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将进酒:中国历史上一百个酒局 > 第八十九局:读史佐酒

第八十九局:读史佐酒

老子曾任周朝太史,孔子向他求学,说他如同龙一样深不可测。

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差别,在于有史的传统。每一年甚至每一天所发生的大小事务,都会被有条不紊、分门别类地记录在史书中。中国古代的史官,有两大特点:忠于事实、遵循道德。他们所遵循的是早于儒家作为儒家源头的一套道德体系。这些历史记录被珍藏在图书馆内,遇到大事犹豫不决,除了占卜,也会根据前代类似的案例和前代哲人的智慧来处理现实的困惑。他们在典籍中寻找解决事件的理论依据、道德准则和处理效果。《左传》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占卜是用来解决疑惑,不疑惑的时候不用占卜。但如何能不疑惑呢?那就是“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晋国大臣赵盾差点被晋灵公杀死,逃亡时听说灵公被族人赵穿所杀,于是回来继续执政。太史董狐记为“赵盾弑其君”。赵盾和他争辩,说是赵穿弑君,不能归罪于己。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逃出国境,国家大事依然和你有关。回来后你又不讨伐弑君的赵穿,未能尽职,失去了君臣之义,弑君之罪理应由你承担。”孔子对董狐大加赞赏,认为这是坚持原则的“良史”。齐国元老崔杼,杀了淫魔齐庄公。齐太史记下“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杀了太史,太史的弟弟接任,接着记下这一罪行,又被处死。第二个弟弟再接任,再记录,再被处死。第三个弟弟又接任,又记录。崔杼对这种不怕死而敢直书的史官们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之。当时另一位史官南氏听说太史被杀,就拿着书简赶来齐国,准备代记,后来听说已经记录在案才回去。

写下“满川风雨看潮生”的宋代诗人苏舜钦,为人豪放进取,曾经每晚读书都要饮酒一斗。舅舅杜衍很吃惊,暗中观察,发现苏舜钦在读《汉书》。读到《张良传》,张良用大铁锥刺杀秦王,误中副车,舜钦拍掌叹息说:可惜,没击中!然后喝一杯酒。过了一会儿,读到张良与刘邦相遇一段,拍着书案说:“真是难得的君臣相遇。”又满饮一杯。杜衍看到他读书如此痴迷,很高兴地说:“有这样好的下酒菜,一晚上一斗也不算多。”苏舜钦也说自己:“一饮一斗心浩然……读书百车人不知。”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史官,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才得以文字的形式流传。苏舜钦看的《汉书》,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作者班固,继承父志修史,一度入狱。这与他的前辈司马迁一样。司马迁在遭受腐刑之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也是二十四史中写得最好的四部史书。之前的《左传》、《春秋》也属史书之列。“二十四史”从黄帝时代一直记到明崇祯。清亡之前修史未完,也有人将《清史稿》计入,共称“二十五史”。都是当代修前朝史,时代相距不远,创作时间长,材料丰富可靠,文笔绝佳。但也有例外,比如《魏书》,作者魏收轻薄无行,放狂言说自己修史能让人“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下地”。成书后,被人称为“秽史”。司马光历十九年编成的《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纵横一千三百多年,虽然不在二十四史中,也同样占据了史林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史书除了鲁迅所说,作帝王将相的谱牒,也记载了朝代的兴替;家族的盛衰;英雄美人的传奇和市井之民的甘苦。

主饮:苏舜钦;主陪:班固;主宾:司马迁等;地点:书斋

除了国史,还有稗史笔记,还有地方志,还有一族一姓的家谱。这些浩如烟海的记录,把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记录下来。那些可恨可悲的人物,可歌可泣的故事,使人拍案叹息的凄怆,使人饮酒一斗的壮美,如同长河里一朵朵的浪花,泛出夺目的光辉,而后又消失在此长河中。史传的传统让我们从口耳传诵的混沌中解放出来,让一切过往都有迹可循,不至于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