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 > 寻求关注而不得的辍学女孩

寻求关注而不得的辍学女孩

要理解她这种行为,非常简单。她的目标是得到别人的夸赞。她的一切努力,全都局限在无意义的方面,恋爱期间也是如此。那个军人起初很喜欢她,给她赞美。然而,她之后写信给家里人,说自己怀了身孕,想服毒自杀。

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已经很清楚了。女孩失去了最后的精神支柱,相信不管什么事,自己都没办法做好。先前,家人还会夸赞她几句,现在这种夸赞也因她被开除而消失了。她因此离家出走,再次消失。最终,她居然跟一个军人堕入了爱河。

她写信给家里人,这种做法跟她的性格特征相当契合。长久以来,她不停地改变方向,以期望在某个领域得到别人的赞美。她这种改变一直持续到了她回家以前。她明白,母亲已对自己完全绝望,所以不会再骂自己。她觉得只要自己出现,全家人就会非常激动。

可是她到新学校后,却发现老师好像不喜欢自己,给自己的评语非常糟糕,而她自己也无法从其他人那里得到赞美。于是,她开始逃学,一逃就是好几天。等她再返回学校时,她的表现越发糟糕了。到了最后,老师提议把她开除。可是开除一点意义都没有,只能表明老师、学校都对眼前的问题束手无策。即便如此,也应去找别人,做出少许成绩来。不妨找一个新老师,期待其能对安妮有更多的理解,或跟她的父母商议帮她转学。然而,这些老师统统没有想到,一味表示:“这个学生正在退步,喜欢逃学,必须把她开除。”这种观点属于个人见解,而非常识,而对老师来说,常识是必不可少的。

对她表达理解是治疗这类患者的关键,这要求我们要具备同情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患者努力的方向,便是得到他人的赞美。我们若是她的同类,会这样问:“我要做些什么?”其中,年龄、性别都必须兼顾。应极力激励这种人向有意义的方向发展,等到其能有以下认知时,我们的工作才能停止:“我之所以会被开除,并非因为不思进取的表现。我看见的也许有失偏颇,我的学习也许还有待进步。在学校中,我表现出的个人认知可能太多了,所以才无法领会老师的意思。”他们若有了勇气,也许就会尝试在有意义的方面发展自身。这位患者毁于缺乏勇气和自卑情结的混合。

安妮的目标便是获得其他人的照顾、宠爱、赞美。她发觉,到学校后,自己便能达成这个在家无法达成的目标。

想象一下,其他人在这个女孩的处境中,会有何种表现。例如一个跟她同龄的男孩,通常的情况是,男孩会开始犯罪。一个男孩在学校丧失了勇气,那他很有可能在校园外四处游荡,更有甚者,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要问这是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处在绝望之中的他拒绝做作业,冒充家长签字,迟到,逃学去别的地方。在这种地方,他会遇见一些跟他经历相似的人,最终加入这些人。他的个人理解力不断增长,任何事只要跟学校相关,都无法再让他产生兴趣。

在学校,安妮成绩很好,是最出色的学生。老师见她成绩这么好,提议她应继续读书。她13岁半就进了高中,在高中期间,她发觉自己已经不是最出色的了,她无法得到某个新老师的欢心,她因老师没表扬自己而退步。在她受到之前的那个老师赏识时,她没有变成问题孩子,老师对她的评价很高,同学也都很喜欢她。不过,有位个体心理学家还是从她当时跟朋友的关系中,发现了她的问题:她不停地批评自己的朋友,一心想着掌控他们,她希望所有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对自己说好话。等到她自己被人批评时,她却承受不起了。

很多时候,个人是否拥有特殊能力的念头,都跟自卑情结存在某种关联。这种说法实际上是说,有天赋的和没天赋的都大有人在。自卑情结的表现之一就是这样。任何人都能做到某事,是个体心理学的原理。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只要觉得生活有意义方面的目标,自己根本实现不了,遵循该原则,只会让自己觉得绝望,那其必定有自卑情结,这便是相应的症状表现。

谈到社会目标与态度向反社会目标与态度的转变过程,需要列举几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这样的:有个年约14岁的女孩,她成长的家庭环境相对和谐。她的父亲很勤劳,一直在工作养家,直到他失去了工作能力。她的母亲对人友好且诚实,生了六个子女。眼下,她父亲病了。她家里第一个孩子是个很聪慧的女孩,却早早夭折了,夭折时才12岁。二女儿也生过病,后来病好了,就找了一份工作,帮忙养活全家人。这个案例的主角是三女儿安妮,她一直很健康。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和两个姐姐,母亲完全没空理会安妮。安妮还有个弟弟,这个相当聪明的男孩也生病了。到了最后,安妮发觉自己处在两个受到宠爱的孩子中间。尽管安妮本身很出色,但是她觉得跟其他孩子相比,自己并不那么受宠。她非常压抑,口出怨言,说自己遭到了忽视。

