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五百年来王阳明 > 第八章 伟大的知行合一

第八章 伟大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一听,频频点头。徐爱有悟性,一点就透。

徐爱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古人分知、行为二,恐是要人用工有分晓否?”我承认老师你说的知行合一,但是古代圣贤为什么要把知、行分成两个呢?是希望人们有意识地对知和行分别加以研究吗?

王阳明回答说,“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为二者,缘世间有一种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是之为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知而后行无缪”。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一种人,“茫茫然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是之为揣摸影响,所以必说行而后知始真。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

徐爱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他心中还有一个问题。

王阳明说的是,古人为什么要把知行分开了呢?是因为有两种人,一种人冥行妄作,一种人好说空言、不着实躬行。王阳明说得很深刻。我们对镜自照,看看自己是不是那两种人。你或许不一定认为自己是那两种人,但你有没有冥行妄作和不着实躬行的时候呢?有,一定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什么伟大?因为他解决了人生的三大困惑之一,即习性的问题。

王阳明讲的是什么?王阳明说的就是我们常提的一个问题:我都知道,但是我做不到。对吧?王阳明是说,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能做到。你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这就把陆游的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往前推进一步了。因此,王阳明说,知、行其实是一个整体。

我读阳明心学,彻悟之后明白人生有三大困惑:一是欲望,二是情绪,三就是习性。我们以后再讲欲望和情绪的问题。

王阳明说,你看到那个美色心生欢喜,开眉舒颜。你是看到美色之后,才决定开眉舒颜的吗?不是,你一看到,心生欢喜,眉头立刻就展开了。那个恶臭你已经闻到了,一闻鼻子就皱起来。你是闻完了,判定他是臭的,才决定皱眉头的吗?不是,你那个眉头一时开一时皱,都是和你的那个审美行为,或那个审丑的行为是完全一致的。放到“孝和悌”,也是这样的。光说知道并不是知道;去做了,做到孝、做到悌才能说明知孝悌。

习性是很难克服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有一种结论,说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习惯造就的,都是你的习性造就的。你成功是由你好的习性造就的,你失败是由你坏的习性造就的。

其二,这个“如好好色”,就是看到美色你心生欢喜,容易理解。那个“如恶恶臭”,这里的“臭”不读“臭气熏天”的臭,而是读“嗅”,“恶臭”是指包括臭在内各种难闻的气味。

习惯、习性,对人生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欧洲有一个传说特别有意思,发生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

其一,《大学》举这个例子是证明诚意的,诚意正心的那个诚意。而王阳明举这个例子的用意和《大学》不一样。

我们知道亚历山大大帝很厉害,也很爱学习,拜亚里士多德为师,建了一个很大的图书馆。有一次图书馆起火,受灾很严重,许多书被烧了,也有一些书被人趁乱偷走了。其中一本书很重要,这本书表面很平常,但夹层里有张羊皮纸,是一幅藏宝图。藏宝图交代了什么呢?交代了一个欧洲世代相传的尽人皆知的秘密,即点石成金的秘密。据说世上有一块可以点石成金的石头,用这块石头去碰一下别的石头,别的石头就能变成黄金,这个藏宝图就记载了这块点石成金石的秘密。这块石头被前人藏在黑海边的悬崖峭壁上,那里有很多大同小异的黑色石头,但唯独这块石头很独特。别的都是冰凉凉的石头,而它是暖的、是热的、是烫的。

这里,首先要说明两点:

这本书流传出去之后,被一个富家子弟得到。他意外地发现了夹层中羊皮纸的奥秘,于是倾家荡产,前去寻宝。结果,他就来到黑海边,果然找到了那个地方。旁边万丈悬崖,底下是大海,峭壁之上有好多这种黑色的石头。他就一个一个捡。问题是这么多石头,捡了放下、捡了放下,不是乱了吗?怎么能保证不混淆呢?他想到一个办法,捡起来,发现不是,就扔到海里去。再不是,就再扔到海里去。

