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莫名其妙被擒,叛军大乱。宋军趁势反击,不仅击溃了叛军,还捉住了李元砺。令朝廷头痛不已的李元砺叛乱,就这么平定了。
宋军终于看见那匹马了,有人惊呼:“这不是王成的马吗?”再看马上的人,盔甲鲜明,肯定是个指挥官啊,于是大家移开鹿角,马冲了出去,李小弟被活捉了。
天大的功劳,朝廷肯定是要嘉奖的。只是宋军将领觉得,要把平定叛乱归功于一匹马,也太丢人了。于是,在战报中只写宋军如何英勇作战,马的事,一个字都没写。
不久,李小弟的愿望就实现了,叛军进攻宋军的永新栅,那是平地,李小弟果真去了。战鼓一响,他骑着马就冲到了阵前——只是,这马跑得格外快,尤其是在看到宋军的旗帜后,更是发足狂奔。李小弟觉得不对,又喊又勒缰绳,马根本就不听他的。李小弟怒了,用铁槊扎马,扎得马血肉模糊,可马依旧只是跑,在箭如飞蝗的两军阵地中,向宋营拼命地跑去。
至于那匹马,回到宋营后就不吃不喝,加上身受重伤,两天后就死了。
叛军的营地在山里,道路崎岖,不利于战马驰骋,于是李小弟有了个心愿,什么时候到了宽敞的平地,一定要骑着这匹马,痛快地跑上一跑。
岳珂引用孔子的话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优秀的马,不仅有力量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它心中有德。能忍辱负重,能承担误解,能忠于职守,最后做成大事,还为人付出了生命,这就是德。接着,岳珂话头一转:“那些只喜欢吃豆子的畜生,不知道自己受着胯下之辱,因人成事还沾沾自喜,就算有奔尘绝景之技,那算什么啊?连劣马都不如。”
李小弟骑上了这匹马,前进、后退、转弯,十分舒坦,连连夸赞是好马,把它养在最好的马厩里,喂的是煮豆子和煮小米,洗澡用泉水,精心修剪鬃毛,马鞍用高档的,铠甲用金子和玉的,装扮起来非常漂亮,大家都纷纷祝贺他喜得良马。营中有宋军的俘虏,认得这是王成的马,纷纷叹息:“畜生就是畜生啊,也怕贼啊。”
这个故事写在大约八百年前,英国作家发表小说《战马》是1982年。看来就算时间相差千年,地理远隔东西,人们与马的感情与交流,也都是相通的。
打仗的人都是认得好马的。李元砺手下将领马上喜欢上这匹马,带回了营中,正好被李元砺的弟弟看见——它的新主人,就是李元砺的弟弟。
最铁莫过狗哥们儿
宋营一看势头不对,鸣金收兵。可无论怎么敲锣,王成的马却不肯回来,踯躅徘徊,悲鸣尸侧,最终被敌军俘虏。
狗一向是人的帮手,有时候作用比想象的还要大。比如清代的《桥西杂记》里记载了东北人带狗打猎的事情——辽东一带,山里多貂。貂住在树洞里,昼伏夜出。秋冬之交,入夜之后,树上结满白霜,风吹霜落,就像下了雪一样。晚上貂出门,霜上留痕,就会被猎人盯上。猎人一般会带三只狗,一只保护自己,一只追逐野兽,还有一只专门找貂的。找貂的狗还有个专门的名字,叫“跟踪”,就是跟着霜上的踪迹。人狗一起跟到貂住的树边,只留最上和最下两个树洞,其他的都堵住。上面的树洞,布下一张网,下面的洞口堆柴火,用烟熏。可怜的貂耐不住呛,一个劲儿往上爬,然后一头栽到网里……
战斗很快就来了,王成所属部队,被调去江西与造反的李元砺作战。双方在龙泉栅开战,王成和骑兵们杀出去,顷刻被击败,战斗中王成被敌军一挠钩扎在身上,坠马阵亡。
当然,也有狗爬犁。现在人对这个并不陌生,但在古代,士大夫们还是把这事当作新闻来说。宋元时期的《癸辛杂识》就特别讲到,高丽以北有个叫别十八的地方,也就是徽钦二帝被囚禁的五国城。那里气候极其寒冷,“海水皆冰”,八月(农历)就上冻,到了次年四五月才化开。人走在上面,如履平地,而各种车都用四条狗来拉,其行如飞。
有一次,王成战友的马病了,想借这匹马出去。没想到一去牵马,此马立刻嘶鸣人立,无法接近,几十个人轮流上前,都不能制服。回来跟王成一说,王成奇怪:“怎么会呢?”起身拿着马具出来。马一见到王成,立刻就乖了,俯首帖耳——大家这才明白,这匹马的心,是属于王成的。
