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 > 要从整体角度来看待一个人

要从整体角度来看待一个人

我们接下来要验证一下,借助原型分析能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在解析他的早期记忆的过程中,我们发觉,童年时期,他曾在学校中遭遇难题。他不喜欢跟男生往来,一直想避开他们。然而,他还是要抑制这种冲动,勇敢地直面他们,跟他们往来。我们发觉,他的确曾努力克服自己的怯懦,勇于直面并最终超越了自己的阻碍。

借助一个病例,能清楚地说明意识和潜意识跟生活有着何种密切的关系:一个年过40的已婚男人得了恐惧症,最重要的症状是想跳楼——这是一种冲动,他不断地跟这种冲动抗争。生活的其他方面,他都很正常:婚姻关系中,他跟妻子关系融洽;在工作中,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在社交方面,他有很多朋友。这个案例让我们很困惑,除非我们能兼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影响的特征。患者在意识里觉得自己要跳楼,却活到了现在,因为他在潜意识中实际上并不想跳楼。我们找到了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他生活的另外一个方面:他对自杀冲动的抗争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这是一种进入他意识范围的潜意识行为。到了最后,他胜利了。在生活习惯(在后文中,我们会就这个专业术语展开详细的探讨)中,他实际上已经达成了优越的目标,变成了征服者。大家可能会问:在意识范围内有着显著的自杀倾向,这样的人也能算是优越者?我这样回答:他之所以能算是优越者,是因为他身体中有种力量在反抗自杀,在这种对抗中,他获胜了。他对优越的追逐,客观说来已将他本身的怯懦抑制住了。在某个方面有自卑感的人,都会被这种已变为习惯的规律掌控。而其心中有这种对抗存在,对抗双方分别是:在意识中展现出来的死亡欲望与自卑感,和在潜意识中展现出来的对征服、生存、优越的追逐,这才是重点。

对这个患者的解析表明,在他的生活中有一个相当关键的目标,就是战胜焦虑与恐惧,这个目标把他的意识与潜意识组成了整体。如果不整体地看待这个患者,就难以确定他的成就与优越,并极易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他内里怯懦,却又好斗,野心勃勃。这种评价本身就是错的,因为没有考虑他为什么这么做。

在个体心理学家看来,为人的各种行为贴上意识、潜意识的标签是错误的。也许意识和潜意识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机制,但有时也会同时影响一个行为,且二者的界限并不清晰。关键在于,找出人做出该行为的目的。要确定什么受意识控制、什么受无意识控制,一定要先搞清二者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恰好能用前一章探讨的童年早期生活方式来说明。

事到如今,若我们还拒绝承认个人就是一个整体,那我们对个人付出的努力、对个体的认知,乃至整个心理学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在推导出生活由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共同支配后,要想把生活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之间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