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学会提问 >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可靠吗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可靠吗

这类证据到底有多大用处?它的用处通常并不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这类当事人证言无须过多关注,除非我们能找出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门知识、利益纠葛、价值观和偏见。对下列与当事人证言相关的问题,我们都要特别小心。

也许你在选择要报考的大学时也听到过大学生的当事人证言。证言也是一种形式的个人经历,某个人(常常是名人)提供一种说法来证实某个产品、事件或服务的价值,而这种赞同和支持缺乏我们所需以判断应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其影响的信息。

·选择性。人们的经历各不相同。那些想要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小心选择他们要用的证人证言。在书的封底我们最有可能见到的总是最好的溢美之词,而不是最有代表性的读者反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追问这个问题:“那些我们没机会听到其反馈的人的经历感受是什么样的?”同样,那些提供证言的人往往对他们关注的信息会有所选择,他们格外关注那些可以证实他们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可能证伪他们信念的信息。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相反的情况也常常出现:你相信什么就会看见什么!我们的期盼心理极大影响着我们体验事件的方式。如果我们相信外星人生活在我们当中,或者人类从来就没有真正登上过月球,那么我们就更有可能把模糊不清的影像看成外星人,或者发现美国政府有关登月的阴谋的证据。

商业广告、电影预告、图书封底的各式推荐、超自然现象存在的证明,或对其他有争议或令人意想不到的生活事件的描述,常常都利用了一种特殊类型的诉诸个人经历的方法来说服别人相信它们:它们引述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用以证明某个想法或某个产品的好坏,或证明那些非比寻常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些都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这种引用的说法都被称为当事人证言(personal testimonials)。

·个人利益。许多证言,例如图书、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推荐都来自那些可以从证言中获得一定利益的人。例如,医药公司常常支付给医生一些研究经费,条件是他们给病人开这家公司生产的药。因此,我们需要问一问:“作证者是不是与他鼓吹的东西之间有什么利益关系,以致我们可以在他的证言里发现强烈的偏见?”

2)这本书看起来真不错。在书的封底,有读者的评论说:“这本书我一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

·省略信息。当事人证言很少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我们无法将之作为判断的基础。例如,如果朋友劝你去看一部新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是“百年一遇的好片子”,那么你应该善意地问一声,是什么让他对这部电影如此印象深刻。我们的评判标准和那些提供证言的人的评判标准可能完全不一样。

1)加油站墙上的一则说明:“我的车老是漏油,送给简修过以后就再也不漏了。因此我强烈建议你将爱车送到简那里维修,不管什么发动机问题她都能修好。”

·人的因素。当事人证言之所以显得如此可信,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都来自充满激情的人,这些人看起来信得过、心肠好并且很诚实。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相信这样的人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