动物对灾难都有着奇异的预知能力,有意思的是,古书记载,有人认为狗不仅能预知天灾,还能预知人祸。这就神了。
经过精心料理,半年后,这匹马养好了伤,毛色如新,异常健壮。就有一点,在马厩里和其他的马根本不合群,一旦拉到外面,便“顾景嘶鸣”“若自庆其有所遇”。在河里洗马的时候,其他的马都光着背被士兵骑着下河,只有这匹马,自己下河,驭者稍微接近,就会挨咬。好马都是个性十足的。
宋仁宗庆历八年闰正月,混进皇宫卫队中的弥勒教徒们突然起事,袭击禁军,焚烧宫殿,引起大乱。《东轩笔录》说,此事被弹压之后,台官宋禧给皇上出了个主意:“发生这种事情,都是因为平时防闲不仔细。我听说四川有一种罗江狗,红色的,尾巴小。这狗能预警,建议宫里多养养这狗,以备不测。”宋禧这个说法,当然有点荒诞,于是,朝廷里的同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宋罗江”。
开禧年间,南宋军队北伐,在两淮一带与金兵激战,结果大败。士兵王成在撤退途中,遇到了一匹病马。这匹马不仅瘦,身上还长了疥疮,走路直打晃,后背上还站着老鹰,把它啄食得浑身是血。王成没有只顾自己逃命,而是拉上了这匹马,回到了后方。
有些时候,皇宫里是有限狗令的,还真不能随便养。明朝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就讲到,万历年间,神宫监掌印太监杜用,就养了一只獬叭小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小哈巴狗。杜用对这只小狗万般珍爱,可谁也拦不住有人想讹他啊。东厂的李太监就知道了,然后开始了敲诈——你这可是违反限狗令的,我得上奏,有你好瞧的。杜用知道事大了,赶紧行贿,费千余金(也就是一千多两银子),才把这事给铲干净了。
南宋岳珂《桯史》里,有一篇《义騟传》,讲的就是战马的故事。
这事说明两个道理,一个是明朝的太监可真有钱,另一个是,就算是充满爱心喜欢小动物的有钱人,也害怕东厂,秘密警察谁不怕啊。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战马》上映,讲一匹叫作乔伊的英国战马,在一战英德双方军阵间颠沛流离,最终回到主人身边,十分感人。其实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很多很多,可惜中国的导演拍不出来,因为他们不爱读书,整天嚷嚷没好本子,现成的素材放在那里都看不见。
古代没有专门的警犬,不过狗破案的事情,比比皆是。洪迈《夷坚志》里就写了桩案件。
平乱马一匹
南宋绍兴年间,安徽全椒县的山庵里,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位老和尚被谋杀,财物被抢劫。老僧平时雇了村子里的人帮他购买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那一天,所雇之人正好进城购物,凶杀发生时竟无一人在场。
其实王先生是不懂心理学。不光是老虎,谁被长期拴着圈着,还要被围观,指指点点,都吃不下东西去。
但是,盗贼被老僧养的狮子狗盯上了。他杀人当天就露宿在庵外,次日回到县城,狗死死地看着他,等到了人多的地方,狗冲他狂吠。此人心里有鬼,赶紧跑,狗就一直追着他叫。有人认出这是山里老僧的狗,马上拦住盗贼,问他把人家怎么了。盗贼百般抵赖,但慌张的神情出卖了他。于是,大家簇拥着盗贼,一起去庵里看,果然发现了老僧的尸首,立刻报官,又从盗贼身上搜出了老僧的东西——一起杀人案件,就被这只执着的狗狗给破了。
关于被捕的老虎,清初王士祯《分甘余话》里写了件真事。那还是在明朝的时候,开封藩王的王府宫门前,就养着一只老虎,给扔过去猪蹄,它也不吃。王士祯特别强调,此事是他爷爷亲眼所见,他认为这是老虎在持斋。
