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着说,由此“日本人过着清净无尘的生活,美丽安静犹如盛开的樱花”。换言之,“晨浴”就是洗净他人加之于你的污泥,只要你身上沾一点,就不算有美德。日本人没有这样一种伦理教育,即一个人只要自己不感到受辱,就不算受辱;他们不认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别人对他如何无损于他的为人。
▲ 描绘歌舞伎町表演“四十七士”故事的浮世绘之一
日本的传统经常公开提倡这种“晨浴”式的复仇理念。无数事例和英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其中脍炙人口的就是“四十七士”[6]的故事。这些故事被编入教科书,在剧场上演,拍成电影,作为畅销读物出版,已成为日本现有文化的一部分。
许多所谓日本人的心理特性,被归结为来自喜爱洁净及与之相联系的厌恶污秽。我们被教育成(实际情况如此)遇到侮蔑家庭名誉或者国家荣誉,就视若污秽或疱疥,必须通过申辩洗刷干净,否则就犹如不能恢复清洁或健康,由此我们日本人还能有别的想法呢?对日本公私生活中常见的报仇事例,你不妨看作是一个喜爱洁净成癖的民族所进行的晨浴。[5]
这些故事中很多是描写对偶然失败的敏感。例如,一位大名召集他的三个家臣去猜一把名刀的打造者。三个家臣给出了三个不同的名字,专家鉴别后,只有名古屋山三准确地说出这把刀是“村正”锻造,另外两位家臣由此感到受了侮辱,便要伺机杀掉山三。其中一个人趁山三熟睡之际用山三自己的刀去刺杀,但山三未被刺死。此后狙击者矢志复仇,终于杀死山三,实现了“(对名声的)义理”。
“根据实际情况,我甚至能够原谅杀人犯。但对嘲笑,则没有可原谅的余地。”既然“原谅”不是对嘲笑的正确态度,那么唯一的反应就只有报仇。牧野来到了美国,也就洗刷了污名。在遭到侮辱或失败的情况下,“复仇”作为“好事”,在日本传统中占有很高的位置。为西方读者写书的日本人,常常使用生动的比喻来描写日本人对待复仇的态度。新渡户稻造是最善良的日本人之一,在其1900年所著书中写道:“在复仇中,存在某些足以满足个人正义感的东西,我们的复仇观念就像数学的方程式,除非等式两边相等,否则我们总感到心事未了。”[4]冈仓由三郎在题为《日本的生活与思维》这本书中,把报仇与日本一种独特的习惯作了比较:
其他还有主题是必须向主君进行复仇的故事。按照日本的伦理,“义理”意味着家臣必须终生忠于主君,同时也意味着,如果家臣感到受辱,也会一变而为仇敌。德川幕府第一位将军德川家康的故事中就有一个典型例子。他的一位家臣听说,德川曾在背后说他是个“会被鱼骨头卡死的家伙”,以不名誉的死亡评论武士是对他尊严的侮辱,绝难容忍。这位家臣发誓至死不忘此辱。当时,德川家康刚刚奠都江户,准备统一全国,敌人虎视眈眈。这位家臣勾结敌方诸侯,纵火烧毁江户。他认为这样就还了“义理”,向德川报了仇。西方人有关日本人的忠诚的议论,很多不合实际,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了解“义理”不仅是忠诚,在特定条件下它也要求背叛。正如他们所说:“挨了打会成为叛徒。”受了侮辱也是一样。
他感到自己“被杀害了”,一个身无分文的乡村少年想去美国学画,却遭到传教士的不信任。他的名声被玷污了,只有实现他自己的雄心才能雪除污名。既然已经遭到传教士的嘲笑,他就只能别无选择,离开家乡,并还要证明他有能力到美国去。他指责传教士时所使用的英文字眼是“insincerity”(不真诚、不诚恳),这很奇怪,因为在我们看来,那位美国人的惊奇是十分符合“sincere”(诚实、正直)的含义的。而牧野则是按日本人的含义来使用这个词的,一个人对另一个无意挑起事端的人表达轻视时,日本人一般认为前者是不诚实。这类嘲笑是放肆的,而且表明他“不诚”。
从历史故事中可以看到两个主题:一个是有错误者向正确者进行报复;另一个是凡受辱必报复,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主君。这两个主题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很常见,情节也多种多样。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当代日本人的身世、小说及实况,情况就很清楚,尽管他们在古代传统中非常崇尚复仇,在现实生活中则和西欧一样,复仇行为很少见,甚至比西欧还要少。这并不意味人们的名誉观念日趋淡薄,而是意味对失败和侮辱的反应已日益成为自卫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对耻辱仍然看得很重,但已更多地以自我麻痹来代替挑起争斗。直接攻击的复仇行为更多的存在于缺少法律的前明治维新时代。到了近代,法律、秩序以及处理相互依存的经济难度,使复仇行为转入隐秘,或者把它针对自己。人们可以玩弄计谋向仇人进行报复而使对方毫无察觉,这多少有些像古代故事中,主人暗藏粪便于珍馐,以飨仇敌,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对方食而不察。客人竟毫未觉察。今天,就连这种隐秘的攻击也极为稀少,更多的是把攻击矛头指向自己。这里有两种抉择:一种是把它当做鞭策,激励自己去干“不可能”的事;另一种则是让它侵蚀自己的心灵。
