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三城记 >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在上海的体育场里奔跑的男人中,范志毅绝对是一个另类。他平生参加过的战斗无数,不光是在上海8万人体育场的草皮上,按照他的朋友们的说法,也包括在许多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许多场合。还有一件传闻是,小时候的范志毅爱请朋友们吃小馄饨,一毛三分钱一碗,如果手里有五毛钱,就爱带着三个朋友去吃上一顿,缺两分钱,借也要借来。

谁能说爱上了足球的上海男人不够可爱?但2002年的世界杯还是成了中国足球的“世界卑”,后来,最妙的一个评论出现在一位老兄创作的手机短消息上:“美国辉瑞公司准备聘请郝海东作为‘伟哥’形象大使,其广告词是——谁能坚持270分钟不射,是我!”我很怀疑这则短消息是出自上海的球迷之手,最起码如此绝妙但不得不说有点阴损的讽刺,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上海男人对北方男人的一点点偷袭后的快乐。

在范志毅出走英伦之前,他参加的最后一场战斗是在8万人体育场上演的京沪大战,在那场被上海男人极为看重的比赛上,范志毅在自家的禁区里送给了对手一个点球,由此断送了本来可能到手的胜利。范志毅是否黯然神伤,谁也不得而知。一个真实的写照是,直到2002年世界杯上,中国队西归浦海边的五星级酒店里拾掇拾掇行李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范志毅对着巨大的玻璃窗户说:“我怎么感觉空空荡荡的,这感觉很奇怪”。

逼得国家队的新闻官董华不得不在上海说出了口头禅,“大门现在已经被球迷堵住了,请各位改走其他通道,听从指挥。”很多时候,发生在体育场里的事情就像是一幕幕无须导演但绝对精彩的轻喜剧。最近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2002年的5月19日,有报道说台湾偶像组合F4将在上海亮相,为国足出征韩日世界杯举行足球主题音乐会,一时间众多球迷纷纷往报社打电话,苦口婆心地劝F4不要在此次音乐会上演唱其成名曲《流星雨》,生怕国家队的那帮大爷成了“流星”,据说,举办方后来还真有一个人出来说话,“应球迷的要求,将力求做到主题和形式的最好结合”。

我更愿意将这句话看作是发生在上海体育场里所有故事的总结。从建国后上海造的一座能容纳3万5千人的虹口体育场,到1997年在徐家汇耗资十余亿元,历经三年建成的8万人体育场,所有有关于在大型场地上发生的事情,莫不如此。

2002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前的四国邀请赛上,面对中国队在朝鲜人面前疲软的表现,上海滩上的“蓝魔”球迷,最初还能置已经完全倒戈的记者于不顾,含着泪齐喊加油,他们本来想比西安和广州的球迷做的好些。但最终失利后,中国队扬长下场时,这些被激怒的男人们也罕见地冲向了出口,抓着铁栏杆狂吼。上海滩上跑体育的资深记者告诉我,这种场面起码是五年一遇。

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当年的上海并没有一座真正像样的足球场,一些小型的的场地,举办一些比赛的时候,也往往是作为一种社交的场合,类似于富人们的酒会,入场看球的费用自然是不菲的。

但上海男人被压抑在足球场上的尊严实在是太久了,以致于终也有擦出一些火花来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球迷们看球也往往充满了戏剧性。伪装成给达官显贵们送信的邮差,或者练就了一身爬篱笆的绝世功夫。也许中国最早的一批铁杆球迷就是这样诞生出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还兼任了中国第一代足球队员。在上海人有关足球队的记载里,当年活跃在里弄和公共草地上的这批“明星”们有学生,洋行先生,公司职员。踢的好的人,还经常从某个里弄的球队给租借到某个公司的球队,以应付一场急如其来的比赛,奔走在大街小巷里的球星们忙的不亦乐乎。

更多的时候,上海的体育场被看成是一群是温和理性,甚至是看破红尘的球迷们集中的地方,据说这也是上海屡屡能被选为国家队比赛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好,看球的就是踢球的,踢球的就是看球的。体育无非就是在大家满地都找不到信仰的时候的一个信仰,顺带着还能在中间找出许多乐子来。

