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爱请客,卖马、卖玉、卖貂换酒,有股少年气,男儿至死是少年。
在我看来,李白最好的诗是讲饮酒的,李白最好的诗是乐府诗。乐府就是当时的自由体、自由诗。不用讲究具体有多少句,不用太讲究平仄、韵调。作为一个诗人,只要你觉得舒服的时候,你就有权利转韵。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的一生,如果简而又简,就是“人生不过诗酒”。
五陵年少,就是城市里的几个浪荡子。他们骑着马逛来逛去,春风拂面,花落当街,玩得开心了,饿了就去找好看的老板娘喝酒。
3.饮酒:李白和酒是分不开的
4.旅游:李白的一生都在路上
就是写“我想你”,但摇摇摆摆,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凄凄惨惨戚戚。有些人对另外一些人念念不忘,对另外一些人毫无解药;有时候,事情过去好多年了,恩怨也说不太清了,但是每当我想起你,还是真难过呀。
李白生在碎叶,5岁的时候回到蜀地。后来出四川,进长安;出长安,到江南;又回长安,又到江南,几乎把唐朝主要的地方都转遍了,主要的人都见遍,主要的餐馆都吃遍。有钱真好。
长相思,摧心肝!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的少年游,二十四五岁出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美人如花隔云端!
山远远地看,慢慢就淡了、远了、没了;一条大江,到远方的荒野里也就消失了;月过来,就好像天上的镜子一样;云气上升,就像楼一样。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点睛之笔,是“有我之境”。故乡水不认识他,他认识故乡水,但他反过来说故乡水爱他,送他一直去荆门。所谓多情不过如此。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5.朋友: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李白喜欢交朋友,也有很多好朋友。喝酒往往是跟朋友喝,写诗很大一部分是为怀念或送别朋友写的,或者应别人要求给别人写的。
李白是非常典型的阅读量大,好喝酒,而且好色。
我最喜欢《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他下了终南山,经过斛斯山人的家,在那儿又喝又睡。
我加一条,还要好色。如果人不能沉迷于人,人在美好的人身上看不到美好和美,他怎么能看到其他美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人问:“如何做名士?”当时有的名士说:“痛读《离骚》,痛饮酒,就可以做个名士,就可以做个好诗人。”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2.好色:如果不爱美人,你要如何看到其他美好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人这一辈子,遇上你想跟他分一瓶酒的人不多,遇上你老想跟他分一瓶酒的人就更少。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喝多了,想睡觉了,直接说明天你还想喝、还想聊的话,就抱着琴过来。
“山月随人归”,我特别喜欢李白的“有我之境”。万物与我同生,而天地与我为一,就是我跟自然、跟周围美好的事物是在一起的。所以我自作多情,觉得万物有情,所以山月它或许不认识我,但是跟着我从碧山下来,一路回家。
因为意境太美好了,下边这句就变得看似鲁莽、直白简单,但是也想不出更好的安排方式了。“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真好,都在酒里了。
我曾经套用意境写过一首现代诗:
在山里和一个好玩的人一块儿喝酒,可以真的聊聊天,不聊什么也不会冷场。真是美好,而且山花还开了。
醉鬼,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醉归,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明月随我,
不知道为什么,照着镜子,人就老了。头发为什么变白了?眉毛为什么变白了?为什么人不能不老?为什么花不能常开,人不能常在?为什么美人不能一直美,才子不能一直有才?
一去无回。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实李白也有忘机的时候。喝多的时候,他就忘记了当官,忘记了家族的期望,就变成了他自己。
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气势:李白的才气配得上他的自大
李白关于长生的几首小诗,都不长,我都很喜欢。
李白的诗的妙处,除了真切,除了内心的拧巴和苦,除了神来的比喻,除了字词句声音的搭配,还有气势。可能喝多了,可能破罐子破摔了,可能志向得不到实现,就彻底放弃了。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虽然李白有写佛教的诗,也有写寺庙的诗,但他骨子里最大的爱好还是道教。李白非常向往长生,希望能得道升天。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1.长生:留不住时光,但我还有诗、酒、花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李白人生的十个关键词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他一会儿粪土万户侯,一会儿好想当王侯。是官迷,有时候又看不起官;既庸俗,又洒脱,可能这就是李白吧。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但是天宝年间,有钱不见得有地位。所以李白有双重拧巴:一方面有钱、有名、接地气,在江湖上混;另一方面又非常想当官,想走仕途,把自己所谓武昭王九世孙的传说续上。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是如假包换的富二代。他爸爸、兄弟都经商,对他都还不错。他拿剑、把酒,丁零当啷地逛了四十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种反差的优势,无论是时代、家庭还是个人造成的,对他的成长都是件好事。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经历过时代的变化,从开元天宝到后来的安史之乱,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过家庭的变故,可能是一个混血的家庭,从碎叶城迁到蜀地,小时候家里非常富裕,出来游历之后,就穷了。
李白是一个ego(自我)很大的人,但是神奇的地方就是他的才气配得上他的自我。他对自己的认识,能够跟天赋相匹配。所以他的“有我之境”真实、大气,但你又不觉得难受。
一个作家需要敏感,他的敏感来自于见过轮回,见过高低起落,见过热闹繁华,见过穷苦寂静,这种反差能造就出好的作家。
苏轼在流放的路上还写过一首诗表现李白的厉害,也是借着表现自己厉害,“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这个评价挺嚣张、挺可爱的。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考证,认为李白在701年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他认为李白一定是汉人,不是西域胡人,但这个事儿是有争议的。
李白,包括后来的杜甫、苏轼,对自己的文学地位、诗歌地位有非常高的自觉:我的诗意在这儿,作品在这儿,我就在这儿。
我妈是纯蒙古人,她总号称自己是孝庄皇后那一支过来的。没有族谱证明,我无法证真,也无法证伪。但是以我对我妈的了解,95%以上的可能是在吹牛。
7.官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李白写诗说自己的远祖是李广。有没有说实话?很难讲。
天宝元年夏季,道士吴筠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吴筠是李白的好朋友,也被李白的才气所感动,由他直接推荐面见唐玄宗。贺知章和玉真公主也间接支持。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
李太白同学喜出望外,进京去长安,认为皇上见到他肯定会惊为天人。他写了一首诗叫《南陵别儿童入京》,意思是哥们儿进京了,皇帝要见我。
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是这么写的: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李白作为一个诗人,他的生平是比较简单的,只有几件事:旅游、耍剑、喝酒、写诗。想当官,没当成,六十多岁就死了。红了一千多年,很可能再红几千年、上万年。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地球上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诗人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李白不可学之处,恰恰是诗歌最神奇、最吸引人、最神秘的地方。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他又是一个无法被学习的诗人。有一种说法,杜甫可以学,李白学不了。你可以从杜甫身上学怎么用典、用句、用韵;对于李白,你只能知道他好,但是你无法学习。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更神奇的是,李白他很会使剑。爱喝酒,又会耍剑,听起来就让人开心。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是地球上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诗人,无论古今中外,没有之一。
李白在这首诗里写小孩、写做饭喝酒,依旧让人入迷。你想“白酒新熟山中归”,在山中爬山,一身大汗,身体里充满内啡肽、多巴胺,可高兴了,回去喝顿白酒。“黄鸡啄黍秋正肥”,黄鸡吃着地上的小米,走地鸡,正肥着呢。“呼童烹鸡酌白酒”,叫来小童把这个鸡炖上。“儿女嬉笑牵人衣”,小孩跟大人玩,抓着衣服怪叫,好玩不好玩笑得都比成人欢。“高歌取醉欲自慰”,一边唱,一边喝,一边安慰自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日子不能天天过,我要进京了,我要牛去了。
李白,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人,留下几十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太了不起了!