第二天早晨,他用一块布把全部东西打包,背着离开了。
日本人对失败、诽谤或排斥的反应很敏感,因而极易使自己苦恼而不使别人苦恼。近几十年,日本的小说一再描写有教养的日本人如何在极端狂怒与悲伤抑郁之间辗转不安。这些小说中的主角厌烦一切,厌烦日常生活、厌烦家庭、厌烦城市、厌烦乡村。他们并不是因达不到理想而厌倦,亦即与理想的伟大目标相比,一切努力都渺小得可怜,厌烦也不是来自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日本人一旦有追求重大使命的远景,厌倦情绪就会消失,不管这个目标多么遥远,厌倦情绪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日本人所特有的这种厌倦是一种过分脆弱的疾病。他们把被拒绝的恐怖引向内心,因而自我烦闷。日本小说中描写的厌倦心理状态与我们熟悉的俄国小说不同。在俄国小说中,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对立是小说主人公一切苦闷经历的基础。乔治·桑塞姆爵士[7]曾经说过,日本人缺乏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感。他这样说,并不是为了说明日本人厌烦的根源,而是为了说明日本人的哲学是怎样形成的,以及他们对人生的一般态度。的确,这种与西方基本观念的对立,已经远远超出此处所指的特殊事例范围,但与日本人的动辄忧郁却有特殊关系。日本和俄国都是喜欢在小说中描写厌倦的民族,这和美国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国小说不大写这种题材。美国小说把书中人物的不幸归咎于性格缺陷,或残酷社会的虐待,而很少描写单纯的厌烦。美国小说描写一个人与环境不协调总有一个原因,作者总是让读者从道义上责备主人公的性格缺陷或社会秩序中存在的弊端。日本也有无产者小说,谴责城市中可悲的经济状况以及渔船上的可怖事件。但是,正如一位作家说的,日本的人物小说所暴露的是一种人们情绪爆发时就像有毒的气体在飘荡的奇怪社会。小说的主人公或作者都不认为有必要分析周围的环境或主人公的经历,来弄清阴云来自何处。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人们都容易伤感。古代故事中的主人公常常向敌人进行攻击,他们则把这种攻击转而向内。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忧郁似乎没有明确的原因。虽然也不无找些事件当作原因,但这些事件留给人们的印象则至多不过是一种象征。
心灵远比肉体宝贵,因此,嘲笑是最恶劣的罪行。那一对传教士夫妇实在是要残害我的心灵,我心中感到巨大的创痛,我的心在叫喊“你为什么……!?”[3]
现代日本人施之于自身的最极端的攻击行为就是自杀。按照他们的信条是,用适当的方法自杀,可以洗刷污名并赢得身后好评。美国人谴责自杀,认为它只不过是屈服于绝望而自我毁灭。日本人则尊重自杀,认为它可以是一种光荣的、有意义的行为。在一定场合,从“对名声的义理”来说,自杀是最体面的办法。年关还不了债的人,因某种不幸事故而引咎自杀的官员,相恋无望而双双自杀的恋人,以死抗议政府迟迟不对中国进行战争的“爱国志士”等,都像没有考中的少年及避免当俘虏的士兵一样,把最后的暴力对准自身。有些日本权威认为这种自杀倾向在日本是新近出现的。对此很难判断,但是统计表明,近年来观察者往往高估自杀的频率。按比例来说,上一世纪的丹麦和纳粹前的德国自杀人数比日本任何时代都要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日本人喜欢自杀这一主题,就像美国人大书特书犯罪一样,两者都为此感到同样的切身之感。与杀别人相比,他们更津津乐道自杀。借用培根(Bacon)的话来说,他们是把自杀当成最喜欢的“刺激性事件”(flagrant case)。议论自杀可以得到其他话题所不能得到的某种满足。
请允许我对两个词讲一下我自己的定义。杀人犯:杀害他人肉体的人;嘲笑者:杀害他人心灵的人。
近代日本的自杀与封建时代历史故事中的自杀相比,更加富于自虐性。在历史故事中,武士为了免受不名誉的死刑,接受朝廷的命令而自杀,恰如西方敌方士兵宁愿被枪杀而不上绞刑架或落入敌手遭受酷刑。武士被批准切腹,就像不名誉的普鲁士军官有时被允许秘密自杀一样。犯罪的普鲁士军官在无法挽救名誉时,他的上级就在他卧室的桌上放两瓶威士忌酒和一把手枪。日本武士也是一样,死是注定了,只不过是选择死的方法。而近代的自杀则是主动选择死。人们往往把暴力转向自己,而不是残害别人。在封建时代,自杀行为是最终宣布一个人的勇敢和果断,今天则变成主动选择自我毁灭。最近四五十年间,每当日本人感到“世界混乱”、“方程式两边不等”、需要洗“晨浴”以洗净污秽的时候,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毁灭自己,而不是毁灭别人。
根据实际情况,我甚至能够原谅杀人犯。但对嘲笑,则没有可原谅的余地,因为只有内心“不诚”,才会嘲笑无辜者。
▲ 江户(德川幕府)时代,贵族切腹场景
对人们的发怒,我常常原谅,因为生气是人的本性。人们向我撒谎时,我一般也能原谅,因为人性很脆弱,在面对困难时常常不够坚强,不敢讲真话。对某人在背后发表对我的无根据的流言蜚语,我也能原谅,因为人们遇到别人说闲话时,难免不受影响。
