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阶层跃迁 > 还有多少中国味儿

还有多少中国味儿

语言如此,生活物品更是如此。你没发现吗?我们在生活物品上默默地遵从着西方导向的鄙视链。今天,从人们身上穿的到超市货品名称,无不透着一个“洋”字。你有路虎车,我就有陆风车。两个长得都一样,你卖50万,我就卖15万。不知不觉,中国人主动接受了“鄙视链文化”。

语言背后是优越感。就像上海人在一起必说上海话,因为上海旧时是时尚中心、经济中心,过去百年来一直如此。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多个中心,这种格局才改变。

全球化无远弗届,无微不至,渗透到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全球化从器物层到制度层再到观念层,层层递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初期,从官方到民间最热衷的说法就是“与国际接轨”。如今,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座叫“国贸”的大厦。奇怪吗?鸦片战争一百多年后,中国人选择主动拥抱全球化(或现代化)。

英文对所有非英语区的人都构成了压力。在这个压力下,自然会划分出不同人群。为什么学好英语很重要?因为英语是优势职场语言,在外企几乎等于工作语言。如果你说话时不夹杂英文你就OUT(落伍)了。有人不是调侃——“请你以后不要说话夹着英文,OK(好吗)?”

只要你选择全球化,背后就可能暗含着鄙视链或模仿链。因为一百多年来,是西方制定了科技和时尚的标准,西方是现代化从观念到物品的发源地。日本曾经“脱亚入欧”,连亚洲籍都不想要了。韩国三星曾经一夜之间要求职员全部用英文写邮件,“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即国际化)”,三星总裁发下命令。中国的国际化道路,我用“欲拒还迎”来比喻,观念形态上拒斥,行动上欢迎。当然,我们个人早就选择拥抱全球化了。儿童动画片的鄙视链就反映了一个侧面。

前一段时间流传关于小孩动画片的鄙视链,说看迪士尼的瞧不起看喜羊羊、光头强的。小孩子天真无邪,他们传递的一定是大人们的价值观。这是阶层分化在下一代身上的提前预演,至少在全球化指标方面。当然,全球化绝非起个英文名、看个迪士尼那么简单。

你不全球化,就意味着遭淘汰。我常见到的一幅场景就是:中国的父母拉孩子去上英语课外班,在路上还一问一答地练习单词呢。他们隐约明白一个道理——未来,孩子是要在全球化的平台上与别人竞争的。

《新周刊》杂志曾做专题——“还有多少中国味儿”,对北上广的小学生提了个问题:“假如你有条小狗,你会给它起中文名还是英文名?”答案普遍是会给小狗起个洋名,比如Apple,Mickey之类。很少有起阿黄、黑子这种土名的,那多老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