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简明日本史 > 第一节 日本“开幕”了

第一节 日本“开幕”了

第三个故事,说明他够多疑也够心狠手辣。在成为“开幕者”后不久,源赖朝就误听离间之言,把自己嫡亲的两个兄弟源义经和源范赖给废了。这两个兄弟可是为他成为“开幕者”竭尽全力并立下过赫赫战功的。源赖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从小过的是流放生活,缺乏安全感,慢慢养成了多疑、冷酷的性格,控制欲极强,对能力强、声望高的嫡亲兄弟,更是有着病态的防范心理。

第二个故事,表现他即便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也有超强的笼络人心的本领,而且是男女老幼通吃。比他大9岁的北条时政(1138年—1215年)是源赖朝流放地伊豆国当地的豪族之子,本来是上边委派来监管源赖朝的,后来居然被他策反,变成了他最亲密的同党和早期班底里的主要骨干,成为源赖朝举兵创立幕府政权时的大功臣。源赖朝把北条时政搞定不算完,还更进一步把人家的大闺女北条政子(1157年—1225年)笼络到了自家床上,让本来是兄弟辈的北条时政,捏着鼻子当上了自己的便宜老丈人。这个北条政子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史书上没记载她的相貌如何,但想必肯定是个美人,否则小小少女怎么就会把源赖朝迷倒?更抓人眼球的是,在源赖朝死后,北条政子虽然表面上出家为尼,为夫守节,却在幕后实际掌控着镰仓幕府的大政方针。在没发达时就能笼络住这样一对父女为己所用,源赖朝的本领可不是吹的。

第四个故事,看出他的死因够离奇蹊跷,死后的局面也够诡异。1198年10月的一天,源赖朝去参加相模川桥落成典礼。典礼一切顺利,但在归途中,戎马一生骑术精良的他,居然蹊跷地从马背上跌落,从此一病不起,1199年2月,还不满52岁就匆匆离世。正当盛年的源赖朝死后,岳父北条时政和正妻北条政子把持了镰仓幕府的实权,他自己的几个至亲骨肉或被暗杀,或遭流放,或被废掉,只剩一个最懦弱听话的源千幡被立为幕府将军,实际上形同傀儡。源赖朝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才成为日本的“开幕者”,但他大权在握仅仅6年多就蹊跷地死了,死后奋斗一生的胜利果实都被岳家轻松接收。是不是够冤的?

第一个故事,说明源赖朝从小就能忍会装。他在13岁那年就随父亲源义朝参加了反对当时日本第一强大政治势力——平氏武士集团的“平治之乱”。惨败后,父亲自然难逃被杀害,小小少年的他也被独自流放到鸟不拉屎的蛭小岛,在那荒凉落后之地一待就是20年。在严密的监管下,源赖朝长期过着冷寂孤独的生活。如果换作是一般人,可能早就崩溃了,但源赖朝忍受住了。他不仅坚持下来,还卧薪尝胆地为复仇做着各方面的准备,坚信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击败仇敌,重回日本政治舞台的中心。结果,他果然成功复仇,打败了平氏,成为征夷大将军。

看完这四个故事,你对源赖朝这个日本幕府时代的“开幕者”,应该有点认知了吧?

源赖朝这个“开幕者”的经历太丰富,英雄事迹也太多,限于篇幅,只能讲他的四个小故事。希望能大体勾勒出这个日本“开幕者”的鲜活形象。

归拢一下他的经历,可以这样说,他早年丧父,被流放20年,此后6年多在“开幕者”位子上大有作为,这让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一代英杰。

源赖朝(1147年—1199年),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的首位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所以我把他称为“开幕者”。

危机重重之时,源赖朝平地一声雷,把平氏武士集团这个已经妨害日本历史发展的旧政治势力赶下了台,并创立了御家人制度,使全国大多数武士臣服,为避免日本社会的大分裂立下了巨大的功绩。

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幕府将军源赖朝

源赖朝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不因循守旧,懂得识时务,在发现皇权日渐式微已无力继续为日本遮荫庇护后,却没有一棒子拍死,而是思考如果制约性地继续保留天皇体制,是否会对日本民族的建设有所裨益。因此,他采取了换代不改朝的方式,让日本在未发生太大动荡的情况下,顺利过渡到武士当权的封建社会。总之,“开幕者”源赖朝在日本历史英杰榜上,理应占有一个突出位置。

04

日本武士面面观

“开幕者”源赖朝

日本幕府时代最大的特色就是武士当权。那什么是武士?他们为什么能够让那个时代的日本变成武士的天空?

