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人一听到“跟父母一块儿住就要孝顺”“全班人都要搞好关系”“不能出轨”等一些说教,就觉得“确实如此,理所当然”,也没有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就按着所谓的道理行事。
反过来说,那么以“他人轴”为生活准则的人的生活准则常常动摇不定,总是按照别人的轴、别人的规定、别人的道理行事,生活并没有定轴。
但是,现实并不理想。别人再怎么期待,自己却无法做到,才生出了各种烦恼。
批评和赞美看似南辕北辙,只不过反映了别人对我的关注,这些批评和赞美恰恰投射出本人的内心。无论是好是坏,只需要倾听意见而已,并不会动摇“自我轴”的生活准则。
烦恼一般是对方没有回应自己的期待,或是自己无法回应他人的期待。所以说,烦恼的实体其实是叫嚣着“你要按我说的做”“你要明白我”“要理解我”的小游戏。
所以,他们既不会在别人的批评指责声中怯懦丧气,也不会在别人的赞美颂扬声中飘飘然而不自知。诚然他们不是无动于衷的圣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的,被批评会伤感,被表扬会高兴。但是他们内心一片清明——批评和赞美的本质是一样的,并不是我的问题,而反映出看问题的人的内心。
当我们不再玩这种“要理解我”的小游戏时,烦恼就会蒸发消散,是真的蒸发不见,无影无踪。因为这些烦恼的本源就是关系和自以为是的期待。
以自我轴为生活准则的人并不会对他人意见产生强烈的反应,但这样并不是说“这些人会完全排斥他人意见”,而是面对他人意见,会仔细琢磨,消化吸收,并进行内化再做出反馈。
我们有主动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被称为第六感的直觉能力。
想必有人会认为“这种人生太过自私太过任性”,正好相反,以自我轴为生活准则的人生观也会接纳那些与己相异的价值观。
利用锃亮发光的内部智能的天线去捕捉直觉,我们甚至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错误。因为直觉是不会犯错的,思维却会让人犹豫迷惑。
按自我轴生活下去,就是宣布:我决心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不依附他人,自己负责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内部智能的天线的选择。虽然在我们选择相信直觉和天线时并不清楚事物进展的全貌,但是还是要选择相信自己。在推进工作的途中,事物或事件的全貌才会逐步清晰起来。
即使如此,依然会有巨大的收获去补偿这些损失——“按自我轴生活下去”是人生最大的馈赠。
有时候,我们会后悔地想“为什么那时候做那个决定”?正是那个决定导致失败。但是这样的经验和教训一定会进一步打磨内部智能的天线,只要我们按照新的直觉行动就行。至少,比起依赖他人轴安稳平庸地过一辈子,倒不如按照“自我轴”走自己的路,活出自我,不是吗?
对一些人来说,表达自我、表达内心是令人害怕的事。因为如果给出了反对意见,自己也可能变成众矢之的。别人不一定会接收自己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