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读者可能稍有点夸张。不过,为了保持“心理平衡”而尽量只想好的事情、只说好话,这样的倾向在现代日本社会随处可见。您大概也意识到了吧。日本大和民族自古信奉“言灵”,即认为语言中寓有神灵,如果说了不好的话,就会玷污神灵,招致灾祸。虽然各个民族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认同这种观念,但因为我近来多次往返于维也纳和东京,对比之下,渐渐发现了日本的独特氛围。
(摘自《朝日新闻》2005年2月4日)
例如,对于体育节目的转播方法,特别是播音员、主持人和嘉宾的措辞,欧洲和日本就大相径庭。2004年夏天,我和往年一样,在维也纳度过为期一个月的暑假。其间有5天去了伦敦。当时,雅典奥运会激战正酣,我主要收看CNN电视台和整天播放体育节目的欧洲体育台。当然,他们根本不转播日本选手的比赛。观看比赛时,我留意到一个现象:节目主持人除了大声叫嚷“太精彩了”“伟大的纪录诞生了”之外,其余时候都只是如实传达“事实”本身。
如今世道暗淡,如果听之任之,心灵就会屈从于黑暗。……所以,我一定要保持心理平衡。要守护心灵家园,只能靠自己。我还故意强迫自己说具有正能量的话:“天气不错。”“风吹得真舒服。”“有工作可做就值得庆幸。”“没病没痛,真好。”等等这些,随时随地说给自己听。尤其是一早醒来时,我会连喊几声:“今天要好好过!”这成了我每天早上的重要仪式。这样,就能一整天都充满活力。
我在伦敦时,刚好有女子马拉松比赛。比赛中出现了意外——世界纪录保持者英国选手保拉·拉德克里夫跑到36公里处时,开始放慢脚步走着,最后竟然在路边蹲了下来。节目主持人大声叫道:“哎呀,她跑不动了!哎呀,她蹲下来了!噢,她双手抱头!”仅此而已。并没有大肆发挥想象力,深入挖掘选手的“内心”。我相信,若是日本的电视节目,一定会一边仔细观察她,一边滔滔不绝地表示叹息和同情:“真是太遗憾了!噢,她双手抱头,可想而知,她心里是多么懊恼啊!”
现代日本人喜欢时常面带笑容,这和另一种倾向相对应——日本人像趋光虫一样喜欢光明。这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验证。很多人都非常害怕自己的内心趋向消极忧郁,哪怕只有些许苗头。下文摘自读者来信:
第二天,这位选手还上了访谈节目,声泪俱下地说明自己中途退赛的原因。节目主持人也只是平静地回答:“哦,原来是这样。”如果是日本的访谈节目,一定会接二连三地提出更加煽情的问题,渲染其悲苦之状,并成功地赚取观众们同情的泪水。
故作开朗
再举一例。德国拜仁电视台转播了30分钟的日本相扑联赛。在转播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是这样解说的:“哇,这一招背摔真厉害!”“嗬,这位选手力气很大,他用尽全力进攻,把对手推出场外!”“抓住兜裆布,发力进攻,上手摔!太精彩了!”如此枯燥乏味的解说,简直是煞风景。如果是日本电视台转播的话,一定会在这短暂的比赛时间里插入各种花絮,介绍选手如何辛苦训练、上一轮比赛有何遗憾,并注重表现双方开始交手时的表情,渲染紧张气氛,另外还会介绍选手的为人、家庭成员……而且,比赛结束后,还要加以评论:“双方在比赛中拼劲十足,很精彩。”或者说:“这位选手一味消极躲闪,令人遗憾。”—— 不光是胜负,还要评论选手对于比赛的“态度”。
当然,成年人偶尔也会流露出胸无城府的纯真笑容,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带有某种目的,所以令人反感。这往往不易觉察,因为大多数人自己也身在其中,和大家一起笑,无暇观察别人的笑容。最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得出如下结论:“只有婴儿的笑容是完美无瑕的。”大多数人对此都深有同感吧。
在日本,体育比赛的节目主持人、嘉宾解说员,特别是演播室评论员总会营造——应该说是努力渲染一种氛围:希望观众和选手“融为一体”,共同期待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所以,体育评论员绝不能说出“按此前成绩来看,夺牌无望”这样客观预测比赛结果的话,而要双目炯炯地说:“夺牌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让人感觉前途一片光明。即使完全没有胜算,也不直说,而是说:“近期进步神速,值得期待。”对于曾经的奖牌得主,则奉承说:“他是全世界选手竞相追赶的目标。”或者说:“他的强劲实力使大家感到恐惧。”无论是马拉松、游泳,还是柔道比赛,即使看见日本选手落后很多,也仍然说:“还有希望,还有逆转的机会。”让人继续保持期待。
