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婚姻问题是他遭遇的第三个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大部分人都没能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他经常在跟异性往来时,表现得犹豫不决。他非常自卑,因此,尽管他觉得婚姻或爱情是自己心中向往的,但是他并没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将来。他怀有这样的期待:任何事都可以跟自己的意愿相符。他的态度与行为全都能用一个转折的句式来概括,那就是:“没错……但是……”他居然可以脚踩两只船,但是对精神病患者而言,这种情况并不稀奇。因为两个姑娘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不上一个姑娘。这一点能用来说明,为什么不少男人喜欢娶好几个太太。
现在我们得到了足够的资料,可以描绘出他的生活习惯。他集恐慌、焦虑、拘谨于一身,并期待自己能取得进步。只有在某些条件下,他才能前行一步,否则他宁愿一辈子远离这些讨厌的社交,甚至直接留在家里,这些我们都能看出来。
接下来讨论这种生活习惯的产生过程。对生活习惯进行分析,是个体心理学的目标。四五岁时,个人的生活习惯已经产生。这段时期,如果个人有一些惨痛的经历,也许会影响他的整个人生,务必要挖掘出这种惨痛的经历。也许是一些东西在他内心留下的印迹,让他对别人不再抱有兴趣。由于生活中的问题相当严重,因此,他觉得直接撤走比正视这些难题更好,这导致他变得怯懦而小心,时刻想着逃走,为此想尽办法。
比较他对生活的两种错误态度,就能发现他始终很焦虑。由此可见,他十分自卑,严重低估了自己,同时相信无论是新环境还是其他人,都对自己满怀敌意。因此,他的所有行为都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他所在的环境敌视他。
有一点务必要明示,他也许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家中第一个孩子拥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之前曾提到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始终是全家的焦点,可他这种荣耀的地位,眼下已被另一个受宠之人取而代之,这便是在这种前提下出现的第一个问题。能够看到,不少胆怯之人或是羞涩之人都会因其他人得到的宠爱更多,产生这一倾向。这就是这种患者的问题所在。
他除了社交和社会生活问题,还有职业问题。他一直害怕自己的工作完不成,为此废寝忘食地学习,变得相当紧张且疲倦,到了最后,只能辞去这份工作。
发掘问题的过程非常简单,我们一般只需问问患者:“你在家里排行第一、第二,还是第三?”如此一来,我们所需的材料就拿到手了。要询问患者的早期记忆,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采用,其跟上述方法截然不同。在下一章中,我们会就该问题进行探讨。这种方法有着很高的价值,因为之前谈到的原型属于早期生活习惯的组成部分之一,产生于这种最初的画面或早期记忆。一个人的早期记忆属于人性的真实组成部分。任何人的记忆中都包含着某些重要的事,以及某些并不重要的事。
不仅如此,他还十分羞涩。每次讲话,他都会脸红。不过,要是他能战胜羞涩,那他再讲话时,就会有比较好的表现。可是他在这方面缺少的是他人的帮助,而非指责。而他那种紧张而胆怯的模样,根本无法得到朋友的欢心。他能察觉到这一点,以至于更厌恶讲话了。跟人接触时,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毋庸置疑就是他的生活习惯。
一些心理学派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假设:被遗忘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实际上,这两种看法还是比较接近的。个人也许并不清楚对自己来说,留在记忆中的事有何意义,以及自己的行为跟这些记忆有何关系,但他依旧可以说自己还记得这些事。这表明意识中某些记忆的意义已被遗忘或掩藏,无论怎样重点突出这种遗忘或掩藏,对于已经遗忘的记忆,依旧要加以重视。实际上,这两种结论并无区别。
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个大约30岁的男人经常在解决问题的最后时刻逃避。他始终认为,自己跟朋友难以保持长久的关系,为此忧心忡忡。这些都是友情发展的不利元素,因为其中一个人一直很紧张。这决定了他只能结交一些见面时问声好的人,而与真正意义上的朋友绝缘。交朋友让他觉得很不适应,兴趣索然。他完全不愿意跟人交往,与人相处时,时常一句话也不说。这种情况表明,他根本没有自己的见解,因此,跟人相处时无话可说。
对早期记忆的描绘相当透彻,就算描绘得不多,也有相同的效果。借助这一技巧,能够找出个人拥有怎样的生活习惯。也许你会听到一个人说,童年时期,自己和弟弟经常跟妈妈一起去市场。这说明对他而言,弟弟肯定非常重要。在更深入地指引下,他也许能回想起,很快下起雨来,妈妈先抱起他,然后又把他放下,因为妈妈看到了弟弟,转而去抱弟弟。我们能从这种描绘中看出他有什么生活习惯,他认为有个人比自己更受宠。我们据此就能说明,在与人共处时,他为什么不讲话这个特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都在留意究竟有什么人比自己更受欢迎。他在交朋友时,也会有相同的表现。他一直在忧心,朋友会喜欢别人,以至于一辈子都没交到一个真正的朋友。他疑心很重,有些事情明明微不足道,却成了他破坏友情的工具。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正常人,毕竟在评判变化的形式时,需要以正常人作为标尺。生活在社会中的正常人能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一些利益,因为其生活模式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至于他的获利是否正好满足了他的意愿,暂时先不考虑。站在心理学的立场上,这种人有足够的勇气与精力,可以处理自己遭遇的种种困难与阻碍。可这两种能力却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根本不具备的,其无法对自己做出心理调整,以便适应每天的生活任务和工作,从而适应社会。
除此之外,他的惨痛经历是如何阻挠他发展自己的社会兴趣的,同样能被揭露出来。在他的记忆中,妈妈抱起了弟弟。由此可见,对于妈妈更关注弟弟这件事,他当时已有所感知。为了证明自己这种认知,他开始不断寻觅证据。他认为自己的看法绝对正确,因此深陷焦虑。他的努力并不能让他成为最受宠爱的人,这让他很不安。
我会举例以便更清楚地说明。例如谈及一种类型的人无法适应社会,我们的意思是,这种人离群索居,对人和社会都毫无兴趣。尽管在为人分类时,这种方法是可用的,且有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方法,但在了解所有个人时,有一种情况很明显:一些人不顾兴趣的狭隘,始终只对视觉的东西感兴趣,一些人则只对言语方面的东西感兴趣。我们据此了解到,这两种人截然不同,哪怕在适应社会这方面,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难以在他们中间建立某种关联。这种抽象的方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降低分类的难度。若我们未曾发觉这一点,这种方法就有可能导致混乱。
对付这种疑心很重的人,只有一种方法,就是让他变成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让他变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让他能不跟人竞争,就不跟人竞争。孩子偶尔会出现一种幻觉:全世界都崩塌了,只留下自己,没人会再跟自己争宠。他在寻觅各种可能的方法,拯救自己,但是他却走在一条虚伪、不合逻辑、背离常识的路上,即怀疑的路上。他在自己那个异常狭窄的世界中生活。由始至终,他都在想着怎样逃走。对于其他人,他并没有兴趣,彼此间也不存在关联。实际上,我们不应谴责他,他只是不正常而已。
接下来,应为判定生活习惯的方法做出说明,并要了解种种特殊、错误的生活习惯,而前提是要先了解正常的生活习惯。这对我们来说,也许是有好处的。然而,有一点要先明确,这种研究的方法并不适用于人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探讨问题。我们采取这种做法,是基于任何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习惯,没有哪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一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自然界千姿百态,我们也无法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人,人们更喜欢按某一标准将人大致分为几类。要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则需要对某类型进行细分。在进行人格分类时,断然不会将一种人的特征既能包含在这个类型中,又能包含在那个类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