把自杀作为某人争取获胜的最后方式,虽然封建时代和近代都有,但在现代,也在向这一方向转变。德川时代有个著名故事,说的是幕府有一位年高位重的将军顾问,曾经在其他顾问官和将军面前,当众袒腹抽刀,准备切腹。这种威胁手段奏效了,他推荐的人继承了将军职位。他达到了目的,也没有自杀。用西方语言来说,这位监护人是在用“切腹”威胁反对派。在现代,这种抗议性的自杀行为已不是谈判手段而是为主义殉身,其出现多半是所提主张未被采纳,或反对某些已签字的协议(如《伦敦海军裁军条约》)以求留名史册。在这种场合,只有真的自杀才能影响舆论,不是摆摆架势进行威胁就能够奏效的。
第二天一早我就离开了。现在我想写写原因。我总坚信:世界上最大的犯罪就是对人“不诚”,而嘲讽则是最“不诚”的。
在“名声的义理”遭受威胁时,把矛头指向自己的倾向正在发展,但并不必然包含自杀这种极端手段。自我攻击有时表现为沮丧、消沉以及日本知识阶层中流行的那种典型的厌倦情绪。这种情绪之所以在这个阶层广泛蔓延,有充分的社会学原因。这是因为,知识分子过剩,他们在等级制中的地位很不稳定,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满足其雄心壮志。特别是1930年代,当局怀疑他们有“危险思想”,对他们深为猜忌。日本知识分子常把他们的抑郁归因于西方化造成的混乱,但这种说法并不对路。典型的日本人的情绪摇摆是从强烈的献身精神一变而为极端的厌倦。很多知识分子所曾蒙受过的这种心理毁损乃是日本传统方式的。1930年代中期,他们当中许多人也用这种方式摆脱厌倦情绪。他们抱着国家主义目标,把攻击矛头再次从自己内心转向对外。从对外发动极权主义侵略中,他们重新“发现自己”,摆脱恶劣心境,感到自己内部有一股新的巨大力量。他们相信,虽然在人际关系上不能做到,作为一个征服民族则能够做到。
我拜访一个我最信赖的传教士,向他表明了自己想去美国的意思,指望他也许会告诉我一些有用的知识。可非常失望,这位传教士惊叫道:“什么?你想到美国去?”他的妻子也在房间里,他们都在嘲笑我!霎时间,我似乎觉得脑子里的血全部流到了脚底下。我在那里默默地站了几秒钟,连一声“再见”也没说,就回到自己的房间。我自言自语:“一切全完了!”
现在,这场战争的结果证明了上述信念的错误,消沉再次成为日本人的巨大心理威胁。不管怎么想,他们很难克服这种心情。它根深蒂固。东京的一位日本人说:“再不用担心炸弹了,真是一个大解放。但我们不打仗了,也没有目标了。每个人都恍恍惚惚,干起活来心不在焉。我自己是这样,我老婆是这样,所有的日本人都像住医院的病号,干什么事都非常慢,茫然若失。人们抱怨政府对战争的善后及救济工作进展缓慢。但我认为这是因为那些官员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这种虚脱状态的危险性与法国解放后一样。在德国,投降后最初的六至八个月期间还没出现这个问题,日本则成了问题。美国人能够充分理解这种反应。但是令人几乎难以置信的是日本人对战胜国竟如此友好。几乎战争结束当日,日本人以非常善意的态度接受了战败及其一切后果。他们鞠躬致意,微笑招手,甚至欢呼,迎接美国人,既不抑郁,也不发怒。用天皇宣布投降诏书中的话来说,他们“忍所难忍”。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着手重建家园?在占领下,他们有这种机会。占领军并没有占领每个村庄,行政事务的管理仍在他们手中。整个民族似乎都在欢笑和招手而对自己的事却漠然置之。然而,正是这个民族,在明治初年完成了复兴奇迹,而且在1930年代倾注全力准备军事征服,他们的士兵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狂热地逐岛拼死作战。
美国人不应当因日本人彬彬有礼而低估他们对诽谤的敏感。美国人轻率评论他人,视之不过游戏。我们很难认识,一个轻微的品评在日本人中间引发的严重后果。日本画家牧野义雄在美国出版的英文自传,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日本人在他认为受到“嘲笑”时的典型反应。他写这部传记时已在美国和欧洲度过了他大部分时光,但其感受之强烈却好像仍然生活在他的故乡——爱知县的农村。他是一位颇有地位的地主的幼子,在温馨的家庭中受到温柔的呵护。在他十几岁时,母亲去世了。不久父亲破产,变卖了全部家产来偿还欠债。家庭败落了,牧野身无分文,无法实现自己的宏愿,其中之一就是学习英语。他来到附近的教会学校当门房,以此来学英语。直到十八岁,除了附近几个乡镇以外,他未出过远门,却决心要到美国去。
这个民族确实丝毫未变。他们是以日本方式作出反应的。在顽强努力与消磨时光极端消沉之间,情绪摇摆不定,这对他们来说是很自然的。在当前,日本人的主要注意力是要维护战败后的名誉,而且他们认为采取友好态度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作为一种派生的结论,许多日本人认为依赖美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安全办法。由此他们很容易认为,做出努力反而会招致疑忌,还不如消磨时光。于是,消沉情绪蔓延。