“人笑之时,大都面目可憎。笑容会暴露出自己卑贱粗俗的一面,有损风度。笑容是最需要诚意的,可是,人们究竟有多少诚意呢?笑容不可暗藏恶意,可是,人们的笑却几乎都出自恶意。”
有趣的是,有时某选手被捧上了天,结果却遭遇惨败时,评论员竟会若无其事地说:“让我们期待下一次吧。”即便结果截然相反,也要把这故作开朗的游戏进行到底。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少年》里揭示了“笑”的本质,一针见血,深得我心。
面带笑容的女人和面带笑容的男人
有一件事,我如今回想起来还会直冒冷汗。小学一年级的最后一天,我们开完结业典礼回到教室时,那位胖胖的年轻女老师忽然宣布说:“大家升二年级了,一起欢笑吧!”随即“哈哈哈,哈哈哈”地捧腹大笑起来。然后又大声说:“大家和我一起笑!”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笑声大合唱。忽然,她往我这边瞥了一眼,问道:“中岛君,你为什么不笑?”我扭扭捏捏地说:“我觉得这样很傻。”我忘记了老师当时是怎么回答的,总之从那以后她就很讨厌我了。
回到“笑容”的话题吧。
在日本,不光是拍照,就是平时聚会时,也会随处传来“笑一笑,笑一笑”的招呼声。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了保护自己,大家都下意识地露出了笑容。
也许这印象有些过时——似乎大多数男人都希望自己的恋人或妻子“经常面带笑容”,因为一看见对方开朗的笑容,心情就会好起来。人生——尤其是长大成人之后,充满了痛苦和悲伤。这时,如果忽然看见身边有个人默默地、恬静地微笑着,心里就会得到宽慰。从男人的角度来看,“经常面带笑容”是女人应有的属性。而“经常面带笑容的男人”,一写出来就觉得别扭,给人一种脸上堆笑的轻薄男子印象,很难带来正能量。我想,希望恋人或丈夫“经常面带笑容”的女人一定很少吧。
从小时候开始,每次拍照片时,老师或摄影师总会让我们“笑一笑,笑一笑”。所以小学时拍的照片上,大家都面带笑容。虽然小孩子的笑容很可爱,但这会让小孩子们渐渐形成一种恶习——压抑自己的自然情感,哪怕伤心难过时也要强装笑颜。如今回想起来,我不禁为此感到气愤。回想当时,既非外出郊游,也并没有什么好玩的事,只需要任性地板着脸即可。然而,照片上的我竟然也笑容满面。
对女人来说,理想的男人笑容是什么样呢?我想尽量表达得准确些,但也许同样会有人抗议说:“过时了吧!”理想的男人笑容并不是一直笑呵呵的,而是充满阳刚之气的脸忽然像卸下武装一样露出毫无戒备的笑容。例如,你在街上走着,忽然打量身旁男人的脸,见他一脸落寞;可是当他扭过头来似乎要问你何事时,那双眼睛里竟然带着笑意,温柔得令人不敢相信——这样的男人笑容才是女人所喜欢的。也就是说,不要一直笑呵呵,而是在某一刻忽然展现出如少年一般天真无邪的笑容。女人看见这样的笑容,一定会无可救药地迷上他吧。(我大概是看了太多江国香织、唯川惠、小池真理子、藤堂志津子②的小说。)无论如何,一个职场女强人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看见满脸堆笑的男人在门口迎接时,是绝不会感到欣慰的。相反,恨不得拿起手提包对准那张脸扔过去吧。
“笑一笑,笑一笑”
如果对男人和女人这种巨大的感觉差异再稍做探究,还可拓展到“依赖”“扮可爱”等概念所支配的广泛领域。一般而言,男人在表面上被女人依赖,其实内心想依赖女人;而女人则相反,在表面上依赖男人,其实内心希望男人依赖自己。这么说大抵不会错吧。通过遵守这样的双重规则,既不破坏男强女弱——即女人依赖男人的传统观念,又能扭转其内部机制,对双方都有利。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受概念或观念所支配,这是很可怕的。本书接下来还将多次提及这一点。我们往往没有留意的是,当我们下降到“感觉”层面时,通过“感觉好”或“感觉不好”等直觉做出的判断,却往往非常准确。
这种笑容固然美丽端庄,但她们为何如此刻意地保持笑容呢?正因为她们知道周围的人希望这样,所以才投其所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从这点可以看出,在日本这个国家,如果毫不掩饰地表达个人情感,是会招人嫌的。悲伤时潸然泪下,烦闷时愁眉苦脸,这些都不被允许。直接流露出自己的消极情感,是一种失礼行为,是一个社会成员不成熟的表现。