真是不知道说他什么好。
留不住时光,还有诗、酒、花
李白虽说号称“谪仙人”,但是一辈子都没有脱离“当官最重要”这个心理阴影。因为没有当成正经的大官,所以很多时候想起这件事,又喝了口酒,会喷出特别好的厌倦官场的诗句。
这个女生没有太多的行动,但是有态度。有女怀春,但还是心慌,说你慢慢的,你不要弄乱我的衣服,你不要让狗莫名其妙地叫。
如果你不对一个东西渴望,这种渴望又得不到,你就很难用特别神奇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求而不得。
这个男生有动作,但是没太多的话。他打死了鹿、獐子,这个女生是下一个“猎物”吗?是女生“猎”他,还是他“猎”这个女生?
8.狂诞:李白的狂,让他还能做自己
用赋、比、兴都不足以来说这首诗的好。在野地里,在树林里,在死了的鹿旁边,有个很帅的猎人,有个像玉一样的女子,他们做了春雨对大地做的事,做了春风对花朵做的事。
李白虽然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谋个高官去做一做,爽一下,也可能是想造福老百姓。但是,他毕竟是李白,还会做出一些与他的目的背道而驰的事情,可以定义成狂诞。
野地里有个被打死的獐子,用白茅草包着它。有个很美好的姑娘动了春心,那长得很帅的哥哥在引诱她。在那个林子里,有个死鹿,死鹿被白茅草包着。这个美好的女生,像玉一样美丽。女生说:帅哥呀,你慢一点呀,不要碰乱我的裙子,不要碰得狗也叫。
李白通过朋友直接和间接的引荐,好不容易见了皇上、杨贵妃、高力士。他干了什么?皇帝敬他酒,杨贵妃给他研墨,高力士给他脱鞋,他表现了自己的风骨。
我稍稍翻译一下:
李白如果没有这种狂诞,可能就是一个普通官迷。因为他有一种怪诞,哪怕是面对皇上、面对第一太监、面对第一美女,他仍旧能够做自己。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挑一首《诗经》里相对情色一些的,看看“思无邪”能到什么程度。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召南·野有死麕》:《诗经》情色“担当”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这首《关雎》激素水平相当高。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个美女,如果我再敲起鼓来打起锣,我是不是能够让她快活呢?希望如此吧!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给她弹个琴,奏个曲儿,唱个歌儿,她是不是就能像这个水草一样,至少让我摸摸她的头发,摸摸她的手指甲?
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我把黄鹤楼捶碎了,又能咋地?挺好。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窈窕淑女不像船边的菜呀,我没办法摸到她,我也不能总摸水里的草啊,怎么办呢?
9.智慧:清醒的李白
“关关雎鸠”,一只鸟在河中的小洲叫来叫去,有个如此美好的女子在我周围晃荡,让我内心荡漾。
李白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反战。李白善使剑,又想扬名立万,但是他在诗里明确地表达:仗没什么可打的,回家喝酒,那些仗实在是无聊。
讲的是凤求凰,用的是赋、比、兴,特别是兴。
有诗为证: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有些男生喜欢战争,爱讲战争。可是别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了,剁自己一根手指、插自己一刀,你受得了吗?何况你身边逐渐死人,没的吃、没的救,看不到明天,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回去。那个时候,你还有征战的动力和雄心吗?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无论是一个士兵,还是一个将军,在战争面前只是一个卒子。所以在你说喜欢打仗、崇尚军旅之前,先饿自己两三天,戳自己几刀再说。李白是有这个意识的。
《周南·关雎》: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
10.自由:人生贵痛快,何况写诗
这首诗告诉我们,长得好还是重要的,人有趣也是重要的,另外还要有所交换。你哪怕长得好,哪怕人有趣,你还要准备点木瓜、木桃、木李,给人做顿好吃的,切个水果,还是要有点仪式感,不能啥都不给。
李白不写格律,留下的很多近体诗不符合当时的韵律。韵律从南北朝开始到了唐代,变得非常繁复而僵硬。李白的近体诗有近三百首,其中接近一半韵律不合格,特别是七律八首,只有两首合律。
这女生长得好就是有优势,容易被人爱。你给他一个木瓜、桃子、李子,他能给你一块玉,不是为了等价交换,而是为了跟你一直要好。
他对韵律并不是太重视,这是李白可爱之处。何必精心?人生贵痛快,何况写诗?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李白在《草书歌行》里写怀素的草书: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卫风·木瓜》:美女与“颜控”的恋情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这么短短的一首诗,求而不得,内心荒凉。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诗,喜欢当个诗人。诗歌是语言王冠上的明珠。
表面说的是怀素写得好,不按规矩,只按自己的天赋来,实际上写的是自己。有些人,规矩就不是为他们定的,他们就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逆流去找她,道路又弯又长。我顺流去找她,也没找着,但是她似乎在水中间,不在岸上。离我似乎近了一点,但为什么我还是碰不到她的脚尖儿?
写毛笔字是这样,写诗也是这样。
除了这八个字,还有“气氛组”——赋、比、兴用得特别好。如果你单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就是赋,就是平铺直叙,芦苇苍苍,沾着露水变成的霜。但是,如果你细想后边的句子,它就是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想到在遥远彼岸的美人的心情,我的心上长满了芦苇,芦苇上结满了白白的霜。
尝尽人生苦后的一点甜
《诗经》里很有名的一首,最重要的八个字就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它的诗境诗意也出自这八个字。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喜欢的人,那个人莫名其妙地如此之美好,但是在水的另一方,我们就是没有那条船,没有那个桨,不能到她/他身旁。
苦不苦,想想杜甫。杜甫这一辈子太惨了,每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就重读杜甫,就多了一点安全感。有时候人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好意思,杜甫,但是还是谢谢你!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杜甫一辈子生活在边缘。一直想做官,一直做不成。一辈子颠沛流离,靠卖中药、吃闲饭生活,过了小六十年。小儿子饿死,最后自己也在江上又穷、又饿、又冷、又病,然后死了。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他一直表达在当下,写的都是他观察、经历的东西和真情实感,真到诗歌可以作为“诗史”,有史料价值。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杜甫的诗又称得上“文心雕龙”,“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遣词、炼句能力,从古至今不能说第一,但一定能排前十。而且他并没有为了新而新,为了怪而怪,为了出奇而出奇,是很舒服地做到了最好、最合适。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杜甫早期的豪迈和浪漫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有天赋的诗人,在天时地利人和下,写出了优美的诗篇。但是这不是一个必然关系,有很多机缘巧合,有很多造化于神功。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杜甫和时代相互成就,没有那样的时代,很有可能出不了杜甫这样的诗人。
《秦风·蒹葭》:求而不得,内心荒凉
杜甫早年的诗流传得非常少,有一首相对经典的叫《望岳》:
“桃之夭夭”比“之子于归”,桃花很漂亮,我要娶的姑娘也很漂亮,就像桃花一样好看。比喻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桃花跟女生到底哪点像?颜色?可爱劲儿?生气?或许,但更多的是整体的感觉,桃花那种怒放,那种张扬,那种天真烂漫,那种自然,就和好年纪的女生一模一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结构类似,甚至有重复,“桃之夭夭”,桃花很美丽,重复三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押韵,“华”“家”“实”“室”“蓁”“人”押韵。叠字,“夭夭”“灼灼”“蓁蓁”。
李白写了很多古体诗、自由诗,而杜甫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律诗做了非常好的归纳、整理,甚至经典化。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真情实感。娶了一个漂亮姑娘,一块儿生孩子,过日子,照顾老人。听上去挺好的。之后难免有烦心的地方,但那是之后的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我登上山顶,一看这些山,都太小意思了,都在我脚下。
这首诗写得喜庆。大意是:小姑娘可漂亮了,就像桃花开放一样,又鲜,又艳,又美,又热情。这个姑娘要嫁到我这儿了,合家快乐,太好了!
