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简明日本史 > 第三节 亚洲“领头雁”的浮华与骚动

第三节 亚洲“领头雁”的浮华与骚动

日元大幅升值以后,日本的工业出口确实受到影响,但与此前相比,民众却富裕了,钱囊中的日元可以换更多的美元。过去那些在日本人看来没钱支付的东西,现在可以随时买买买,以往想都不敢想去的地方,如今也能来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美国老师之所以这样“霸王硬上弓”地逼迫日本学生,是因为日本这个“学霸”级的学生太厉害了。此时的日本完成了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完美转换。这让日本赶超其他发达国家摆脱了经济危机,在日本汽车宛如倾盆大雨般淋透欧美各国后,其节能型家用电器又犹如龙卷风一样迅速席卷了世界市场。当时,美国众多行业深受日本冲击,由此引发社会恐慌。但是,似乎全世界都无力阻挡日本经济发展的脚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已经从广告用语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场景。1985年,日本又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于是乎,几乎在旦夕之间,日本人的足迹就遍布了全世界。以至于如今的非洲、南美和北欧的一些小国的居民,见到黄种人一度认为都是日本人。钱囊里装满大把美元的日本人,开始满世界大肆地“买买买”。巴黎的LV箱包专卖店等奢侈品商店被日本游客包了场,很多商品存货都被一扫而空。当时法国一些知名媒体用“日本人占领巴黎”来形容日本人购物的疯狂。一时间,法国各大商场的导购员们都在拼命地学日语,为的就是掏空这些日本土豪们的钱包。

1985年9月22日,美、日、英、法以及西德等5个工业发达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广场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日元大幅升值。通俗地说,此前240日元兑换1美元,现在120日元就能够兑换1美元,最高时居然87日元就可兑换1美元。

对蜂拥而至、疯狂扫货的日本学生,美国老师的感受则是“快乐并痛着”。普通日本人在夏威夷之类的地方买一些商品、购置点房产,美国人倒还高兴,对消费力超强的日本游客,更是无比欢迎。但大量收购美国企业和知名不动产的日本商人,却令美国人感到了深深的不安。这些挥舞着支票本的日本商人,似乎没把价格放在眼里。诸如一栋美国大楼计划卖给日本人,成交价4亿多美元,双方敲定,就等日本人付钱了。日本人竟然拿出新合同,价格显示是6.1亿美元。美国人疑惑不解,而日方的解释是为了打破史上单个大楼出售最高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何,那时的日本人张狂吧?净干这类令正常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事。

答案很简单。日本人在1985年时突然一下子有钱了,而且不是一般地有钱,按照在海外的购买力去衡量,所有日本人的钱包几乎在一夜之间都鼓了差不多两到三倍。因为日元大大升值了,相对于美元,升值是以倍数来计的。

1988年起,令美国老师头疼的事情接踵而至。日本三菱公司不惜花重金14亿美元,购买了世界瞩目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厦。这个代表着美国老师进入全盛时期的伟大建筑,居然被日本学生买走了。之后,松下还收购了美国音乐公司MCA。资本还延伸到了美国的文化和体育产业。另外,如美国的高尔夫球场、职业棒球队等,彼时财大气粗的日本人也照常接单。据统计,1985年至1990年间,日本企业有18起(总共21起)针对美国公司的海外并购案,数额均为500亿日元以上。1986年至1991年间,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

日本最大的国际航空港——东京成田国际机场,见证了日本20世纪80年代从克勤克俭到浮华的巨大转变。当时的日本人以出国旅游疯狂购物为时尚。在成田机场,每天都可以看到举着小旗的导游带着各色出国旅游团出没。办理出国手续的游客排着整齐的队伍,兴奋不已,跃跃欲试;归来的游客则大箱小包一大堆,里面装着在海外各种“买买买”的成果。两手空空跟在归国旅游团后面的一对对青年男女,则构成了机场内最奇特的一道风景线,这就是“成田分手”或曰“成田离婚”。不少出国度蜜月的新婚夫妇,在旅行途中发现彼此“三观不合”无法过到一起去,在成田机场一下飞机就闹分手离婚。其实,在此之前的日本人可不是这样的,他们只会克勤克俭地拼命工作,但为什么一下子就变得如此“浮华”呢?