与此相反,日本人却是尚礼的模范。这种显著的尚礼也正可用以估量他们会如何极力限制那些必须洗刷污名的事端。他们把“因受辱而发愤”看作取得成功的最好的刺激,却极力限制此类事态的发生,因为只应在特定场合或消除此类事态的传统手段被抑制而无法发挥效用时才会发生。无疑,近几年来,此一刺激对日本在远东取得统治地位以及对它推行对英美的战争政策,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许多西方人认为日本人对侮辱敏感以及热衷复仇,用之于新几内亚那些喜欢利用侮辱的部族,比用之于日本更加适当。西欧人对日本在战败后将如何行动的许多预测之所以往往不能切合实际,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日本人对“名声的义理”所加的特殊限制。
事实上,日本人绝不欣赏消沉。“从倦怠中唤醒自己”,“从倦怠中唤醒邻人”,既是日本号召改善生活的常用口号,也是战时广播中常用的词句。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向消极被动作斗争。1946年春,日本报纸连篇累牍地讨论日本名誉的污点:“全世界的目光正在注视着我们。”而轰炸废墟的瓦砾依然未清,某些公用事业仍陷于停顿,这对日本名誉该是何等玷污!他们还埋怨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说他们意志消沉,夜宿车站,让美国人看他们的可怜相。日本人颇能理解这些针对本民族荣誉感的呼吁。他们也希望倾注最大努力,以便将来能成为一个在联合国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为了名誉而努力,但方向则全然一新了。如果将来大国之间实现了和平,日本是能够走上这条自尊自重的道路的。
在新几内亚及美拉尼西亚的原住民中,遇到侮辱就定要引起仇恨,这成为部族及个人行动的主要推动力。每当一个村落聚集一起在举行部族宴会时,这些人都止不住地议论另一个村子,说他们穷得连十个客人也请不起,是吝啬鬼,把芋头和椰子都藏起来;他们的首领们是如何愚蠢,连宴会都组织不起来等等。而遭到挑战的村子就炫耀豪奢和大方,使得来客惊异,以洗刷其污名。婚事及经济上的交易也是如此安排。双方交战时也是这样,敌我双方在搭弓射箭之前,必须互相辱骂。不管是多么琐细的事情,他们都会挑起争斗,而这些部族往往因此活力十足。但不会有人说这些部族恭谦有礼。
日本人持久不变的目标是名誉,这是博取普遍尊敬的必要条件。至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使用的手段则根据情况而决定取舍。情况发生变化,日本人就会改变态度,然后开始新的道路。与西方人不同,他们觉得这算不上道德问题。而我们热衷于“原则”,热衷于意识形态上的信念。即使失败,我们的信念也不变。战败的欧洲人到处都在组织地下活动。而日本人则除少数极端顽固分子外,不需要组织抵制或在地下反对美国占领军的运动。他们不感到在道义上有坚持旧路线的需要。占领后不到几个月,美国人即使单独乘坐拥挤不堪的火车前往日本的穷乡僻壤,也不必为安全担心,并且受到曾经是国家主义者官员的有礼貌的接待,在这里已无深仇大恨。我们的吉普车通过村子时,孩子们站立道旁高喊“Hello”(你好)、“Good-bye”(再见),婴儿自己不会招手,母亲就把着他的小手向美国兵挥动。
通过以上的方法以及其他许多方法,日本人避免因失败而引起的耻辱。虽然他们强调有义务在受辱时要洗刷污名,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义务使他们在处理事情时尽可能不致感到受辱。这一点,同太平洋诸岛上与日本同样重视洗刷污名的部族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别。
战败后日本人这种180°的转变,美国人很难理解是真实的,这是我们无法做到的。对于我们来说,甚至比俘虏营中日本俘虏的态度变化还要难以理解。因为俘虏们自认对于日本来说,他们已经死了。既然是“死人”,那我们就不知道他们会干些什么。在西方的日本专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会预测到,日本俘虏的上述性格的变化也会出现在战后的日本公众之中。他们多数人都认为:日本“只知道胜利或失败”,而且在日本人眼里,失败就是侮辱,一定要以拼死的暴力进行报复。某些人则认为,日本的民族性使他们不可能接受任何媾和条款。这些日本研究者们不懂得“义理”。他们在众多为保持名誉的各种抉择中,只挑出复仇与侵犯这种显著的传统程式。他们没有考虑到日本人还有采取另一种方针的习惯。他们把日本人关于侵犯的伦理与欧洲人的公式混为一谈。西方的任何个人或民族,战斗时必须确信其战争目的的永恒正义性,其力量则来自久蓄胸中的憎恨和义愤。
为了避免造成羞辱以至引起有关“名声的义理”问题,日本人制定了各种礼节以求缓和,如此,一些可能会引起上述问题的情况就被最大限度控制。日本人认为,主人迎接客人必须换上合适的衣服并待以一定的礼节。因此,某人访问农家时,如果农民还穿着劳动服,那就必须稍待片刻。在没有换上适当衣服并安排好适当礼节以前,那个农民是不会接待客人的。主人甚至会若无其事地在客人所等待的同一房间更衣打扮,直到打扮齐整以前,简直就像他不在这个现场。在农村有一种习俗,男青年可以在夜里拜访姑娘,时间可以选择在女孩一家人都睡了,女孩自己也躺在床上的时候。对男青年的求爱,姑娘们既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但男青年则要用手巾蒙上脸面,以便遭到拒绝后第二天无须感到羞耻。这种伪装并不是为了不让姑娘们认出是谁,它只不过是鸵鸟式的办法,日后不必承认他本人曾受辱。另外,日本人还有一种礼节性要求,就是对任何计划,除非确有成功把握,尽可能置之不闻不问。媒人的任务之一是要在婚约完成以前,让未来的新娘、新郎会面相亲。他要用尽各种办法使这种会面成为一种偶然相逢。因为如果在这个阶段就确认会面的目的是相亲,那么万一谈不妥,就会损害一方或双方家庭的名誉。相亲时年轻的男女分别由父亲或母亲或双亲陪同,媒人必须扮演主人(或女主人)的角色。最方便的办法是安排他们参观每年例行的菊展或赏樱,或者去有名的公园、娱乐场所,这样双方就“偶然”“碰”到一起。
