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康震评说李清照 > 第九章 夕阳岁月

第九章 夕阳岁月

应该说,《〈金石录〉后序》是晚年的李清照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比如在写到自己的文物一再散失的时候,她悲愤地写道:“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难道是天意认为我生来命薄,不该享受这些尤物?抑或是明诚在天有灵,过于爱惜这些文物,不肯让它们留在人间?为什么收藏它们是如此的艰难,而失去它们却如此的容易?这一番话根本就是对战乱世道的悲愤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其实,苍凉时代里哀叹自己命运的又何止李清照一人,不同的是李清照书写了出来,但是写出来又能如何?所以她在结尾处只能安慰自己:“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三十多年来,忧患得失何其多也!天地之间,本来就是分分合合,聚散无常,这本是人生常理,又何必太在意。

哀哀孱嫠心怀家国

第三,《后序》对于北宋王朝的覆灭、金兵的侵略、南宋小朝廷的狼狈逃窜,以及他们夫妻二人在靖康之变以后的战乱中颠沛流离、金石文物的悲惨命运等,也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篇记叙北宋士人、文化事业在战乱中悲惨命运的时代传记。

修订校勘《金石录》并撰写《〈金石录〉后序》,当然是为了完成赵明诚的遗愿,是为了在追忆夫妻二人情感历程中怀念往日的美好时光,这或许能减少一点现实中的痛苦,或许能使自己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寂寞、痛苦时,稍稍感受到生活中的一点点甜蜜的滋味。晚年的李清照有时偶尔也会与一些亲近的朋友饮酒赏花,或者做一些闺阁中的小游戏。然而,李清照毕竟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更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金石书”,只作独善其身者,她目前虽然孤身一人,形单影只,但她的内心、她的情感并没有脱离国家社会,脱离当前的动荡时局,对于沦丧的中原故土,她没有一刻不感到痛心疾首,没有一时不在深深地思念着,这在她的作品中可以说比比皆是。

比如,回忆赵明诚在莱州任知州的时候,她写道:“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赵明诚每日下班之后,返回家中即开始着手校勘古籍图书,每晚校勘两卷,校勘之后在书后写一篇跋文,详尽记叙校勘的过程与结果。二千多卷古籍图书中,经赵明诚题写跋文的就有五百多卷,可见赵明诚用心之专,用力之勤!李清照沉痛地说:如今这些图书上跋文的墨迹仿佛就是昨天写上去的一样,而赵明诚却去世已久,坟墓旁的树木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了!我们甚至可以想像,当李清照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她的眼前又浮现出了三十一岁的赵明诚的身影,又好像看到了赵明诚伏案校勘的身影,真是死者长已矣,生者情何以堪!

如:“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丑奴儿》)夜半三更时分,自己正在睡觉,忽然被点滴不断的雨声惊醒,唉,这缠绵不断的雨水,让我这飘落到南方的北方游子,怎么听怎么都像是思念故乡的哭泣声,怎么看怎么都像是自己的泪水!

第二,《后序》对赵明诚的事迹记载得比较详细。赵明诚的有关事迹散落在《宋史·赵挺之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书与史料笔记当中,既不系统,也不周详。李清照作为他的夫人,以非常细腻的笔触详尽地记叙了赵明诚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甚至细节,这为我们研究赵明诚以及他的《金石录》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再如:“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我的故乡在哪里?还是不要问我这个问题,让我再喝一杯酒,喝到沉醉,就不再去思念,不再去想念。看看香炉中的沉香已经快要烧尽,可是我的酒意尚浓,还是难以醒来。其实作者大概是永远也不想醒来吧!其难以排解的愁苦,一如李白的“但愿长醉不愿醒”。

比如,说到当年夫妻刚刚结婚的时候,生活贫寒,赵明诚不得不典当衣物,换来几百文钱,到东京大相国寺去淘买文物,李清照写道:“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这个细节非常妙。意思是说,两个人到大相国寺,用这区区五百文钱,买了几通碑文拓片、摹本,但还不忘买了一些水果、点心回家,在家里一边欣赏字画、碑文,一边吃着朴素的点心水果。“咀嚼”二字真是一语双关,既是说咀嚼碑文的味道,也是说咀嚼水果的味道。最重要的是,这一段描写将两个人那种朴素而略显贫寒,但却不失高雅情趣的生活展现得如此生动,这即是他们夫妻感情生活最美好的记载。