看这个转化,他是望岳,站在一个地方,没有到山顶的时候去望这个岳,就好像望自己的未来。从无我之境到有我、到我甚至站在了山顶,把山都比下去,都看下去。男儿了不起。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杜甫另一首早年的诗,《房兵曹胡马诗》。胡马是塞北或西域马,“(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周南·桃夭》:新婚之喜,洞房花烛
这就是杜甫早期诗的态度,“万里可横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下边解读《诗经》中我最喜欢的一些诗。
就像李鸿章当年写的“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一万年来谁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即使离家三千里,我也要扬名立万成为王侯。
光耀千古的诗篇
年轻人都有一股狗血,少年气、少年血,少年当自强,少年该吹牛。当阳光灿烂,就该歌唱;当春风吹起,就该梦想。
韵律—朗朗上口。押韵,是诗人最重要的武器,如果一首诗歌不押韵,那它的威力就少了小一半。实在不能押韵了,《诗经》就加一个语助词,这个语助词彼此能押韵。
他还有一首相对早期的诗——《夜宴左氏庄》,我非常喜欢。
有时候换词,还不如重复,有时候重复比变化更有力量,有回旋往复之感。与其让我用八种方式说你漂亮,还不如用一种最好的方式说你漂亮八遍。在这点上《诗经》深深教育了我。
杜甫的一生是靠卖中药、蹭闲饭生活的,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而《夜宴左氏庄》,说的就是他在蹭吃、蹭喝过程中的感受。
结构—重章叠句。《诗经》结构里用了很多双声叠韵、重章叠句,简单地说,就是重复言语。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天气暖和了,水慢慢渗出来。草木被初生的春水滋润,渐渐茂盛。在春花里、在春光里、在春色里,走了舒服的几里路,都不如比这一切春色、春光路上更美好的你。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就是兴。
林里有一丝丝微风,细细的初月落下去,像漂亮姑娘细细弯弯的眼睛闭上了。衣裳沾上了露水,琴声雅静,慢慢地铺开。杜甫是动词之王,“衣露净琴张”,这个“张”字用得,像水样弥漫开。
赋,平铺直叙,讲究的是细节之生动。比,对比,比如你像电线杆子一样高,你像乌鸦一样黑,你像狐狸一样狡猾。有一方面像就可以作为比。兴,是赋、比、兴中最神的一个,简单地说,是更高级的比喻。
花旁边的一条小径,暗暗的水流从旁流过。春天的星星,小小的星星,能看见草堂的样子。“流”显不出多高明,但是有“流”的铺垫,“带草堂”的“带”字就显得太棒了。
手法—赋、比、兴。《诗经》主要就三个手法:赋、比、兴。
看看书,不知不觉蜡烛已经快烧完了。拿起一把宝剑比画,看着剑,叹口气,内心肿胀,喝口酒。
类型—风、雅、颂。《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是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域之义,“国风”即各地的曲调。“雅”就是正,是指朝廷,西周王畿的乐调,就是国王居住地的乐曲、乐调。“颂”是指宗庙祭祀之乐,很多都是舞曲,音乐相对舒缓。可惜这些古乐今天已经失传,我们已经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
我读读诗,写写诗,听到了吴国的口音,想起了范蠡。他离开了权力场,离开了油腻之地,离开了是非之乡,驾着一叶扁舟,带着西施,带着钱袋子,然后就消失在江湖之中。看上去我在江湖,但是江湖中只有我的传说,不再有我的新事发生,而那些打打杀杀跟我已经毫无关系了。想的是挺美。
走近《诗经》的四个关键词
杜甫:李白是神仙
后人阐释《诗经》,包括儒学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基本都不对。《诗经》讲的是一个人看到花草、走兽、美女,出征了,受伤了,凯旋了,失败了,心里的真情实感,跟道德律、统治术没有关系。孔子说“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就对了。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真实意思,似乎有些不道德,但是“思无邪”,是正常人类的想法。
杜甫最爱谁?爱他老婆吗?可能爱,但是给她写的诗非常少。
第二个要点,放开道德律,看到真实的人性。
杜甫流传至今的1400多首诗里,写给谁的最多?毫无疑问,就是写给另外一位大诗人,比他年长10岁多一点的李白!
开一瓶酒,一边读诗,一边得过且过,让这些诗自己能理解的部分进入脑海、心田。酒助诗意,模模糊糊地体会到感动就好了,不求甚解。
这是杜甫赠李白的第一首:
打枪的一个诀窍叫“模模糊糊打十环”,在你呼吸起起伏伏、莫名其妙、慢慢悠悠、感觉似有似无时,很自然地把那枪打出去——十环!读诗也是这样。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诗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东西,几千年的流传又造成模糊,所以读《诗经》的方式就是不求甚解,这或许反而能更好地理解《诗经》想要表达的诗意。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诗经》语言跟今天的语言习惯相差太大,而且诗本身在意义表达上就有多指性和不确定性,诗人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用最少的词暗示最丰富的意思。你非让它有个官方答案、标准答案,这真是焚琴煮鹤,不要这么做。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第一个要点,不求甚解,“模模糊糊打十环”。
这首诗基本把杜甫的心情、生活状态都交代清楚了。他在东都洛阳已经晃荡了两年,见到的都是一些油腻的人和事。平常他看着别人家吃腥膻的鱼肉,但是自己没的吃,连蔬菜和米饭都吃不饱。青精饭是道家常见的饭,但他也吃不到,所以脸色不太好。想采药,但是没钱,所以山林去得也少了。您李白如果不想干了,不是您才能不高,而是想求仙访药。咱们约一次,到梁宋去玩一趟,希望跟您一块儿去捡点好仙药。(“梁宋”在现在的河南开封、商丘一带,离洛阳并不远。)
在讲《诗经》内容之前,我不得不强调如何读《诗经》,有两个要点。
又是一首《赠李白》:
读诗要不求甚解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有一种说法,说各地收集的诗大概有三千多首,孔子下手选了三百余首。如果《诗经》真是孔子编的,孔子因这一件事就应该享受世世代代、无穷无尽的崇拜。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很多人写的,可能包括两三千年前的路人甲、路人乙、隔壁老王、村口寡妇,包括那个时候的史官、文臣、皇亲国戚、专门的文人为了祭祀、典礼等正式用途写出来一些诗。所以,《诗经》的好处是既有街头、田头、床头,又有庙堂上、宫殿里和祭台旁;有《风》《雅》,有《颂》。其时间跨度约有五百年,涉及方方面面,从凶杀到情感,从征战到哀怨,啥都有,太珍贵了。
秋天咱又相见了,咱俩还在天地之间飘着,也没有像葛洪一样炼丹求长生。咱们就是整天痛饮狂歌,白白地过日子。最后一句我喜欢。“飞扬跋扈为谁雄?”谁在主宰乾坤?谁在吹牛?谁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如果不是你我,那是谁呢?
早年我们没有文字,但是有文化,比如红山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往后,到了商周,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呈现的形式是龟甲、兽骨占卜用的词。但占卜往往涉及打仗、祭祀、王公贵族的生老病死,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得相对会远一些。还有一类早年的文字记录,民间占卜。
杜甫青壮年时期写的《饮中八仙歌》,当然八个人里也有李白。他们喝酒、聊天、谈诗,互赠诗歌,这是唐朝顶尖文艺活动。
先民的性与情
直书战乱,饱含忧患和悲悯
通过一本书就能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大地上怎么生活,怎么恋爱,怎么心烦和狂喜,你要不要读?