日本人则另外寻找侵略的根据,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他们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由于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他们不能不采用比希律王更加毒辣的手段。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还是失败了,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侵略到底不是赢得名誉之路。而“义理”则常有双重同等的含义,一方面是使用侵略手段,另一方面是遵守互敬关系。在战败之际,日本人从前者转向后者,而且显然不觉得心理上对自己有任何压力。目标仍然是为了名誉。
在日本到处都有中介人,这是日本人防止两个竞争者直接对峙的明显办法之一。每当某人因未办成事而感到羞耻时,就需要有个中间人。因而,在提亲、找工作、退职以及无数日常事务中,中介人无孔不入。中介人为当事者双方传达对方的意见。或者在诸如结婚之类的重要交往中,双方各自都请中介人,他们先做细致交涉,然后再分别向各方汇报。用这种方式间接进行交往,当事者就不至于听到在直接谈判中必然会招致憎恶或伤及名分“义理”的要求与责难。中介人也会因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获得众望,并以其成功手段博得社会的尊敬。得益于中间人投入的大量努力,和平解决的机会也会更大。中介人还以同样方式帮助企业职员探听雇主意图,或将职员的辞职意图转告雇主。
▲ 《下关战争图》(部分),藤岛常兴作
这种尽量减少直接竞争的做法贯穿于日本人的全部生活。美国人的信念是同辈间的竞争能够将事情做得更好,而以“恩”为伦理基础的日本人则极少容许竞争。他们的等级制体系中的各种烦琐规定把直接竞争控制在最低程度。家族制度也限制了竞争,因为从制度上说,父亲与儿子不像美国那样有竞争关系,他们可能互相排斥,但不是竞争。美国家庭中父子争着用家里的汽车,还会为了争取家里女主人的关注而互相竞争,这种情况令日本人深感惊诧。
在历史上其他场合,日本也曾有同样的举动,往往使西方人迷惑不解。1862年,长期的锁国帷幕刚刚拉开,一位名叫理查森(Richardson)的英国人在萨摩遭杀害,[8]萨摩藩是攘夷运动的策源地,萨摩武士傲慢好战在日本是闻名的。英国派了远征军进行惩罚,炮轰萨摩藩重要港口鹿儿岛。日本人在整个德川时代一直在制造火器,但都是仿造旧式的葡萄牙火枪。鹿儿岛当然不是英国军舰的对手。但这次炮击却带来了意外惊人的后果,萨摩藩并没有誓死报复,反而向英国寻求友谊。他们亲眼看到敌人的强大,就要求向敌人请教。他们与英国建立了通商关系,并于次年在萨摩建立了学校。据当时一位日本人描述,这所学校“教授西方的学术奥义……因生麦事件而产生的友好关系日益发展”[9]。所谓生麦事件[10]就是英国惩罚萨摩并炮轰鹿儿岛港。
日本人常常想出一些巧妙办法来避免直接竞争。日本小学极力缩小竞争范围,其程度超出美国人想象。日本教师们接到的要求是,只能让学生通过与自己的成绩比较的方式提高成绩,不能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孩子竞争。日本小学不会让任何学生留级,同时入学的儿童,一起学习全部课程,一起毕业。小学生成绩表上记载的是操行品质,而不是学校功课成绩。一旦竞争无法避免,比如中学入学考试,可以想到学生的紧张状况是多么严重。每一位老师都知道一些孩子们因没考上而企图自杀的故事。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例。因好战和激烈排外而与萨摩藩媲美的另一个藩是长州藩。这两个藩都是培育“王政复古”领导者的温床。没有正式权力的朝廷曾发布一道敕令,限以1863年9月5日为期,命令将军把一切夷狄赶出日本国土。幕府没有理睬这道命令,而长州藩则反之。它从要塞向通过下关海峡的西方商船开炮。日本的火炮和炮药太落后,外国船只并未受损害。为了惩罚长州藩,西欧各国组织舰队迅速击毁了长州藩要塞,并索取三百万美元的赔偿[11],然而这次炮击却带来了生麦事件同样奇妙的后果。诺曼论述萨摩事件和长州事件时写道:“这些曾经是攘夷急先锋的藩发生剧变,不管其背后的动机多么复杂,这种行动却证明了他们的现实主义和冷静态度,对此只能表示敬意。”[12]