对故乡的思念也让她无时无刻地关心着朝廷与金国时局的变化。

第一,《后序》对于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记叙得非常详细,可以看作是他们二人结婚之后夫妻恩爱、两情相悦、志同道合的一部浪漫的婚恋传记、情感传记,这对于我们了解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情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五月,朝廷派遣同签书枢密院事、吏部侍郎(大体相当于今国务院副总理兼人事部副部长)韩肖胄为通问使,试工部尚书(大体相当于今建设部部长)胡松年为副使,前往金国,探望被金人囚禁在北方的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韩肖胄的曾祖父韩琦曾在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宰相,祖父韩忠彦也曾是宋哲宗、徽宗两朝的宰相。李清照的祖父、父亲两代人都曾得到韩琦、韩忠彦的赏识与提携,所以韩肖胄与李清照算得上是世交。这次韩肖胄与胡松年出使金国,是朝廷上下的一件大事,思念故土的李清照对于这件事情非常关注,她不顾身心的疲惫,振奋精神,挥笔写下了两首诗,为韩、胡两位使者送行,题目是《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总的来说,就是李清照所写的《〈金石录〉后序》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诗前的小序中,李清照写道:

因为从内容上来看,这篇《〈金石录〉后序》具有更为重要的人物传记价值与文学价值。清人阮刘文如评价说:“易安此序,言德甫(赵明诚字德甫)夫妇之事甚详。《宋史·赵挺之传》传后无明诚之事,若非此序,则德甫一生事迹年月,今无可考。”(《宋刻〈金石录〉跋》)明代人萧良评论说:“叙次详曲,光景可观。存亡之感,更凄然言外。”(明·朱尔绣《古今女史》卷3引《〈金石录〉后序》评语)

绍兴癸丑五月,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使虏,通两宫也。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落,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以待采诗者云。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距离《金石录》的面世已有十九年。自从在山东青州完成《金石录》之后,赵明诚便再次进入仕途,从此卷入连续不断的宦海沉浮中,再也没有时间精力去系统地修订、补正、校勘《金石录》。现在,在赵明诚去世五年之后,李清照又继承亡夫的遗愿,对这部金石文物的著作进行了认真系统的校勘整理,这对于九泉之下的赵明诚该是莫大的安慰!更重要的是,李清照在赵明诚、刘跂的序文之后,又撰写了一篇《〈金石录〉后序》。这篇出自女性之手的序文在文化艺术界以至民间的影响力远远超过《金石录》本身,更不用说赵序、刘序了。

意思是说,自己因为家道衰落,身份卑微,不敢贸然前去为他们送行。自己的身体虽然有病,但是听到他们出使金国的消息,非常振奋,所以写下两首诗为他们送行,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与忠心。

应当说,赵序与刘序的重点都在于《金石录》的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当然,赵明诚的序文也约略涉及到自己早年的一些经历。

第一首是长达八十句的杂言古体诗,其中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四十六句五言古诗,其主题是突出韩肖胄在朝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他身负重任,出使金国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给予热情的赞颂:

赵明诚在文物收藏生涯中,撰写过一本很重要的金石文物目录著作《金石录》,这部《金石录》是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规模更大、更有价值的一部研究金石之学的专门著作,也是后世研究金石之学的必备书籍。这部书在宋徽宗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前后基本完成,赵明诚在书前写序,详细记叙自己自幼从事文物收藏的经历,以及自己从事这项事业希望有用于世的深远意义。他又邀请好友,著名学者刘跂为《金石录》撰写后序,刘序对《金石录》的学术价值、学术意义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

我们之所以使用如此长的篇幅来讲这件事情,就是要说明,李清照虽然已届花甲之年,但是依然尽心尽力地承继着她与赵明诚的文物收藏鉴定事业。这充分说明李清照对文物事业的执著与喜爱,同时这也是晚年李清照思念赵明诚最好的方式,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寄托对赵明诚的思念,用这样一种方式来重温两个人将近三十年的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生活,这对于李清照而言是再合适不过了。