在目睹了本国大公司、大产业易主之后,美国人开始恐慌,美国社会的反响也十分激烈。知名媒体《纽约时报》表示担忧,“总有一天日本会收购走自由女神像”,甚至设想未来自由女神被换上和服之后的模样。

要“买下”美国的浮华日本

到1980年代末,全美10%的不动产都属于日本人的财产,他们甚至还买下了帝国大厦。日本人在购买外国资产时,为何首选美国?我以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从美国老师这方面看,是因为老师靠谱,买卖资产具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其经营环境和法律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份的优良。尤为重要的是,美国社会保护私有产权和市场自由交易。这意味着美国商人可遵从市场规律办事,不必屈从政府或者公众舆论,商人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而从日本学生这方面看,则是出于要在老师面前扬眉吐气的一种执念。“我们要超越美国!我们迟早是世界第一!”这可能一直是大多数日本人的心声。198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的日本人,一时风光无限。多年来顺从美国的日本,似乎看到了自己赶超美国希望就在眼前了。

日本当“领头雁”可不是白当的,以数额有限的对外援助开路,继之以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大批“高污染、高消耗”和劳动力密集型中低端产业从日本转移了出去,日本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并且在汽车制造领域快速发展,占领市场先机,让美国老师都大喊“狼来了”。机械电子工业逐渐成为日本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到1983年,日本的计算机、清洁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此时的日本GDP增速达到5%左右,与同时期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徘徊在1%—3%之间的增速相比,可算得上是“一枝独秀”了。

美元贬值、日元升值,让日本猛然间拥有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些资本除了到海外市场疯狂地“买买买”外,就是流向日本的非生产领域——在日本国内炒股炒地炒房。日本国内的股价迅速上涨,1989年12月29日,日经股价指数达到了最高点38915.87。全国尤其是东京的房地产价格,也被炒上了天。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日本国内都蔓延着骄奢淫逸的狂躁之气,形成了强大的投机风潮。对此,一个难得清醒的旁观者这样描绘:“本来节约勤劳的日本民族,忽而全变成了投资家、投机家。我偶尔从国外回东京探亲,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大家异口同声谈着股票、外汇、房价、银行、利率等。股票和地价都越炒越热,东京旧市区的土地总价格竟等同于全美国。在新宿等闹市区,几乎每个行人都穿着名牌服装、名牌鞋子,花大笔钱喝最高级的红酒、白兰地到酩酊大醉,然后不怕车费多贵都要打的回郊区的住家去。那几年的日本,简直开着没完没了的嘉年华,或者说是天天过年、晚晚过节的全面性疯狂。”

说到1978年邓小平访日后的中日两国关系,必须要着重强调的,就是日本对华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即“日本对华援助”。因为谈及中日关系,国人关注的重心往往是“日本侵华”“战争赔款”“钓鱼岛”等问题。而ODA,其中包括对华日元贷款等等,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不太为国人所知的另一面。如今国内民众耳熟能详的北京首都机场、武汉长江二桥等,都在项目建设中使用了日本贷款。当然,日本人可不是“活雷锋”,这么做也是深思熟虑的决定。1983年,正值日本讨论第二次日元贷款计划,时任外相安倍晋太郎(安倍晋三的老爸)在国会质询会议上提道:中国放弃对日的战争赔偿要求,使双边关系正常化成为可能,日本出于对过去的反省,要与中国的建设事业积极合作。客观来说,日本对华ODA一方面支援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建设,增进了双方感情,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沉溺于这种浮华中的日本人,在当时可能都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泡沫,他们都不过是些醉生梦死的“泡中人”罢了。而学生是很难搞得过老师的,笑到最后的,往往总是老师……

1979年,当上了“领头雁”的日本,又以1400万美元的金额,开始了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两国的双边贸易也由此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有过3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投资;第二个高潮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投资范围包含了整个沿海地区;第三个高潮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这一系列的投资举措,直接推动了中日在生产领域的协作分工。这种进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80年代的以加工贸易为主到21世纪以信息通信等高科技产业为主。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日本的产业转移和对外资本输出,先后推动了1980年代“亚洲四小龙”和90年代“亚洲五小虎”经济的飞速发展。这是东亚地区发展的奇迹,并由此形成了“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很显然,日本是“领头雁”,占据经济发展核心地位,依靠科技和资金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亚洲四小龙”是雁翼,它们通过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优势,又将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身处雁尾的东盟地区,由此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点。“雁行模式”的实践成果显而易见、一览无余。当然,雁行模式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日本,日本从此能够通过对外投资吃回报的方式赚钱,以继续增加国民收入,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培养,开拓原材料基地,外迁低技术高污染产业,以及用经济维系外国潜在盟友。日本海外投资的收益规模,现在可是十几倍于日本本土的。

