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世界哲学简史 > 基督教的诞生

基督教的诞生

基督教中的童贞女之子学说,澄清了耶稣在三位一体中的角色,同时也表明耶稣从出生起就有神奇的命运。这个学说也体现了艾赛尼派的传统以及法利赛派对身体问题的日益厌恶。根据这个童贞女之子学说,耶稣母亲玛利亚直接怀上耶稣,耶稣并没有人类父亲。上帝(圣灵的位格)是耶稣名义上的父亲。因此,甚至就概念而言,耶稣就已是完满的上帝,既使他也是人。童贞女之子学说也支持耶稣是“上帝之子”的字面解释。

三位一体学说也在上帝是唯一的这个观点内部造成了巨大的张力。对于许多基督教思想家来说,这些张力提出了哲学挑战,即为这两种学说提供内在一致的说明,表明彼此是相容的。实际上,基督教神学有大量内容致力于这个复杂、抽象的难题。唯一的上帝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有三个位格?什么样的上帝可以既是永恒的,又可以处在时间之中(以圣子的位格)?三位一体学说所导致的张力,有时还为有分歧的教派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他们以神学的名义发动战争,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新仇旧恨和贪婪。在公元 11 世纪,这个张力导致了基督教会的大分裂。

类似于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特别关注恶的问题,即由关心(慈爱)的上帝照料下的世界竟然苦难盛行。基督徒就像犹太教徒,是用人的罪行来说明恶的盛行。因此,基督徒接受《创世记》中亚当、夏娃的堕落故事,以之作为苦难如何出现在人类世界的解释。基督教对这种苦难理论的独特贡献在于,它主张人类在耶稣基督被罗马官方钉十字架之前仍处于“堕落”位置,当然,耶稣基督自己是无辜的。基督徒在解释被钉十字架这个事件时认为,基督自己承担了人类的罪行以及为了洗清这种罪行而必须承担的苦难。在犹太教漫长的有罪和自责传统背景下,这无疑是极其深刻的、方便的观念。当然,根据通常的正义或救赎观念,这也是极端困难的观念。

上帝的第三个位格是圣灵,他常常被描述为上帝的内在性,居于人类之间。根据传统的基督教神学的说法,圣灵尽管是三个位格中最抽象的概念,却在创世中占据了基本位置,而且,正是因为这个观念,激发出宗教改革前后的大量哲学家的想象力。

根据基督教的福音书,耶稣在被钉十字架上之后的第三天复活,并在某些场合向其门徒显身。在基督徒看来,被钉十字架和复活是人类救赎的根本。因此,耶稣被视为上帝对犹太人许下的古老诺言的实现,以及人与上帝之间亲密关系的最高见证。通过耶稣,上帝与他的子民合而为一,分享他们的生命。作为上帝对亚当和夏娃之罪的惩罚,死亡已经进入了世界,人类也已阻挡在天堂和永生生命之外。然而,耶稣的牺牲打开了救赎之路,如今,救赎可以立即成为与上帝合一的永恒生命。因此,基督徒认为,被钉十字架是上帝与人类之间的正道。

其次是圣子,他是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的显现,即具有人身的上帝。这个神——人结合的秘密就是所谓的道成肉身,他恰当地选择自己的生死。在犹太教强调上帝不同于人、特别是强调上帝的无限权力几世纪之后,这个学说尤其具有震撼力。它的神秘性在于如下观念:永恒上帝可以成为自然人,他会遭受苦难、流血和死亡。在哲学对永恒与暂时做了明确区分、使卓越与平庸形成鲜明对照的几个世纪之后,这显然是令人震惊的主张,它促使哲学家和神学家为之殚精竭虑直至 19 世纪。

耶稣的复活也呈现了战胜死亡的观念。因此,尽管来世信仰从未在犹太教徒中间成为正式学说,但它成了基督教学说的基本信条。复活后的耶稣向他的追随者承诺,他们也将征服死亡。当耶稣重返人世,他的“第二次来临”就预示了世界的终结和最后的审判,在那里,死者的身体将与他们各自的灵魂重新相互结合,所有个体永恒地被允许或不被允许进入天堂。