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

在《寿时宰词帖》中,米友仁首先介绍了这幅帖子内容的来由,然后写道:“先子因暇日偶写,今不见四十年矣。易安居士求跋,谨以书之。”意思是这幅字帖乃是家父闲暇的时候偶然写的,不见它已经四十年了!从米友仁的题跋中,我们不仅了解到米芾写字的日常情形,而且对这些字的来历以及价值都有了清楚的认识,此种题跋对鉴定米芾字迹的真伪当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意思是说,韩肖胄将个人与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毅然出使金国,堪为朝廷的榜样。据《宋史·韩肖胄传》记载,韩肖胄出使金国之前,向宋高宗辞行。当时金国兵强马壮,南宋君臣人心胆怯。韩肖胄对高宗讲,目前大臣们对于讲和还是主战各有不同意见,朝廷没有定论。但是从长远来看,讲和终究不过是权宜之计,为的是度过眼前的难关。等到大宋将来国力强盛,军威大振之时,朝廷肯定还是要一洗靖康之耻,收复中原的。我与胡松年此次出使金国,朝廷先不要贸然撕毁与金国的和约。我们如果半年多还未能还朝,那就说明金国人另有图谋,陛下一定要从速进军北方,万万不可因为我们滞留金国而有所顾忌,延缓了进军的时机。这大概算是临行之时他给宋高宗的政治遗嘱。

在李清照带来的米芾《灵峰行记帖》上,七十五岁的米友仁写道:“拜观不胜感泣,先子寻常为字,但乘兴而为之。今之数句,可比黄金千两耳,呵呵!”我看到父亲的字,感慨万千,不胜唏嘘。家父日常写字,都是乘兴而为,这个帖子居然写有这么多字数,价值黄金千两了吧!

韩肖胄的母亲很了不起,韩肖胄向她辞行,韩母对他说:“我们韩家世代领受国恩,现在朝廷有命,自当勇于前行,不要顾念我这个老太婆。”宋高宗听说后很受感动,专门下旨封韩老太太为荣国太夫人。应当说,李清照在诗中对韩肖胄的称赞与韩肖胄的言行道德是完全一致的。

二、米友仁的这种双重身份,使他在米芾字帖上的题跋具有很高的鉴定价值,对于这两幅字帖真迹的鉴定具有关键的意义。事实上,米友仁的题跋的确对于米芾的这两幅字有所评论,特别给予了肯定性的鉴定意见。

诗的第二部分是三十四句七言古诗,主要是赞颂胡松年的品德与才能。其中有这样几句颇为醒目:“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国难当头之际,使者们在风雨飘摇的时刻肩负朝廷使命,一路上车声粼粼马声萧萧,无论是壮士与懦夫都为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生死的精神而感动得掉下眼泪!真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的悲壮情怀。

一、米友仁是南宋著名书法家,又是米芾的儿子,小米在大米的这两幅字帖上留下题跋,将会大大提升米芾这两幅字帖的文物价值与审美价值;

据《宋史·胡松年传》记载,韩、胡两位使者此次出使金国,见到了金国在北方拥立的伪齐傀儡皇帝、原北宋大臣刘豫。刘豫要求他们二人以君臣之礼拜见自己,胡松年回答说:“你我均为大宋朝臣,不当用君臣之礼。”刘豫问胡松年宋高宗身体如何,胡松年回答说:“圣主万寿。”刘豫又问宋高宗未来有何打算,胡松年坚定地回答说:“圣上的意思一定要收复故国疆土方才罢休。”刘豫原来妄图在韩、胡二人面前摆摆威风,吓唬吓唬他们,没想到在胡松年的跟前碰了几个软钉子,嚣张的气焰才慢慢收敛起来。但是要知道,韩、胡这次出使金国,也冒了很大的风险,朝廷众臣对这趟差事充满疑惧之心。韩、胡的言辞行为不仅要维护大宋朝廷尊严,还要小心谨慎,否则不仅会惹来杀身之祸,而且还会挑起宋金两国的战端。韩肖胄、胡松年在强敌与叛贼面前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且能全身而还,不能不说是大大的忠臣、大大的能臣。

因此,题跋既是对字画的美学评论意见,也是对它真伪的鉴定意见。李清照之所以先后两次不辞辛苦拜会米友仁,主要的原因在于:

除了称颂二位使者,李清照还在诗中对他们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要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第二,“巧匠何尝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与金国人谈判,不能只听信、依靠朝廷,还要虚心听取老百姓们的意见。总之,两国交兵也罢,谈判也罢,都不只是朝廷之事,也是百姓之事,要广用人才,走群众路线,用其所长。

在这里,需要就古代书画的鉴定鉴赏方法做些必要的简单说明。中国书画鉴定真伪的大体依据有:印章、著录、别字、年月、避讳、款识等等,还有就是题跋。题跋一般都是后人写在字画上的评论文字,大都以诗歌或散文的形式咏叹、评论书画作品与作者,或者评论前人的题跋是否妥当,并且一般都会对字画有鉴定式的评价。所以高水平的题跋对于鉴别字画真伪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题跋价值的高低,则与题跋者鉴别鉴定文物字画的能力与声誉有直接关系。

谁说李清照晚年足不出户,两耳不闻窗外事?完全不是,她不仅洞察窗外之事,而且其敏锐的洞察力比那些当局者当事者高明得多!这样的真知灼见,表现了李清照清醒的政治头脑与政治远见。在这部分的结尾,李清照发出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我愿为收复故土而将鲜血洒在故乡的土地上,这与岳飞“还我河山”的呼唤真是异曲同工啊!