杜甫关于打仗的诗,描写得就比较惨了。
不爱美人,如何看到其他美好
比如《兵车行》,背景涉及几场大战,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诗句是“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四季依然在轮回,每年春天都会来,每天少吃一顿都会饿。苏东坡已经离开很久,但是每天还会有很多人怀念“东坡肉”。
下面一首《月夜》也是讲战乱的,背景是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杜甫携家眷逃难至鄜州。到了七月,玄宗退位,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只身投奔。他在投奔途中被叛军所俘,当了俘虏。他被带到长安,对着月亮,想起老婆孩子,写了这首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从这首诗里,我听见了苏东坡的心里话:春天终于来了,笋可以吃了,鸭子可以吃了,河豚也可以吃了,好开心。春风十里,不如吃你。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除了苏堤,除了诗词,除了毛笔字,苏东坡还有一个很牛的地方,他创了一道菜,叫“东坡肉”。当然,可能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一样,粽子不是屈原创的,是别人创的。“东坡肉”可能也不是苏东坡创的,而是佩服他的后人创的,既借他的名多卖几道,也用这种方式表达尊敬。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除了苏堤,除了诗词,苏东坡还牛的是写了一手自己的字。“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就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自在地写了,《寒食帖》也被书法体系中的人评为“天下第三行书”。
大意是:我望着月亮,不知道老婆跟孩子在哪儿,但他们也会看月亮。小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思念,虽然老婆懂,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苏东坡还很牛的是,写了好几十首流传至今的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很简单的意思,甚至有点傻里傻气的气质浮现,很文艺也很“二”。但是每个夜晚都有很多人拿起酒,其中就有些人会问天:明月几时有,什么时候可以活捉嫦娥?
著名的惨诗《春望》:
一线路,两面水,几座桥,数点山,现在苏堤被公认为杭州乃至全国最美的一条路。在苏东坡生前身后,有多少人在这里凝神、伤心、爱恋、释怀、叹息。每个人每走一次,有意识无意识地都会敬苏东坡一次。比起挣了无数的钱,但楼盖得跟迷宫一样、动线安排得跟脑残一样、去一次都忍不住骂一次的房地产商,苏东坡的福德非常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跟我有类似想法的其中一个人叫乾隆。他在玉泉山旁,在颐和园里,也建了跟苏堤很像的一条路,叫“西堤”,非常可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觉得他做得最牛的一件事是修了一条路,叫“苏堤”。我曾经在白天、晚上、风里、雨里都走过这条路。如果我有钱有闲,每年一定要去中国几个地方——昆明、玉溪、武夷山,还有杭州。去杭州,我一定要走一趟苏堤。
大意是:国破了,大地还在,春天挡不住,草木还是长得挺好。但是看花的时候觉得花也在落泪,听鸟叫的时候觉得鸟也在伤心。连天的战火已经持续三个月了,没有一点家里的音信,我现在头发全白了。
因为苏东坡已经回答不了,所以我只能替苏东坡回答。
读《赠卫八处士》,能体会一下人生之苦。
我在几年前给苏东坡写过一封公开信,问过苏东坡一个问题:你至今做过最牛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苏东坡做过的最牛的事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虽然我活着的时候不能跟你喝了,但希望在另外一个空间,我能敬您一杯酒。明月几时有,今晚喝杯酒。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开心地过是一种过法,噘着嘴过也是一种过法,我自己倾向于和苏东坡的态度一样,我们不噘着嘴过,我们开心地过。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苏东坡了解佛学、道教、人性、人情,了解自己,也有同理心去了解别人。在苏东坡三百首左右的诗词里,我能体会到一颗积极的、痛苦的、细腻的、豪放的、明白的心,有智慧、有担当、有决断,拿得起、放得下、了不起。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人生真的像在酒店入住,睡一晚再结账离开,你会留下一些记录,付房费或者欠房费。但无论怎样,你是行人,我也是行人,你是旅人,我也是旅人。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杜甫生活的时代战乱频仍,大家就像不同的星星一样,碰不到一起。忽然能见了,感觉时间过得可真快,二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是个少年。这次见你的时候,你已多了一行儿女,人生真是神奇。他们问我从哪里来,还能给我斟酒。咱们终于见面了,吃点好的。夜里下雨,在园子里剪点春韭,炒点鸡蛋,真好。多喝一杯吧,明天再分手,今生有可能就再也见不了了。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经历过不寻常,才明白寻常的幸福
最后一句太妙。总说涅槃寂静,诸漏皆苦、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即使懂,也改变不了我们对一切可眷恋之处、可眷恋之人的眷恋,对一切小情大爱的难舍之情。
杜甫号称晋代名家杜预的十三代孙,其降生以后,家族的声势渐渐地衰落到底。杜甫在诗里经常推崇杜预和杜审言——杜预能打,杜审言能写诗。虽然这样,但十三代,基因都不知道稀释成啥样了,简单地说就是个破落户。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而杜审言的诗比杜甫的差远了,但杜甫很推崇他的爷爷杜审言。他在他儿子生日的时候吹牛说“诗是吾家事”——诗是我们杜家人的事。他经常吹牛、自恋,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些人,他都不看在眼里。我觉得杜甫有一半是实事求是,跟曹植、刘桢、贾谊比起来,他确实强出了好大一块。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青年:没写什么诗,也没多少心事
人走了那么久了,彼此无处见、无处说,为什么忘不掉呢?坟在千里之外,没法到坟旁去说说话,那就靠梦吧。驾着梦还乡,看到你正梳妆,时间太久了,也没什么话要讲,那就哭吧。再过到明年、后年、大后年,咱们就还这样,梦里见,梦里哭,梦醒之后,推开窗是明月夜,是短松冈。
杜甫在20岁到29岁期间有过两次长期漫游,基本上都是在吴越和齐赵,基本上都是交朋友、喝酒和写诗,可惜只留下了两三首诗。其中有一句是“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登兖州城楼》),意思是:我向来以古为师,古人圣贤的智慧都在我心胸里。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他这近十年虽然玩得开心,但没考上进士,没交上什么有用、有名的朋友,基本上就是“鬼混”去了。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杜甫30来岁的时候,他爹死了。本来他爹还能给他一些生活费,而此后,他就开始了这一生的主题——讨饭。文人讨饭,要讲点风骨,不能叫讨饭,而是说去拜会那些贵族。贵族总得活得有点情调,需要文人、乐工、书家、画师,作为生活的点缀。他们点缀你的生活、装饰了你的梦,你就给人一口饭吃——就是这么一种生活环境。
苏东坡有豪放、乐观、看淡的一面,也有深情的一面。他最深情的一首词叫《江城子》。
中年: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这首词也可以用于解读爱情。想想十几岁、二十几岁那个时候,抓耳挠腮,一定要见到某个人,一定要跟她在一起,一定要问她到底爱不爱我……现在想起来,唉,人哪……“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杜甫这口饭吃得并不好,可能因为杜甫的身段不够柔软,可能因为杜甫就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人。那时候的文人比现在惨多了,现在我的读者还能给我口饭吃,那个时候读者能背你的诗,就是对你最大的支持。
这首词我体会到几个核心词:一是乐观——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二是淡定——风吹起来了,我的酒也醒了,微微冷;三是涅槃——也无风雨也无情,归于寂静。
在那段时间里,他有了一个大的副业——采药,“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但可惜了,他如果真在卖药上好好发展,比如杜甫大补丸、杜甫消气丸、杜甫神仙散、杜甫销魂丹……文案一通写,往药丸上一贴,一卖,就不用“寄食友朋”了。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从做生意的角度讲,杜甫被他祖上当官的传统害了。他如果跳出来不做官迷,就“卖药都市”,认真做也挺好。
在讲苏东坡的词之前,先说说词牌。词牌我感触最多的是这些名字:《临江仙》,临着一条江水的神仙;《蝶恋花》,恋恋不舍,因为一朵花而产生爱情的一只蝴蝶;《望江南》,江南看不见,从心里眺望一下;《西江月》,西面的江上,月亮升起来,又落下去。仔细想想,好美。