答案是,当年上海申花队将中国甲A联赛亚军的板凳都快要坐穿了的时候,一名上海球迷受不了这种煎熬,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上海,永别了!……因为,我实在难以承受做一名上海球迷的痛苦和悲愤!耻辱挂满每个上海男人的额头,我们被鄙视的目光注视着,因为,天下人都对我们说:“上海没有男人!”……当大连人狂妄的笑声在上海的天空回荡的时候,那是一种令人心悸,令人胆寒的魔音,那是一把刺心挖肺的利刃。

——广州——

一座阴性的城市里拥有一座表示着雄性特征的体育场,那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历史的中轴线上

草坪上的悲喜剧

再也没有一座体育场可以和一个城市的历史靠得那么近了:北、西、南三面分别为越秀山所环抱,沉淀和见证了广州城市发展历史的越王井、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以及中山纪念堂散布周遭,越秀山体育场恰好压在了广州历史文化的中轴线上。

——上海——

与1932年陈济棠主粤时建起的广东省公共体育场(现广东省体育场)相比,越秀山体育场不是城中最老的体育场,但地势却是最高,即使是场中最低处,也比外边的街道高出了近百米。它是这座城市中唯一和山结为一体的体育场,加上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条件,“外观越秀山体育场”已经成了旅行社“广州游”项目的内容之一。

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全部建成后,在那中轴线末端的两座500米双塔的衬托下,北京工体依然有独特的价值。700多年前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时,在什刹海东侧画一南北中轴线与水面相切,由此确定了城市位置。这7.8公里长中轴线被称为“人类文明成就的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抵钟鼓楼,形成纵贯正阳门、故宫、景山等雄伟建筑的长廊。与那些即将沿线建成的新的体育建筑比起来,工体显然更少一点庙堂之气,而就“水面连缀”的思路被复制和发扬来说,未来的北京体育布局恰恰会是一个升级的工体版。

1月10日的广州,天高云淡,冬阳懒懒地挂在天上。由东边向阳而开的大门进入,往左边的穹门远眺,可以看到矗立在西南看台之上的中山纪念碑。碑下是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先生读书治事之处,横过紧邻体育场南边的一条马路,在越秀山南麓,还有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纪念堂,那里是1921年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在2008年奥运会到来之前,北京会建成更多的体育场馆,包括1.8万座的国家体育馆、1.5万座的国家游泳中心、1.8万座的奥运会篮球馆、2.5万座的临时性棒球场和8500座的临时性垒球场,而最为重要的8万座的国家体育场,将取代工体,成为北京体育的新象征。但是,就像老特拉福德只有一个一样,新建筑未必能够取代老建筑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象征意义也未必能够融会情感。为了迎接大运会和国际奥委会代表考察团,北京市的主要体育场馆都曾进行了整修,工人体育场和首都体育馆、奥林匹克中心共同被列为整修的重点,整个工人体育场的修整耗资5000万元。在当时的整修中,北京工人体育场把场地外墙全部刷新,更换了整个体育场的座椅,与国际水平接轨。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体育场,它依旧是北京的宠儿。

几年前投入使用的北看台风雨顶篷挡住了右边穹门的视线,在广州几乎无人不晓的“五层楼”镇海楼就座北向南,静静耸立在西北看台的山顶上,这座明代洪武时始建的望楼历经三次重建,现在已经变成了收藏和陈列这座城市历史的广州市博物馆。

这是工体最有力量的一面。但对大多数北京市民来说,它首先意味着大型演出和北京国安足球队的比赛。后者始终是甲A联赛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很可能也是未来的中超联赛中的豪门。这个中信国安总公司和北京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共同建立的足球俱乐部就以北京工人体育场作为主场,俱乐部的基地也设在这里,包括俱乐部的办公机构、教练员和运动员宿舍、会议室、餐厅、医务室及附属用房,还包括一块足球训练场。在中国的各个足球赛场中,工体始终是最有特色的一个,这里的“京骂”和激情同样著名。

第一次进到这座体育场,总让我不自觉地想起远在武汉的另两座体育场:悬在山坳上,像极了窝在武昌东湖边上的珞山和珈山之间的武汉大学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而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门楼穹门飞檐,与汉口的新华路体育场相仿。体育场的门楼已经加高至八层,广州市足协和广州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刚刚搬进来不久,金色的外墙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北京工体给世界上留下的最新的印象,是第21届大运会上开幕式。当时以钢架、水池及60米高的背景墙构成了立体舞台造型通过电视节目传向世界。而第11届亚运会上,中国特色的人阵场面更是代表了工体的东方国家风格。