王阳明说,徐爱啊,你看到的是表面现象。“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此便是知行之本体。”这是不是有点烧脑?王阳明在这么说之前先举了个例子,他说《大学》上有句话,叫什么呢?叫“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整整捡了十年。功夫不负有心人,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了。他弯下腰去,伸手拣起一块,哇,一块滚烫的石头。他心中一阵狂喜,终于捡到了这块点金石。然后呢?鬼使神差一般,他站起身来,啪,一下子把它扔到海里去了。虽然心中大喊“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但还是把这块石头扔到海里去了。

王阳明怎么回答的呢?

这就叫做惯性的力量、习惯的力量,因为他已经扔了十年了!

第一个问题,徐爱说“如今人已知父当孝、兄当悌矣……乃不能孝悌。知与行分明是两事。”是说今天人们已知对父亲必须孝顺,对兄长必须敬重,也就是大家都知道应该要讲孝悌,可事实上做到的人却很少。这就说明,知道和做到是两件事,怎么合一呢?老师你说知行合一,我想不明白。

当然,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点金石。但是,欧洲人创造的这个传说,我觉得真是精彩极了。

中国哲学史向来是知、行分开来的,有先有后、有难有易。王阳明别出心裁,提出了知行合一。徐爱是王阳明最心爱的学生,千里迢迢赶到贵阳书院,见到老师,兜头就问了两个问题。

今天,我们其实全在被我们的习惯捆绑着。就说当下人的手机病吧,走到哪儿都离不开手机。三秒钟找不到手机,就会感到不安,全心全意都绑在手机上。不是吗?现在人身体不行,眼睛不行,都是看手机看的。晚上不睡觉,即使晚上十一二点了,眼睛都睁不开了,还要刷一遍微博、刷一遍微信、上一遍朋友圈。结果是,大量的垃圾信息涌入,不仅把行为习惯搞坏了,思维习惯也搞坏了。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信息太多其实会挤压一个人的精神空间,垃圾信息更会扰乱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手机发明的科技进步意义不用说,我们站在习惯的角度上讲,手机病就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种坏的习惯养成。

为什么陶文濬要改名为陶知行、陶行知呢?是因为从古到今,就是两大命题。一个是行先知后,还是知先行后。是叫陶知行还是叫陶行知,哪个在前,哪个第一性的问题,哲学上争辩得很厉害。第二个,是行易知难,还是知易行难?这又是一个争辩的问题。你看现在好多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常有“知易行难,还是行易知难”这种问题在争辩。

王阳明讲的冥行妄作与好说空言、不着实躬行是人的两大习性。王阳明的忠实信徒、五百年来第二大精神导师曾国藩就说过一句名言,叫“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傲是什么?傲就是冥行妄作这一类人。惰是什么?惰就是不着实躬行。这就是最根本的败人的两个字。

大家知道,陶行知原名叫陶文濬,不叫陶行知。他是王阳明的忠实信徒,读了心学之后先是改名陶知行。1934年,他再次悟了,改名叫陶行知。陶行知写过一首很可爱的白话诗,叫《三代人》,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新是孙子。所以,他还是最重视行动,把行动放在第一位。

儒、释、道三家各有各的智慧,“知行合一”最厉害的是解决人的习性问题。

行和知,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很重要的两大命题。从《尚书》开始,到孔子、庄子、孟子,然后到二程、朱熹,然后到明末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再到孙中山、陶行知,都谈知与行。

我认为,解决习性问题没有比知行合一更有效的了。为什么要学阳明心学,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讲,“心即理”,最能帮你找到自己;“知行合一”,能够帮助你塑造自己、改变自己;“致良知”,最后帮你成就自己。这就是阳明心学为什么伟大,为什么有意义,为什么一定要学的理由。知行合一是最强大的生活之道,是生活中改变习性最关键的一种智慧。

真正的弟子、真正的同道中人,要怎么样?是教学相长、相互裨益的,而不只是简单的跟随。徐爱到了之后,听说老师创造了知行合一之说,但自己有问题要请教老师。

知行如何合一

最开心的事自然要告诉最重要的人。王阳明一旦悟出“知行合一”之理,立刻写信告诉徐爱。徐爱一接到这封信,也不忙着考进士去了,千里迢迢跑到龙场。老师有新的发现,老师创立了心学,作为老师的大弟子,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事情比去追随他更重要呢?