顺便说一句,老和尚同时还养了只猫。他遇害后,猫一步都没离开他身边,一直轰赶着周围的老鼠。人们都说,养小动物好啊,危急时候出力的,就是它们。
要说最倒霉的老虎,不是在野外挨饿挨揍的,而是抓住被人围观的。宋朝的文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市人有弄虎者,儿辈请观,饲以豚蹄,睹其攫噬。就是大家在闹市中围观老虎吃猪蹄呗。
另一起案子是元好问《续夷坚志》里的,发生在金朝贞祐年间。寿州州官萧卞巡逻回来,发现一头黄狗在他马前来回跑,似乎要带他去什么地方。萧卞让两名士兵跟着狗,一直跟到西河岸一口枯井边。井口有血迹,井内有尸首,这是一起杀人案。
正奇怪呢,门外有老虎的啸声。扒门缝一看,是两只老虎。全家都吓坏了,不敢出去。直到天亮老虎走了才开门,发现门口放着一只猪腿、一只牛腿。原来,吴老娘是给老虎接生去了,这些就是老虎的谢礼。书中感叹道:“谁谓禽兽无人心哉!”
黄狗继续叫,带着士兵们来到城里的一座客栈。客栈主人一出门就愣住了,告诉士兵,这是前几天住在这里的客人朱某的狗。怎么又回来了?朱某明明带着狗搭船走了啊。
也许正因为如此吧,在很多民间故事里,老虎的性格有时可以说是——相当温柔。《湖海新闻夷坚续志》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元世祖至元年间一个半夜,住在温州城外的接生婆吴老娘忽然被敲门声惊醒,出去一看,是两个人抬着轿子请她去接生。吴老娘二话没说上了轿,就觉得轿子走得飞快,即便路边荆棘丛生,速度也没减缓。到了一个大房子里,吴老娘为产妇接生了一个男孩儿。接着,她又被飞快地抬回家。家人问她,她只觉得恍如梦中,说不清楚去的谁家。
一起凶杀案就这么破了。萧卞带人抓到了船主,船主一见那狗,把自己谋财害命的经过全都招了。没法抵赖,狗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总之,在古代的好多记载里,老虎就从来没占到过便宜。
工具犬、陪伴犬,人们已经不陌生,居然在古代就有。元朝时候,广东德庆路就有这样的事。《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写,那里有个老妇人生病了,卧床不起,糟糕的是,家里还没人。老妇口渴,一个劲儿地念叨水。没想到家中养的老狗跑到厨房去了,真给她把水打来了。至于打水的过程,那是相当夸张:狗作人形,直立来到厨房,端了碗热水,回到卧室,“如人执汤碗以进”。按说,谁见了这种夸张行为都会吓个半死,但老妇却不以为怪,喝了水,病还好了。也许,作者写了这个神奇事件,是为了说明狗有一颗帮助人的心吧。
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也有实例。元好问《续夷坚志》讲,金章宗曾经到兴州(今滦平一带)射猎,当地有人献上了好多头猎虎犬。打猎的时候,一只犬当诱饵,冲上去挑衅老虎,老虎大怒,追着它跑到开阔处,群犬一起上,左右撕咬,老虎几乎难以招架。当老虎发现势头不对想撤的时候,晚了,那些猎犬反身追着它咬。可怜的老虎难以走脱,精疲力竭,行动迟缓了,卫士们再把它射倒,“竟毙于群犬”。这真是太倒霉了。
主人去世,对家里养的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个时候,狗往往表现出对人的无比依恋和忠诚。元好问讲了两个相似的故事。
大家到了放牛的地方一瞧,牛犊还和老虎相持着呢,两个小孩爬到树上观战,嬉笑自若。小伙子轮着斧子冲上去,老虎舍牛犊奔他而来,刚跑到他身边,牛犊又开始攻击老虎。老虎又折回去咬牛。一幅画面就这样展开:老虎在抡着斧子的小伙子和浑身是血的牛犊间来回奔跑,树上的小朋友和周边的女人齐声呐喊助威,一场好斗,直到黄昏。这时候下地的男人们赶来了。老虎心虚了,落荒而逃。
