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康震评说李清照 > 第六章 生离死别

第六章 生离死别

荣辱与共难以严苛

但这确是一个存在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赵明诚在这个事件当中,显然扮演了一个最不光彩、最丑陋的角色。这与他在此之前所扮演的优秀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与妻子相知相伴相濡以沫的光彩形象并不矛盾。换句话说,赵明诚可能是个非常优秀的学者、学问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丈夫,但却未必是一个好官,一个有能力的官,一个有责任心的官,更不用说他有多么高的政治道德、政治操守。事实上,正是从这件事情上,我们恰恰能够看得出来,宋朝官员特别是知州、知府这一类的中高级官员的政治素质,赵明诚的这个经历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特殊性,但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或许从这个侧面能够解释,为什么北宋王朝花费巨大的金钱供养了如此庞大的官僚群体,却始终在辽国、西夏、金国的军事打击下节节败退,终至灭亡。也许,正是因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惟一出路就是做官,如此一来,不管此人是否具备做官的素质,只要书读得好,科举考得好,便有资格做官,至于他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官,有责任的好官,他到底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反而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了。

临阵逃走的赵明诚遭到了罢官的惩罚。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从现在李清照仅存的诗词文章中,却看不到她对于丈夫这次所作所为的任何议论与意见。在那部详载他们夫妻生活感情历史的《〈金石录〉后序》中,提及此事,她仅是非常客观地写着:“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即是说,本朝建炎三年九月,赵明诚被起用担任建康知府,到了第二年即建炎四年春三月被罢免。看到这样一句未带任何感情色彩,仅是对事实进行客观陈述的话语,我们的心中会感到疑惑,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李清照是一个疾恶如仇、爱憎分明,仰慕人杰鬼雄的奇女子,而不是一个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视若无睹的冷美人。李清照这一个客观的陈述句引起我们的许多疑问!

我们的心中也许会非常吃惊,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怎可能是如此不堪?

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说,由于对丈夫的偏爱蒙蔽了李清照的是非观念?应非如此,因为就李清照的个性与见识判断,可以肯定地说:她不仅对丈夫的行为有想法,而且也会有评价,关键在于她没有将这样的想法与评价写下来、表达出来!那么,李清照对于赵明诚行为的看法评价究竟如何?为何李清照未将看法评价表达出来?

如果说当初赵明诚本着推托敷衍的心理,打着不在其位便不能谋其政的旗号,不过问此事,或仍有道理可说。但是“缒城宵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连夜从城墙上攀绳而下,乘夜逃走,此等行为简直就是卑鄙无耻、猥琐丑陋!我们姑且不谈城中百姓的命运如何,就是家中的妻儿老小又该如何?李清照又该如何?大批的文物又该如何?他们总不可能都随你“缒城宵遁”吧!幸亏乱兵没有进城,如果乱兵攻进城中,李清照等人的命运真是不堪设想,江宁城的命运真是不堪设想,文物藏品的命运更是不堪设想。

秉实而论,史料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寻找答案需要结合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平思想经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予以合理的推测与猜想。

李谟看到赵明诚不予理睬,只好自己采取单独行动。他命令自己的部队以及地方兵民埋伏在乱兵必经的道路两旁,在路口搭建栅栏,阻止乱兵前进。半夜时分,乱兵果然在城中天庆观纵火,鼓噪起兵,企图攻占江宁城。但是由于李谟事先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的预防举措,乱兵始终无法攻进江宁城中,最后只好砍开南城门逃离而去。第二天天亮之后,李谟赶紧前去拜见赵明诚,想要汇报昨夜的详情,但万万没有想到,赵明诚与江宁府通判毋丘绛、观察推官汤允恭——三位江宁城首长,居然在昨夜从城墙上吊下绳子,逃命走也!

