有两个“死项”:一种是不讲信用,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甚至借了钱之后玩消失;另一种是双重标准,认为自己赚钱辛苦,而别人的钱像是大风刮来的。
女友之前拒绝了某位对她有好感的相亲男士,介绍人说男方靠谱、顾家,家在本地也不需要买房,工作稳定也没什么压力。
2.恋人层面的磨合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去看贺岁电影。我买完票后,刘姐说自己有点饿,提议先去买鱼蛋。我们几人以为她会买单,因为是她主动提议的,而且她离收银台最近,可我居然瞟见她给收银员暗暗抛了个“那边付钱”的眼神,我带着错愕的表情把单买了。不是我计较这一二十块钱,只是她身上那股自作聪明、爱占便宜、不愿吃亏的“精明”劲儿,让我无法理解。
有两点参考:一是相亲的情况,尽量别找金钱观迥异的。学会有技巧地谈钱,别赤裸裸地问车、问房,也别异想天开地问中奖一千万怎么花,打听对方舍得花钱的领域和尺度更有建设性。二是自由恋爱中,判断两人偏向于哪种金钱人格,尊重对方的金钱观,分析金钱观不合的深层原因,弄清两人是否合适,争取做到“大方向有共识,细节可有出入”的金钱观合拍。
我有点纳闷儿了,她在高新园区工作,薪水不低,愿花几万办美容卡,聚会却从不买单。起初她还找理由巧妙地避开,后来直接理所应当地等别人付。
3.夫妻层面的沟通
刚开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买单,后来渐渐形成默契,中午饭我买,下午茶你付,电影票她出,但这个轮流的默契一到她那儿,就消失了。
有两点建议:一是两人共同提升赚钱能力,一起存钱和花钱,双方有自由花钱的空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对双方及其家人要一碗水端平;二是有高情商的沟通模式,收支有商量,不给对方贴抠门儿或败家的标签,谈钱时注意语气和说法,即使一人投资失败,另一人也要克制情绪。
大家虽没明说,潜台词却是:不爱买单者,不受待见。
总之,好好筛选,好好磨合,好好沟通,金钱观越合拍的人,相处起来越舒适。
几个朋友计划周末小聚,其中牵头人问了一句:“要不要叫上刘姐?”气氛突然尴尬起来,接着陆续有“别叫她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