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如懿传 > 帝后东巡

帝后东巡

然而,皇后的清醒只是短暂的回光返照,这一昏厥,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夜里亥时,年仅三十七岁的富察皇后薨逝了。

见皇帝点头,皇后这才放了心,嘴角浮起了淡淡的微笑,“这一生能得皇上厚爱,是臣妾之福。如果有来生,希望臣妾还能回到皇上身边,再续……”还没说完,皇后又晕厥过去了,乾隆皇帝心痛不已,赶紧命太医继续诊治。

乾隆皇帝失声痛哭。对他来说,富察皇后不仅是他最爱的妻子,更是他的灵魂知己。这一生,她最懂他,最了解他的心事。本以为能够白头偕老,却没想到盛年死别。对于富察皇后的死,乾隆除了沉痛,还有深深的愧疚与自责。直到这一刻,他才懂得珍惜多么重要。他后悔没有好好珍惜与她在一起的时光,后悔在她孤独的时候没有给她该有的陪伴,甚至明知道嘉贵妃欺侮皇后的时候,不但没有为她做主,还劝说皇后包容忍让……

与其说这是请求,不如说是遗愿。乾隆皇帝是铁骨铮铮的人,但是此时此刻,却忍不住泪落如珠。他只能伤心地点头,答应皇后的请求。

那些复杂的情绪,在乾隆皇帝心中汹涌澎湃,结成了一个终生难解的结。

“臣妾这一生,最重一个‘孝’字,侍奉皇太后也一直尽心竭力。掌管后宫、侍奉皇上,一直以‘贤’为准绳,臣妾希望,在臣妾死后,皇上能用‘孝贤’二字为臣妾定谥。”

乾隆皇帝传令下去,整个队伍的人都要穿上丧服,为皇后服丧。皇上的东巡仪仗队变成了皇后的丧葬队,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飞遍了五湖四海。乾隆皇帝派回宫中报信的人还没到,守在紫禁城的娴贵妃和太后等人便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一开始,娴贵妃还以为只是民间谣言,但是传言越来越多,刚过一天,皇帝派回宫中报信的人便到了,娴贵妃这才震惊地确信,富察皇后真的去世了。想到皇后临行前还与自己长谈,她不禁难过落泪。

这种时候,无论她说什么请求,乾隆皇帝都会答应她。他连连点头道:“你只管说,什么朕都依你。”

人生中有许多事情,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已经生了根、发了芽,当你发现它已经结出恶果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回头了。富察皇后的突然薨逝,不仅令娴贵妃格外悲痛,也令太后震惊不已。当然,她的目光更为长远,当她得知皇后的死讯后,在为富察皇后难过的同时,也在思考怎么做才能保持后宫的稳定,在众多妃嫔中,谁能胜任皇后这个位置。

“皇上,臣妾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皇上能否答应。”皇后气若游丝地说道。

按照位份来讲,娴贵妃和嘉贵妃都有资格成为新的皇后。如果论管理才能,嘉贵妃在娴贵妃之上,如果由她管理六宫,一定能将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嘉贵妃飞扬跋扈,在后宫之中很不得人心,太后也不太喜欢这个太过张扬的女人。娴贵妃温婉善良,虽然管理能力上逊色一些,但是为人纯善,在后宫之中几乎从未与人树敌。太后对娴贵妃的印象一直很好,加之娴贵妃经常去探望她,太后心中的天平自然向娴贵妃倾斜了许多。

“你说什么便是什么,朕只要你好好活下去。”乾隆皇帝已经听出她的话外之意,也知道她是为自己打算。后宫妃嫔,大多心机重重,很少有人能像娴贵妃一样与世无争,他知道皇后说得是对的。但是此时此刻,他哪有心思想那么多呢?他只要他的皇后,只希望她能渡过难关,好好活下去。

为了考验娴贵妃,同时也为了表示对皇后的哀悼,皇太后决定离宫,前去看皇后最后一眼。临行前,她将宫中大小事务悉数交给娴贵妃,令她好好治理后宫,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这种时候,后宫绝对不能乱。

三月十一日,皇后的病情加重,一整天都没吃下什么东西,乾隆皇帝焦急万分,随行的太医诊脉后慌忙跪地磕头,求皇上饶命。乾隆皇帝一见太医的反应,一时又气又恨。至傍晚时分,皇后忽然清醒过来,叮嘱皇帝道:“待臣妾死后,希望皇上能善待娴贵妃……”说到此,又不停地咳嗽起来,“她侍奉皇上多年,为人贤惠,又重情重义,皇上冷落她多年,实属不该。”

那时皇帝一行的船队已经抵达德州的港口,皇太后的船迎上皇帝的船后,皇太后亲自看了富察皇后,悲恸良久。

见皇后如此深明大义,乾隆皇帝感动不已。三月初八,皇帝和皇后的仪仗队离开了曲阜,取水路回京。

母亲能亲自前来,乾隆皇帝非常感动。逝者已逝,他不能让母亲再为此影响了身体,因此命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护送皇太后先回京师(今北京),自己则在德州为皇后料理后事,命人连夜为皇后赶制棺椁等物。

