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武则天 > 第十五章 李贤之废

第十五章 李贤之废

太子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而武则天的权力也在进一步增长之中。仪凤三年(678年)正月,因为高宗病重,武后单独登上了光顺门,接受百官及四夷酋长的朝拜。面对着俯伏跪拜的官员,对皇权的渴望在武则天的心中一再升腾。在这种情况下,李贤的崛起不由得让她着急了:这个孩子远比李弘更不好对付!李弘有病,还可以让时间去对付他,可是李贤呢?他身体好,又得人心,已经成为武则天上升之路的一块绊脚石!武则天决定好好调理调理他。

太子毕竟是一个政治身份,不能只会读书。唐高宗想要让武则天摄政遭到宰相否决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留心培养太子了。于是,李贤也马上得到了监国的机会。李贤处理起国家大事来有板有眼,唐高宗也很高兴,专门手敕褒奖,又赏赐了他五百段锦绣。

怎么办呢?武则天先君子后小人,从思想教育入手。她让北门学士送了《少阳正范》和《孝子传》两本书给李贤,《少阳正范》是教人怎么做太子,《孝子传》是教人怎么做儿子,显然,这是指责李贤既不会当儿子,又不会当太子。太子没理会,啪的一声就把书扔一边去了。接着武则天又亲自写了若干封信,指责李贤的种种失德行为。对于这样的教导,李贤当然也没什么兴趣听。在他心目中,需要检点一下自己行为的可能恰恰是权力欲旺盛的天后吧。一来二去,皇后和太子的矛盾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首先,他召集了一批学者,为《后汉书》作注。著书既可以彰显才华和志趣,又可以在政治上培养羽翼。这一点,从远说,是效法爷爷唐太宗的秦府学士,从近说,是效法母亲武则天的北门学士,都是为自己培养私家班底。不过,李贤虽然有政治目的,注书却并不马虎。清代学者王先谦曾经说:“章怀之注范,不减于颜监之注班。”是说李贤注范晔的《后汉书》,不亚于唐代秘书少监颜师古所注班固的《汉书》。章怀太子是李贤的谥号。这是对《后汉书注》相当高的评价。仪凤元年(676年)十二月,李贤将此书献给高宗,高宗大喜,赏赐给他三万段丝绸。

宫廷一向是流言蜚语的集散地。就在这时候,宫里头开始散布这么一个小道消息,说李贤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他的母亲,应该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这个传闻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呢?平心而论,我个人觉得是有可能的。

李贤和哥哥李弘不一样。他像母亲一样聪明,也像母亲一样精力充沛。小的时候,他读《论语》,读到“贤贤易色”这句话,大为感慨,反复吟诵。所谓“贤贤易色”,就是要重视贤德,轻视美色。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高深的道理,这让高宗大为赞赏。立为太子以后,李贤更有上佳的表现。

第一,李贤的出生时间蹊跷。他是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生在前往昭陵的路上的,而他的哥哥李弘生在永徽三年(652年)年底。兄弟两个相差两岁,本来很正常,可是别忘了,他们之间还有一个被闷死的小公主。两年之间生下三个孩子,从常识上讲,很难说得通。再说,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那是大冬天,一位临产的皇后怎么会往昭陵那儿跑,她应该老老实实在宫里待着啊。所以李贤出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显得有点奇怪。

二、母子斗法

第二,李贤的童年时代没有留下一点受武则天宠爱的记录。大哥李弘八岁监国,因为思念母亲哭闹不休,武则天就把他接到身边;三弟李显出生的时候难产,武则天为他求佛保佑,让他拜高僧玄奘为师,还在龙门给他开窟造像,希望佛祖保佑他;四弟李旦被任命到北方去当都督,他抱着武则天的腿撒娇,说“不能去阿母”,结果被留了下来;小妹妹太平公主就更不用说了。只有李贤没有留下任何受母亲宠爱的记录。

这是对付宰相,宰相对付完了,武则天怎么对付太子呢?