作为从犹太教内部衍生的宗教,基督教也吸收了许多其他犹太教主题。与犹太教徒相同,基督徒也相信只有一个上帝,上帝从无中创造了世界。同样,基督徒也强调上帝的巨大力量,重申犹太教对人之尊严的强调。不过,基督教对这些原初的犹太主题做了自己的详细说明。这个新宗教尽管接纳了一神论,但仍主张唯一上帝有三个位格,即神圣的三位一体。首先是圣父,他的特征与犹太教的上帝的特征非常相似,强调他的权力和创造者地位。

这就是基督教起源的故事,基督教哲学的其他所有部分都是在这种“祭仪叙述”上构建起来的。但是,基督教与犹太教类似,属于某种“圣书”宗教,它的力量部分在于经文的核心地位和不同解释的动态交织。基督教的经文包括《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前者又被称作《旧约》,后者包括四个不同的对于基督生命的叙述。这些对于基督生命的叙述分别被归为如下四个福音书作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这些福音书作者尽管在传统上被归入十二使徒,即耶稣门徒中的内部圈子,但学者们非常清楚,这些叙述的写作要晚于使徒生活的时代,因此吸收了大量的传奇和民间传说。

与《希伯来圣经》中所描述的常常很严厉、好惩罚的上帝形象不同,耶稣更多强调的是上帝的仁慈、宽恕而不是愤怒,尽管耶稣也很严厉,但从未怀疑上帝有时不可预知的公正。(比如,他发扬了上帝赐予“恩典”的概念,当然他也宣扬信仰和德性。但是上帝对于任何人的行为都没有义务。)不过,耶稣尽管拒斥某些犹太教的做法,但是他的许多教义包含的主题,已经是犹太思想的核心。他对爱的强调被认为是犹太教传统的某种解释。当耶稣强调帮助不幸者的重要性,认为贪求财富有违神圣,他实际上也是在追随犹太教思想的标准主题。他教导的绝非正统论点,认为犹太律法可以概括为全身心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这种对爱的强调被基督徒凸显为一种新律法,即爱的律法,它基于内在倾向,而不是外在仪式和对律法条文的服从。不过,这个区分会被过分运用。耶稣批评说,有些人显示自己的圣洁,却冷酷地对待他人。这个主题也是传统的犹太教主题,尤其明显体现在先知的教义之中。人们从未打算把上帝颁布的律法和对上帝的爱区分开来。

《新约》包括《使徒行传》,它关于早期基督徒尤其是使徒彼得和保罗的经历的叙述。使徒书信是来自青年运动中核心宗教领袖的书信,它与《启示录》构成《新约》的其余部分。《启示录》是名叫“约翰”的人写下的预言性的先知作品,人们在传统上认为作者就是使徒约翰。整部《新约》(以及基督徒现在所知的《圣经》)在 382 年就正式确定了下来(希腊语版本)。

类似于约翰,耶稣也尽力让其门徒相信天启预言。根据当时盛行的故事,救世主将出自大卫家,而耶稣就出自大卫家,于是绝大多数犹太人期望他成为战士和政治领袖。耶稣的奇迹被认为是他救世主身份的证据。他的教义宣扬新的上帝之国就要开始,这有效地迎合了人们对救世主的普遍期待。

正如犹太教,基督教仪式众多(尽管这些仪式的具体性质多有争议)。同样,基督教也把一年中的特定时候与具有宗教性的特别事件相互结合。不过,犹太教关注的是犹太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而基督教关注的则是基督生命中的重要事件,而且这些事件都具有抽象的象征意义,常常与上帝的本性有关。

约翰是明确宣称救世主即将到来的先知。(“救世主”和希腊语“基督”相同,意思也是“受膏者”,救世主需由圣灵“抹膏”。)因此,在基督教的经文中,约翰被描述为耶稣的使者。约翰的绝大多数门徒都成了基督徒。约翰本人则被掌管加利利的罗马统治者希律王(Herod)囚禁并处死。(希律王问舞女莎乐美[Salomé]想要什么回报。莎乐美听取了她母亲的建议,要求“施洗者约翰的头颅”。)