第一,李清照究竟会对赵明诚的行为有怎样的看法与评价。从前面我们对李清照的描述来看,她是一个个性耿直,爱憎分明,善于分辨政治是非曲直的奇女子,不寻常的女子。对于赵明诚临阵脱逃这样明显的政治错误,朝廷已给予严厉的惩罚,而且已经罢去赵明诚的官职,应当说,这起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显而易见,李清照对此事的态度必定是坚决鄙弃而且持反对态度,我想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在战乱将起的关键时刻,在新任江宁知府尚未到任的时刻,在已经知晓乱兵即将谋反的时刻,江宁这座东南重镇的最高首长,或可说已经离任但尚未离城的最高首长,却将关系到全城百姓性命安危的大事置之脑后,不闻不问,这难道是一个有良心、有责任心的好官所当作、所当为的吗?赵明诚做官做到如此苟且贪生,如此冷漠而无动于衷,实在让人为之心寒。

第二,李清照为什么没有在诗文中公开她的这种批评与反对。从内心来说,赵明诚的行为必然让个性刚强的李清照深感失望甚至鄙夷,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李清照虽然见识超越同时代的人,但毕竟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她与赵明诚终究是夫妻,况且赵明诚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一家之主,赵明诚如果彻底倒下了,那这个家也就崩溃了!所以李清照虽然在政治上对赵明诚深感失望,但在生活上、在家庭内部,反而要更加维护他、照顾他、体贴他。毕竟,居家生活与政治风云是两回事,李清照在政治上的是非感再强烈,也不能以此就对赵明诚宣布决裂,划清界限,更不可能如对待逃兵一般,对赵明诚有什么过激的言行。

赵明诚所犯的错误正在于此。

第三,赵明诚做出这样不光彩的事情,虽是他的个人的行为,但作为他的夫人,李清照亦同感此辱,俗话说:“夫贵妻荣,夫贱妻辱。”夫妻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朝廷对赵明诚的罢官,就已让这家丑传得沸沸扬扬,因此对于当时的李清照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谴责、批评、教育赵明诚,而是如何将这件事情的消极影响消除到最低限度,如何不要因此而影响到赵明诚今后的仕途。如以道德评断的眼光来看,李清照这样的做法或是丧失原则立场,但生活在那个封建的时代,李清照的眼光不可能超越时代。赵明诚在仕途上的沉浮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家庭,在这种情形下,李清照又怎么可能再在诗文中公开抨击批评赵明诚呢?

这或许就是赵明诚处理这件事所坚持的原则立场。然而,任何一个稍有道德良心与理智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多么似是而非的道理,简直是强词夺理的逻辑!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多年前的一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在战斗即将开始的前夜,一位连队教导员接到了调离战斗部队的调令。按道理,他完全可以离开这支即将走向战斗最前线的连队,但是愤怒的连长对他说:“你可以选择离开,但在你选择离开的同时,你也就从此选择了可耻的逃兵的道路。”

第四,在南宋初期,由于宋高宗小朝廷在政治上对金国一味地忍辱退让,在军事上节节败退,使得许多地方官员在动乱面前丧失斗志、丧失信心、丧失气节,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实,赵明诚这次所面对的兵乱规模并不算大,而且不过是宋朝军队的内乱,他的临阵脱逃也只不过是当时官员临阵脱逃众多事件中之一小件而已。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将不像将,兵不像兵,人心离散,世道沉沦,当时的人们也许早就对这样的事件见怪不怪了。大难临头,皇帝尚且弃百姓于不顾而抱头鼠窜,何况像赵明诚这样的一介书生、一介文官呢?

宋高宗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此时赵明诚担任江宁知府已一年半。这一年的二月,御营统制官王亦率领京都部队驻扎在江宁,这个官职比江宁知府略低,但他所率领的军队直属朝廷,不归赵明诚管辖。王亦图谋不轨,企图谋反作乱,他们约定以夜间纵火作为起兵的信号。幸运的是,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得知了这个秘密,他马上将这个重要的信息告知江宁守臣、兼任江南东路经制使的赵明诚。说来也巧,就在此时,赵明诚刚刚收到赴任湖州知州的调令,换而言之,此时此刻,他虽然仍在江宁城中,但按理来说,他的身份已经不再是江宁知府,而应是未真正赴任的湖州知州,是身在江宁府的湖州知州。也许正因如此,所以当听到李谟报告这个万分危急的秘密消息时,赵明诚居然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的道理似乎很简单:我既已不是江宁知府了,发生在江宁府中的事变应当由朝廷任命的新上任的江宁知府来解决。换句话说,即是不管新任的江宁知府是否已经到任,赵明诚都已将相关知府的职责提前交付给他,也就是说,处理这件兵变事端的好坏结果都与赵明诚无关,而是与那个尚未到任、完全不知情的江宁知府有关。