认为性格特征来自遗传,是自卑情结的另外一种表现。如果天赋决定成功是正确的,那心理学家就无法做成任何事。成功其实取决于勇气。在我们做有意义的工作期间,帮我们把绝望转变为希望,让我们在希望这种感情的影响下,变得精力旺盛,便是心理学家的工作。

这种逻辑在我们眼中非常牵强附会,经不起思考。这种人在选择目标时,似乎被匮乏的勇气约束了,他们那毫无意义的生活目标竟束缚了他们所有的世界观。对于生活有意义方面的目标,根本没有必要做出半点说明。无论何时,这种人都会帮自己推卸罪责。

十六岁的男孩因为被学校开除,陷入绝望,选择自杀,这种情况间或会出现。他对社会提出了控诉,为报复社会,采用了自杀的方式。年轻人会选择这种方式,来进行自我肯定。然而,这种肯定借助的不是常识,而是个人的理解。这时很有必要劝导男孩鼓起勇气,向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

这种人的社会常识、知识结构、世界观彼此之间毫无关联。可是在生活中,正常人恰恰是在社会常识的帮助下,得以维持自己的勇气。举个例子,罪犯要么时刻想着谴责他人,要么时刻想着为自己辩解,强调正经工作只能赚到很少的薪水。他会谴责社会很冷漠,未曾对自己提供帮助。他表示肠胃向自己发号施令,自己只能遵从。一如希科曼——那个谋杀儿童的罪犯所言:“我只是受命于上级。”审讯期间,罪犯为了帮自己辩解,会找出种种借口。有个杀人犯甚至说:“那个孩子是我杀的,但是就算他活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世界上已经有那么多孩子了。”就这样,这个杀人犯成了一位所谓的哲学家。根据他的观点,当大量更有价值的人挨饿时,杀掉一个上了年纪的有钱女人并不恶劣。

相关案例还有很多。例如:有个十一岁的女孩觉得在自己家,兄弟姐妹都很受宠,只有自己不得父母欢心,是多出来的一个。为此,她总是大吵大闹,觉得不顺心,毛毛躁躁。这种孩子无法赢得别人的欣赏。这个案例解析起来非常简单。起初,女孩希望赢得宠爱,可到了最后,她失去了所有希望,便开始偷东西。个体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偷东西并非极为严重的犯罪,仅仅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活动而已。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东西被人剥夺了,这种人根本无须“充实”自己。他们之所以偷东西,就是因为失去了所有希望,从家庭中得不到什么爱。孩子往往会在觉得自己有些东西被夺走后,才开始偷东西。这种感觉并未解释真实问题,仅仅是对一些行为的心理原因的揭露。

在分析酗酒这件事时,可遵循同样的思维脉络。在生活无意义的方面摆脱束缚,会让懦夫满足不已,而酗酒者总想逃避自身问题。

另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8岁男孩是个私生子,跟养母共同生活,前途暗淡。养母并不关心他,对他放任自流。有时候,养母会给他糖吃,这是他的生活中最快乐的经历。这个可怜的孩子若吃不到养母给的糖,就会悲伤至极。养母之后跟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结了婚,生下一个女儿。这个老男人对女儿宠爱有加,她是他一切快乐的源头。夫妻俩之所以愿意继续收养这个男孩,只因为如果送男孩去外面生活,需要支付一些抚养费用。老男人每次回家都会带糖,但一点都不给男孩,全都给了小女儿。男孩因此开始偷糖吃,他之所以要偷糖,是因为觉得自己被剥夺了一项权利,需要“充实”自身。为了这件事,养父打了男孩很多次,可男孩始终没有改正这个习惯。男孩不停地挨打,却坚持不改。一些人据此认为,男孩很有勇气,但这并不是真的,男孩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以上这些人属于自卑情结的典型代表。这类行为在犯罪中,全都能得到确凿无疑的证据。这些人既愚蠢又懦弱,他们的愚蠢跟这种懦弱共同构成了一个病症的两面。

案例中的这个孩子被人当成敌人一样看待,从未享受过父母的宠爱。必须要给予他机会和鼓励,让他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如果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便能明白小姑娘找不到糖,以及养父发现他偷东西时,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个案例是关于被敌对的孩子的自卑情结,其展现了勇气、彼此谅解、社会感情这三者匮乏,形成自卑情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