晚年的李清照,越是孤独寂寞,就越是思念赵明诚;越是思念他们共处的美好时光,就越是对手上所剩无几的金石字画等文物珍爱有加。她虽年岁日增,但还是常为这些藏品而来回奔忙。比如在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六十六岁的李清照就曾先后两次拜访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儿子、南宋著名书法家米友仁,请他为自己收藏的米芾的两幅字帖题跋。

李清照所写的第二首诗是八句七言律诗,诗中想像两位使者在北方受到民众欢迎的情景。诗中最为醒目的是这两句:“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意思是说,我们圣上的诚信之心像太阳一样明亮,但是《诗经·小雅·巧言》说得好:“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王屡屡与他国结盟讲和,祸乱反而会越来越多。这两句话似乎充满矛盾,好像是完全相反的,其实就是正话反说:你不是非常老实、诚信地与金国讲和吗?其实,越是卑躬屈膝地讲和,越会有更多的祸乱产生,只有加强国防,发展实力,才能真正保证国家的稳定。从这两句诗来看,我们似乎可以说,李清照在宋金关系上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

承言继志后序金石

李清照以老病之身却一口气创作了总数达五百多字的两首诗。这两首诗,表面上看是在赞颂两位使者,为他们送行,实际上借此机会系统地表达了自己对于靖康之变以来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宋金两国战和局面的基本看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两首诗是李清照结合自身的经历,对靖康之变以来七年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结,这个总结是李清照个人的,但却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也表现出李清照卓越的政治见识与政治眼光,在当时主和派大权在握的情况下,能够在诗中如此直率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也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

用船之轻小来衬托愁之沉重,这不能不说是极为高明的文学手法!而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坎坷曲折,那么多生活的打击,那么多孤独寂寞,又怎会有如此深刻的情感体验?又怎会想到小船之轻与忧愁之重的强烈反差?“穷而后工”,此话的确不错啊!

桑榆暮景珠沉玉陨

读着这首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来李清照少女时代的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的她是多么的活泼、快乐,充满勃勃生机!可是现在的她呢,却是“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本想去双溪泛舟散心,竟担心小船载不动她的忧愁!两相比较,形成多么鲜明的对照!又有谁能知道,在写《武陵春》的时候,李清照是不是也曾想起了《如梦令》?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李清照的作品中,既有像《武陵春》那样缠绵悱恻的婉约之作,又有像《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这样金刚怒目式的豪放之作。这似乎代表了李清照人格情感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因为中年以后尤其是晚年时期坎坷生活的挫折,她似乎不愿意再让外界干扰自己那颗孤独寂寞却又敏感的心;另一方面,由于她敏锐的眼光,刚强的个性,独立的人格以及活泼的性情,使得她又情不自禁地希望能够重新返回火热的现实生活,这种矛盾的心情交织在她的内心世界,在《永遇乐》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总不能就这样枯坐终日!总不能就这样每日以泪洗面!听朋友们说起双溪风光甚好,春色尚佳,不如一起划着小船去看看,去散散心。可是,自己这满怀的愁绪、满心的哀伤太沉太重,纵然心中明白,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是此时此刻的她又如何能够放得下?既然放不下,那小小的舴艋舟又如何能够载得动我的一腔愁绪呢?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那是因为只要坐到梳妆台前,眼前就浮现出曾与赵明诚共度的幸福时光,也许当年,易安梳妆打扮时,明诚便陪伴在她的身后。可是现在,熟悉的一台一凳,一梳一镜,一切的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而斯人早已离去六年了!一切的一切都已结束了,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张张嘴,想要说点儿什么,可是眼泪却已止不住簌簌地落下来。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是暮春三月里的一个上午,风已停了,春花落尽,只余淡淡尘香,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无精打采。诗人说:“日晚倦梳头。”这个“日晚”不是说晚上,晚上要休息了,怎还会梳头?就说是晚上,那词人也不可能从早到晚一直呆坐还不梳头吧!所以这个“日晚”是说日色已晚,日头已高,可我们的女主人公还是没精打采地坐在梳妆台前,一点梳洗妆扮的心情都没有。