分香卖履杞妇悲深

整件事情详细记录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籍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赵明诚罢官之后,江宁没法待了,湖州也不用去了,根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的记载,他们先后在安徽芜湖、当涂一带盘桓游弋,并打算在江西赣水之滨定居。五月份,他们到达池阳(今安徽贵池),在这里接到皇帝的圣旨,继续任命赵明诚为湖州知州,此时距离赵明诚被罢免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或许是因为当时国难当头,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或许也是因为赵明诚的两个兄长都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员,反正,赵明诚又走上了仕途之路。按照惯例,赵明诚必须立刻去面见宋高宗。此时的宋高宗在金人的追击下,暂居于江宁城,而江宁已改名为建康。也就是说,在事隔三个月之后,赵明诚将重回建康城,回到这个导致他被罢免官职的耻辱之地,来面见皇帝,来重新恢复他的官职。这倒是一个非常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机缘巧合,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在哪里跌倒的,从哪里爬起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李清照奋力写下这些壮怀激烈、金刚怒目的诗篇,怒斥那些贪生怕死的朝廷官员的时候,在她的身边,就出现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典型。这个人竟然就是她的夫君赵明诚!

赵明诚要立刻回转建康晋见宋高宗,只好将李清照暂时安顿在池阳,他则一个人从陆路赶往建康。两个人就此分手。在《〈金石录〉后序》当中,李清照对两个人分手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李清照回忆道:

时局板荡德甫失节

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比如对于著名的悲剧英雄项羽,她也是大加赞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唐代诗人杜牧曾在诗中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这是一首为历史翻案的作品,意思是说,假如项羽当初过了乌江,还有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可能。这两首诗对比起来,李清照的这首诗显然更有一种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正因为不过江东,慷慨悲壮地直面死亡,方才显示他顶天立地的人格尊严,这比起那些大战一起就缩头缩脑、苟且偷生的部分宋朝官员、将领,真是有天壤之别。显然,李清照就是要借着项羽这个千古大英雄来对照南宋小朝廷,来激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抗金的队伍当中去。

六月十三日这一天,赵明诚将行李搬到岸上,他坐在岸上,穿着夏天的布衣,头上扎着头巾,露出明净宽阔的前额。他的精神看上去非常振奋,好像猛虎一样富有生气,目光明亮,灼灼射人。赵明诚望着船内,与我告别。我的心情既慌乱又难过,对他喊道:“如果在池阳城中遇到紧急状况怎么办?”赵明诚远远地用手指点着说:“随着众人逃吧!如果真地遇到紧急情况,迫不得已,那就扔掉那些包裹行李;再不行,就扔掉衣服被褥;如果仍不行,就扔掉书籍卷轴;终是无法避免,那就扔掉古董器皿。只有那些祖宗灵牌牌位等宗室礼器,你自己牢牢地抱着它们,要与它们共存亡,千万不要忘记了!”说完这番话,赵明诚纵马而去,再也没有回头。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样一介女子,不过吟风弄月而已,不过儿女情长而已,殊不知李清照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不仅有婉约之情,更有雄壮之气,不仅有雄壮之气,更有非凡的历史洞察力、鉴别力,正是这种洞察与见识,造就了她的诗词具有一种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呈现出时而豪放锐利、时而典重妍婉的美学风貌。

