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 > 童年时期

童年时期

刚刚谈及,这两个孩子不是时刻都在打架。要深入理解这个男孩的行为有何意义,不妨对他的行为和有着很强攻击性的孩子的行为进行比较。这个男孩明白,爸爸妈妈禁止他们打架,一个这么聪明的男孩绝不会不听话。因此,他越来越循规蹈矩,最终不再跟弟弟斗来斗去。可是他的恶习并未改正,依旧会在跟弟弟玩耍时打弟弟,将弟弟打到地上。而把弟弟打到地上,正是他的目的所在。

我们问这个孩子的妈妈,他对弟弟怎么样。他妈妈说,他跟弟弟一起玩耍时会打弟弟,把弟弟推到地上,但在其他情况下,他不会打弟弟。他妈妈坚信他对弟弟怀有喜爱之情。可我们实在无法赞同,他这种做法显示了他对弟弟的喜爱。

这个男孩对自己的妈妈又如何呢?妈妈打他的屁股,他会说根本不痛,有时还会笑起来。妈妈下手稍重,他就不出声了,但这种情况只能维持片刻,他的老毛病很快又发作了。无论他做什么事,全都为达成一个目标,他的行为全都以该目标为依据。需要留意,他有着相当清晰的目标,因此要预计他的做法,对我们来说大概不成问题。而若我们无法理解原型运动的目标,那原型便谈不上一个整体,再预计他会采取何种做法,对我们来说就不可能了。

能够断定,他先前曾被溺爱,他原本可以不这么吵闹,只要他能继续得到溺爱,可事到如今,他已失去了宠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比他更小的孩子出世了。5岁的他也许要进入一种新环境,他因此觉得自己面临失宠的威胁。他极力挽留自己受人关注的地位,这种地位现在已不属于他了。这就是他时刻缠着爸爸妈妈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被溺爱的环境中,未能建立起集体意识,以至于无法好好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应付新的环境,对于自己得到的或失去的,他一直耿耿于怀,他的兴趣便是自己,除了自己,他谁都不关注。

试着想象面对生活,这个孩子会有何种表现。要是爸爸妈妈又带他去参加音乐会,他会有何种表现,以及在幼儿园期间,他又会有何种遭遇,这些我们都能猜出来。整体而言,他会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中,尽量做领导者,在相对简单的环境中,尽量做掌控者。他无法长期待在老师很严厉的幼儿园中,会想方设法逃离。也许每天从早到晚,他都觉得烦躁不堪,因此既憋闷又头疼,而这些正是神经官能症的早期症状。而处在他觉得舒适快乐的环境中,他便会相信,大家都在关注自己。这时的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胜利者,到了学校,或许他还能成为学生领袖。

他妈妈每次举办晚宴或招待客人,他都会抢着坐客人想坐的椅子。如果客人已经坐到了椅子上,他会把客人推开。这表明他的行为跟他的生活原型、生活目标达成了统一。他的生活目标是希望自己成为爸爸妈妈的焦点,即掌控、超过其他人。

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幼儿园里也有社会问题,这一点大家都了解。所有人都要准备好,遵从集体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将孩子们培养成对这个小小的集体有意义的人。而要成为有意义的人,首先要将更多的兴趣放在其他人身上,而非自己身上。

然而,这个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很正常。他很聪明,为自己的生活制订了计划,一切行为都是为实现自己的计划。若能理解他的计划,肯定能想到他会履行该计划。我们能猜到,他有着强大的意念,因为若没有强大的意念,就无法制定这种能展现个人智慧的生活计划。

在公立学校中,也会出现相同的环境。我们同样能假设公立学校的孩子会遭遇何种状况。上面这个男孩若进了私立学校,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毕竟私立学校学生少,他能得到更加全面的照顾。在这种环境中,他是问题孩子这件事,也许根本不会被人发现。学校还有可能反过来这样评价他:“这个学生是最出色、最聪慧的。”在家的时候,他也许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而在班里,他也许能成为学生干部。也许只有一处表现出众,已经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了。

这个孩子极力想要赢得他人的关注。对于他的问题,另有一件相当特殊的事可以做出清晰的解释。一天,这个孩子被带去听一场音乐会。台上的表演进行到一半时,这个孩子忽然开始在音乐厅里兜圈子,还大叫着:“爸爸!”你可能早就猜到了,这个孩子会这么做。他的爸爸妈妈并不清楚他为何要这么做,可能依然觉得他很正常。

能够确定,任何上学后行为得以改变的孩子都从学校中得到优越感。等到工作以后,其同样会占据优势。可是与之相反的状况,即在家里很听话,到了学校却表现得相当糟糕,才是常见的状况。

若他在幼儿园这样做,我们就能据此推导出,他之所以采取这些行为,不是因为他想挑起矛盾,就是因为他想找人打架。他整天闹个不停,把他的爸爸妈妈折磨得筋疲力尽。而他之所以要这么闹,是因为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他有别于他的爸爸妈妈。只要是他不喜欢的事,他就不愿意做。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累这个字。

之前谈到,学校处在社会与家庭中间。借助这个原理,能了解进入社会生活以后,这个孩子会遭遇怎样的问题。社会生活不会为他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学校偶尔会这样做。大家总是很困惑,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表现得相当聪明,可到了社会生活中,却一事无成。当前就有些有问题的成年人,他们都得了神经官能症,之后也许会演变为精神病。他们成年之前,没有人理解他们,因为他们的原型都被良好的环境掩盖了。

借助这些行为的细节,我们能轻而易举地了解这个孩子,跟他进行换位思考。如果这个5岁的孩子属于活泼过度的类型,那找出他的行为依据,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一个异常活泼的5岁孩子可以做些什么?他也许会把很脏的东西当成玩具,也许会穿着沉重的鞋爬到桌子上。如果妈妈想读书,他会把电灯打开、关上,这样玩个不停。如果爸爸妈妈想唱歌、弹琴,他又会怎么做呢?他也许会说,自己讨厌噪音,或捂住耳朵大叫。他要是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会把自己的意愿对外展现出来,展现的方式就是发火。

尽管我们很难从良好的环境中找到隐藏的错误原型,但我们至少要意识到它是存在的,若能掌握相应的技巧就更好了。以下症状都属于错误原型的表现:一个孩子把自己弄得非常脏,他没什么社会兴趣,但总想着浪费他人的时间,具体方式就是吸引他人的关注。夜里,他会尿床,哭闹,拒绝睡觉。他经常以焦虑作为自己的武器,因为他发觉其他人看到他很焦虑,也许就会被迫答应他的要求。这些情况全都发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从这些症状出发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正确的。

有个5岁男孩的案例:男孩的妈妈向医生抱怨,每天夜里,自己都会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她为男孩耗费了自己所有的时间,男孩没有一刻能安稳下来,她为此烦恼不已。她表示,自己已对这个孩子忍无可忍,想将他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