20世纪80年代,除了“成田分手”外,“成田抗争”也是日本流行的一个热词。这个热词,反映出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出现了社会骚动。

为了解决危机,日本政府和日本“经团联”(“经济团体联合会”的简称,是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意在推动日本发展的转型。日本政府一方面在环保上做足功课,另一方面同时积极调整经济政策。一是加大鼓励各大财团进行资本输出,把工业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二是加大高科技产业投资和科研投资力度,坚持“科技立国”,努力迈进“自立自主技术时代”。1981年7月,日本新任首相铃木善幸强调“科学技术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发展思路,“科技立国”也因此成为全新的发展战略。日本企业也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用知识密集型产业取代高耗能产业。

1971年9月16日,成田机场所在地日本千叶县出动5300名警察,准备强制执行法院对机场建设用地的拆迁判决。由于事先未进行有效的沟通,此次拆迁遭到了当地农民的强烈反对。当地农民、以大学生为主的支援者,组成了一个超过5000人的抗拆联盟,为阻止强拆,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场持续了5天的冲突,最终造成多人伤亡。这场冲突是“成田抗争”中最极端的一次事件,被称为“东峰十字路事件”。

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对日本的冲击最大,因为实行“加工贸易立国”战略的日本,对能源和资源进口的依存度太高了。无法再靠进口廉价能源和资源来高速发展的日本,好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多年来片面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积累起的严重环境污染和“大城市病”,也在这时候集中发作了。以“水俣病”为代表的四大公害事件被曝光,让日本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因为闹出了人命,“成田抗争”在日本全国激起了轩然大波。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当时大多数日本人都以为冲突双方应该会立即冷静下来,通过谈判把纠纷妥善处理。但是任谁也没有料到,“成田抗争”居然持续了半个世纪,从1966年7月4日政府做出兴建机场的决定起,一直到2016年,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从政府方面看,当初1350亿日元的机场建设预算,花超了10多倍,迄今仍然是个半拉子工程,规划中的3条跑道因为“钉子户”的存在,最终才建成了一条半。万万没想到的是,政府斥巨资为钉子户的住宅加装隔音设施,并规定成田机场不准飞机夜间起降,这在全世界的国际机场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而长期抗争的“钉子户”们,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最初的325家“钉子户”,现在只剩下8家。因为他们普遍高龄化,实在是抗争不动了。为抗拆,耗掉大半辈子甚至是一生,不论怎么说都是个悲剧。

为了迎接这两大盛会,日本兴建了众多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发展。其中,被中国人熟知的铁路新干线就是修建于此时。自通车以来,新干线列车因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高而闻名,被称为“全球最安全的高速铁路”。此外,遍布日本全国的铁路网,不仅仅解决了交通问题,还带动了铁路沿线经济的繁荣。借助这一发展契机,整个日本面貌日新月异。

在这个悲剧中,如果说还有什么“亮色”的话,就是日本政府充分吸取教训,在机场选址方面非常谨慎,再也不敢跟“钉子户”顽强死磕了。成田机场的“钉子户”长期抗争,使得《土地征用法》变得毫无用武之地。要知道,此次抗争长达50年之久,冲突与流血伴随着整个进程。1995年,时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生于1924年)因此事特向日本民众道歉。而从民众角度而言,“如果有人认为国家的决定比个人的权利重要,那将非常可怕”的认知,在日本已当成常识普及,可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而在坚持抗争的“钉子户”中,石井恒司这个当时反强拆的农民骨干,在“成田抗争”中结识了一个东京女孩纪子,与这位外来的大学生支持者结为了夫妻。这段“抗拆婚姻”,成为“成田抗争”中难得的一段佳话。

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铁日本新干线举行剪彩开通仪式

“成田抗争”实际上是战后日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片面化导致的悲剧。为了保住其一党执政的地位,自民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成了片面的“土建政治”,长期以大规模乃至重复的基础设施建设去收买各地方的民心争取选票。这不仅引发了“成田抗争”这样的悲剧,更使其基础设施建设泛滥和不当现象严重。比如,在“土建政治”的推动下,陆地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云南省的日本,竟然拥有100多个民用机场,仅东京就有6个。而人口才140万,面积仅仅相当于北京1/7的冲绳县,有12个机场。显然“土建政治”造成了巨大浪费,让日本的发展缺乏后劲。