从赵明诚与李清照间的简短对话能够看出,那些古董器皿在赵明诚眼中真是无比的重要!而他给李清照安排的应急预案,最终的结果竟然是与宗室礼器同归于尽!可见赵明诚在经历了建康城的耻辱经历之后,不仅仅懂得了生命的宝贵,更懂得了还有比生命更宝贵更值得捍卫的东西。

后面两句的意思更加尖锐。“南游”一句是说,宋高宗君臣以及自己一家人仓皇南渡来到江南,感受到的是吴淞江水的寒冷,这里特别提到吴淞江水的寒冷,实际上是在讥讽宋高宗君臣懦弱胆小害怕抗战感到胆寒;“北狩”一句是说,北方宋徽宗、宋钦宗等人此时在金人控制下,也定是生活在易水一样冰冷的环境中,忍受着现实与心灵的双重屈辱与折磨。其实这一句也包含一个鲜明的隐意,那就是如果宋高宗君臣一味的懦弱胆小,那远在金国的宋徽宗父子何时才能回归故国?北伐中原,收复故土则更是遥遥无期了!

赵明诚那边在岸上千叮咛万嘱咐,惟恐她出什么问题,李清照这边在船上肯定是连连应声,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没出什么问题,倒是赵明诚发生了致命的大问题!

这即是刚刚历经家园被毁,颠沛流离南窜江宁,花费毕生心血收藏的金石文物“皆为煨烬”后,李清照这样一位柔弱女子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官夫人的铮铮铁骨!与她相比,那些一味软弱退让,总是梦想通过讲和来维持苟安局面的所谓士大夫岂能不汗颜?

七月底,距离赵明诚与李清照分手不过一个月,李清照忽然收到赵明诚的来信,告诉她自己由于一路上纵马奔驰,鞍马劳顿,加上气候炎热难耐,所以得了疟疾,病倒在建康。收到书信,李清照既担心又害怕,因为她对赵明诚实在是太了解啦!她深知赵明诚是个性子非常急的人,怎能忍耐疟疾的折磨。病发之时,全身时冷时热,发抖不止,而身体一旦发热,赵明诚为了快点结束疟疾的折磨,必定吃大量的压服热性的寒性之药。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解决了热毒发作,但是大量服用寒性之药,却易患上痢疾,那样一来,寒热交加,病情反而会加重的!

李清照这两句诗的主要意思就是:希望现在跟随宋高宗来到南方的士大夫,不要一味沉浸在丧失国土、亡国亡家的悲痛中,要学习王导,振奋精神,积极准备北伐;而滞留在北方的士大夫更不可放弃收复国土的决心,要学习刘琨奋勇抗战到底的精神。

想到这里,李清照真是忧心如焚,她连忙乘舟起程,连夜从池阳赶往建康,一晚上走水路三百里。李白曾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池州到建康,水路的实际距离也有千里之遥了!李清照真是恨不得“千里建康一夜还”!等到了建康,果然不出李清照所料,赵明诚服用了大量的柴胡、黄芩等降温、散热的寒性之药,这样一来,不仅疟疾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由于寒性的药物服用过多,还患上了痢疾,不仅忽冷忽热,还加上严重的腹泻,真可谓数病发作,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

“北来消息少刘琨”中的刘琨与王导同时,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著名的爱国志士,年轻的时候曾与好友祖逖闻鸡起舞,相约要做出一番事业。西晋王朝被迫南渡之后,他以太原为根据地,在左右强敌环伺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积极抗击北方少数民族,成为晋朝在北方敌后的主要代表与权力象征。

这样的忽然变故对于李清照来说简直就是五雷轰顶,猝不及防,她原以为丈夫到建康之后,会尽快领取诏命,然后返回池阳,带上她同往湖州赴任。没想到这一次的分手竟是生离死别!看来这个建康城真是李清照的伤心地——当初他们一家人仓皇南渡,来到南方的第一站就是建康;建康还是赵明诚南渡之后担任第一任官职的地方,也是他仕途生涯中惟一留下耻辱记录的地方,还是他埋葬过去的羞辱、黑暗,即将开始新仕途的地方,更是他与李清照生离死别、一别音容两渺茫的伤心地!