接受这种测验的学生,很容易被因失败而带来的耻辱所影响。正如教师、商人各自要保持其专业上的“名声的义理”一样,他们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名声的义理”。竞赛中失败的学生队会因失败的耻辱,并出现一些非常行为。赛艇运动员会手握船桨扑倒在船上而大声嚎啕,失败的垒球队员会聚成一团失声痛哭。在美国我们会说这些家伙是坏的失败者。我们的礼节是,败者应该说,对方更优秀因而获胜。合适的方式应该是败者向胜者伸手致意。不管怎么讨厌输了比赛,我们也看不起那种因输了比赛而情绪冲动的人。
这种善于适应情况的现实主义是日本人“名声的义理”的光明面。像月亮一样,“义理”有其光明面和阴暗面。它的阴暗面使日本把美国限制移民法和伦敦海军裁军条约看作是对日本民族的极大侮辱,从而刺激日本发动毁灭性的战争计划。它的光明面则使日本能够以平静态度接受1945年的投降及其后果。日本仍然是按其性格行事的。
这种敏感在与人竞争而失败时尤为显著。比如,就业时被他人挤了位子,或者本人在考试中失败了。失败者就会因失败而“蒙羞”。这种羞耻感有时会成为发奋的强烈动力,但在其他人身上则变成危险的沮丧。他或者丧失自信心,忧郁不振,或者怒发冲冠,或者兼而有之。他的努力于是受到挫折。对美国人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应认识到:竞争对我们美国社会产生的积极效果与对日本社会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把竞争看作是好事而非常需要它。心理测验证明,竞争刺激我们做出最出色的努力。竞争的刺激使工作效率提高,而当我们自己一人单独工作时就达不到有竞争者在场时的成绩。但在日本,测验的结果正好相反。这种现象在少年期结束后尤为明显。因为日本的儿童们把竞争看作是游戏,并不怎么在意。而在青年和成年人中,一有竞争,工作效率就降低。人们单独工作时,进步较快,错误减少,速度也提高。一旦与竞争对手在一起,就既出错误,速度也迅速下降。当他们用自己的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进步时,他们干得最好,如果与别人对照测试,就不是这样。日本实验者对竞争状态下成绩不佳的原因作了正确的分析。他们说,如果目标变得具有竞争性,被测试者的思想就会集中于担心失败,因而工作受到损失。他们对竞争异常敏感,仿佛是一种侵犯,因而注意力转到与侵犯者的关系上,而不是专心从事工作。[2]
近代日本学者及评论家在“义理”的各项义务中择其所需介绍给西方读者,称之为崇拜“武士道”,字面解释是“武士行事之道”。有理由说,这种介绍引起了某些误解。武士道这个正式名称是近代才有的。它不像“迫于义理”“完全出于义理”“为义理而竭尽全力”等格言那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背景。它也不能包罗“义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只是评论家的灵感。而且由于武士道曾经是国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者的口号,随着这些领导人的信誉扫地,武士道的概念也正在受到怀疑。这绝不意味着日本人今后不再懂“义理”。恰恰相反,现在正是西方人应当理解“义理”在日本的含义的更加重要的时期。把武士道等同武士阶级也是误解之源。“义理”是所有阶级共同的道德。与日本其他一切义务及纪律一样,身份越高,“义理”的责任“就越重”,但所有阶层都要讲“义理”。至少日本人认为“义理”对武士的要求要比对平民高。某些外国观察者则似乎认为,“义理”对普通百姓要求最高,因为他们所得的回报较少。在日本人看来,只要在自己那个圈子里受到尊敬就是充分的回报,而“不懂义理者”仍然是受其同伴藐视和厌恶的“卑鄙的人”。
日本人这种对失败和无能等导致不名誉的反应,在美国也同样会不断出现。我们都知道,有些人会因诽谤气得发狂。但我们美国人却很少像日本人那样自我防御。如果一位教师不知道青蛙的种属,即使他可能掩饰自己的无知,但他总会认为,老实承认无知比硬装自己知道要好一些。如果商人对他自己推行的方针不满意,他会认为应该提出一份新的、不同的方针。他不会认为,坚持自己一贯正确是保持自尊的前提;他也不会认为,如果承认自己错误,就必须辞职或退休。然而,在日本,这种自我防御根深蒂固。因而不能当面过多地批评别人专业上的失误,这既是一般礼节,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1]胜海舟(1823—1899),日本近代海军建立者。
在日本,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对其专业上“名声的义理”要求十分严格,但却不一定靠美国人所理解的高度专业水平来保持。教师说:“因为教师名声的义理,不允许我说不知道。”意思是,即使他不知道青蛙的属类,也必须装作知道。即使只靠在学校学了没有几年的基础教英语,也不能容忍别人来订正他的错误。“教师名声的义理”所特指的正是这种自我防御。商人也是这样。“商人名声的义理”决定他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他的资产已经枯竭,或者他为公司制订的计划已经失败。外交家在“义理”上也不能承认自己政策的失败。有关“义理”的上述含义都是把一个人和他的工作高度地等同起来,对某人的行为或能力的任何批评,就自然地变成对他本人的批评。
