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家也能留意到,一些人的早期记忆必然牵涉到食物,因此,其只对食物有兴趣。这种人把吃看成全世界最重要的事,包括吃哪些东西,不吃哪些东西。这种人之所以如此重视食物,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早期生活出现了跟吃相关的难题。
为解释这一点,不妨再举个例子。有个24岁的青年得了偶发性晕厥,他表示自己拥有这样的早期记忆:4岁那年,他听见了火车汽笛声,随后便晕了过去,即他听到了一种声音,而且对这个声音感兴趣。在此,我们只要了解一点,就是幼时他就对听觉很敏感了。至于他之后如何患上了偶发性晕厥,他并未予以说明。他忍受不了尖锐的、不和谐的声声,以及噪音,这说明他必然拥有相当高的音乐素养,因此,不用惊讶他会对汽笛有这么强烈的反应。成人和孩子都会因遭受了某一种痛苦,便对其产生兴趣。之前谈及,有个人患有气喘病,他幼时因某事被紧紧捆绑,压迫了肺,以至于他最终对呼吸方式格外感兴趣,对此大家应该还有印象。
接下来这个案例牵涉到走路与运动。有些得了软骨症或身体相当孱弱的孩子,都希望能加快自己走路的速度,甚至对走路产生出近乎变态的兴趣,这是因为一开始,他们走路不够灵巧。下面这个案例能为此提供充足的证据。有个50岁的男人在医生面前发出了这样的怨言:他很怕跟其他人一起横穿马路,因为他总觉得他们都有可能被汽车撞到。可是他从不怕单独一个人横穿马路,他觉得这样很安心。他跟其他人一起横穿马路时,总想解救对方,抓着对方的胳膊,将其向右推、向左推,最终激怒对方。有时,我们也会遭遇这样的人,哪怕这并不那么普遍。我们需要分析是何种原因引发了这种愚笨的做法。
这是对人的行为模式进行的很重要的分类:有的人是视觉型的,有人是听觉型的,有人是运动型的。但学校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忽视这方面的不同。视觉型孩子不愿意听老师讲课,只愿看东西。我们发现这一点后,必须耐着性子,教育这种孩子使用自己的听力。在学校,不少孩子只对一种感官的活动感兴趣,从中获得教育。一些孩子也许长于视觉、听觉,一些孩子也许热衷于运动。不同行为模式的孩子在学习时有不同的偏好。当老师偏向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时,就更是如此了。举个例子,当有利于听觉型孩子的教学方法投入使用后,就会让运动型、视觉型的孩子觉得别扭,乃至发展受阻。
当利用催眠疗法唤醒这个男人的早期记忆时,他表示,自己3岁左右时,曾得了软骨症,即佝偻病,走路跌跌撞撞,横穿马路时,两次遇到事故。眼下,他已成年,但还是觉得有件事对自己相当重要,那就是向其他人证明,自己已战胜了上述缺陷。他真正希望证明的是,唯有自己有能力横穿马路。他无论何时跟人一起过马路,都会把握机会,向人证明此事。在大部分人看来,过马路显然是再寻常不过的了,完全没必要跟人竞争。可这个患者却将其视为一种极为强烈的欲望。想采取行动和展现自身行动能力这两种欲望,都包含其中。
前一章提及,基于某一目的将人进行分类的方法很方便。对早期记忆的分类可用来说明,每一种特殊的人应采取何种行为。举个例子,有人记得这样一棵圣诞树,树上满是糖、礼物和彩灯,非常漂亮。这个记忆有什么意义呢?有意义的一点在于,这必然是他亲眼所见。他对我们提及他见过的一棵圣诞树,是基于什么原因?原因在于,他是视觉型的动物。也许在视觉方面,他遭遇了困境,开始战斗,并有意地训练自己注意看东西,兴趣便由此产生。不过,看东西仅仅是他生活习惯中一种有意义且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中能够推导出,他也许会在挑选工作时,选那种需要动用眼睛的。
还有一个罪犯的案例,这个犯过罪的男孩现在已改邪归正。过去,他做了一些坏事,比如逃学、偷东西等。他的父母已对他放弃了所有希望。到处流浪的记忆,充斥着他的早期记忆。可时至今日,他却能每天从早到晚跟父亲一起工作。这个案例说明,可以对男孩采取这样的治疗方法:让他去父亲的公司里做推销员,整天在外面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