第三,武则天后来对李贤的处理也确实比对其他儿子更残酷,手段更毒辣。这一点我们在后边会讲到。

对付宰相,武则天倒是早有准备。事实上,武则天早就开始做挖宰相墙脚的工作了。乾封年间,就在老臣许敬宗退休之后,武则天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外廷缺乏帮手的问题。怎么办呢?既然身为皇后,不便公开插手宰相任免,武则天就效法她的第一任丈夫唐太宗,模仿他当年招纳秦府十八学士的做法,自己也开始组建私人内阁。她亲自选拔了一帮资历较浅的文人,召入禁中,来帮她编写书籍。这些学士前后为武后编纂了一千多卷书籍,其中最著名的是《臣轨》,教导臣子应该绝对忠诚于君主,和唐太宗的《帝范》珠联璧合,一个是皇帝教材,一个是官员教材。不过编书只是一个幌子,武后以入内编纂为名,密令这些本来没有参政资格的文臣们参决朝政,暗暗分割着宰相的权力。当时朝臣上朝都是走南门,而这些学士因为在禁中办公,所以走北门,也就是玄武门,后来就被称为“北门学士”。北门学士的设立对唐代政治体制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刚开始还只是武则天的秘书班子,无力挑战宰相的权力,但是,要用兵,先得养兵,武则天有足够的耐心培养人才,等待时机,让他们慢慢地走上宰相的岗位。就这样,武则天开始给宰相换血,哪一个人退休了,她就塞进一个自己能控制的官员,一般她是拿低级官员去换那些高级官员。资历浅的人当了宰相,自然会对武则天感激涕零,就会更忠诚于她。

第四,也是更重要的,李贤出生的时候,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正深受高宗宠爱,只不过没有任何名分。因此,非常有可能是韩国夫人生了孩子,因为没有名分,只好让武则天认下,而武则天当时还仅仅是个昭仪,正在为皇后的位置努力奋斗,对唐高宗和姐姐的行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多一个儿子就多一分争宠的资本,所以就认下了这个孩子。现在,这个秘密被宫女们说出来了,是真是假,作为当事人的李贤很难考察。他既不能够问武则天她是不是自己的亲妈,更不能问唐高宗他当年和韩国夫人都干了些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会觉得自己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了,跟母亲的关系也越绷越紧,一触即发。

这样一来,宰相和太子就成了武则天最大的敌人。上一章说过,在李弘当太子的时候,太子僚属大部分是由宰相兼任的,李弘死后,他的原班人马都转给了李贤。因此,宰相和太子,简直是二位一体。怎么对付他们呢?

就在这时,一件谋杀案的发生,把武则天和李贤的紧张关系,推向了新的高潮。一个方士神秘地出现在武则天和唐高宗身边。谁呢?明崇俨。明崇俨是一个术士,从小就学成了神仙之术,据说能够役使鬼神。他当县丞的时候,刺史的女儿得了重病,医生束手无策。明崇俨献了一丸药,号称是从远方摄来的奇药。刺史死马当成活马医,让女儿把药吃了,没想到真是药到病除,从此明崇俨名声大噪。唐高宗不是多年来病魔缠身吗?病笃乱投医呀,也是到处求神拜佛,打听偏方,希望能出现奇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明崇俨被唐高宗召进宫来,成了唐高宗的私人医生,武则天也经常请他来驱魔降鬼。不过明崇俨虽然是神道中人,却特别“忧国忧民”,他经常借神仙之口来议论政治,高宗也很信任他。就在李贤和武则天母子矛盾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明崇俨发话了。他说:“我昨天和神仙聊天,说到太子,大家都摇头叹息,说太子无能,不堪造就啊。倒是英王李哲颇似已故的太宗皇帝,有人君之相。”没过多久,他又说:“论起相貌来,诸位皇子之中还是最年幼的相王最为尊贵啊。”就这样,每天都在唐高宗耳朵边唠叨。

这件事情对武则天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现在很难判断,这次让天后摄政的动议是不是武则天提出来的,但是,毫无疑问,武则天绝不会拒绝任何权力。现在,大臣们的反对让她意识到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尽管她在朝廷之中影响力不小,但是,高层官员显然对她并不感兴趣。如果她想要改变现状,现在的宰相就成了重要障碍。第二,高宗病体难支,已经是人所共知,在这种情况下,宰相们宁愿拥护太子成为他们的下一任主人。

这些话传到李贤耳朵里,他那叫一个气啊。一个术士居然敢这样肆无忌惮地议论当朝太子,他背后一定有人指使!那谁敢指使他诽谤太子啊?这个时候,恐怕是非武则天莫属了。面对母亲的挑衅,李贤毕竟政治经验不足,他越来越乱了方寸,有时候情绪消沉,有时候又非常暴躁。他谱了一首曲子,叫《宝庆乐》,本来应该是欢乐的曲调,可是让人听了十分难受。当时一位大音乐家听了,也不由得连连叹息,说这首曲子含有杀声,音调又悲哀,恐怕太子会有难吧。

这个表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按照传统,皇后只能负责内政,如果临朝,就是乱政,绝对不能允许。第二,天下是祖宗的天下,不是唐高宗个人的天下,唐高宗没有权力把它传给天后。第三,如果皇帝病体难支,也应该传给子孙,也就是传给太子。这三个理由代表了当时受儒家教育的大臣的共识,唐高宗无可辩驳,只好取消了这个动议。

三、太子谋反案

天子理外,后理内,天之道也。昔魏文著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资治通鉴》卷二〇二)