[2]测验报告由见国民意志委员会(Committee for National Morale)所作,刊于拉迪斯拉斯·法拉格:《日本人:性格与意志》誊印版(Ladislas Farago,The Japanese:Character and Morale)。——原注。
▲ 日常列队宣读《军人敕谕》的日军
[3]牧野芳雄,《我的童年》(Makino Yoshio,When I was a child)第159—160页。——原注。
所有职业责任也涉及“对自身名声的义理”。在一些特殊场合,一个人成为众矢之的,备受责难时,日本人的要求常常是很奇怪的。比如,有许多校长会因学校遭火灾而引咎自尽。他们对火灾毫无责任,只因火灾使挂在学校中的天皇御像受惊。也有些教师为抢救天皇御像,冲入火中而被烧死。他们的死,证明他们对“名声的义理”的高度重视和对天皇的“忠”。至今仍有流传说,有些人在公共场合庄严捧读《教育敕语》或《军人敕谕》时,偶尔读错,竟然自杀以洗刷污名。在当今天皇治下,也有人曾无意中给自己的孩子起名“裕仁”——当今天皇的御名,在日本绝不能说——因而杀了自己的孩子并自杀。
[4]新渡户稻造,《武士道:日本的灵魂》(Inazo Nitobe,Bushido,The Soul of Japan),第83页。——原注。
对名声的义理,除了“守本分”之外,还要履行其他多种义务。一个人借钱时要以“名声的义理”来发誓。一个世代以前,这句话往往可以解释为:“如果还不了债,我愿在大庭广众面前受人耻笑。”实际上,即使还不起债,他也不会真的公开受辱。因为日本没有当众揭丑这种惩罚。但当新年来到,债务必须偿还之时,无力还债的人会用自杀来“洗刷污名”。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在除夕夜以自杀挽回名誉。
[5]冈仓由三郎,《日本的生活与思想》(Yoshisaburo Okakura,The Life and Thought of Japan),第17页。——原注。
在对各民族的文化有客观研究的今天,“真正的尊严”可以由不同民族作出不同定义,恰如他们对屈辱作出不同定义一样。有些美国人叫嚷说只有由我们推行平等原则,日本人才能获得自尊。这些人其实是犯了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错误。如果这些美国人确如他们所说,真的希望有一个自尊的日本,他们就必须认清日本人自尊的基础。我们可以认为,正如托克维尔所说,这种贵族制度的“真正尊严”正远离近代世界,并相信另一种更优异的尊严正在取而代之。日本无疑也将如此。但在今天,日本只能在它自身的基础上重建其自尊,而不是在我们的基础上重建。它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纯化自身。
[6]《四十七士物语》,“四十七士”,亦称“赤穗义士”。
“对名声的义理”,还要求其生活与身份相适应。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这点则丧失了自尊。在德川时代,按照身份而生活就意味着一个人要接受极其繁杂的“取缔奢侈令”,并视之为自尊的组成部分。对这种按世袭阶级地位作出规定的法律,美国人会大吃一惊。在美国,自尊是与提高自己的地位联系在一起的。一成不变的“取缔奢侈令”是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基础的否定。德川时代规定,某一等级的农民可以给他的孩子买某种布娃娃,而另一等级的农民则只能买其他种类的布娃娃。我们对这类法律会感到不寒而栗。但在美国,我们凭借其他规定也有同样的结果。我们心安理得地承认这种事实,即工厂主的孩子可以有一列电动火车,而佃农的孩子有一个用玉米棒做的娃娃就心满意足了。我们承认收入的差异,并认为这是合理的。争取获得较高的薪金已成为我们自尊体系中的一部分。如果布偶受限于收入,那并不违背我们的道德观念。有钱的人就可以给孩子买更好的布偶。而在日本,有钱会令人疑惑,谨守本分才让人放心。即使在今天,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以遵守等级制的习惯来保持其自尊。这在美国是无法理解的德行。法国人托克维尔在1830年代就在前引著作中指出了这一点。生在十八世纪法国的托克维尔,尽管对平等主义的美国慷慨好评,但他仍对贵族生活知之甚深,且十分钟情。认为美国虽有其美德,却缺少真正的尊严。他说:“真正的尊严在于各安其分,不卑不亢,自王子以至农夫,皆可以此自许。”托克维尔一定能理解日本人的态度,即认为阶级差别本身并不会令人感到羞耻。
[7]乔治·桑塞姆(George B. Sansom 1883-1965),英国外交官、日本史专家。著有多本日本史相关专著。
关于武士的坚忍,有很多著名故事。他们必须能忍耐饥饿,当然这只是一桩小事,他们被要求做到即使饿得要死,也必须装出刚刚吃完饭的样子,并且要用牙签剔牙。俗话说:“雏禽求食而鸣,武士口含牙签。”在这次战争中,这句话成了士兵的格言。他们不能向痛苦让步。日本人的态度恰似那少年兵回答拿破仑的故事:“受伤了?不,报告陛下,我被打死了!”武士死前不能显露出丝毫痛苦,要毫不畏缩。死于1899年的胜海舟伯爵[1]说,小时候睾丸被狗咬伤。当时他虽出身于武士家庭,但家境已赤贫如洗。在医生给他做手术时,父亲用刀指着他的鼻子说:“不许哭!只要敢哭一声我就杀了你,要不愧为一个武士。”
[8]此处作者有误,地点应当是生麦。事件发生时,是萨摩兵队列通过生麦村,理查森欲横穿队列,引起纠纷而被杀害。