意思是说,当初赵明诚的妻子李清照亦曾作诗讥讽当朝的士大夫。“南渡衣冠欠王导”中“衣冠”指跟随高宗南来的士大夫。此句李清照用了一个典故——根据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朝初建的时候,从北方南渡的士大夫们常常在一起饮酒聚会,有一次,大家望着江南山水,不禁想起北方中原风景,于是相对落泪,非常感伤。只有宰相王导拍案而起,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大家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不要像囚牢中的犯人一样悲切对泣,要振作精神,筹谋收复中原失地的宏图大业。

八月十八日,赵明诚一病不起,取笔作绝命诗,未对家中琐事有任何交待,就此撒手而去。李清照与赵明诚这一对二十八年相知相伴的知音夫妻,就此画上了一个悲痛欲绝的句号!这一年,赵明诚四十九岁,而李清照才四十六岁,在知天命之年尚未到来之际,夫妻二人便阴阳两隔了。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一生有七十年的话,赵明诚走了不过三分之二的路程就遽然倒下,而李清照则注定要在孤独中走完剩下的路途。

宋人庄绰《鸡肋编》卷中记载:“时赵明诚妻李氏清照亦作诗以诋士大夫云:‘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又云:‘南游尚觉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后世皆当为口实矣!”

托尔斯泰曾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你和另一个人一起走进生活,那人突然掉进了黑暗,你停下来,朝黑暗里看了一眼。”现在,赵明诚已经掉进黑暗之中,而李清照却只能从他身旁走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掉入可怕的深不见底的黑暗之中,眼睁睁地看着那黑暗一点点地吞噬掉他的健康、他的身体,却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当年新旧党争之时,李清照想要请求公公赵挺之救助自己的父亲,但是赵挺之并未施以援手,于是李清照在诗歌当中直言不讳地指责赵挺之“炙手可热心可寒”。现在,当遭到破家之灾,亡国之痛,李清照又如何能仅用温柔婉约的方式表达?她必定还要来一次直言不讳,要用金刚怒目表达对金人的憎恶,更要用金刚怒目表达对当局者的不满与愤怒!

李清照提笔为赵明诚写下一篇祭文,全文已散佚失传,只剩下中间的一对残句:

不平之鸣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这首《临江仙》就是温柔婉约的方式。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她说:因为北方金人的铁蹄踏碎了我的家园,才让我不得不流落到南方的建康!才让我平白增添了无穷忧愁!我衰老的不只是容颜,还有我那颗本来安宁、恬静的心!北方金人占据了我的家乡,毁灭了我们多年的收藏,那是我们夫妻俩的生命!琴棋书画、吟风弄月的美好生活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只剩下衰老的身躯、憔悴的心情。还能做什么呢?只能在寒风中默默地凋零罢了!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亡国之人,那花灯再灿烂、雪梅再俏丽,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又何美之有?

这对残句中用了两个典故。白日正中,是说唐代著名的禅门居士庞蕴入灭(佛教徒亡故)之前,令其女灵照出门观看日头,灵照回报说,太阳已至中天,但是略有侵蚀。庞居士出门观看,灵照趁这个当口,坐到庞蕴的座位上,合掌化灭。庞蕴看到后,夸奖女儿对禅机的领悟高超,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李清照运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赵明诚在自己之前亡故,总要好过亡于自己之后,免得更加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明诚的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当然是李清照宽慰自己的话。

前面所提到的这首《临江仙》就是这样一首表达不平之鸣的作品。

坚城自堕,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攻打莒国,齐国大夫杞梁战死,他的夫人听说后放声大哭,听到的人都哀伤不已,莒城因此而崩塌。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李清照运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赵明诚好比是国家的栋梁、长城,现在这栋梁、长城倒了,我这杞梁之妻是多么的悲伤!