当然,知行合一并不仅仅是由知道到做到。知道到做到还只是知、行的问题,还没到合一呢。

有一次上课,正讲到得意处,王阳明突然一声长叹,伤感起来。说:“安得起曰仁闻斯言乎!”这个地方我讲得如此精彩,可惜曰仁不在啊。曰仁是徐爱的字,王阳明说徐爱要在的话,肯定与我相互碰撞,那才是教学相长,人生一件乐事。可见徐爱之重要,王阳明就这么喜欢他。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王阳明跟徐爱讲了,你明白知行,就是知道、做到,这是克服习性的问题,知行合一的价值就已经说透了。但是,是不是知行合一就这点作用?就是帮助人改变冥行妄作和不肯着实躬行两大习性呢?不止是这样。

徐爱死的时候,王阳明很伤心,痛心疾首,疾呼“天丧予,天丧予”。颜回死的时候,孔子也说“天丧予,天丧予”,就是老天你真是要了我的命啊,把我的接班人都收走了,这是最伤心的一件事了。王阳明后来经常说:“徐生之温恭,我所不逮。”温良恭俭让,徐爱比我这个老师还强。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只是知道到做到,并不只是我们理解的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从知道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只是从知到行。知行合一有四个字呢,这只是前两个字。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皮毛,也算刚刚入门。可以看做知行合一的第一步。

徐爱小时候也碰到过一个和尚。在明代历史中,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和尚都是引子,王阳明小时候就碰到和尚,于谦小时候也碰到个和尚。和尚就说徐爱“与颜回同德,亦与(颜)回同寿”。还有一种说法说,徐爱梦里碰到一个和尚,和尚说他就像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谁?是颜回。和尚说你就是孔门的颜回,你将来的寿命也和颜回一样。果然,徐爱三十一岁就去世了。

第二步是行到合。行到合是什么?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第二层内涵,我称之为沉浸式的体验。

当年王阳明被刘瑾追杀,跳江逃命,从武夷山逃回来之后见到父亲王华,王华劝他去勇敢赴任。王阳明来龙场赴任之前,重回浙江老家。这个时候王阳明在浙江当地知识分子心中地位不得了,威望很高。他回去时,刚好当地乡试考完,有三个考生,一个叫徐爱,一个叫蔡中衮,还有一个叫朱杰,听说王阳明回乡,就赶过来拜师。后来他们三人都成为王阳明的核心弟子。尤其是徐爱,王阳明特别喜欢,后来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徐爱。徐爱其实也是王阳明的妹夫。既是妹夫,按道理跟王阳明同辈,但徐爱从来不敢以同辈自居,终身以师礼事之。

什么叫沉浸式的体验?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解释知行合一的时候曾经说:“某尝说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也是陶行知最喜欢的一句话。“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段话很有名,但其内涵被好多人混同于前面的知道和做到。其实,我认为他讲的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徐爱在哪儿?在江西的龙冈书院。

我们不举王阳明的例子,我们举王阳明和所有人老师的老师——孔子的例子。王阳明是儒家,心学也是儒家的一支,万法归宗要归到孔子那儿去。孔子其实真正具有知行合一的精神,他的知行合一就具有那种沉浸式的体验,举他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