富察皇后理解皇上的处境,因此力劝他回銮,“皇上月余不在京师,朝中诸多事务,还等着皇上回去处理,皇上切不可因臣妾而误了国家大事,否则臣妾就是罪人了。”

三月十四日,乾隆皇帝护送皇后的梓宫抵达天津府(今天津)的港口。还没到岸边,乾隆皇帝远远地就看见一群人跪拜在地恭候着,为首的,正是自己的长子永璜。

美人与江山,总是两难全。对乾隆皇帝来说,富察皇后是他的灵魂知己,无论他是宝亲王,还是皇帝,抑或只是平凡的弘历,她都是他的唯一。虽然后来他又宠爱了其他妃嫔,但是对他而言,没有人能与富察皇后媲美。她们只会哄得他获得短暂的快乐,却不能给他长久的欢心。

娴贵妃在宫中主持事务,永璜又因为鹦鹉一事与嘉贵妃闹了矛盾,因此,得知皇后去世的消息后,娴贵妃就让永璜准备着去港口迎接皇阿玛了。这也正是娴贵妃的聪明之处,这种时候,皇帝最想看到的一定是大家对富察皇后的哀悼。如果皇帝回宫后被嘉贵妃先告了状,自己必然会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做长远打算,娴贵妃自然是希望永璜能够成为皇位继承人,这正是永璜表现自己的好时机,娴贵妃自然不会让永璜错过。

看着面容憔悴的皇后,乾隆皇帝痛心不已。两个孩子的夭亡,对一个母亲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他很想让皇后好好静养几天,但是他们出行已经有一个月了,朝中积攒了一堆政务等着他回去处理。

果然,乾隆皇帝看到永璜恭候在岸边,心中甚是慰藉。

随行的太医告诉乾隆皇帝,皇后亟须静养,如果再这么奔波下去,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三月十六日,乾隆皇帝和皇长子永璜护送着皇后梓宫回到了京师,朝中文武官员、宫中皇子皇女及众妃均身着缟素,跪地相迎。

而此时,乾隆皇帝与皇后早已远离京师,抵达了东岳泰山。他们一起登上了泰山,在那里举行了祭天仪式,又一同拜谒了孔庙,祈求国泰民安。正是乍暖还寒时节,积雪渐渐地融化了,但是空气里依然浮动着寒冷的气息。富察皇后本就身体羸弱,虽然有娴贵妃赠送的白狐裘保暖,但是经过这一路奔波,还是染上了风寒,一直咳嗽不停。

离开紫禁城时,这支队伍色彩鲜亮,现在归来,却清一色地变成了银白。皇后也不能再与皇帝同乘马车,而是静静地躺在灵柩里,由侍从抬了回来。

“是本宫授意的不假,但是永珹年幼,非要那鹦鹉不可,如果不给他,说不定现在还躺在地上哭呢!”娴贵妃说的是实情,但是这却让嘉贵妃觉得很没面子,她愤恨道:“孰是孰非,不是你几句话就能判断的。既然你认为是永珹的错,那就等圣上回宫再做定夺吧!”说罢,嘉贵妃拂袖而去。

那样的场面,任是铁石心肠的人也要为之落泪。娴贵妃带着一众妃嫔前去迎接,一别数日,她发现皇帝竟然清瘦了许多。看着富察皇后的灵柩,她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轻抚灵柩,默然啜泣,其他妃嫔也哭了起来,当然,她们的眼泪有真有假,甚至还有人颇有些兴奋,因为接下来的皇后之位,每一个妃嫔都有得到的机会。

“本宫只知道,鹦鹉是永珹从永璜手里接过去的,这是姐姐授意的吧?”嘉贵妃态度强横,满面怒气。

痛失皇后的乾隆皇帝憔悴了许多,在他心中,任何女子都无法与富察皇后相比,即便他贪恋美色,对他而言,她依然是他心中的唯一。富察皇后是在那艘青雀舫上去世的,青雀舫体积庞大,内饰华美,那里保留了富察皇后最后的体温,因此,乾隆皇帝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派人把青雀舫也搬运到京师城里。

那一刻娴贵妃才明白,过分忍让只会成为对方得寸进尺的筹码。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她只能尽力去挽回。面对嘉贵妃咄咄逼人的质问,娴贵妃回应道:“妹妹可知,这鹦鹉是永珹强要过去的?”

对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雀舫体积非常庞大,城门门洞狭窄,无法从城门中通过。那个年代没有起重机械,一切都只能靠人力,因此,乾隆皇帝的这个命令让大家头疼不已。

娴贵妃知道嘉贵妃跋扈,也不想和她争斗,即便自己吃点小亏也无所谓。然而,对君子谦让能够得到感激与赞赏,但是对小人谦让,却可能招致更为严重的欺侮。娴贵妃回宫后,没多久嘉贵妃便气势汹汹地跑来“兴师问罪”了。原来,那鹦鹉认主人,被永珹带回去后竟将永珹的手臂抓伤了。嘉贵妃得知鹦鹉是从娴贵妃那里来的,顿时勃然大怒,认为是娴贵妃蓄意挑拨皇子关系,谋害皇子。

执行命令的官员试了很多方法,都无可奈何,最后只好冒死请罪,告诉乾隆皇帝青雀舫无法运到城中。

恰好娴贵妃路过,远远地就听见了那哭声,赶紧过去询问究竟。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娴贵妃要求永璜把鹦鹉送给弟弟。永璜虽然心里委屈,但还是乖乖地听话,将鹦鹉给了弟弟。

正在痛心疾首的乾隆皇帝一听勃然大怒,吼道:“你们这群废物,如果青雀舫不能进城,你们也永远不必回城了!城门窄,那就把城门拆掉!你们要不惜任何代价,把青雀舫运进来!”