自从靖康之变以来,李清照历经国家覆亡、多年心血皆为煨烬、家园被毁、颠沛流离的创痛,国难家恨的一桩桩巨大变故像鞭子一样剧烈地抽打着李清照的内心,低落愁苦、无法平伏的心情只能借文字宣泄而出。韩愈曾说过,“大凡物有不得其平则鸣”,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心中有不平则鸣,自然就会喊出昂扬之声!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这种不平静的心情与心态,必然会酝酿出具有卓越思想水准与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来!

如果说这篇祭文表达了李清照在赵明诚刚刚去世时的强烈悲痛之情,那么,《孤雁儿》这首咏梅词则是表达了赵明诚逝后李清照的孤独、寂寞。它虽然只是一首咏梅词,但这梅花却成为离合悲欢的见证,描写出自己在丈夫死去后清冷孤寂的生活与凄绝悲凉的心情:

秀中有刚铁骨铮铮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但对于秀中有骨、性格鲜明的李清照而言,这样的感慨却完全能够理解。综观前面几章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不仅仅是一个出身官宦之家的小女子,不仅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女,更不仅仅是赵明诚的官太太,而且还是一位爱憎分明、个性独立、不畏权势、富有见识的女中英杰。作为一位战乱时代的弱女子,封建时代的家庭主妇,她当然没有机会、权力走上朝堂,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甚至亲自为国家危难而献言献策,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关心国家的文学家,她却可以借助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忧虑,表达自己的心情。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在大宋王朝风雨飘摇之际,李清照历经磨难,辗转来到了丈夫赵明诚担任知府的江宁城,李清照在诗词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家破国亡的焦灼与痛苦。李清照在江宁的那段日子,每逢下雪天气,必然登上城楼,远望赋诗,并邀请丈夫唱和。在《临江仙》那首词当中,她感慨自己人老建康城,感慨自己老去无成,对于一个身为江宁知府夫人的贵妇人而言,这样的感慨似是无病呻吟,让人有些不能理解。

早上起来,日头已高,心情却很坏。看那玉炉中的沉香已经快要燃尽,只剩下一缕缕断断续续的沉香烟气,只剩下渐渐冷却了的香炉,陪伴着我静如止水的内心。不知什么时候,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悠扬清雅的笛声,吹的是古曲《梅花三弄》。啊!这个春天是多么的悲伤,多么的难过,本来这熟悉的曲调能够吹开多少美丽的花瓣,能带给我多少快乐!而现在,听到这笛声,却只能让我更加伤心,更加不能平静,我多么辜负这大好的春光啊!屋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的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流淌,当年与我一起吟诗作赋的心上人哪里去了?当年与我靠在一起听这《梅花三弄》的人儿再也回不来了,只留下冷清的小楼让我空自伤心!不管怎样,还是让我折下一枝美丽的梅花吧!就当是折下了一枝美丽的春色。可是,当年陆凯在江南折下一枝梅花,他可以寄给长安的好朋友范晔,而现在的我,折下这一枝美丽的梅花又能寄给谁呢?不论是人间,还是天上,都永远不会有人收到这一枝孤独的梅花。

《南歌子》

细细回想起来,赵明诚的故去,确实也不是偶然的。从靖康之变以来,赵明诚与李清照深感国破家亡,惶惶不可终日;然后是赵明诚护送家中大批的文物金石字画,乘船一路仓皇南下江宁,为母亲奔丧;接着又是担任江宁知府,结果力不从心,力不胜任,因为个性懦弱,最终却落得个临战弃城而逃的耻辱结局,这样的耻辱必将给赵明诚造成非常沉重的精神负担;再则又重新起用,继续担任湖州知州,为了早日洗刷自己身上的污垢与耻辱,赵明诚不顾七八月间南方的酷暑,连日纵马赶往建康面见皇帝。结果,两三年来精神上与身体上郁积起来的沉重压力与负担,终于将越来越虚弱的赵明诚彻底打倒。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现在,赵明诚这个一家之主永远离开了!这个家中的坚固长城倒塌了,李清照也将紧跟着倒塌吗?她这个年届半百、无儿无女的孤独新寡,该何去何从?谁来照顾她的生活?赵明诚当初运来建康的大批金石文物字画的命运又将是如何?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请看第七章《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