头一件,元朝有个叫王怀州的,生了个小儿子叫五哥。五哥和家里养的狗狗最亲了,整天形影不离。可五哥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了。那只狗就一直跟着送葬的人群到墓地,“徘徊望顾,如有所见”。从此以后,狗每天都会到墓地上去守着,天黑才回家,日复一日,坚持了一百多天,邻里感动,都叫它“孝犬”。
岳珂《桯史》里,更详尽记载了一件妇孺斗老虎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十九岁的小伙子放牛,还有两个小朋友跟着玩儿。这时候老虎来了,目标就是那头吃草的牛犊。两个小朋友不知道老虎是什么东西,抓起地上的石子、瓦砾就扔过去,把老虎打愣了,可老虎不肯放弃猎物啊,顶着困难还要咬牛。小伙子家里穷,就指着这头牛呢,心里生气,转头回家取斧子去了。到了家,跟他娘一说,他娘立刻吆喝人一起去——当时村里男人都在种地,跟着走的,就是一群拿着镰刀、锄头的女人。
另外一件,狗干的事就更艰难了。元朝兵荒马乱之际,河南原武县附城堤下阎家遭了难。家中青壮年都被掳走,老爷子老太太则被杀死在墙角下,无人掩埋。尸横遍野,人烟断绝,野兽豺狐纷纷跑进村子里来吃人。阎家的狗也跑出去吃人,但对主人的遗体采取了坚决守卫的态度。它整天做的事情,就是和那些打算冲过来的动物们打架厮杀,把它们赶得远远的。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阎家终于有人逃回了村子,发现父母的遗体是村里唯一完整的。他们得以全尸下葬,这都是这只狗的功劳。
《朝野佥载》就说,诸暨县县令手下,有个人喝得大醉,还得赶夜路,走到山上,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睡了。半夜,有只老虎溜达过来,在他脸上闻来闻去。老虎的胡子搔到醉鬼的鼻子,醉鬼打了个如雷贯耳的喷嚏,吓了老虎一跳,蹦起老高,坠落山崖,把腰给跌断了,于是被猎人所获。瞧这老虎多倒霉啊,糊里糊涂就毁了一世英名。
元朝攻灭金国之际,可谓杀人如麻。打到云中(今大同)一带,更是百姓生灵涂炭,尸横遍野。那些士兵杀人杀得眼红,连小孩子都不放过。有个姓曹的小孩儿,和一群孩子一起往外跑,后面是元兵在追,追上了,就用大棒子打死。眼看着就要追上曹家小孩儿了,突然两条大狗冲了过来,狂叫着扑向元兵,扑倒了好几个人。元兵大怒,开始追打这两只狗,曹家小孩儿得以躲进一间空房子。等元兵赶走了狗,再回来寻找时,有传令兵打着旗子过来,喊道:“上面有命令,不得滥杀,杀人者斩。”
可能是因为老虎比较凶猛吧,吃家畜也吃人,所以打虎就成了勇气最直接的展示途径,例如小说里武松和李逵,都打过老虎。悲催的是,在一些记载中,老虎总是被很容易地打死,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屠杀停止了,不少人活了下来,当然也包括小曹。后来小曹长大,还当了节度使。必须得感谢那两条见义勇为的狗,它们的忠诚和勇敢,比人强得多。
苏东坡和章惇后来因为政见不合翻了脸,章惇没少整老苏,贬到岭南、贬到海南,都是章惇的主意。其实章惇比老苏强的倒不是胆气,而是心计,要不老苏怎么没想起带个锣呢?
鱼有八卦
离老虎还有几十步,马惊了,不敢走。苏东坡打了退堂鼓:“马都这样了,咱俩就别逞能了。”说完勒马就撤。章惇笑道:“我自有道理。”依旧驱马前行,走到老虎身边儿,从怀里摸出一锣来——合着早有准备,狠狠砸在石头上。这回是老虎惊了,扭头就跑。章惇露脸了,回来对苏东坡说:“你肯定没我有出息。”
荆轲刺秦王,离开燕国的时候,好友高渐离为他击筑唱歌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话说高渐离的名字“渐离”二字,是什么意思?