永璜提着鹦鹉要离开,永珹毕竟还是个孩子,见哥哥要走,一着急直接扑过来,想抢那鹦鹉,没想到脚下一滑竟摔倒了,顿时哭得更凶了。跟着永珹的侍女赶紧去扶永珹,没想到这孩子干脆不起来了,在地上打着滚哭,非要那鹦鹉不可。

那官员吓得体如筛糠,赶紧领命退出,准备去拆城门。

永璜向来不喜欢这个弟弟。多年以前,他的亲生母亲在被册封之前突然病逝,虽然后来得到了娴贵妃的照料,但是于他而言,母亲始终是他心中解不开的结。他知道,母亲一定是遭人暗算的,但奈何没有证据。当年在潜邸,他的母亲富察格格因为嫡福晋的关系而受到重视,同样事于潜邸的金佳氏与苏佳氏都曾与富察格格不和,因此,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死一定与她们之中的一个人有关系。后来金佳氏一路晋升,成为如今的嘉贵妃,而苏佳氏(即纯妃)虽然也得宠过,但是荣宠远不及嘉贵妃。加之嘉贵妃飞扬跋扈,随着年龄的增长,永璜对嘉贵妃的怀疑越来越深,对嘉贵妃所生的孩子,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感。因此,当永珹哭闹着要那鹦鹉时,二十岁的永璜也耍起了小孩子脾气,说什么也不肯给。

这时候,礼部尚书海望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城墙的垛口搭起支架,上面设置木轨,木轨上铺满新鲜的菜叶来润滑,然后由千余人力共同拉拽,将青雀舫运到城中。这个办法果然奏效,执行官员大喜过望,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不过,这也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城中百姓虽然为皇后的薨逝而哀恸,但更多的,是为皇帝的行为感到震惊。

那时嘉贵妃所生的四皇子永珹已经九岁,由于自幼受到母亲的娇宠溺爱,这个孩子非常顽皮,常常叫嚷着要这要那。乾隆皇帝与皇后离宫的第三天,永珹遇见了皇长兄永璜。永璜手里提着一只娇憨可爱的鹦鹉,正打算送给娴贵妃去解闷。结果永珹一见非常喜欢,便哭闹着要那鹦鹉。

从此,青雀舫成了乾隆皇帝的珍藏品。每每思念富察皇后,他便会到青雀舫上坐一坐,用泪水去感知她最后的体温。

对于娴贵妃来说,最棘手的便是嘉贵妃。嘉贵妃也曾事于潜邸,位份在众妃之上,平时又嚣张惯了,尤其是永璇出生后更是得意不已。

而此时的嘉贵妃,心中还藏着前些天的那件事。她早就在心中酝酿好了台词,就等着皇帝归来,好向他好好地哭诉一番。乾隆皇帝回宫的那天晚上,嘉贵妃便借着给皇帝送消夜的借口,来到皇帝面前,准备大吐心中不快。

看着皇上和皇后的仪仗队渐行渐远,跪伏在地的娴贵妃等人才起身回宫。当时,嘉贵妃与娴贵妃同在贵妃位,又受宠多年,且为皇上诞下两位皇子,而娴贵妃不仅不受恩宠,又没有子嗣,却凭着太后的势力与自己平起平坐,如今得到了协理六宫之权,难免心生怨恨。后宫之复杂,丝毫不逊色于前朝,能够成为皇帝枕边人的,都不是平凡之辈。嘉贵妃曾授意张常在陷害愉妃,虽然没留下什么证据,但是女人的第三感却非常灵验,在这几年的相处中,愉妃已经猜到了是嘉贵妃所为。但是嘉贵妃是个绝顶聪明的女子,在皇上面前小鸟依人,又擅长烹制各种美食来讨皇帝欢心,在其他妃嫔面前却张扬跋扈,因此没有人敢得罪她,皇帝宠爱她,对她的所作所为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嘉贵妃并不知道,正是她这一番“哭诉”,打碎了乾隆皇帝对她最后的容忍。等待她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恩爱荣宠,都将成为过往的浮云轻烟。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二月,乾隆皇帝带着最心爱的皇后离开了紫禁城,后宫事务皆由娴贵妃打理。乾隆皇帝以为,让她看一看外面的大好河山,说不定悲痛的心情就会减轻些,身体也自然会好起来。然而世事难料,即便他贵为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场满是憧憬的美好旅程,竟会成为富察皇后的绝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