这些仪式中的核心是圣餐,为纪念耶稣在被钉十字架之前的最后晚餐分食面包(逾越节晚餐)。据说,耶稣手拿面包说,“拿着吃吧,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酒说,“拿着喝吧,这是我的血。”但这不是唯一要人们“回忆起的东西”,作为逾越节仪式的食物,它们还提醒犹太人记起过往的艰难困苦。圣餐被早期的基督徒按照字面意思解释为基督的肉和血,天主教徒也这样解释,他们庆祝圣餐,让参加者专心于出现在耶稣的最后晚餐上的神秘体验。因此,弥撒被认为是最后晚餐的重演,包括让面包和酒真的变为基督的肉和血的圣餐变体

这些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再加上与罗马的冲突,使公元 1 世纪早期的耶路撒冷成了非常混乱的地方。此外,许多先知式的人物到处传播启示和世界末日的各种消息,这更增加了当时的混乱程度。在耶稣出生的犹太人社区,有几个很有抱负的先知特别著名,包括施洗者约翰,他是耶稣的表兄。(他以蜂蜜和蝗虫为食的饮食习惯表明,他可能是艾赛尼派的成员。)约翰宣扬“末日近了”,并鼓励人们悔改自己的罪行。他从事洗礼仪式,包括用水净化身体,这象征了悔改。在耶稣 30 岁时,由约翰在约旦河施行洗礼,后来,洗礼的做法被吸收到基督教之中成为入教仪式,包括确认信仰和全身象征性地浸入水中。无论在新教改革之前还是之后,洗礼的恰当年龄以及这种仪式的确切意义在基督教内部都是富有争议的问题。(成人的洗礼意味着信仰的确认,但婴儿的洗礼的意义并不是很清楚。)

这样的宗教经验在绝大多数基督教的思想中具有核心意义,它与其象征意义共同赋予了其他日常行为(喝水、饮酒)深刻意义。正如许多其他宗教,基督教的仪式和象征手法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观念,而且也是极神秘的隐喻。对于那些没有深入沉浸于这些观念和隐喻中的人而言,可能就很难理解接下来 1500 年神学争论的激烈甚至惨烈程度。

法利赛派是保守分子,但是其他犹太教派,特别是狂热派,积极鼓动对罗马的反叛。还有某些教派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其中有艾赛尼派,这个教派主要居住在死海地区。(历史学家曾把艾赛尼派与死海古卷相互联系——大概 600 卷古代手稿的残片,它们全藏在洞穴中的石瓮里,1947 年才被人在死海东岸发现。这些古卷包括大量的犹太教作品和文学作品,其中有些文件涉及库姆兰宗教,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艾赛尼派的某个团体。)艾赛尼派遵循某种不寻常的饮食规律,并且非常注重沐浴仪式。他们也主张性事上的禁欲(当然,他们允许以生殖为目的的夫妻性事)。艾赛尼派的生活方式是农业性的,他们的宗教生活以冥想为中心。他们是不关心政治的和平主义者,但是他们期待救世主的到来,由此创造出新的地上王国。(尽管艾赛尼派奉行和平主义,但他们参加了公元 70 年保卫耶路撒冷的战斗,并且几乎全部被消灭。)

 《启示录》可能是使徒约翰之后不同的人写的。然而,近来有些学者推测,《新约》中所有归于“约翰”的部分,很可能出自与使徒关系密切的基督教共同体。

基督教的发展围绕着耶稣展开,耶稣即“基督”(“受膏者”),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 6 年至公元 30 年的巴勒斯坦,当时,巴勒斯坦还属于罗马帝国。耶稣诞生时的犹太教,分裂为很多个教派。有些教派出于各自不同的理由支持罗马统治,比如《新约》中提到法利赛派和撒都该派。撒都该派是某些吸收了希腊化观念的僧侣家庭,他们接受了罗马人的统治,希望由此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相反,法利赛派(字面意思是“分离出来的人”)则把罗马人的统治视为对民族罪行的惩罚。他们采用仪式活动,尤其是净化仪式活动,并且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虔诚、更具有犹太性。但他们事实上偏离了传统的犹太教信仰,比如,接受非传统的来世观念,或许这是补偿他们当时在罗马统治下生活的政治逆境。法利赛派对后来的犹太教思想有特别的影响,因为他们用丰富的解经编纂,补充了《希伯来圣经》的成文法,而这种编纂贯穿了整个口述传统。他们认为,这些传统解释像成文法本身那样具有约束力。法利赛派也是宗教领袖,他们在公元 70 年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后维持着自身的犹太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