漂泊、乱世、死亡
苏东坡何以成为大宋顶流
杜甫在40岁前写的诗歌留下的不多,而《兵车行》的出现是个标志性的事件——他开始把目光放到基层,放到身边,放到他自己熟悉的、心中不满的事情上。
最后一句尤其让人感动:弟弟啊,这种感情难得,不要贪恋什么高官,什么厚禄。
杜甫45岁时,国破了,旧日的朋友不是跟皇上跑了,就是被弄死了,不是被俘虏到洛阳去了,就是投降了。杜甫开始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在这十四年中,他写了很多非常接地气、除了惨就是苦的诗歌,比如《月夜》《春望》、“三吏”“三别”等。这期间,他还是靠卖中药和吃闲饭这两种主业过活。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在草堂:尝尽苦药后的一点甜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再后来,杜甫到了成都,找到了他的好朋友严武。成都是天下富庶之地,杜甫在50岁左右,终于迎来了他这辈子最快活的时光。他在当地地方官严武的帮助下,建了座自己的草堂,终于可以不用流离失所,能有个自己落脚的地方。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他的有些诗写得非常舒服,比如说《春夜喜雨》: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登高回首坡垄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到了765年,他53岁的时候,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开始往家走。他停在了夔州,也就是四川奉节这个地方。由于山太险,地太偏,又没人,又没乐,交流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他写了好多跟当地生活有关的诗歌,而且写了好多有关回忆的诗歌。他身体时好时坏,各种老年病开始缠绕着他,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最后牙齿掉了一半,耳朵也聋了,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两年里写了430余首诗,这是他一辈子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一叶孤舟,人生落幕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两年之后,杜甫离开夔州,走到了湖南,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他登上了岳阳楼,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登岳阳楼》:
苏东坡第一次出外当官,是他和苏辙生平第一次离别。苏东坡看着弟弟在郑州西门外的雪地上骑上一匹瘦马,慢慢远去,路面有些起伏,他弟弟的头一起一落,终于消失在视线之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不知道再见面之前弟弟能不能把日子过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人间值得,既然来了,那就好好过一场。除了自己要有强大的内核,还要跟另外一个人建立某种羁绊,比如在心理、生理、生活、工作上长期依赖某个人。我不知道这种依赖关系什么样,但是我能感觉到这种依赖关系的美好和某些时候的心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苏东坡也是某种“控”,不是“酒精控”“颜控”这些。看似洒脱的苏东坡,实际上“控”他弟弟,非常喜欢和依赖苏辙。他能过得那么潇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他弟弟苏辙给他“擦屁股”。当然他弟弟也喜欢他,看到他们为彼此写的诗词,我会有泪目的感觉。
最后这两三年,他一路奔波,没家、没房子、没钱、没朋友,大部分的岁月都是在船上度过的,船成了他的家。
这句有一种大涅槃的感觉,就是:宇宙、人生说到底没意义,对于当权者,我没有办法,我只会被安排得几起几落,在大地上游荡。但是我保持个人的风骨,还能干出有意思的事情:修出苏堤,做出东坡肉,留下千古文章。这几句诗有正确的对待失败的态度,我非常喜欢。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湘江遇上大水,停在一处,在船上五天五夜没有吃的。我想他当时一定想起了他那个不满周岁就被饿死的幼子。
苏东坡的诗词就合在一起讲,我最喜欢的几句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770年的冬天,杜甫在湘江的船上,离开了地球。这是郁郁不得志的一辈子,只有过四五年好日子的一辈子,写了1400多首诗歌的一辈子,是最终在江上小船上死了的一辈子。
“弟弟控”的苏东坡
人生的路不止一条
1101年8月24日,苏东坡去世,活了不到65岁。虽生活坎坷,但活得还算长寿了。
《瓦尔登湖》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受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这是一本关于放下的书,是断舍离的鼻祖;这是一本安静的书,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也可以不走其他人走的路,简朴生活也是一种选择;这是一本讲不同的书,世界上的路不止一条,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
古代被贬谪,除了见不着挚爱亲朋,还带不走自己的多数东西,一路车马劳顿,甚至可能颠簸而死。即便到了地方,也可能因水土不服而死,再之后可能寂寞抑郁而死……基本是九死一生,但苏东坡还是撑过去了。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是19世纪影响世界最大的哲学家之一,1817年7月12日出生,1862年5月6日去世。梭罗是作家、哲学家,和他的恩师爱默生都是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他还是一位废奴主义者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土地测量员。我们了解作者的生平,可以方便理解其作品为什么那么写,以及怎么写。
通常在官场,你跟个老大,站个队,一辈子就会随着老大起伏。为了名利、安稳,也有没有风骨的人,谁得势就去跟随谁,跳来跳去。但是像苏东坡这样,谁得势都要质疑:“这样太激进了”“你这样有欠平衡的地方”。一肚子不合时宜,所以他一辈子有风骨。
基于我对爱默生和梭罗他们作品的了解,稍稍解释下什么是超验主义:主张人能够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超验主义有三个主要思想观点:第一,强调存在超灵,强调精神;第二,强调个人与个体的重要性,不要认为你只是社会的螺丝钉,你像一滴水、一朵花一样,一滴水里也有万物,一朵花里也有宇宙;第三,自然是美好和神奇的。
苏东坡在之后的二三十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又反对司马光的保守派,里外不是人,一会儿被发配到一个地方,一会儿被召回京师,一会儿又被发配到另一个地方,又被召回,就这样颠沛流离。
1845年,梭罗28岁,他在离康科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畔,亲手搭建了一间小木屋。那里是爱默生家的土地,他在那里待了两年多,写了两部作品。
1057年,苏东坡年满20岁,兄弟俩同时进士及第。苏家父子仨名震京师。欧阳修坦诚地说“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我拿苏轼的书去读,汗“哗哗”地出,真是开心,老夫我应该避开苏东坡的上升之路,让他快马加鞭地出人头地到我之上。这一方面说明苏东坡有才气,另一方面说明欧阳修有胸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很难说文章谁比谁强。特别是有本事、有才气、有地位的人,如果看到一个新人才气极盛,他第一反应可能是不舒服;也可能什么话都不说,就让他自生自灭。欧阳修大大方方地说他要回避苏东坡的锋芒,让人佩服。
1862年5月6日,梭罗因为肺结核不幸去世,不到45岁。他在生前一直默默无闻,并未被同时代人所认识。20岁从哈佛大学毕业,在美国高速和平发展的时期,梭罗没有去做能挣钱的事。他没有任何职业,没有结过婚,独自居住。他从来不去教堂,从来不参加选举,拒绝向政府纳税,甚至因为不纳税被抓起来过。他不吃肉、不喝酒,没有吸过烟。虽然是个自然学家,但是不抓动物、不打动物,他宁愿做思想上和肉体上的独身汉。
苏东坡6岁开始读书,不能算早。18岁,他娶了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我去乐山师范学院讲过一次课,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一个巨大的广告牌,写着:欢迎来到苏东坡初恋处。不得不说,很多四川人有一颗文艺的心,包括做路牌的这个人。
与众不同地生活到底可不可以
苏东坡是北宋年间的人,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他2岁的时候,他弟弟苏辙出生了,兄弟二人这辈子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瓦尔登湖》这本书的细节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重要的是它构建出来的精神,一种在大家都这么选择的时候,你可以不这么选择的态度,反而对我们更有用。
苏东坡,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这有点像我们现在偶尔会换换网名、昵称、头像。
我读《瓦尔登湖》时脑海里蹦出了五个问题:
被嫌弃的苏东坡的一生
1.面对生活,我们真的有选择吗?