可是,最先有难的倒不是太子,而是明崇俨!调露元年(679年),洛阳爆出了一件人命大案,深受唐高宗和武则天宠信的术士明崇俨遇刺身亡!洛阳城一下子轰动了。一些迷信的人说,明崇俨为奉迎帝后,役使鬼神过于苛刻,因此被鬼杀了。但是也有政治敏感度高的人认为,明崇俨的死可能和太子有关。武则天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她马上立案调查,到处搜捕嫌疑犯,洛阳城几乎被翻了过来,但是,凶手始终不见踪影。其实,武则天心里明白,凶手不可能在外边,要找,也只能在太子宫里找。可是,调查太子,需要有借口。武则天也不是第一次办这样的事情了,她最擅长的就是跟踪调查,隐忍不发,捕捉战机。一个是处心积虑找机会,另一个却是浑然不觉无防范,时间一长,李贤的把柄终于出现了。

那么,面对皇帝的这个提议,宰相们怎么表态呢?宰相们当时就急了,有一个叫郝处俊的宰相马上表示反对。他是这样说的:

当时有位东宫官员,上书劝谏太子不要纵情声色。李贤有什么不规矩的表现呢?具体说来,就是他当时搞起了同性恋,宠幸一个叫作赵道生的奴隶,和他同床共枕,俨然一对情侣。为了讨好小情人,李贤赏给他大量金银财宝,就跟当年高阳公主对和尚辩机一样。这种风化问题在李唐皇族子弟中本来是平常事,就像《红楼梦》里贾母说的:“小孩子馋嘴猫似的,谁打小都从这么过来着。”可是武则天看到了这份上书的价值,她决心利用好这条线索。因此,虽然看起来顶多是一个风化问题,武则天还是立刻上报给唐高宗,说这涉及太子的道德形象,要求立案调查—她要从这里打开缺口!

那么大家可能就觉得奇怪了,唐高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他真的病体难支,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太子呢?他难道不怕武则天会取代自己的位置吗?首先,我想,如果今天觉得很难理解的话,那是因为我们离帝制时代太遥远了,甚至已经无从体察皇帝这个名号的魅力。对于唐高宗而言,如果他传位太子,那就只能当太上皇,而当太上皇的滋味是否好受呢?只要看看玄武门之变以后被囚禁的李渊就明白了。太上皇跟皇帝的关系太微妙了,如果太上皇过问政治,皇帝就会有压力,就会想办法控制太上皇。再说,如果让武则天摄政,一旦唐高宗身体好转,他还可以收回权力;如果传位给太子,太子当了皇帝,这个权力就再也收不回来了。所以说,唐高宗让武则天摄政,不是因为他不爱江山爱美人,恰恰是因为他太爱江山了,即便身患重病,爬都爬不起来了,这江山还是不肯放手,不能给儿子,要给也只能给夫人,让夫人在那儿监管着,以后有机会他还要掌握权力,这是唐高宗的真实想法。那么,唐高宗为什么不怕武则天取代自己的位置呢?我认为,我们觉得武则天可怕,是因为我们站在今天的位置回望历史,知道了武则天最后当皇帝的结局,这样,我们才会认为给她任何一点权力都是危险的。但是,唐高宗不可能有我们这种事后诸葛的聪明。在武则天以前,无论皇后多么有权力,最后都没有一个能够取代皇帝。我们怎么能够要求唐高宗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呢?

事情关涉太子,谁来调查呢?级别太低当然不行,所以只好由宰相披挂上阵了。当时的宰相一共有八个,有四个是武则天刚刚提拔上来的,和太子的关系都不牢固。其中有一个叫裴炎的,拜相前仅仅是一个四品官。这些人能够拜相全是托武则天的福,对于武则天自然也是感恩戴德,他们在站稳脚跟之前,都是武则天的同盟军。提拔低品级官员,利用他们来打击当权高官,一向是武则天的拿手好戏,现在还是故伎重施。于是,两位新提拔上来的宰相裴炎、薛元超和一位御史大夫高智周,一起组成了最高法庭。

本来,唐高宗的风疾已经很严重,现在经过太子李弘去世的打击,他更觉病体难支,整天头晕目眩,根本就没有办法处理朝政。九月,唐高宗的风疾再次发作,他被病魔折磨得心灰意懒,已经丧失了当年非要大权独揽的豪气,他召来宰相,和他们商量,要让天后摄政。什么是摄政呢?摄政就是临朝称制,这可是一项非凡的权力,后世的多尔衮在清初顺治年间不就是摄政王吗?如果这个动议通过,武则天就将独自面对群臣,处理国政,而唐高宗则会退居二线,专心养病。这可比二圣临朝进了一大步,因为在二圣临朝的状态下,即使武则天已经号称天后,她仍然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如果对政治有什么见解,只能和皇帝私下交流,或者上表奏事。建言十二事不就是这样吗?她的建议能否施行,还要由高宗决定。但是,如果是摄政,武则天的地位将等同于皇帝,只不过没有皇帝的头衔。