继续之前的例子。女强人身心俱疲地从职场回到家,当男人默默地用强壮的手臂抱紧她、静静地听她发牢骚时,她偶尔也会希望对方无限温柔地凝望自己吧。这和另一种情形大为不同:男人经过一整天在公司的浴血奋战,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按响门铃时,女人顾盼生辉地开门相迎:“你回来啦!”毕竟男女有别,女人向男人索求的,不仅仅是安栖之地,还希望男人能保护自己。
除了这种特殊情况之外,经常面带笑容完全是努力的结果。他们是因为知道自己应该笑,所以才会努力地去展现笑容。而且,还不能笑得太勉强。倘若明明不想笑,却要强作欢颜地拼命拉伸脸部肌肉,就会显得很造作。实际上,他们表现得很自然,一看见有人在面前,就自然地流露出笑容,仿佛浑然天成的肢体语言一般。而且,若仔细地看,还会发现其眼中似有泪光隐现,泛起一丝淡淡的哀愁。在日本,这种笑容——特别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的这种笑容,尤为受人喜爱。
前不久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设置了这样的剧情:有一个女工作狂“包养”了一个可爱的小白脸。然而,那小伙子光凭“可爱”显然不能满足她。很多男人认为女人可爱就行,但却很少有女人喜欢一个只会扮可爱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男人仅仅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可爱”还不够,还必须同时具备强壮、刚毅等特质,以及健全的人格。无论作为人,还是作为雄性动物,他都必须令人尊重。也就是说,他在智力、体力、工作等各方面都要比自己强。这样的男人,偶尔展现出“可爱”的一面时,就会打动女人的心扉。而那些只会尽力扮可爱的男人,即便一开始讨人喜欢,过不了多久,也定会沦为挨揍的角色。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人,他们总是乐呵呵的,因为他们的脸部肌肉天生就像在笑。例如,梅原猛①先生就是如此——他要费很大劲才能做到“不笑”;稍不留神,就会笑容满面。无论如何紧张,一开口说话,就会立刻绽放出笑容。起初我觉得很反感,后来才意识到:噢,原来他的脸部肌肉结构天生就是这样的。
在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以上所述只是表面规则,在其下还隐藏着紧密联系的深层规则。“他这么一个强壮、刚毅、令人尊敬的男人,原来竟然这么依赖我。”当女人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时,她就体会到了幸福。但是一个总是撒娇扮痴的男人很快就会令她厌倦,甚至为他害臊:这简直就像小孩向妈妈撒娇嘛!而站在男人角度来看,妻子除了娇媚可爱之外,如果偶尔能关切地聆听自己诉说,并给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好建议,就一定会魅力大增。当然,这仅限于自己身陷困境的场合。只是遇到一些小困难时,男人是决不允许女人表现得比自己聪明的。
然而,大多数同胞还是表示赞赏的吧。稍为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现代日本社会,“面带笑容”用于褒义时,往往有其固定模式——并非指那些哈哈傻笑(比如生来就爱笑)的人,而通常指这种人:虽然吃过很多苦,有很多伤心事,但却不露声色,一直保持温和的笑容(显然,女人更适合扮演这样的角色)。
①梅原猛(1925— ):日本哲学评论家。
我很讨厌别人经常面带笑容,一看见那表情,就会心生不快。人生,怎么可能总是笑呵呵的嘛。在银行、百货商店、旅馆这些地方,常常见到有人笑脸相迎——虽然只是一种职业性的笑容,但这么一直保持微笑,也会让我十分反感。
②这几位都是日本现代女作家,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
经常面带笑容的人令我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