张耒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说到苏东坡,可是真见到过老虎的。苏东坡年轻的时候,和章惇一起在陕西做官。当时俩人是好朋友,相约去山寺喝酒,还都喝大了。有人说山里有老虎,仗着酒劲儿,俩人上马就去找——还真找到了。
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给出答案:渐离是古代一种鱼的名字。看,鱼是不是也有点英雄气了?
老虎不仅家门不幸,还经常沦为人们蔑视的对象。陆游《老学庵笔记》里,讲到北宋的文人张耒,曾经在一幅《老虎图》上题诗:“烦君卫吾寝,起此蓬荜陋。坐令盗肉鼠,不敢窥白昼。”人家明明画的是老虎,张耒写的却是猫,把老虎当猫,充分显示了张耒的气魄——说白了,就是说自己胆儿大呗,豪放的另外一种方式。
苏东坡《后赤壁赋》讲到吃鱼:“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问题:这打上来的是什么鱼?
这个过程有点像智力题,记载在清代学者俞樾的《茶香室丛钞》里。彪到底是什么,现在有人说是狮虎兽,有人说是亚洲金猫。但在古人那里,它就是某种猛兽,所以有“龙虎彪豹”的说法。“彪悍”形容的就是它。
南宋官员朱翌肯定地说:鳜鱼啊。巨口细鳞,《说文》上说的,鳜鱼。
传说有一种动物叫彪,长得和老虎挺像,却比老虎厉害,能咬断老虎的脖子。这么厉害的动物,还偏偏是老虎生的——一般母老虎只生两胎,如果生了三胎,第三只一准儿是彪。要是虎妈不看着,彪就会把哥哥或者姐姐咬死。于是虎妈在带孩子过河的时候,都是先叼着小彪过去,放下,回来叼一只小虎,过去,放下,再把小彪叼回来,放下,叼第二只小虎过河,放下,最后再回到出发点,叼小彪过去。
这是和鱼有关的趣味问题。鱼不会说话,但绝对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至少,在古代是这样。
悲催的老虎
宋朝的《续墨客挥犀》里就说,南海鱼里有一种,脑袋是石头的,叫作鱼。有啥用处呢?它的石头脑袋可以拿来做餐具,如果吃的里面有毒,必然会爆裂,用以示警。这种鱼脑袋餐具制作非常精美,“明莹如琥珀”,那个时候的人们,都喜欢把它当工艺品把玩,好多人根本不知道实际是干啥的。
可惜,大宋的江山还是没回来,这比找回一个扇坠难太多了。
当然,这个记载可以认为是无稽之谈,也说明古人对鱼不太了解。鱼要有个石头脑袋,在水里怎么游啊?还不一下水就倒栽葱了?
整个链条完整了,玉孩儿掉进江里,被一条大鱼吞下,然后几经辗转,居然在十几年后回到了宋高宗手里,这不是缘分吗?失而复得,这个寓意太明显了,宋高宗相当高兴,立马把开店的、提篮的全升成校尉,就连厨娘也给了个诰命孺人。
但还真有石头鱼,不是长得像石头,而是石头里长的。清代诗人宋荦说,他的朋友沈仁伯在云南永平就吃到过石头里凿出来的鱼。那鱼破石而得,长才盈寸,味道却十分肥美。
很快,提篮子的人也被找到,说明玉坠来自候潮门外陈宅厨娘。厨娘说,有一天她买了条十多斤重的大鱼,剖开鱼肚子,嘿,居然有个玉坠儿……天降财宝啊这是。
多小的鱼都不会生在石头里,也许,是跟着泉水流到石缝中去的吧。
宋高宗赶紧派人去那家店追问扇坠的来历,店家仔细回忆后说,这扇坠是从一个每天提篮子卖各种玩意儿的人手里收的。
比这更邪乎的还有。明朝张岱《夜航船》说,汉武帝伐昆明前,要练习水军,挖了个大水池。为了逼真,还用石头雕刻了一条大鲸鱼放水里。一到雷雨天这鱼会叫唤,“须尾皆动”。还真有人到池子边去钓它——汉武帝睡觉时,梦见鲸鱼央求他,帮着把鱼钩去了。第二天到池子里一查,鱼嘴上果真有个铁钩子。