宋朝,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宋词,又是宋朝文化的高峰。苏东坡,站在宋词高峰上的男人。苏东坡有豪放有婉约,不仅有大男子的一面,也有小才子的一面;苏东坡一生有痛苦有快乐,不招左派改革派待见,也不招右派保守派待见,一肚子不合时宜,一辈子被流放贬谪,但他一辈子保持乐观精神。如果你想快乐地过一生,在逆境中依旧可以乐观、积极、向上,就请进入苏东坡的世界。
2.如果有选择,我们是主动选择,还是听天由命?
拿得起,放得下,了不起
3.我们怎么去选择?
人生是暂住的,不能因为住的时间太短,住的是临建房、别人的房子,就不收拾到自己舒服的境地。人生要有自己的热爱,比如衣、食、住、行,一定要有你不能缺少的东西,这可以帮你建立内心强大的内核。比如我穿,我一定要有件睡衣;比如我看,我一定要能看到花草;比如我行,5公里之内我只用腿;比如我吃,一周要吃一次卤煮,一个月要吃一次炒肝。这些都不是坏事。
4.如果想做到这样去选择,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5.在做前、做中、做之后,我们需要避免哪些误区?
Watch,直译是手表,广义是各种珍玩和自己特别珍惜的事物,包括人。
与众不同的生活到底可不可以选择?把你推向生活主流的力量,自身的欲望、别人的压力等,有可能像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样,推着你往回去,让你不能轻易地享受与众不同的生活。
Watch:热爱你的热爱
我访谈了身边真正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的朋友来兄,他只比我小两岁,跟我完全是一代人。他在北大念到第三年,忽然觉得非常无聊,就去庙里待了一年。老师让他回来再考试拿毕业证,来兄拒绝了,说没必要。
我想起一些爱情。你有爱情的时候,分分秒秒都想和这个人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对,不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不对。我把它定义成爱情,你也可以把它定义成激素。产生爱情不容易,但是不是要在一起,我想不一定。“雪中访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有爱情,为什么一定要在一起呢?
围绕这五个问题,来兄的观点我总结如下:
到了门口,最牛的是算了,回去,兴尽了。真实面对自己的性情,真实面对自己心情的存量,说没兴致,我走了。如果男的都能这么性情,人间可能会多一些悲剧,但会有很多好事就此发生。
人的生活是有选择的,所以当然,别人有选择你和不选择你的权利。但是你也有选择的权利,跟谁不跟谁,做什么工作,甚至到人生的最后都有选择,比如积极治疗还是不积极治疗。人的每一步,都是在做选择。
虽然是装,但里边有真性情。一处是夜里大雪,人醒了,睡不着,不逼自己一定要睡着。四下一看,内心肿胀,背了首诗,想起了朋友。多数人心说明天还有工作,还要送孩子上学。但是王子猷想起想见的朋友,今晚咱不睡了,咱在船上晃悠。到他们家门口,砸他们家玻璃去。
多数人没有能力做选择,往往是无意识地在选择。但无意识的选择,听爸妈的、老师的、老婆的、老朋友的、老板的、社会的召唤,都是选择。任何个体都要明白,归根结底,责任都是要自己承担的,其他人都不能用你的肉体和心灵替你做事情。
此处应该有掌声。古今中外,装腔第一;古今中外,文艺第一。这比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装腔级别高太多了。
我们如果要选择不随主流,在选择面前就要建立自己的原则。首先要有意识,“我可以过与众不同的生活”。多数普通人就像羊群马群一样,容易随大溜,跟随所谓的意见领袖、个性和人格强的人。要小心,要独立问问题,从自己出发,做自己的选择,给自己以答案,否则很容易在极端影响下走偏。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其次需要具备三种能力:第一种,要有道德底线。包括个人的道德,不偷、不抢、不坑、不骗;包括人在社会中的道德,不作恶、不配合作恶、不服从作恶的命令。
Wisdom: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第二种,要能够享受自己,要有丰富的个人生活。多数人只有工作和家庭,没有个人的空间和时间。不要全身投入,你要维持自己。
在一个油腻的世界里,想诗意地生活和工作,一个诀窍是不二,本一不二。见权贵如见平民,见朱门如见贫户,不容易做到。
第三种,要有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思考、自由精神、欣赏美的能力,才能不随大溜,战略笃定。
竺法深去简文那儿聊天,刘尹就问竺法深:“你一个道人为什么整天在权贵这儿混呢?”竺法深这么说:“您看到我在权贵家,我却觉得跟游穷人家没啥区别。”
与众不同地生活,要避开哪些常见误区?第一点,生活不能复杂,过简单生活。如果你生活很复杂、很挑剔,在做重大选择时,就无法有足够的自由度;第二点,不要二元思维,非黑即白,特别是社会舆论如此容易走极端,用你的脑子想想,是不是真的像舆论说的那样。
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或云卞令。
解读《瓦尔登湖》金句
Work out:我自有我的风骨
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
从皇帝治理的角度,有句俗话:礼治君子,法治小人,鞭子赶驴。如果你治理的大部分人是君子,你可以用礼来治;如果你要治理的多数是小人,只能拿法去治;如果是坏人,只能拿鞭子去治。
可见在现在的世界里,保持真诚、有趣、干净有多难。诚实、真实是生活的底线,哪怕因为诚实、真实,你受到一些不便甚至损失,你可以去调整生活,但是不真实、不诚实的生活是要不得的。
从被治理的人的角度:你如果对我以礼,那我就从礼上说话;你拿法来压我,我就根据法来做事。
瓦尔登湖可以是那个瓦尔登湖,也可以是你能去的另外一个地方,还可以是你的一个爱好、小梦想、小习惯。你每天在不被打扰的状态下喝一杯茶、一杯酒,那这茶、酒也可以是你的瓦尔登湖。
李喜的潜台词就是:司马景王同志您别沾沾自喜了,并不是你比你爸强,而是你比你爸狠。你用法治我,我害怕你杀我,害怕你让我断条胳膊缺条腿,所以只能来了。
清醒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阳终古常新。抛弃我们的偏见,是永远不会来不及的。无论如何古老的思想与行为,除非有确证,便不可以轻信。在今天人人附和或以为不妨默认的真理,很可能在明天变成虚无缥缈的氤氲。
司马景王问李喜:“过去我爸招你当官,你不来;为什么今天我招你,你就来了呢?”司马景王问这句,明显是一种扬扬自得的心理:我比我爸强。
很多年很多人都说过的,不一定是真理。人还是要具备思辨的能力,虽然培养这种能力比较难,但是你有脑子,要学会用它,脑子是个好东西。
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崇奉自己的生活,而否定变革的可能。……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就有这样的多。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当一个人把他想象的事实提炼为他的理论之时,我预见到,一切人最后都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筑起他们的生活来。
就好比现在我们招募团队的时候,要尽量谨慎一些。多一个人就多一个想法,多好几个人,甚至会产生公司政治。能少招一个人,就少招一个人。一旦把人招来了,就要对人家负责,不能因为公司面临困难,就随便丢弃人。华歆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风格是我认同的:慎始,敬终。
多数人给自己设限制,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但他们没有仔细想:真的不可以吗?真的可以吗?你如果列成单子,仔细想过,那么这个单子可以很短。
华歆就说:“我当时之所以不想救他,就是因为怕出现现在这种状态。既然人家已经把性命托付给了我们,怎么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把他丢下呢?”于是他们接着带着这个人往前走。人们因为这件事判定华歆比王朗强。
要知道,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育,在那里既没有房屋,也没有管家。
华歆跟王朗乘船去避难,有一个人想上他们的船,华歆不同意。王朗就说:“船里还有地方,为什么不呢?”后来贼追了过来,王朗就想把他救的这个人赶走——你赶快自己逃命去吧。
相信露天,相信天然,不要把所有能加上个顶儿的地方,都加上一个顶儿。比如说阳台就要让你能去抽根烟,能拿一杯酒,看见云飘过去,而不是把阳台给封起来。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一个人要在世间谋生,如果生活得比较单纯而且聪明,那并不是苦事,而且还是一种消遣;……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
很多人以为《世说新语》是一本清闲、有风骨、特立独行的书,其实其中沉淀着痛苦、绝望、挣扎、权衡等。