到了贵阳书院,产生了“知行合一”思想之后,王阳明自己也很高兴,就写信给他最心爱的大弟子徐爱。

孔子虽然是万世师表,但是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孔子也有他的老师。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向师襄子学音乐,师襄子并不姓师,先秦的时候,每个诸侯国的音乐主管就是师。每个诸侯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就担任“师”这个位置。可见最早的老师不是教语文、教数学的,而是教音乐的。

徐爱的问题

孔子拜师襄子为师,师襄子一看,这位仲尼同学很聪明,就很高兴地收了他为学生。上来教他琴曲,教了一首曲子,也没告诉他什么名字,只教他自己慢慢练。练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老师过来一听,夸孔子弹得不错,说咱们再教一首新曲子吧,换一首新的曲子再练。哪知道仲尼同学一摇头,我不换。为什么呢?仲尼同学说:“吾习其曲矣,未得其术。”这音乐的技法、指法啊,我大概掌握了;它的节奏啊、韵律呢,我还没完全把握,我还得练,我不换。师襄子一听,别的小孩一般多喜新厌旧,贪多嚼不烂;这孩子不错,有长性啊。

到了贵阳书院之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往前延伸,以纠当时时风之弊,纠知识分子空谈、虚谈之病。王阳明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台阶,“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但是“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过来一听,发现仲尼同学进步神速,觉得真的可以换曲子了。仲尼同学还是一摇头,说:“吾习其术,未得其志。”就是说音乐技法、节奏我完全把握了,但它的思想情感我还没把握呢,还得接着练。老师一皱眉头,这孩子有点犟啊!音乐很难的,小心走火入魔啊。

到了贵阳书院讲什么?王阳明一开始是很犹豫的,因为席书让他去贵阳书院讲学是为了教育诸生。诸生是要考进士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有高考压力的。王阳明自己高中进士,更何况他老爹是当年的状元。大家一般以为王阳明来了肯定要讲传统的一套。王阳明很犹豫,他不讲这套东西,他要讲他的心学。

再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过来一听,哎哟,这孩子太聪明了,这孩子水平真高,这么练下去,很快就要超过自己了。就跟孔子说不用练了,可以换首曲子了。孔子还是摇头,坚持不换,理由是:“吾知其志,未知其人。”曲子的思想情感已经把握了,但什么人创造了这首音乐,我还没琢磨出来,我还得接着练。

阳明心学自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一封信解决思州知州的问题,两封信解决水西宣慰使安贵荣的两个野心,渐渐地体现出王阳明这种事上练的精神。席书把王阳明请到贵阳书院之后,心学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师襄子过一段时间,又来听了。他开诚布公地对孔子说,仲尼,你别练了,你再练,我实在没法教了。结果孔子摇摇头,说:“吾知其人,未知其类。”就是这个人我大概明白了,但是他体现的是哪一类人的思想和情感,我还得琢磨一下。最后,据说孔子弹这首曲子,弹得酣畅淋漓,师襄子听得简直失魂落魄,因为他自己都没弹到过这种境界。

为什么呢?因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练”。碰到事,不怕事。碰到有事,刚好事上练,这颗心正要事上去磨练,就像一把锋利的兵刃要在磨刀石上磨一样。因此,席书虽然年龄比王阳明大,资格比他老,却一直非常推崇王阳明。后来到嘉靖朝的时候,嘉靖三年大同兵变,席书就给嘉靖皇帝上疏,说评定天下祸乱,成就一代功业,非用王阳明不可。当世只有一个王阳明能够有这么大的本事。由此可以看出席书对王阳明的推崇。席书是以师礼事王阳明,王阳明是以知己看席书。

仲尼弹完之后,长身而立,感叹道,“噫,洋洋乎,汤汤乎”。是说这个音乐气象博大,浩浩汤汤。“丘得其为人”,孔子说我终于知道了,我终于看到了。这个作者形象,就在我的眼前,我终于看到他长什么样子。这个人“黯然而黑,颀然而长”,皮肤黑黑的,胳膊长长的,但是气势不得了,“眼如望羊,如王四国”,这气吞诸侯的磅礴之势,“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难道这个曲子的作者就是传说中的周文王吗?