这天恰好是体育场封闭保养开始的日子,能容纳2万8000名观众的体育场里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印着“香雪制药”字样的广告条幅静静地悬在了西头的看台上,它提醒人们,已经大不如前的广州足球队刚刚在这里结束了自己上一年度的甲B征程。两只不知名的小鸟从门楼的穹门里倏地飞了进来,空荡荡的体育场才有了些许生气。

在喧嚣的体育场路两旁是钢筋水泥的城市,而工人体育场却独有清清的湖水,葱郁的绿阴,宽敞的广场和新鲜的空气,构成CBD中罕见的城市湖景绿洲。在它40万平方米的面积上有11万平方米的绿地、4万平方米的水面以及8万平方米的运动场地,工人体育场携带工人体育馆,构成两大体育建筑,以湖水彼此连缀,至今仍然被认为是相当出色的建筑构思。工体水系上接昆明湖,下至通惠河,作为贯穿京城重要观光河道中部的工体人工湖,一波三折,恰似北京水系的缩影。而在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这一思路也仍将延续,也就是说,工体将作为典范被复制,它的影响从1959开始,绵延到更深邃的未来。

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这两只小鸟飞掠过的地方也叫观音山,当时的空地上已经有比较平整的泥地足球场,在这里踢球的市民还被摄影师捕捉到了身影。从1984年12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专门为越秀山体育场撰写的碑文上,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段历史: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950年元旦,市政府在这块空地上举行了万人体育表演会,当时的市长叶剑英号召广州的青年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人民体育场。随后,从1950年的3月开始,由工人、学生、教师、干部及解放军战士汇成了1万4000人的浩浩荡荡的义务劳动大军,移山填壑,只花了4个月的时间,就辟出了一个拥有三万多观众席位的体育场。

在几十年中,工人体育场曾经有着无穷的身份。它是“向世界打开的窗户”,所有来比赛的外国运动员,都从工体开始了解中国;它是北京最梦幻的舞台,无论是国内三地的明星,还是国际著名的表演团体,都为能在工人体育场为中国热情的观众表演感到荣幸。除了大型比赛之外,它还是市民生活的一个汇聚之所。

从此,越秀山体育场便成为广州市第一个体育运动及集会中心。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自来工人体育场和群众一起观看比赛和文艺节目,他们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世界性的事件。

“脚下是我们曾经锄过的土地,头上是广阔自由的蓝天。从前屠杀革命青年的山谷,今天创建了人民的体育场。我们坐在椭圆形的水泥看台上,周围是年轻愉快的伙伴……伟大的青年铁的行列,等候着远方战友的检阅。用我们的劳动成果去迎接战友,告诉你们广州青年怎样征服自然……”1950年9月,有20多个国家代表组成的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代表团来到广州,有十万人参加的欢迎仪式就安排在新落成的体育场举行,当年在广州市团委工作的何礼荣写下了这首题为《在我们劳动的场地上欢迎你们》的朗诵诗。1951年,志愿军代表还在这里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报告,听取报告的人们站满了足球场、跑道、环形看台以及四周的山坡。

工人体育场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从1959年和1961年承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和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始,这么多年以来,在这里举办的大型赛事包括第一、二、三、七届全国运动会,第26届世乒赛,第11届亚运会,第6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和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一记录远远超越了北京一个城市所能负担的体育含量,实际上,它差不多是作为国家体育场而参与到中国的日常生活当中。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常常被看作是国家大事。

在此后近30年中,除了举办过屈指可数的几届运动会外,越秀山体育场更多承担起了贫下中农大会、游行集会、宣判会等等和体育无关的政治任务,在南北看台上,树起了高大的、写满了口号的广告牌。在国庆或者元旦的时候,偶尔也会在这里燃放焰火。

建于1959年的工体实际上并不是单独的一座建筑,而是庞大的建筑群体,即使在今天,它的设施也堪称功能齐全,当时更是亚洲第一流的体育场。作为在建国10周年之际用以体现国家繁荣昌盛的代表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整个施工过程,工体都受到国家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北京曾经格外关注它的这座体育场,在建造中运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设计概念,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经典,在几十年后依然可以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代表和精品的标志。