丢就丢了吧,命保住了最重要。后来宋高宗定都杭州,十几年过去,把这事都忘了。有一天,大将张俊来宫内吃饭,宋高宗就见他扇子上那坠子眼熟,那不是玉孩儿吗?宋高宗忙问,这扇坠是哪儿来的。张俊说,是在清河坊卖古玩的店里买的。
鱼有小鱼。《尔雅》说,当时把特别小的鱼叫作鱼婢,也叫作妾鱼,就是小丫鬟小老婆鱼。《夜航船》还说,惠州有一种黄雀鱼,八月变成黄雀上树,十月又变成鱼飞到海里。不知道惠州现在还有没有这种鱼。特别小的鱼用来干什么呢?喂猫啊。宋朝的书里就讲过,临安做小买卖,有卖猫窝猫鱼的。《梦粱录》里说,凡宅舍养猫,则每日有人供鱼鰌(鱼和泥鳅)。宋朝的猫,生活多好啊。
北宋末年,宋高宗南渡,逃到了四明。正要喘息呢,金兵突然杀到,宋高宗仓促之间登船逃命,手里的扇子掉到了江里。扇子没什么值钱的,值钱的是扇坠——玉的,刻的是个小孩儿,叫玉孩儿扇坠。
当然,鱼和其他动物比起来还有个特点,小是真小,要是大起来,就大得没边儿了。能有多大呢?唐朝《封氏闻见记》的作者封演就讲过,他在海州的时候,看到有工匠做屏风,手里拿着一束像竹篾一样的黑乎乎的东西。问是干吗用的,工匠说,这是大鱼的鳃毛,用来做屏风贴的。几十年前,东海里有大鱼搁浅死在岸上,工匠们就收集到了这种鳃毛,没啥别的用处,只能做屏风贴。几十年下来,已经用掉无数了,可还没用完。封演描述,鱼鳃毛宽大约一寸,长大约四五尺,粗的一头是正方形,细的一头像猪鬃,上面还有奇纹异色,光泽像水牛角。封演感叹说,他所看见的大鱼,鳃毛也不到一寸,这鱼有这么长的鳃毛,那得多大啊?
动物不仅能招财,还能让丢失的宝贝回来。
古代对于飞鱼也有记载。《夜航船》写道:晋吴隶筑鱼塞于湖,忽闻空中云:“晚有大鱼攻塞,勿杀。”须臾,大鱼果至,群鱼从之。隶误杀大鱼,是夕风雨横作,鱼悉飞树上。其实,鱼飞树上和杀没杀大鱼没关系,倒真有可能是碰到龙卷风了,刮上去的。类似的记载,金朝元好问《续夷坚志》也有:济源河水中有鱼飞起,鸟雀啄之而落,人吃了没什么异样。还有个安贤镇,平时不刮风,有天天上突然掉下七八条鱼来,比济源的要小些。元好问写到,陶朱种鱼法说,养鱼池子里一定要养鳖,要不然鱼就会飞走——不知道有没有根据,但以上诸条,看上去都像是刮风造成的。
说这事靠谱,是因为别的书里也有类似的记载。唐书《岭表录异》中说:广州浛洭县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因而致富矣。
在古书里,还有几则有意思的记载。一条在《夜航船》上,说“陇州鱼龙川有鱼,五色,人不敢取。杜甫诗‘水落鱼龙川’,即此”。另外一条,则在宋朝岳珂的《桯史》上,说有养鱼的人能让鲤鱼或者鲫鱼成为金色,其中鲫鱼要比鲤鱼贵。有钱人会在园子中凿出池子,放养这种金鱼,以供把玩。养鱼人还不肯说出鱼变金色的奥妙所在,有人传说,用沟渠里生的小红虫子喂养,鱼就会先变成银色,再变成黄色,最后成为金色,整个过程要一百天左右。还有雪白质地黑色花纹的,叫“玳瑁鱼”,更加漂亮。而南宋叛将吴曦从杭州回四川时,曾经用三艘巨舰载着各种观赏鱼,舰船上养鱼用的是西湖上的水。由于只有杭州人会养,还带上了好几个养鱼人。
