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颇有道理。很多人写东西时,下笔之前并未将每一句话怎么写都想好了,只是心里列个提纲,或记于纸上,然后写去,恣肆汪洋,能放能收,然句句不离主旨,段段不逾纲目之外。这便是“胸无成竹”之意。这种构思法,有利于人们写作时思想火花的进发,行文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奇想妙句。
这样看来,辨析的焦点不是胸中“有竹”还是“无竹”,而是有什么样的竹。郑板桥所谓的“胸无成竹”,是说下笔之前,不是将欲画之竹一枝一叶都想好了怎么画,即无“成竹”;而是只有一个粗略的意图,画一片竹,还是画一枝竹;画雾中之竹,还是画风中之竹,只要将这些想清楚就可以了。临到画笔在手,则灵感突发,“横涂竖抹,要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
“胸有成竹”之说和“胸无成竹”之说,是两种不同的构思方法。前者像工笔画,事前考虑得细致,每一句话都斟酌好了才动笔,写好后很少改动。后者像写意画,下笔前心中只有粗线条的轮廓,信笔疾书,灵感闪现,先不推敲字句标点,全篇写就再回过头修改。这两种构思方法,很难说孰优孰劣,用哪一种,要看作者的写作习惯。
反对“胸有成竹”之说的郑板桥,认为落笔之前不必如文与可那样,心中盛着毫末毕现的竹子。他曾很形象地描述了自己作画的心理活动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由此看出,郑板桥讲的“胸无成竹”,并不是胸中无竹。在他看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转换的过程中融进了画家审美意趣、风格以及意蕴。
笔者所认识的称得上会写文章的人,有的是“胸有成竹”式,写几百字的短文章,也要句句酝酿成熟才动笔。有的则是“胸无成竹”式,意思有了,写起来神速,草成之后,再反复修改。前者虽然构思阶段费时较多,但写好后改动不多;后者虽然文章出手快,但修改起来费时也较多。一是先慢后快,一是先快后慢,总体找齐,写作速度相差不大。当然这是在同等水平作者的情况下,若是不同水平的作者,由于技巧生熟、才思钝敏的差距,写作的快慢会有很大差别。
梁朝有个叫裴子野的人,给武帝做秘书长。有一次武帝命他起草北伐“喻魏宰相文”,他便闭目躺倒打“腹稿”,直到入夜五更武帝派人来催讨时,才起身执笔一挥而就。裴子野蒙头假睡打“腹稿”的办法,可以不受干扰而专心构思,为后人所师,称作“吟榻”。传说唐朝的王勃、宋朝的陈师道,写东西时都是研好墨后,引被覆面而卧,起来后提笔写就,且一字不改。今天文人们打“腹稿”倒不必蒙头假睡,然而静心苦思,斟酌字句,直至胸有成竹再提笔写就,仍是不少人常用的方法。
“熟能生巧,巧能升华。”即便运用“胸有成竹”法构思,若纯熟了,写作起来也会很快。历史上曹植七步成诗,吟出的四句韵律那样工稳,显然是打了“腹稿”。七步之内完成“腹稿”,可见构思多么敏捷。人的大脑这部“计算机”,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下苦功,它可以极快的速度将思维转换为文字,产生出“急就章”来。曹植构思的敏捷,正是来源于长时间的勤奋学习。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自述道:“仆少小好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从中可以看出,他在学问上所下的功夫。
我们写文章,大凡落笔之前,心里对要写的事理须想清楚了,“想清楚才能写清楚”,这是古今会写文章的人早已认识到的。如清代陈澧说:“夫人必其心有意,而后其口有言,有言而其手书之于纸上则为文。”(《东塾集》)这个“想清楚”的过程,就是构思过程,它是形成篇章之前的一个必经的思维过程。古时候纸墨来之不易,大概是为节省起见,人们写文章养成了打“腹稿”的习惯,就是先在心里一字一句地想好,再落笔写就,从而免去重抄之费。凡此落笔之前心里已经有了一篇完整的腹稿,这便是“胸有成竹”构思法。
从另一方面说,“胸有成竹”法用熟了,最后必然达到“胸无成竹”的境地。郑板桥说,画竹“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这是说,没有一枝一叶的摹写基础,就难以达到信笔挥洒的程度。板桥初画竹,就是临摹被日光、月光投射在窗纸上的竹影,可谓是一枝一叶皆“得于红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如此画熟了,才有“横涂竖抹皆为竹也”。
提笔作文之前先要“胸有成竹”,这是小学作文课上就讲过的。现在又弄出来个“胸无成竹”,到底哪一个对呢?真要辨析一番。
就笔者个人感受来说,初写文章时,好用“胸有成竹”法构思,将每一句话琢磨好了才肯动笔。后来文章写多了,构思时就不用琢磨得那么细致了,加之工作上时常遇到“急稿”,头脑里迅速形成几层意思,便援笔疾书。有时连“书”也来不及,就口授给打字员,三四千字的材料往往个把小时就得搞完。这种情况下只有用“胸无成竹”法了。
胸无成竹,则出自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之口。郑也是画竹高手,凭一手清奇的兰竹瘦石画,称雄于清代画坛。这个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怪杰,立论也往往不同凡响。他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郑板桥集·板桥题画》)他进一步说,“胸无成竹”独画云乎哉,作文吟诗皆同此理。
在当今重视效率的时代,写文章也要讲效率。怎样写得快些?笔者以为,若能把“胸有成竹”法与“胸无成竹”法结合起来运用,倒不失为可行办法。具体说,在构思提纲阶段要做到“胸有成竹”,宁可多花费一些精力,尽可能思考得周密些,琢磨得细致些。老舍说过,“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须先写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提纲可以在脑子里拟好,但最好写在纸上,以便对提纲反复琢磨直至成熟。据列宁的夫人回忆,列宁在写文章前,一定要写出详细的提纲,有时还要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提纲考虑得成熟,写起来就可以少返工,写作速度反而快。
胸有成竹,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一篇文章《文与可画员当谷偃竹记》。文与可是苏轼的好友,擅画墨竹。初画时,曾用几年的时间,细心观察竹子的各种形态;后来,闭上眼睛就能把竹叶和枝干在心里描绘出来。所以他笔下的墨竹潇洒清秀,栩栩如生,堪称一绝。苏轼因此写文介绍文与可画竹的经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是说,画家在动笔之前,需要酝酿成熟,先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在心胸(头脑)里,笔下的图形才能逼真生动。这个意思后来演化为成语“胸有成竹”,进而成为写文章的经验之谈。
及至写起来,就要“胸无成竹”,随着提纲的构想信笔写下去,一气呵成,而不要一字一句搞定才下笔,更不要十步九回头,以免阻滞文思。文章写成后,即使有不少毛毛糙糙的枝节问题,但因未伤筋骨,改起来也容易。
古代文人之间,发生过“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之说的争论。辨析一下这两种不同见解,对于我们写文章来说不无启发。
美学家朱光潜把这种方法称作“全用腹稿和全不用腹稿的两极端的一种折衷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很像有些画家作画,“先画一个大轮廓,然后逐渐填满枝叶,显出色调线纹阴阳向背。预定轮廓之中仍可有气韵生动。”其好处是:不但可使文章条理清楚,而且每段不预先决定细节,临时触机,写时可以有意到笔随之乐,文章也不至于过分板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