15

而这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成田抗争”,其实只是战后日本社会骚动的一个小事件。真正的大骚动,不分左右翼,都与美国有关,与反对《日美安保条约》有关。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日本举国欢呼。“你们好,你们好,从世界各地来的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好,来樱花国的宾客们!”日本歌手三波春夫演唱的世博会主题曲轰动整个日本。大阪世博会,创下了众多个“历史第一”。这是日本第一次举办世博会,也是世博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它还是史上首次实现盈利的世博会,日本人可真是组织和运营能力非凡啊。

1968年,紧跟全世界“左”倾政治潮流,日本年轻人也开始流行街头游行。这些青年,不管男女都留长发,穿时下流行服饰,弹着吉他高唱反战歌曲,这就是日本版的嬉皮士。1968年6月15日,大学生的学运达到高潮,他们占领了东京大学的象征安田礼堂,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最终375名学生遭逮捕。参加示威的民众们大喊“安保反对”(反对《日美安保条约》)和“反对越战”的口号。在那个全球年轻人都用青春热血和远大理想去企图改变这个世界的年代,日本年轻人没有置身事外。

这届奥运会,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日本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借助奥运会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这届奥运会,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民众的生活认知。很多日本人持有相似的观点,即学习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准没错。对此,亲历者是这样回忆的:“奥运一来,古老的一切都走了。我小时候,家里每年增加新的电器、生活用品……放西式家具,穿着牛仔裤看美国连续剧,或听英国摇滚乐……祖先留下的一切反而显得陈旧落后。”

1970年11月25日,国际知名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写完小说《丰饶之海》最后一稿后,带领“盾会”4名成员进行兵变。但当时并没有人理睬三岛,反而把他当成神经病看待。三岛羞愤至极,以剖腹了结生命,最后弄得身首异处。三岛对当时国内日益浓厚而外显的美国化风气极为不满,企图将国内的政治方向扭转到他认可的一面。但他这种极右派思想,完全得不到日本政界的支持。不过,三岛死后却从日本新右翼分子的偶像变成了神像,以至于如今每到11月25日,日本一些右翼分子都会通过集会来煽动民族主义的国民情绪。

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是日本向全世界展示其从战败走向复兴的最佳舞台。

不仅在日本本国,在世界上都搞出了大动作的,是极左翼的赤军。

日本成了亚洲发展的“领头雁”

1969年9月,赤军成立。关于赤军,“浅间山庄事件”尤为著名。1972年2月29日,联合赤军成员被日本警察包围于一座名叫“浅间山庄”的地方,为了劝阻其行动,日本警方让一位赤军成员的母亲喊话:“时代变了,毛主席已经和尼克松握手了。孩子,回家吧!”最终,孩子并没有回家,反而将枪口对准了喊话的母亲。“浅间山庄事件”中,日本警察攻入山庄时的画面还被日本电视做了直播,当天日本家庭收看率突破历史纪录,是日本有视听率调查以来最高的一天。联合赤军的大部分成员在此次事件中被警方歼灭,少数幸存者加入了日本赤军。

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当属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开始引领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那么,日本这个亚洲“领头雁”,又有过什么样的浮华与骚动呢?

重信房子是“赤军”的缔造者之一。或许是为了反抗日本社会的“男尊女卑”传统,“赤军”选择了这一黑发美女作为首领。重信房子1945年出生于日本一个左翼政治世家家庭,在明治大学主修史学,20岁起就名震日本。她长相甜美,一度被明大同学称为“京都第一美女”,而且才华出众,年纪轻轻就发表大量诗作。在60年代末的日本学运中,她走在最前面,反对越南战争,反对美帝,同时也反对学费上涨。她与另外几个激进分子建立了“赤军”,坚守“枪杆子里出政权”,企图通过暴力夺权。后来,她带队驰援巴勒斯坦,成立“赤军派阿拉伯委员会”,拉开了“世界革命”的序幕。1972年5月30日,房子的丈夫奥平刚士及两名赤军成员冈本公三、安田安之袭击了以色列特拉维夫罗德机场,导致数百人伤亡。奥平和安田当场自杀,冈本自杀失败,被捕。此后,重信房子多次涉嫌参与中东恐怖袭击活动,被西方知名媒体称为“黑发魔女”。2000年11月,重信房子终于被捕。在监狱中,她宣布解散“赤军”。一群走火入魔的“中二病”患者,总算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