他没嫌麻烦,而是用水盆把鸭粪仔细淘筛了一遍,居然得到了十两金子。于是,他开始跟踪鸭子们,去它们觅食的地方,巧了,也是屋后的山脚下,那里的石头和沙土里,到处是麸金,也就是又薄又碎的金子渣。陈怀卿通过淘筛沙子碎石,得到了几十斤金子,于是成了巨富,后来还当了官,梧州刺史。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金鱼之类的观赏鱼从唐朝就有,但都是野生的,人们还把它们视为神物。到了宋朝,就有人工养殖的了,不过还是稀罕物,价格不菲,也很难弄到。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小金鱼小锦鲤,一元一条,寻常人家都养得起。
要说招财动物最靠谱的记载,还是在《朝野佥载》里。这件事情大约发生在武则天时期,岭南有个叫陈怀卿的,家里养了一百多只鸭子。有一天他在鸭栏中铲鸭粪,突然发觉阳光照耀下,鸭粪似乎闪着金属的光泽。
对于观赏鱼,宋人还有特别的记载:在河南广武山有个汉高皇帝庙,庙里有个八角井,井中有三条鱼。一条金鳞,一条黑鳞,还有一条是普通鱼,只不过游得稍微慢点。最神奇的也就是这条普通鱼了。有人不慎失足落井而死,大家捞人的时候,顺便将这三条鱼捞起来观看,发现这条普通鱼只有半边身子,另外半边是平的。
合着引导沈万三致富的,原来是他救的那一百多只青蛙。现在的企业家写自传谈起自己致富的“第一桶金”,怎么没想出这么好的段子。
要说现在也好解释,鱼长期生活在井底,没啥活动,就躺着,慢慢进化成平的了,比目鱼不就这样吗?
事情没有完,这天晚上,沈万三没有做梦,而是失眠了,失眠的原因是窗外震耳欲聋的青蛙叫声。这叫声不是一般的大,而且一直持续到天亮。早晨出去看,发现很多青蛙都聚集在一个瓦盆上。沈万三觉得盆不错,捡回家了,也没多想,就一直用这个盆洗手。洗了好久,直到有一天,他媳妇不小心把一张银票掉在了盆中,瞬间,变出了满满一盆的银票。夫妻俩来了精神,用现金现银试验,效果一样,于是,他们发财了。
可宋朝人不知道啊。于是故事就来了:汉高祖要食生鱼片,厨子正在片活鱼,刚片了一半,报告说楚军杀到。大家仓皇逃窜,厨子把没片完那半条鱼丢进了井里……这鱼也忒能活了。
沈万三是怎么富起来的呢?人们都说他有个聚宝盆,用这个盆获取财宝的技术,还是张三丰传给他的……实际上,聚宝盆的出现,却是因为青蛙。沈万三还穷的时候,做了个梦,梦见一百多个穿绿衣服的人向他喊救命。醒了之后,沈万三还纳闷,这梦是啥意思啊?他到街上闲逛。猛然看见有个渔翁正准备杀青蛙卖田鸡肉呢。沈万三想来想去,觉得这个梦可能和青蛙有关,干脆,他向渔翁把青蛙全买了下来,然后跑到水池边全给放生了。
鱼主要还是用来吃的,是一种美味。特别是,中国很早就有吃生鱼片的传统了。清代俞樾的《茶香室丛钞》里讲,人人都知道曾子不吃羊枣的故事,却不知道曾子不吃生鱼的事情——《孝子传》说,曾参曾经吃了口生鱼,立刻就吐了出来,人家问他怎么了,他说:“生鱼的味道太美了。我母亲在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滋味,现在我吃着这么好吃,怎么忍心呢?”于是,终生没再吃生鱼。
下面这个故事,有真人,主人公就是明朝初年的大富豪沈万三。沈万三致富的段子有很多,下面这个,和动物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能力有限,吃鱼还是件很奢靡的事情,鱼能和熊掌并列。到了后来,鱼就便宜了。唐朝开成年间,物价特别便宜,村子里卖鱼或肉,一般人拿半尺绢就能换到,要是读书人,写一幅白乐天的诗,就可以换了。
这家人就此致富,这头母猪也开始被美食豢养,而且,它红了,人们还给它起了个绰号,叫“长生母猪”。
