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将进酒:中国历史上一百个酒局 > 第八十二局:凝碧池头

第八十二局:凝碧池头

后来安禄山兴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赶走了唐玄宗,占据了长安。安禄山肥胖无比,曾经在唐玄宗面前卑躬屈膝载歌载舞竭力讨好,甚至甘心拜比自己小十多岁的杨贵妃为母。他对来不及逃散的官员威逼利诱,希望这些人为新的政权效力。王维被抓,装病不肯相从,被安禄山拘禁在寺中。

王维,字摩诘,信奉佛教,诗风清越简远,在当时诗坛的声望,远远超过李白杜甫。更为难得的是,王维几乎是文化全才,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苏东坡最为推崇他,说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曾经有人拿幅乐伎图给王维,中国画不讲透视、不讲比例,专讲玄而又玄不可言传的意境,人物画基本毫无美感,也无真实感。但王维一看,就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几叠第几拍。大家一核实,果然如此。王维长得很帅,走贵妇路线,投靠唐玄宗亲妹妹玉真公主,可称为诗坛第一公关男而无愧。每次有高级官员参加的豪华聚会,都由这位才名远播的帅哥出场弹曲助兴。结果在公主门下第二年,就中了进士,进入仕途。

在凝碧池畔,安禄山大宴群臣,他将抓捕到的梨园子弟聚在堂前,为自己演奏。唐玄宗是著名的音乐家,安排宫人自编自演,有雷海清、张野狐、李龟年等众多名角汇聚一堂。战乱中大家风流云散天各一方,只有擅长琵琶的雷海清,因为双眼已盲,被收捕在列。这些玄宗旧日的伶人乐官,如今在胡人坐前忍辱演奏,凄怆悲凉,不成曲调,雷海清更是悲愤之极,摔碎琵琶,放声大哭。安禄山大怒,当场将雷海清车裂。

大诗人王维便在问罪之列。

再回到故事的开头。王维虽然没有在安伪政府任职,但遇敌没有“死节”,也算官德有玷,理应重惩。他的弟弟自愿撤职以抵消兄长的罪过,但真正让他转危为安的,是好友裴迪。裴迪启奏说,凝碧池事件后,王维悲愤不已,在寺里悄悄写下怀念故国、感慨今昔的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唐朝皇帝从李世民开始,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肃宗也不例外,读过这首诗,肃宗很欣赏王维政治上坚定、立场上分明,就宽恕了他。

大清算成了“重拾旧河山”的一个重要戏码。在战乱期间,皇帝希望所有的臣子如同贞妇一样,誓死捍卫节操,倘若降敌自然是大逆不道,一概要问罪。

王维在三十岁时妻子去世,后未再娶,而与裴迪同住辋川,直到去世。《全唐诗》中裴迪存诗三十首,其中二十多首与王维有关。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下来,唐玄宗李隆基虽然还健在,但在他逃亡成都的时候,太子李亨已经擅自登基,是为肃宗。自古以来,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权力禅让,冠冕堂皇之下总是充满了血腥的色调。肃宗平定了叛乱,重新收拾了父亲的烂摊子,回到了长安,入主玄宗、安禄山曾经住过的宫殿。

凝碧池头的酒局,本是属于雷海清的酒局。这位盲艺人忠于大唐,不甘为虏,宁为玉碎,让很多失节的官员自惭形秽。王维的这首小诗像这场疾风暴雨里的一个插曲,来得如此莫名,仿佛是裴迪刻意的安排。我们也许在揭开某个谜底,也许在见证某种友谊。历史原谅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也原谅了这位高尚的朋友。王维的余生,避世隐居,“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就像一朵摇曳的野花,绽放在辋川,但他并不孤独。

主饮:王维;主陪:雷海清;主宾:裴迪;地点:凌碧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