既然是从风化案开的头,当然就从风化案审起。李贤的同性情人赵道生首先被提审。一顿大刑伺候之后,赵道生扛不住了,不仅招供了和太子之间的非法关系,还供出一个天大的秘密:他就是刺杀明崇俨的刺客!这么一来,案子的性质就变了,从一般的风化案上升到了谋杀案!既然是谋杀案,那就不能只看人犯证词,还要找到作案工具才行。那就赶紧找凶器吧。武则天立刻派人搜查太子府。结果就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在东宫的马坊之中居然搜出了几百领甲胄!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为按照唐朝制度规定,为了保障安全,任何人不得收藏像甲胄这一类的军用物资,必须交给专门的机构武库署保管。需要用的时候领出,用完再送还。私藏武器是犯法的。可是我们都知道,制度和实际运作往往有距离,常常有些军事单位用完了武器并不及时归还。太子的东宫拥有军队,因此存着一定数量的武器甲胄也并不算太离谱,可以作多种解释。但是,我们刚刚说过,审案的宰相是武则天提拔上来的,他们唯武则天马首是瞻。现在,是武则天决定把谋杀案再升一格,定性为谋反案!太子私藏武器,是阴谋夺权!

李弘的死,是对李唐皇室最沉重的打击。但是新太子很快就册立了,二十二岁的李贤文武双全,当时也是万众瞩目,大家对他都抱有很大的希望。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三个月后,上元二年(675年)九月,唐高宗忽然召集宰相商议,要让天后摄政!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结果把唐高宗打蒙了,李贤已经当了太子,天下迟早都是他的,他为什么要谋反呢?唐高宗一向喜欢这个儿子,他向武则天求情了。注意,这已经是唐高宗第三次为谋反的亲属求情了:第一次是在高阳公主案中为他的哥哥和叔叔,第二次是为舅舅长孙无忌,这一次是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说,前两次他还有作秀的成分,那么这次可是真的了。但是,就像前两次求情被拒绝一样,这一次,武则天断然拒绝了他。武则天说:“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

一、天后摄政事件

“大义灭亲”就是高宗这三次求情的共同结果。李贤被废为庶人,押送到长安囚禁起来。从东宫搜出来的甲胄被运往天津桥当众焚毁,昭告天下。审案的宰相裴炎和薛元超都受到了嘉奖,分别升任侍中和中书令,武则天在宰相之中的影响力又提升了一步。

在诗里,李贤把自己和几个兄弟比喻成瓜,把母亲比喻成瓜农。希望母亲不要一再摘瓜,不要再迫害自己的儿子了。诗的真伪虽有争议,但诗句所反映出的忧虑却打动人心。那么,李贤的担心是否有道理呢?武则天还要对他动手吗?

小案做成大案,波及面就大了。既然是谋反,必定有党羽,一系列对武则天进一步提升不利的人都被牵连进来了。几位支持太子的宰相都很快被调离了岗位,一批和李贤有联系的宗室也被牵连,流放各地,甚至被逼死。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在所有的悲剧之中,最可怜的是李贤的下属高政。高政的祖父是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因为长孙无忌的事情,高家已经受了不少牵连,有如惊弓之鸟。现在,高政又卷入太子谋反案了。怎么处理呢?武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得了,这也是国家的旧勋,祖先都是功臣,让他父亲教育教育他吧。早就吓破了胆的高家再也不敢招惹麻烦了,他们要用最冷酷的手段和逆子划清界限。高政刚一进门,他父亲就抽出佩刀刺进他的喉咙,紧接着,伯父又一刀捅进他的小腹,高政鲜血淋漓地倒在地上,他的堂兄随即又挥刀砍下他的头颅,然后把这具无头尸体扔到了大街上。人性的懦弱与卑微在高家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这样的臣子,连唐高宗都难以认同,而武则天心里却笑了:这样懦弱、卑鄙、没有血性的臣子,还不好对付吗!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经过这次清洗,太子李贤的势力基本被肃清,武后的权威也牢不可破地树立了起来。东宫不可一日无主,废李贤的第二天,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英王李哲被立为皇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面对武则天咄咄逼人的态势,风雨飘摇的李唐皇室还会面临怎样的变故呢?身为母亲的武则天已经“再摘使瓜稀”,对政治上极不成熟的李哲,她还会继续下狠手吗?

有一首诗,据说是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写的,叫《黄台瓜辞》,在民间流传很广。诗是这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