鲥鱼,是被古代文人们特别推崇的美味。人们说,它最美味的部分在于皮肉之交处,所以吃鲥鱼都是不去鱼鳞的。但鲥鱼还有一个别称叫作箭鱼,肚子上面的细刺像箭镞一样多。不止一个文人把这当成最大的遗憾,苏东坡就说过,鲥鱼刺多是一大恨事,宋朝的彭渊材更是把鲥鱼多刺,列为平生五大恨事之首(其他为金橘多酸、莼菜性冷、海棠无香、曾子固不能作诗)。这鲥鱼,还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老鼠这么灵异,猪也不甘落后。《湖海新闻夷坚续志》里写:在江陵松滋县西村有个农家,养了一头母猪。这头猪已经养了好几年了,一直正常。可有一天,它突然闯进厨房,用嘴拽女主人的裙子。吆喝它,没用,赶它出去,转身又回来了。主人意识到它可能是要带人去什么地方,就跟了出来。母猪一直跑到屋后山脚下,那儿有个大窟窿。下去一看,呵呵,全是金银财宝。
有趣的是,在鲥鱼中还有“鱼皂隶”的说法。如果渔民捉到腰间环绕一条红色鳞带的鲥鱼,那么就是捉到鱼皂隶了,这意味着,今年的鲥鱼一定特别多。
段子不可全信,但在古代,白色的老鼠确实有“藏神”的称号,据说有白鼠的地方,必有财富。说句笑话,古人要会穿越,看到现在实验室里那么多小白鼠,一定非常激动,还不翻箱倒柜大挖特挖?
有吃鱼的,就有放鱼的。古人放生,大多愿意放鱼。为什么都放鱼而不放猪啊鸡啊什么的呢?明朝《广志绎》认为,原因是鸡猪之类,属于六道之中的定杀业,而鱼属于不定杀业。其实也未必合理。鱼放到江河里,能活下去,猪和鸡放到野外去,能活几天啊?要放生,还是放鱼有效果。
夜里,陈大没睡着,对着那金樱树发呆,这时候看见树杈上有只毛色雪白的小老鼠,爬来爬去。陈大想起和尚的话,对老婆说:“大伙都说,有白鼠的地方就有宝藏,你看……要不咱们挖挖?”夫妻俩就在树下刨坑,还真挖出了五十锭银子。
说起放生,还有把事情搞砸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里说,宋仁宗年间,潭州每年三月、四月和八月,都要搞放生会。道观磬钹齐鸣,引导人们把鸟放上天,把鱼放入河。可谁知道没多会儿,放出去的鸟不少坠落到地上,鱼也翻了白。道士们一查原因,原来一到放生会,老百姓就争相到市场上去买鱼禽,生意好了,商家就大肆粘鸟网鱼,动物们都带了伤,放了也是个死。这放生会就成了杀生会了。后来在一位云游道士的建议下,放生这个节目就被彻底放弃了。
唐人笔记小说讲:有个叫陈大的,家里虽然穷,但却乐善好施。有个和尚老到他家来吃饭,一连三年,陈大都坚持奉斋,十分周到。末了,和尚指着院子里一棵金樱树说:“这地方可以建个佛堂,你一定能得到好报答。”陈大没信,只当是和尚对他的安慰而已。
在放生的故事中,还有名人趣事,名人就是在五代混战的乱世中当过四国宰相的官场不倒翁冯道。这老爷子在家里挖了个放生池,买到活鱼就搁池子里养着。当时他儿子也做了官,是个监丞,可一点都不像爹,特别爱吃鱼。看到老爷子池子里的鱼,忍不住,时不常偷钓一条拿去吃。冯道发现了,极其不愉快,不过也没训斥儿子,而是给鱼池建了个院子,用墙围上了,门上上了锁,还写了首诗:“高却垣墙钥却门,监丞从此罢垂纶。池中鱼鳖应相贺,从此方知有主人。”
据说招财猫兴起于四百多年前日本的江户时代,男猫举右手,能把钱招来,代表旺财,女猫举左手,能招来人,代表生意兴旺。其实招财的不仅是猫,在很多发财致富的传说中,有各种各样动物的身影,比如老鼠。
爷俩为鱼斗气儿,还真有意思。
招财不止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