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想想,当我们信任一个人,对其有好感时,我们在这个人面前自然感到安全、放松,而且往往可以做到滔滔不绝、妙语如珠。所以,如果你平时在领导和上级面前,一说话就结巴,甚至无话可说,那么,首先要消除对领导的“敬畏”之心,这不是要你不尊敬领导,而是要放大胆量,在内心将领导和上级视为可信任之人、朋友。当你内心的紧张不安逐渐消退,压力逐渐减轻,面对上级领导、诸多同事时,你才能做到毫无压力地侃侃而谈。
很多时候,心态总是左右着我们讲话时的兴致、内容和频率。一个人是否说得出、说得妙,关键在于讲话时心理上是否舒适、放松。心理放松,“话匣子”自然而然也就打开了。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架构
练习胆量
在一些需要讲稿的正式发言场合,你可以事先起草一份架构合理的讲话稿。在为讲稿字斟句酌之前,你还需要站在自己和他人的角度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其实,好的当众讲话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更非“可望而不可即”的,它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训练逐步实现。然而,要想练就一口金口才,需要恰到好处的训练技巧和大量练习。下面提到的这些技巧在职场上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但是它们对快速提升讲话能力却非常有效。
你的讲话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是想借行业交流的机会提升公司的知名度,那么讲话稿内一定要设置公司介绍的内容,尤其是公司独特的企业理念和对行业发展的独到见解。另外,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你的讲话内容。首先,你需要明白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然后将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重点,用大部分时间进行详细阐述。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别人能明白我们的观点,甚至尽己所能地用一些方法去吸引或影响他人。但是如果太过紧张,则只会让我们变得呆滞、迟钝,或是因为太过于在意而忽略了所见所闻,结果我们便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
找到谈话的感觉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对某些人来说,害怕在会议室或者小团队里讲话,是因为你在说话时感觉在座的每个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你身上。要知道,就连世界上最著名的表演者、歌唱家、球员,都有这种“怯场”的压力,所以,你要做的是先接受这个状况,明白并不是因为你内向、胆小才会这样,就算是再外向、自信的人,在众目睽睽的台上也会受到这种“怯场”的影响。
很多人的讲话之所以不能吸引别人,原因往往在于声音技巧掌握得不够好。要知道,一次成功的讲话最终要通过“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语速的快与慢,声调的激昂与低沉,对当众讲话是否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免不了有对着一群人公开说话的机会,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说家,更何况,平时也少有锻炼的机会,于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大脑往往会在第一时间“短路”,而你能做的唯有逃避、退缩,严重时还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出声。
为了更好地掌握声音技巧,不妨借鉴以下几点:当众讲话不是演讲,所以尽量不要用演讲的语气讲话,而是要注重建立与听众的沟通感,否则会显得极不自然,缺少现场沟通感。其次,要有“谈话”的感觉,就是平常与同事、朋友在一起时那种自然的讲话状态,这样就能以轻松的状态面对众人了。最后,讲话的节奏要有适当的停顿。适当地停顿可以给自己和听众留出思考的时间,同时也显得讲话有节奏感,易于控场。
开会时,忽然被领导点名发表一下个人意见,你是否会脑子一片空白,呼吸急促?年终工作总结时,正在公开发表自己对公司、同事的感谢或愿景,你是否只要一看到众人的目光,思想就高度紧张,整个人变得焦虑不安,不知所云?
运用微笑和目光
说什么,如何说,大家才肯听?当众讲话的不是“口舌”的艺术,而是思维的艺术,讲得好人们才能听,说得妙人们才会服。
微笑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对听众来说,微笑的讲话者更让人感到亲切。当然,如果你在讲话时,目光是坚定而充满自信的,则更能为自己加分。为此,你需要在平时多做训练,比如和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