从席书后来的从政表现可以看出来,他受王阳明影响很大。宁王之乱的时候,席书当时在福建任上,立刻招募了两万人。席书是一个文官,又不像王阳明学过军事,会打仗。但是,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赶到江西平叛。结果赶到南昌,宁王之乱已经被王阳明平了。这说明什么?王阳明的那种知行合一的精神,在席书身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明史》就评价席书,说他“遇事最敢为”。

师襄子一听,大惊失色,这孩子不得了啊。为什么呢?他教孔子这首曲子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是这首曲子的名字。这首曲子到底叫什么名字呢?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文王操》。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孔子就靠自己,琢磨出了这首曲子的丰富意蕴。

王阳明后来一直把席书当平生知己,从未把他当做学生看待。最后席书死的时候,王阳明亲自为他写祭文,以“平生知己”相称许。

这就叫沉浸式的体验。不光学习,做任何事都是这样。王阳明讲的“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就是融会贯通,要沉浸进去。只有沉浸进去,你才能和你的对象融而为一,这叫合,知行合一的合。

席书一连来了四次,请教了王阳明四次,突然之间领悟了。我们讲心学的力量,你看席书这样的理学老顽固,“往复数四,豁然大悟,谓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一旦开悟,说自己今日重见圣人之学。《阳明先生年谱》记载,“朱陆异同,各有得失,无事辩诘,求之吾性本自明也。遂与毛宪副修葺书院……”然后席书就和毛应奎修葺书院,毛应奎也是按察使的副使嘛。什么书院?就是贵阳书院。然后,席书“身率贵阳诸生”,请注意,下面一句很关键,“以所事师礼事之”。就是说,席书带着贵阳诸生,是以师礼请王阳明到贵阳书院去教书,带头行师礼的也包括席书。论资格,席书的资格可以做王阳明的老师了,而现在席书作为当地教育总管亲自对王阳明行师礼。这就不得了,影响非常之大。

合是什么意思,合也很有讲究的。合在甲骨文中的原意是什么呢?中国人讲“和合”文化,体现中国人的价值观。那个“和”,就是我和你的“和”,you and me,是不是?那个“和”叫“和而不同”。在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中,“和谐”的“和”原意是音乐的等级排列,每根禾管拥有自己独特的音色,但每个音到最后形成一个共鸣。音乐里有个词叫“和声”,就是说大家都有一个共鸣,但是每个人还有自己的特色,这叫“和而不同”。可见,儒家是尊重每个人的。

王阳明淡淡一笑,不讲朱陆异同,只讲“心即理,心外无物”,讲自己最近悟出来的心学。席书回去之后,琢磨王阳明这么讲到底什么意思,自己的提问不正面解答,只讲“心即理”。第二天又去,又问朱陆异同。王阳明还是不讲,只讲“吾性本自明也”。最重要的不是陆九渊讲什么,不是朱熹讲什么,是你席书的那颗心应该想什么。

那么“合”又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中的这个“合”不是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口”;而是上面一张口,底下也是一张口,但是上面这张口盖住了底下这张口,上面那张是大口,底下这张是小口。

席书提的问题就是,你要讲理学,你要讲心学,你得按照学者的观点给我讲清楚朱陆异同,源流考证,理论考辩。你既然说你有学问,我听听你学问怎么样。

你不要以为甲骨文很久远就很迂腐,其实它很浪漫。它说的是什么呢?是说相爱的男女接吻时,一张大口在吻一张小口。谈恋爱的时候,那个境界是什么?就是我的眼中只有你。我都没有我了,只有你了;取消个体独立性,两个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整体,那叫合。因此说,并不是知道、做到那就叫合了,那只是知行。你要沉浸进去,融为一体,才叫“合”,这个是真正的“合”。这是第二步。