究其原因,这还只能用“国情”来解释。中国的封建制在秦始皇时期就被中央集权制取代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季风气候带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只能是灌溉农业模式下的农耕文明,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只有靠中央集权制才能够顺利推进。日本虽然很早就因为“渡来人”的大规模移居,在海岛上搞起了农耕文明,但日本的国情却与中国大为不同。海洋性气候、多山地丘陵的地形地貌、各个宜农耕小盆地使得日本一开始就没有必要搞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这就意味着在古代日本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必要性不强,而硬性推行下去的成本会居高不下。由此看来,至少在古代,国情有决定性作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其发展道路尤其是制度选择,必须从自身的基本国情出发,政治制度还真不是当了学霸原汁原味地学好就可以照搬的。

先从一位大名鼎鼎的日本电影导演说起。

为什么中世纪的日本无法实行中央集权制,只能走有日本特色(武士当权)的封建主义道路?

1990年,好莱坞第62届奥斯卡奖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一位日本电影人——黑泽明。这是迄今为止,亚洲人在奥斯卡奖上最大的收获。黑泽明的获奖,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实至名归的。提到黑泽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一部《罗生门》将谎言、利己、肮脏诠释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也不负众望地获得了金狮奖。1954年,黑泽明继续执导了时代剧《七武士》,揭示日本武士阶层在不断变动的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境遇,一经上映就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热切关注,后来这部影片被好莱坞导演约翰·斯特奇斯翻拍,这也是好莱坞首次选择翻拍亚洲影片。而1980年他编剧、导演、监制的《影子武士》(又译为《影武者》)更是广受赞誉,被视为一部美学和视觉艺术的珍品。

这里要补充一个很重要的背景知识:镰仓幕府的建立,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经济中心东移的趋势。即日本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经济社会中心到此时已经从关西地区移动到了关东地区。整个幕府时代,虽然中间有过波折乃至逆转,但这个东移的趋势是越来越强的。东京取代京都成为全日本的中心,就是这个趋势的必然产物。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经济中心东移的趋势,中国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唐代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北上,最终定都在北京,而经济中心则东移南下,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最终落定在上海。今天的北京和上海,实际上是把唐朝时长安的功能一分为二了。

05

幕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以将军为核心的武家政治体制,凌驾于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之上。但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日本政治的换代而并非改朝。只换代不改朝,是日本独有的历史现象,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享誉影坛的《七武士》海报一种

幕府时代,天皇的存在感极其微弱。17世纪欧洲人首次到访日本时,以为这有权有势的“将军”就是天皇。即便1853年“黑船来航”时,美国人同样没搞清楚将军与天皇的区别。

可以说,要形象地了解日本武士是什么样的,只要看看黑泽明拍的这几部经典大片就够了。而黑泽明之所以能够把日本武士拍得如此棒,首要因素是他本人就是武士的后代。1910年,黑泽明出生于日本东京都荏原郡的一个武士家庭。他的父祖,就是日本最后两代武士。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再打个比方。如果把当时的日本看作一个大的上市公司,天皇毋庸置疑是董事长,日本各地封建领主们就是大大小小的股东,幕府将军则相当于总裁或首席执行官,将军手下的武士们则类似于公司的保安和各级经理。幕府时代就是将军这个总裁或首席执行官,依仗着自己手下有人有枪,掌握了公司的实权,将天皇这个董事长给架空了,天皇变成了公司的吉祥宝宝甚至是傀儡、玩偶。