我希望我周围的怪人越多越好,怪人越不同越好。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里生物的多样性,越多样的世界、越多样的人群越有意思。
Work:乱世中的成事者
读得好书,就是说,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超过举世公认的种种训练。
第二层意思,人都会死的,为什么还要敛自己花不完的钱,攒自己用不了的东西?“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一辈子用不了多少,人生苦短,不要贪恋太多。
当脑力被训练得很好,就像一把刀,能够帮你披荆斩棘。把读书当成一种锻炼,当成去健身房,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爱好。读好书,读实至名归、金线之上的书,读得筋疲力尽,获得一天的安眠。
第一层意思,好财的不一定是有名士风的,但好物的不一定没有名士风。
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倒要问问这孤独的湖有谁做伴?然而在它的蔚蓝的水波上,却有着不是蓝色的魔鬼,而是蓝色的天使呢。
祖士少喜欢钱,阮遥集喜欢鞋。有人去了祖士少家,看到祖士少挡着自己两篮子财物;有人去了阮遥集家,看到阮遥集拿着自己正在修的鞋说一辈子能穿几双鞋。经过比较,就知道谁是名士,谁是俗人。
有时候我们的在场感是虚假的。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孤独的。真正战胜孤独的方式并不是和别人时时刻刻在一起,并不是做多数人认可的事情。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伴侣们,那也许是因为他听的是另一种鼓声。让他踏着他听到的音乐节拍而走路,不管那拍子如何,或者在多远的地方。他应否像一株苹果树或橡树那样快地成熟,并不是重要的。
Wealth:人生苦短,不要太多贪恋
一个人可以有他自己的节奏,不见得他要跟别人完全一样。
其实我也常见到一些人,才气有一点,整天无所事事,喝酒,读点诗,《离骚》可能不会背,会背点唐诗宋词,就觉得自己是个名士。
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它;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言咒骂它。它不像你那样坏。你最富的时候,倒是最穷。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找得到缺点。尽管贫穷,你要爱你的生活。甚至在一个济贫院里,你也还是有愉快,高兴,光荣的时辰。夕阳反射在济贫院的窗上,像射在富户人家窗上一样光亮;在那门前,积雪同在早春融化。我只看到,一个安心的人,在那里也像皇宫中一样,生活得心满意足而富有愉快的思想。
通常讲,看穿不说穿,看破不揭破。但是王孝伯揭人揭短,打人打脸,可能跟我有类似的习惯和毛病,平视、求真、祛魅、成事。王孝伯说:“周围都是什么名士啊!你不需要是奇才,只要整天无所事事,有闲暇,痛饮酒,熟读《离骚》,就可说自己就是名士。”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但是,你上一次看见星空、看见朗月、享受清风,是什么时候?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
《世说新语》里的竹林七贤,崇尚的是破除礼法,不要繁文缛节。世界已经乱成这样,作为一个人我简简单单地找点乐子,怎么了?你说我,我就会说:滚!
追求真理、智慧,是有满足感、有意思的,但多数人想反了。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有时候脱光了衣服裸体待在屋里,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天地是我的房子,屋室就是我的内裤,你们为什么要到我的裤衩里?”
善待自己心里的小孩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青春期似乎是一个过渡,你似乎不该靠父母,父母似乎该放手了,但是你似乎又不能主导命运,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青春该怎么过?
中年人在生活习惯上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怎么少喝酒,另一个是怎么少吃饭,但是都挺难做到的。人到中年,能让干的事不多,能带来快乐的事不多。喝酒是其中之一,狂吃东西是其中之一,但两者对身体都不好。但如果都去掉,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塞林格提供了一个视角:青春之苦,青春之快乐。简单地总结归纳,就是塞林格提供了一个青春版本,一个少年愤怒不爽的青春,给我们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好的参照视角。
Wine:给我一杯酒和一点自由
这本书真的打败了时间。有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道了青春应该怎么过,如何当一个成人。但也有很多人因为阅读它感到更大的困扰,更大的不确定,更不知道漫漫的人生路应该怎么走。
其实有些感情是很难定义的。人来世上一遭,能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感情,别怕,放开自己。自己不想怎么做的时候,争取不要那么做;自己想怎么做的时候,偶尔让自己做一回。哪怕是学回驴叫,为喜欢的、敬佩的人,不丢人,这就是孙子荆的精神。
青春值得阅读
孙子荆说:“你们这些人还活着,却让王武子这样的妙人死了。老天真浑蛋。”最后这句是我加的。
文学里的青春,在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有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这类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是穷孩子努力、勇敢、奋斗、获得成功的青春,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大卫·科波菲尔》呈现的三观,构成了中产阶级的教化。中产阶级希望他们的孩子读《大卫·科波菲尔》这类书,像他们小时候经历的一样,努力、勇敢、成功,或者从成功走向成功,从增长走向增长,花开不败,一代一代。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但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横空出世,完全逆转了中产阶级这种教化。《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男主角家境优渥,不需要再奋斗。他看到了奋斗中的无聊,看到了中产阶级教化中的虚伪、庸俗之处,奋斗成功忽然变得毫无意义。
这境界是我喜欢的好色的境界。阮公指阮籍。他隔壁女邻居长得漂亮,开了个酒吧或饭馆。阮籍常和朋友去,有时候喝醉了,就躺在这个漂亮女人旁边。美妇的老公开始充满怀疑——阮籍到底想干什么,他老婆是怎么想的,有很多心理活动。“伺察,终无他意”,美妇的老公发现阮籍没有其他意思,啥都没干。故事就是这样的,很有意思。之后阮籍被杀了,美妇继续卖酒。阮籍一定喜欢这个女人,为什么什么都没做呢?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大人、老师反复教导孩子们的就是“人生是场比赛”,按照规则,你足够努力,加上一点点天赋,就可以赢。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如果全世界的孩子都发足狂奔,那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为什么就不能有个人说我不想比赛,为什么要比赛,赢的意义是什么?于是塞林格横空出世,写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告诉大家其实人生可以不是场比赛,我也可以拒绝长大。
如果人都不好色,不喜欢人,这还是人吗?《世说新语》里的人味,是真诚,是真实,是真。在“真”的基础上,善才能不是伪善,美才能是真美。
和《麦田里的守望者》类似的反叛作品还有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主要讲“二货”青年的游荡。这两本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Woman:爱女色,爱男色,爱人类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男主角离家出走,离校出走,各处乱逛,试图从他的角度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但他看到的都是他不喜欢的,最后他选择了“回去”,对自己做出了妥协,人生可能就是这么无奈。
这七个“W”你们不一定同意,我就权且当作一个讲《世说新语》的结构。
似乎每个人在青春的时候都有过愤怒,极个别的人用他们的方式跟世界断绝关系。即使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成人世界主流规则的大多数人,谁能说心里就没有一丝丝残留的反叛?谁能说年轻时做出的事都是荒唐可笑的?