朱熹和陆九渊他们都是理学,按道理都是儒家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那也是儒学的一个分支。追根溯源,其实都从程颐、程颢二程那儿来。老大程颢这一支就传到陆九渊这儿,陆九渊再传,传到王阳明这儿,哲学史上叫陆王心学。老二程颐这一支传到朱熹,后来叫程朱理学。陆九渊和朱熹两人就心学、理学之称便有分歧。后来吕祖谦看两人观点实在不同,想调和一下,就把两个人叫到一起。两个人辩争了三天,结果谁都不服气谁,不欢而散,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第三步,由合到一。声明一下,我认为知行合一,是分步骤的。虽然王阳明并没有明确讲要分步骤,这是我个人研习心学的心得,帮阳明先生分出这个步骤来。

听课之后,席书又向王阳明请教。席书是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接受的是标准的理学教育。既然王阳明你的学问很大,我们就探讨一下学术问题吧。那么,席书问了王阳明什么问题呢?就是朱陆异同。

从第一步的“知到行”(知道到做到),到第二步的“行到合”(沉浸式体验),再到第三步的“合到一”。

可以说,席书在当时不论资历也好,影响也好,那都比王阳明大多了。但是他听说王阳明虽然只不过是个驿丞,但是除了管理好政务,还居然开了个龙冈书院,还创立了一门学问叫做心学,就专门来到龙场驿。

“一”是什么?“一”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了,就是有一个价值性的归宿和再出发。到了“致良知”,这个“知”比前面“知行合一”的那个出发的“知”就上了一个层次,然后这个“知”又可以再导致“知行合一”。你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自我价值塑造,而且获得了一种思想的成就。这种思想最本质的必须是价值判断,必须是致良知。

席书这个姿态不得了,要知道席书在明代那是声名赫赫的一号人物。席书此前性子特别轴,在朝廷做御史的时候就敢于讲真话,因此京官待不住,就被明升暗降,挤兑到贵州来做提学副使。后来嘉靖皇帝上台之后,尤其喜欢席书。席书做过湖广巡抚,从湖广巡抚任上又调到中央去做礼部尚书,封武英殿大学士。张居正是隆庆二年入阁,进入内阁的时候职位就是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也就是此前席书担任的这个位置。

可见,他不仅是良知,孟子讲的良知良能他都解决了。王阳明自己在《传习录》里就讲,“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所以,到“致良知”就是价值的归宿,这是良知。然后“合”再出发,就是一个潜在的我的再塑造,这就是良能了。所以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这就到第三层了。

你看那个时代的官员啊,许多都有着儒家的胸怀。虽然官场等级森严,席书是正四品,王阳明连品都没有;席书年龄也要比王阳明大十一岁,但他一听王阳明是个人才,就亲自跑到龙场去听课,听王阳明讲课,要见识一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前面我们曾留下一个伏笔,说王阳明建立心学之后,不是放下而是拿起,不是求解脱而是求担当,外在的表现就是建立书院。而在建立书院之前,王阳明还做了一件让好多人不太理解的事。王阳明在那个破草屋、破石洞里,根据记忆写了一本《五经臆说》。他的手边没材料,没文献,完全凭记忆写。凭记忆,怎么知道是对还是错呢?王阳明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我注六经了,而是六经注我。这叫什么?这就叫“心上学”。

我们知道毛应奎为调停王阳明和思州知州的事,亲自跑到龙冈书院,看了一下王阳明。见过之后,发现王阳明不简单。再看他的处事风格,处理知州这件事情有大智慧,而且还在贵州这么偏僻的地方建了一个龙冈书院。毛应奎就对席书说,这个人虽然是我们下级,不过一个小小的驿丞,连九品都算不上,不入品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人你应该去见见,真不简单。

当代日本受阳明心学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季羡林先生称他为日本哲学家中的企业家、企业家中的哲学家。稻盛和夫在企业里采用阿米巴管理模式,让每个人都开发自己的内心。

