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交际心理学 > 假如有人骗你

假如有人骗你

当然,这里所说的谎言识别,是对有一定了解的人而言。如果你对对方并不熟悉,也是很难发现“马脚”的。以下的一些表现,有可能就在说明这个人是在说谎。

既然谎言几乎无处不在,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在说谎呢?识破别人谎言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也许有人会说,只要用点心就能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但是识别谎言远非一个靠用心就能解决的问题,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他与正常情况下的那个人是否一致,这就需要你从多方面去观察,包括他的肢体动作、表情、呼吸、眼神、语言是否异常,前后叙述的细节是否一致。

说谎的人很可能有一些异常的肢体动作(就是他平时很少有这样的行为),例如,边说话边摸鼻子,边说话边摸喉咙、脖子,边说边抖脚,反复搓手等。

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谎言。有些谎言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正面形象;有些谎言是为了掩饰真相,避免尴尬;有些谎言是为了获得利益,避免惩罚;有些谎言则是怀着善意的提醒。

说谎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平时较少出现的表情,例如,平时比较严肃的人突然伸舌头,哈哈大笑;平时对你挺冷淡的一个人,突然对你很亲昵。

……

一般人在说谎时,总会有点紧张,心跳和呼吸都比平时要快。所以,留心一个人的呼吸也能大致判断其是否撒谎。

“不好意思,领导,今天我的孩子生病了,我得带他去看医生。”——事实上,这位下属只是起床晚了。

有时候,说谎的人非但不闪躲对方的目光,反而更注重眼神的交流,希望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你是否相信他。当然,平时就爱用眼神交流的人除外。

“我昨晚没干什么,真的和同事打球去了,不信,你闻闻我的汗味。”——事实上,他只是在和旧爱约会后又去花园里跑了一圈。

说谎时,语速要么太快,要么太慢,与平时差异很大。而且人在说谎的时候,说话有可能明显比过去多,重复的次数也比较多。另外,说话时第一人称用得较少,比如说“车坏了”,而不是说“我的车坏了”;说“病了”,而不是“我病了”。遇到这种情况你要小心了,说不定那就是一个谎言。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欺骗和被欺骗的经历:

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被人欺骗,很多时候,人们说谎只是因为说谎对他们有利,因为说谎可以隐瞒某些事,从而免受伤害或者避免麻烦。那么,说谎这件事或是说谎之人,是否值得原谅,还需看是否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以及伤害程度如何。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人骗,可是却都有过被骗的经历。如果有人骗你,你该如何识破他的谎言呢?

对于说谎这种欺骗行为,说谎者绝不应该轻率地以为,受骗者都愿意被蒙在鼓里;而抓谎者也绝不应该轻率地以为,自己有必要识破每个谎言。如若将精力集中于欺骗行为本身,势必会让善意烟消云散。要知道,谎言有很多种,如果是善意、无伤大雅的,我们选择相信,无疑会增加幸福感、减少伤害,这样大家都会好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