第七个“W”是watch,珍宝。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物欲,哪些是真正的物欲,哪些时候是走到了绝路?
我们在父母的教诲下拼命地成长、念书、考试、进好公司、干活,拼命地在一条规定的路上发足狂奔。转眼人生最好的一半已经过去了,很多美好的事情,甚至不能说忘记,因为都没有体验体会过,青春就呼啸而过了。
第六个“W”是wisdom,智慧。智慧在我心目中比钱更重要,有时候比女生更重要。
无论我们想过顺从的青春还是反叛的青春,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都值得参考。
第五个“W”是work out,锻炼。如果把概念扩张一点,是修炼,是一个人如何变得更好。
天才作家的一生
第四个“W”是work,工作。《世说新语》非常“仙”,但是因为编辑者、创作者是皇亲贵族,其实也涉及如何管理国家、社会、团队和自己。work讲的是管理、成事。
J. D.塞林格,1919年1月1日出生,2010年1月27日逝世,活了91岁。
第三个“W”是wealth,财富。钱是什么?钱是不是好东西?钱是多好的东西?钱有没有不好?钱能干什么?钱不能干什么?
塞林格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富商家庭,成长过程中衣食无忧,父母对他有相当高的要求,但是他一直经历失败。
第二个“W”是wine,酒,包括一些能让人上瘾的东西,就是让你觉得双脚离地半尺,能够贴地飞行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塞林格中断了他的写作。1942年,就是他23岁的时候,塞林格加入美军陆军第四步兵师,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后来又碰到海明威,海明威还称赞过他的作品。1944年,他在欧洲战场转调任,从事反间谍工作。你会发现不少作家跟间谍、反间谍工作有一些关系,包括海明威、劳伦斯。
第一个“W”是woman,女性、女生、校花、妇女、女神。《世说新语》的背景是男权时代和环境,多数也是男性的故事。我会扩展一下概念,woman是人对人的爱意。
1946年,塞林格退伍,战争让他恐惧,他后来的一些关于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写得相当好,比如《九个故事》。他回到纽约后开始专心创作,第一本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1951年出版。1951年,他32岁,因《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举成名,这本书一直畅销,让他衣食无忧,成为少有的幸运的作家。
我提供一个解读《世说新语》的框架: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件事是什么?然后从1100多个段子中摘出最有意思的,让你体会人生大事应该怎么看,以及《世说新语》真实的三观。人活在世上,有七个“W”。视角是男性视角,但是对女性一定也有参考作用。
一本让人感到被治愈的书
你的人生七件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英文名叫the Catcher in the Rye,又翻译成《麦田捕手》,它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以霍尔顿为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被学校开除之后,在纽约城游荡两昼夜,试图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试图逃开他自己的境况去追求所谓的纯洁真理和真相,但是最后失败了——经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失败,最后又回家了。
《世说新语》涉及儒家、道家、释家,说明刘义庆招揽各路人才,只要文章好有巧思,咱们一块儿聊一聊,聊一些小事,就形成了“世说新语体”,聊的都是段子。一共是1100多条段子,形成了200多个成语。可以说,《世说新语》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延伸了汉语。
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反英雄形象成为主角,不仅不会让你烦,还能让你看到生活之美、人性之美,这不容易。
刘义庆活了41岁,所以我读《世说新语》的时候总能感到一股少年气,一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这种少年气来自于他的年龄,当然也来自他的出身:我是皇族,有学问,年轻,我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我应该活成什么样,我就怎么写。
读积极上进的小说,有时候你会觉得挺累的。读坏孩子的反叛故事,心里其实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放松感,这种放松感来自不努力也是一种生活。在主人翁试图往下走、乱混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人性的温柔、善良、美好、光明。所以,它有种莫名其妙的治愈力,会让你看到少见的光明,甚至少见的智慧。
第三,刘义庆聚集的文人也是一时之选,就是当时的文人里最能写能编、有文采的人。刘义庆做人低调,能善待他们。
一个屡屡失败的少年
第二,才华上出类拔萃。刘裕评价他“此吾家丰城也”,意思是刘义庆是我们家智慧和文学的结晶,可见刘裕对刘义庆的赏识和喜欢。
霍尔顿上的是当地最好的预科学校,正和对手进行橄榄球比赛。霍尔顿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可是霍尔顿一上来就不走运,就是失败。他误了比赛赛点,而且作为击剑队领队,他把运动装备落在了纽约地铁里,比赛被迫取消。然后他又得知,因为在学校成绩多科不及格,被学校开除,责令在圣诞节之后离开学校,而圣诞节从周三开始。
第一,皇亲国戚。他是开国皇帝刘裕的侄子,在开国的过程中,他当过武将,也立过功。
霍尔顿前往历史老师斯潘塞先生家,想和他道个别。因为希望不给老师添麻烦,让老师不要因为给他历史课打不及格而自责。霍尔顿想告诉历史老师,自己退学并不是因为他。
刘义庆身份非常特殊,其实我觉得又是老天定的,让他能够弄出点好东西。
后来霍尔顿跑到纽约,去了厄尼夜总会,回到旅馆后,他叫了一个妓女,叫桑妮。霍尔顿在灯光下发现女孩跟自己年龄相仿,当女孩脱去上衣时,霍尔顿不知所措。他告诉女孩,他就想跟别人聊天。
得天独厚的刘义庆
女孩很生气,虽然霍尔顿按时付费,但女孩仍旧带着老鸨回来向他要更多的钱,桑妮从钱包里又拿走了5美元,而老鸨莫里斯给了他一顿拳打脚踢。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比较混乱的时代。《世说新语》从汉末到东晋,集中、真实地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士人,能帮你了解大跨度的历史和人性。
霍尔顿在青春持续失败的状态下,一直在想的是悬崖就在那里,潜在的失败就在那里,他希望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希望所有的孩子不要掉进悬崖,可以有小的失败,但是不要掉进悬崖。
《世说新语》教会你我如何在油腻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你改变不了什么,但你可以活得不油腻,哪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他的英文老师安托利尼教给他一个观点,是“大卫·科波菲尔”们崇尚的精神,是一个名句:“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刘义庆生于403年,东晋元兴二年,于刘宋元嘉二十一年,也就是444年病逝,一共活了41岁。刘义庆招揽了各路人才来帮他收集、整理魏晋南北朝的段子,放到一本书里,就是《世说新语》。
这句话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名句,但霍尔顿并不完全认同。
人生苦短,不要太多贪恋
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童年阴影或不良经历,有可能跟人一辈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青春期,我们也可能放大一些事。在我们的荷尔蒙作用下,我们把一些事看得很重、很压抑、很黑暗。这些事跟父母、好朋友谈谈,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还是应该的。
面对生活,可以不走其他人走的路,简朴生活也是选择,世界上的路不止一条,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
而一些成年人会把自己不妥的行为习惯归咎于童年阴影,因此心安理得。过去的事情可以是你的阴影,可以是你的理由。如果换一个角度,你也可以把借口抛开,让它成为你未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