龙场偏僻得很,席书怎么会知道王阳明呢?大家一想,肯定是那个龙冈书院声名大振的原因。其实席书知道这件事,首先是因为毛应奎。

另外一个就是著名的医生春山茂雄,他是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后来他写了本著名的书叫做《脑内革命》。现在生物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是无比巨大的。生物学上认为人类往往只开发了百分之十左右的脑容量,还有百分之九十等待去开发。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自我,只是难以把它打开,难以寻找到那个自我、帮助那个自我、成就那个自我。阳明心学的作用就是帮助你成就那个有潜质的自己,知行合一的作用就是既回到一个崇高的价值归宿,又可以找到那个潜在的自我,重新出发。

席书的官阶,包括他的资历都比王阳明高多了。席书当时是贵州的提学副使。好多人不了解明代的官制的话,大概以为这个提学副使是管教育的一个副使,相当于今天教育厅的副厅长。其实席书是教育厅正厅长,整个贵州的教育都是他主抓。他那个副使不是说还有个正使,而是因为提学官是由按察司的副使兼任,席书就相当于贵州省的副检察长兼教育厅厅长。这个官阶非常高,正四品官员。

王阳明后来说,自己当时写《五经臆说》的时候,“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后来他虽然不提,其实他的《五经臆说》每每都有真知灼见。为什么呢?因为是心上学。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学一样技能,我们要千锤百炼。事实上,我个人也有体会。记得学车的时候,我就画了一张图,在脑海里反复想,学自己开车的前后动作,很快两次就会了。当年学武术那些套路的时候也是这样,即要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也要做到在脑海中要反复去想。王阳明当年说他学书法就是这样,写了半天不见进步。后来每落笔之前,先在心中运笔数十回。这叫什么?“心上学”,然后激发一个潜在的自我。

这个人的名字叫席书。

王阳明原本一介书生,打仗却是神奇至极。他的部队都是乌合之众,不像后来戚继光自己训练一支戚家军。王阳明都是遇到什么事,临时拉一支部队来,纠集在一起就打仗,而且无往不胜,百战百胜。大家都说他运势好,其实王阳明最擅长的是什么?是对人心的把握。他自己的心强大了,敌人那些弱小的心在他眼前就不堪一击了。

那么,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是如何产生的呢?和一个人的关系很大。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功夫在诗外。王阳明打仗为什么每招必中,因为他早在心里模拟过无数次了。强大的人物都有这个特点。毛泽东之所以到戏台下面、十字街头去看书,就是受阳明心学的影响,练心上学之技。这也正是他们获得成功的绝招。

虽然说王阳明自己在五十岁知天命之后,重点只提“致良知”之论,但我们知道很多杰出人士把王阳明当做五百年来第一精神导师的关键,就是知行合一学说。

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从知道到做到,然后到沉浸式体验,到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潜在的我的再出发,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体系。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恰恰分别成为这三个层次的鲜明的旗帜。

但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建立龙冈书院时候的心学还只是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还只是悟到了“心即理,心外无物”。接下去,心学将迎来它最让人瞩目的一面,就是世人特别欣赏与推崇的“知行合一”的学说。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五百年来让无数的有志青年,让无数的风云人物为之痴迷、为之激动,因为它能帮你找到真正的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乃至成就你的团队、你的组织、你的家国。

阳明心学的处世姿态是拿起而非放下,终极追求是求担当而不是求个人的解脱,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之后,他行动的风格也变得犀利,整个运势都变了,气场特别大,他那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伟大之处。

席书拜师

掌握了心学的这一要旨之后,生活中的磨难、坎坷都不是问题,人生建功立业亦指日可待。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五百年来让无数的有志青年,让无数的风云人物为之痴迷、为之激动,因为它能帮你找到真正的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乃至成就你的团队、你的组织、你的家国。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