要理解“对名声的义理”的完整意义,必须通盘考虑日本各种非侵犯性德行。复仇只是在特定场合要求的德行之一,此外还包括冷静、克制的行动。一个自重的日本人必须是斯多葛式的和自我克制的,这是他“对名声的义理”的一部分。妇女分娩时不能大声喊叫,男人对于痛苦和危险必须处之泰然。当洪水冲到日本的村庄时,每个持重的日本人必须带好必需品,觅妥高地,不能乱喊乱跑,张皇失措。秋分前后台风夹杂暴雨袭来时,也能看到同样的自我克制。这种行为是每个日本人所具有的自尊心的一部分,即使他不能完全做到。他们认为,美国人的自尊心不要求自我克制。日本人的这种自我克制中还具有位高任重的含义。在封建时代,对武士的要求比对平民高,对平民虽不是那么严格,但也要遵照等级生活准则。如果说,对武士要求能忍耐极端的肉体痛苦,那么对庶民则要求能极端顺从地忍受持刀武士的侵犯。
[9]赫伯特·诺曼,《日本维新史》(Herbert Norman,Japan's Emergence as a Modern State),第44-45页。
不过,任何文化中“对名声的义理”以及伴随而来的敌意和伺机报复,绝不是亚洲大陆道德的特点。作为一种长期现象,它不是所谓东方气质。中国人没有这种观念,暹罗人、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认为对侮辱和诽谤反应过激是“小人”的品格,也就是道德水平低下的人的特征。不像日本把对名誉的敏感看作高尚的一部分。在中国的伦理观中,一个人突然挑起暴力来肆意报复所遇侮辱是错误的。如此神经过敏,他们觉得可笑。他们也不会下决心用一切善良与伟大的行动来证明诽谤是无根据的。在暹罗人身上根本看不到对侮辱如此敏感。他们像中国人一样,宁愿让诽谤者处于尴尬地位,也不设想自己的名誉遭到伤害。他们说:“使对方的蛮横无理得以公之于众的最好办法是退让。”
[10]此处应称“萨英战争”,生麦事件后,英国与幕府和萨摩藩谈判未成。次年7月,英舰七艘炮击萨藩的鹿儿岛。萨藩态度迅速转变,双方在横滨议和。此后,萨藩获得英国的支持。
在日本就可以,一个正派的人对恩惠和侮辱都同样感受强烈。无论哪种都要回报是美德行为。他们不像我们那样,把两者区别开来,一种称之为侵犯,另一种称之为非侵犯。在他看来,只有“义理”范围之外的行为才能称作侵犯。只要是遵守“义理”,洗刷污名,就绝不能说他犯了侵犯之罪,他只不过是算清旧账。他们认为,只要受到的侮辱、毁谤及失败未得到报复,或者未被雪除,“世界就不正”。一个正派的人就必须努力使世界恢复正。这是人的美德,绝不是人性中的罪恶。“对名声的义理”,包括像日语中那种把感谢与忠诚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式,在欧洲历史上某些时代也曾是一种道德。在文艺复兴时期,尤其是在意大利,曾经盛极一时。它与西班牙古典的“西班牙的勇敢”和德意志的“名誉”颇有共同之处,甚至与一百多年前欧洲流行的决斗行为中的潜意识也有某些相似。无论在日本还是在西欧各国,凡是这种重视雪除名誉污点的道德观占优势的地方,其道德的核心总是超越一切物质意义的利益。一个人越是为了“名誉”牺牲其财产、家庭及自己的生命,就越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人,它成为道德定义本身的一部分,是这些国家经常提倡的“精神”价值的基础。它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很难以利害得失来衡量。正是在这一点上,这种名誉观与充斥于美国人生活中的激烈竞争和公开对抗有明显差异。在美国某些政治或经济交往中,对保有荣誉也许并无限制,但获得或保持某种物质利益则一定是一种战争。唯一的例外是,肯塔基山中居民之间的世仇,那里盛行的名誉习俗包括在“对名声的义理”范畴。
[11]此处指的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下关事件”,1863年9月5日,长州藩武士在下关炮击外国船只。次年,列强以此为借口,组成英法美俄联合舰队.占领下关炮台,索赔300万美元。
我所说的“对名声的义理”,日本人并未单独另起名称,只把它描述为报恩范围以外的“义理”。这一特点只是分类的基础,并不是说“对社会的义理”是对善意关切的回报,而“对名分的义理”则突出地包含报复。西方语言中把上述两者区分为感激与报复两个对立的范畴,日本人对此则无所谓。为什么一种德行不能既包括对他人善意的反应,又包括对他人恶意或轻蔑的反应呢?
[12]赫伯特·诺曼,《日本维新史》(Herbert Norman,Japan's Emergence as a Modern State),第45页。——原注。
“对名声的义理”,就是使名声不受玷污的义务。这由一系列德行构成——其中一些在西欧人看来互相矛盾,但对日本人来说则是完全统一的,因为这类义务不是接受利益而必须回报,不属于“恩的范围”,不涉及往日受恩于别人的问题,而是保持自身名誉的行为。因此其内容包括:遵守“各安其分”的各种烦琐礼仪的要求,能够忍受痛苦,在专业及技能上维护自己的名声。对于“名声的义理”,还要求消除毁谤或侮辱,因为毁谤会玷污名誉,必须洗雪,必要时也许要对毁谤者进行报复,甚或自己自杀。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可以有多种方针,但绝不能淡然置之,那只是妥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