真正让人记起这是一个体育场的,还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代初期在这里举行的几场足球邀请赛。对于来自香港的“愉园”、“流浪”和“南华”这样的球队,以及越南国家队和当时的联邦德国青年队等外国球队,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年代,广州人抱有极浓的兴趣。每逢赛事,越秀山体育场内场外都挤满了人。买不到票的人就挤在球场的围墙外,有的还爬到了四周的树上看。

某种程度上,能够容纳7万人的工人体育场就是北京的标志。大多数人都曾通过电视节目看到过这里举办的各种壮观的大型活动,那些活动正是北京最重要的公共生活。在平时,实际走进工人体育场,你会感觉到某种零乱,色调上也略微有些暗淡。在体育场院子里那片开阔的空地上,水泥砖已经凹凸不平,还有些破损,而体育场灰色的外墙,在冬天的枯树中显得尤其压抑。在场内,五颜六色的座椅环绕着这个季节里灰色的草坪,并不能显示盛夏时节绿草成茵的壮观景色。这里承担了太多历史,已不可能像最初时一样光鲜。但是一旦有大型活动举办,它会立刻振作精神,迸发出令人出乎意料的光彩。

回忆起香港愉园队第一次来广州比赛的情况,足球名将赵达裕形容当时还小的自己看到父亲手中弄到的球票时的高兴劲,“绝对比现在看英超还要兴奋十倍”。看到球市火爆,当时刚在广州修建起中国第一座五星级酒店的霍英东就提议和广东省联合创办起了“省港杯”足球赛。

历史上的名城都依托大型建筑来体现文化特征,而它的意义往往超越实用功能。就像罗马的大斗兽场体现了罗马的奢华一样,大体育场也体现着现代城市中的价值取向。

时代的发展开始慢慢还越秀山体育场以其本来的面目,随着广州体育场馆以及广场的增多,政治意识也逐渐为人们所淡忘,越秀山体育场开始更多地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广州人特有的喝彩声也越喊越响亮。

在谈到城市的影响力时,历史学家Brigg举了一个巴黎的例子,“当巴黎开始建设的时候,没有任何影响力,过了一阵,因为修建了大型教堂使巴黎有了宗教信仰,因此巴黎周围的人开始涌向巴黎,或者是受到巴黎的影响,这样,边界就扩大了。”

到越秀山体育场看过球赛的人都知道,因为地形的缘故,体育场看台比较陡直,坐得越高,场上的情形也看得越清。因此早年的人们看球赛,进到场内往往会抢占在半山腰的位置。同时,狭长陡直的球场好像是一个特制的共鸣箱,球迷看比赛时发出的喝彩声也显得格外的雄壮。

影响未来的体育场

从1991年到1994年,广州足球队曾经在此创下了连续21场主场不败的中国足坛的早年纪录,并且在职业联赛开始的第一年就夺取了亚军,胡志军也以17个进球夺得了最佳射手的称号。和胡志军一样,广东的足球名将大多数都是在这里一战成名,然后走向全国,早一点的有容志行、古广明,晚一点的有赵达裕、彭伟国等。

——北京——

由于中国职业足球制度的不完善,加上梯队建设出现了断层,缺乏政府支持的广州足球在第一年的辉煌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球队几度易手,成绩越打越差,1998年甚至降入了甲B,见证了广州足球兴衰的越秀山体育场同样目睹过黑幕。像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黑哨案”案发前,在一场虽然获胜却大觉不满的主场比赛后,当时广州吉利队的老板李书福立即写了一首打油诗,送给了执法该场比赛的主裁判张宝华:千年铁证越秀山,浑身正气天长眼。狗吹黑哨满天飞,吉利直扑鬼门关。

大型体育场体现着现代城市的价值取向,是文艺表演、体育赛事的舞台,是市民生活汇聚之所,也是城市情绪的圆心。

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歌星谭咏麟和林子祥先后在这里举办过演唱会,2000年,“足球宝贝”也是率先在这里出现,进而花开全国。

李海鹏 刘建平 黄端

今天,体育场四围的看台被漆成了红蓝绿黄标色明显的分区,每个位置都标上了清楚的座号,还来不及撤下的广告牌代替了当年的标语牌。开发商在体育场的东门外开发了一处房地产,并把体育场当成了卖点之一。体育场场长李伟斌觉得广告上的体育场照片拍得不错,于是就打电话给开发商。不想开发商一听是体育场的,以为是想要收取其他费用,就赶忙把电话给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