日本武士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如此看来,日本这一时期的幕府,既是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又是承接天皇统治权的中央机构。幕府将军在形式上要听天皇的话,实际上则掌管一切实权。也可以这么说,天皇名义上负责,幕府实际上执掌,即政权是天皇的,而治权则是幕府将军的。

武士是日本10世纪到19世纪特有的社会阶级,一般指习得汉文、书法,通晓武艺、剑道的军人,同时,作为一个合格的武士,其品行操守也会被评鉴。那个时代的武士,身份和职业都是代际传承的。武士的儿子,从六七岁起就会开始接受各种技能培训,甚至会被带到刑场去看斩首的实况。十二三岁起就要上战场作战了。

历史上,日本共经历了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室町幕府(1338年—1573年)、明智幕府(1582年)、德川幕府(1603年—1867年)等四个幕府。其中,由明智光秀在1582年6月初建立的明智幕府,实际上只有“三日天下”,故常常被忽略不计,现在一般日本人知道的,多半是三个幕府的那点事儿。其实,“幕府”这个词直到江户时代(即德川幕府统治时代)中期以后,才变成指称政府机构。因此,严谨点的历史学者普遍认为,“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都是后代为了区隔才有这种叫法的。

由于天皇朝廷从盛唐中国照搬回来的“班田制”和“府兵制”不服日本水土,这些制度很快就败坏了,于是武士渐成气候。9世纪中期起,拥有越来越多私人庄园的日本各地领主为了自保,纷纷开始建立私人武装,这让武士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用武之地。10世纪,实力渐长,势力也更大的武士被天皇朝廷正式承认,纳入可以享有特权的阶层中,地位陡然提高。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并建立镰仓幕府,也是从那时起直到明治维新,整个日本都身处武士的天空。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做个横向对比:无论从制度还是职能上来看,日本武士的进阶方式更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大部分亚洲国家是完全不同的。

在日本历史上,征夷大将军原是朝廷为征讨住在日本北部北海道地区的“夷人”所设立的临时高级军官职位,故名“征夷大将军”。所谓的“夷人”,是指曾在本州东部和北海道居住的日本最早的先民虾夷族(今也称为阿依努族、爱奴族)。从源赖朝开始,本应于停战时功成身退的“征夷大将军”,成为历代幕府将军的常任职位和头衔。

根植于日本武士血液中的“武士道”精神,是指“武者之习”“兵之道”或“弓矢之道”。通俗点说,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即“不要命”。这种“不要命”表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不胜即负,非上即下”,字面上就可理解,这代表着等级、坚韧和残忍。而这残忍,最典型和最直观地体现在武士的“剖腹文化”上。试想一下,连自杀都要选择那么残忍的方式,对自己都狠到极致,对他人又会残忍到何种程度?

幕府最初指近卫大将军的住所,后来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的府邸,以后又把以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称为幕府。知道了什么是幕府,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征夷大将军”。

在今天的日本,武士道变为与儒家人格同构的二重性文化精神。武士在日本一直被看作人格的理想境界,对现在的日本人依然影响巨大。如今的多数日本人依然在以武士道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标杆,只是他们一般都是只做不说罢了。

何谓幕府?

在无数个生下来、活过又死去的日本武士中,如果只选一个代表人物的话,那肯定就是宫本武藏(1584年—1645年)。宫本武藏这个日本战国末期的剑术家、兵法家、艺术家,在其去世300多年后的今天,成为驰骋世界、大名鼎鼎的网红武士。究其原因,可能得归功于日本影视剧和动漫网游产业的发展。现在的日本,更是到处都有他的传说。

1192年7月,关东武士首领源赖朝奉命成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开设幕府。由于镰仓幕府握有统治日本各地的大权,因而自其诞生就有了与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分庭抗礼的势头,这直接导致了日本“公家”(天皇朝廷)与“武家”(武士集团)并立的双头政治格局的形成。军人干政,军事强人以武力为后盾,“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事情在中日两国的历史上都屡见不鲜,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有三国时期的曹操,但这也只是中国在非常时期的异常状态。较之中国,日本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开幕”那一刻起,居然让这样的异常状态持续了近700年,异常成了常态。日本历史由此进入幕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