这是一个元宵佳节的傍晚,晚霞如金,白云如璧,真是一派祥和的佳节景象。然而此时此刻,诗人却恍惚之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是在临安,还是在东京?只看见浓密的柳色,只听到《梅花落》的笛声,春天这就来了吗?我们知道,元宵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而此时的江南,正是莺飞草长,其乐融融。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只能勾起作者的无限伤心事,她不禁问道:“次第岂无风雨?”刘禹锡有诗云:“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枝词》九首其七)心境不佳,再美好的春意,也似乎笼罩着风雨的阴影。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还有不少的朋友,他们乘着香车宝马,欢欢喜喜地来邀请我吃喝玩乐,共度佳节,然而我都一一谢绝。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说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确,在这个时候,佳节是朋友们的,快乐也是他们的,孤孓一身的词人什么也没有。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此刻,她所拥有的是什么呢?是无比甜美的回忆,是点点滴滴幸福的追忆,她幸福地活在回忆当中——你看,那还是在东京,还是在少女的时代,也是这样一个融和的天气,也是一个元宵佳节,我与伙伴们打扮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去看花灯,去吃宵夜,去尽情地快乐。

李清照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并没有因为身心的损伤而减少,相反地却呈现出创作的高潮,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贴切地反映了她此时此刻的心境。在《武陵春》中,她写道: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憔悴的容颜,花白的头发,衰老的心境,夜间出去?还是不要出去吧!任何鲜艳的花灯、美丽的欢笑、斑斓的衣裙、喧闹的人群,都太容易刺痛词人那颗脆弱、敏感、孤独的心……然而,谁也不会想到,我们的词人、花甲之年的李清照,悄悄地撩开门上布帘儿的一角,偷偷地在听朋友们欢欢喜喜的说笑。

古人说得好:“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元遗山诗》)个人遭遇的不幸,生活的挫折与坎坷,却往往能够造就诗人创作成就的飞跃,因为苦难的生活与遭际磨练了诗人的精神,也锻造了文学的形象与气质。

她多么渴望充满热情的生活,多么渴望正常的家庭的温暖!这都是她以前曾经拥有过的,而现在,这生活只能存在于她年迈的记忆当中,只存在于撩起的门帘儿那一个小小的角落!这种矛盾的、尴尬的欲说还休的复杂心情,又怎么能够说得清楚!而这,不正是时代的动乱、国家的沦丧投射到女词人内心上的一段挥之不去的沉痛的阴影吗?

命蹇词工舟轻愁浓

这首词在后代人心中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宋末词人刘辰翁读罢这首词说:“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须溪词》卷2)意思是说:我自从在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读到李清照的这首词,不禁落泪。三年过去了,可每次读这首词,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仿照这首词的音律唱和了一首,词采虽然不及,但是悲苦之情大大超过了原作!公元1279年,南宋王朝灭亡。为什么三年来刘辰翁读《永遇乐》总是“为之涕下”?就是因为从中读出了国家即将沦丧的哀痛之音!

李清照在经历了战乱的磨难之后,又经历了再嫁、离婚的苦痛,现在,已经五十多岁的李清照不仅依然孤身一人,而且精神饱受折磨,身心俱损。我们不禁为这位天才的女诗人感到担心,以她这样一种精神、身体状态,还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吗?动荡的时局、不幸的婚姻、痛苦的精神,还能够让我们的女词人焕发诗情吗?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即公元1156年前后,李清照在孤独、寂寞以及对昔日时光的回忆中走完了一生,享年七十二岁。

《添字丑奴儿》

夕阳岁月里的李清照,没有在孤独的生活中沉沦,更没有在寂寞的回忆里丧失热情。相反,她像枫叶一样,在经历了严霜的考验之后,生命放射出更加红润的光泽,而且红得更加深沉,更加浓烈。如果说,年轻时代的李清照好比一缕清澈的泉水,从山涧里欢快地流过,那么,年迈之际的李清照则好比一泓静静的潭水,宁静而深厚,但却依然是如此的澄澈明净,当一片小小的树叶不经意地落在这水面上,便会激起一层淡淡的涟漪,这一层淡淡的涟漪静静地扩散开来,一直扩散到我们这些后人的心里……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在熔金落日、合璧暮云中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程。了解了她的人生,解读了她的作品,我们不禁要问,才情高超的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她为何能成为古代最杰出的女作家?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请看第十章《一代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