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 > 第七章 美国

第七章 美国

此外,与当时的其他新兴国家相比,美国的人口规模也更为庞大。1870年,美国人口已经达到4000万;相比之下,墨西哥和巴西的人口不足1000万,阿根廷的人口甚至不足200万。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市场已经相当于法国和英国市场的2倍、德国市场的1.5倍。

图7-2美国、俄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的人口变迁数据(1800~2000年)

如图7-2所示,1865~1925年,美国人口从3000万增加到1.1亿。对比同一时期的欧洲主要大国,法国人口仅从3800万增加到4000万,英国人口从2400万增加到4500万,德国人口从3800万增加到6300万。数据显示,美国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一时期最大的移民接纳国家。

资料来源:B.R.Mitchell.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ed.3+4);Statesman's yearbook(1930-2001);Demographic yearbook/United Nations(195X-);“Suomen tilastolinen vuosikirja”1998;A hundred year(1890-1990)database for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C.G.M.Klein Goldewijk and J.J.Battjes(1997).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是如何迅速取得成功的呢?有观点认为,应该归因于南北战争之后的铁路延伸和领土扩张。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终极推动力是人口扩张。人口的增长致使大批人口涌向原为西班牙殖民地的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的领土扩张大获成功正是获益于人口的增长,最终帮助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击败西班牙。而铁路延伸则是由于人口扩张和领土扩张的双重推动。换言之,美国在19世纪后期独树一帜的根本推动力,在于人口的迅速增长。

19世纪90年代早期,尽管美国的创新数量更多,但是美国在基础科学和研究方面仍然落后于欧洲。比如,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远远少于德国。然而,尽管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美国在创新领域仍能超越欧洲,其法宝则是美国国内的巨大市场,这为发明家和企业家提供了最诱人的商业机会。欧洲人发明了电力,然而却是托马斯·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这些美国企业家拉开了电力商业化应用的时代大幕。到1925年,纽约俨然已是世界城市之最,人口超过巴黎和柏林的两倍,达到700万之多。借助于最广阔的市场,在电力和相关技术商业化方面,美国企业总能比其欧洲同行更早实现规模经济。也正是依托于其庞大的市场,美国企业率先引进装配生产线的大规模生产方式。1908年,福特公司的流水线生产出第一辆T型车,自此,单位生产成本的急剧下降和生产率飙升,推动美国汽车企业跃居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者。

美国在创新方面的异军突起曾令人惊讶,毕竟美国19世纪60年代时仍处于南北战争的漩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法国特别是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更深,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和最好的大学,似乎占据着创新的所有优势。

规模优势不仅体现在对消费产品创新的促进上,也体现在对资本产品创新的助推上。以19世纪90年代早期机械行业的创新为例,拥有众多制造企业作为其潜在客户,美国机械设备生产商成功地研发了专业化的机械加工设备,成为这个领域世界领先的创新者。

资料来源:B.Khan“An Economic History of Patent Institutions”?.EH.Net Encyclopedia,edited by Robert Whaples.March16,2008.

19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里,美国人口规模已经是第二大国的两倍之多,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已是经济超级大国。后来,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被用于战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美国赢得了两次世界大战,重新书写了20世纪的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人口方面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许多科学家特别是犹太科学家进入美国大学,填充并夯实了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实力,从而使美国在这方面的实力最终超越欧洲。

图7-1法国、英国、美国和德国的专利数量(1838~1945年)

美国在持续吸引更多优秀移民方面比欧洲更具优势,其出生率又高于欧洲,因此到了21世纪,美国人口已经增至3亿,这一规模比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人口总和还大,差不多相当于日本人口的3倍。直到不久前,中国的市场规模才与美国相匹敌。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和最优秀的企业,长期占据世界创新的领头羊之位。

得益于规模优势,美国在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媒体产业和军事技术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当然,也有例外,欧洲企业和日本企业在部分制造业中占有领先地位。欧洲企业和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劣势下,之所以仍能与美国企业同台竞技,原因在于制造业的产品特征。制造业的产品规格有严格而客观的质量标准,因此出口制造产品要比出口服务、软件或电影容易得多。芬兰诺基亚公司在国内市场狭小的背景下,照样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产品的规模效应。在移动手机产品的竞争中,诺基亚曾经有过辉煌的、引领时代的创新。

美国的创新史

超级大国美国的出现,改写了20世纪的世界历史。美国经济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图7-1所示,19世纪后期,美国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了法国、德国和英国,成为世界创新的引领者。细细数来,电灯、电报、电话和量产汽车等最负盛名的创新,要么诞生于美国,要么最早在美国取得商业化成功。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比英国低30%,但到了1929年,情况逆转,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高出英国3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应当归功于创新驱动所带来的增长。

然而,制造业在现代经济中的份额正被侵蚀,逐渐让位于服务、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在这些非制造业的行业内,所生产的产品不便出口,因为服务产品的完善需要企业与客户的合力打造。正因为如此,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服务和信息技术行业的重要竞争优势。我们可以看到,在服务和信息技术行业,美国企业一枝独秀。美国拥有最大的物流企业,如联邦快递和UPS,还有最大的餐厅、连锁酒店以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美国企业在全球服务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比其欧洲或日本同行大得多。通常,这些美国企业首先会在美国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和产品完善,之后再进军其他国家的市场,成为响当当的全球品牌。毫无悬念的是,美国软件和互联网企业主宰了许多国家的市场。当移动手机成为服务/软件产品而不仅仅是制造业产品时,美国的苹果公司也就取代了诺基亚的昔日王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