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西天之行,使团依次考察取经于美、英、法、德等12个国家。在此期间,使团大量拜访各个国家政治首脑和各阶层人士,深入了解西方文明,对各国所取得的成就叹为观止,羡慕不已,更加坚定了全面“以欧为师”的信心和决心。
学霸的学习过程是有着强烈问题意识的主动型学习。当时日本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改革要从哪里改起?二是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与西洋列强并驾齐驱?欲成大事,需谋定而后动,既然不知道从何开始,那就先找到先行者,以人为师。紧跟先行者,观察人家是如何开始、发展并取得成功的,接着再有样学样,进行本国改革。日本人创新不成,但说到模仿那真是太在行了:汉字拿过来就写,《孟子》拿过来就读,唐服拿过来就穿。以前中国强,日本学中国;现在西洋强,那就学西洋呗。当学生不丢人,挨揍才丢人!
英国、美国和德国是岩仓使团考察学习的三个重点国家。这样的选择,清晰地表明日本不仅问题意识超强,而且是自主选择性的学习。
除开西乡隆盛和板垣退助等留守日本,该使团足以称得上是日本行政部门的全体出动。这一规格比当初的遣唐使有过之无不及,日本学霸“以欧为师”的心情之急迫、态度之端正,顷刻间表露无遗。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号称“日不落帝国”。使团在深入考察学习后,总结了三点心得体会。
1871年12月,在明治政府百废俱兴的关键时刻,日本组织了一个阵容超大、规格超高的使团,从横滨出发,开始了为期近两年的“另投名师”之旅。该使团以当时日本政府的二号人物右大臣岩仓具视(1825年—1883年)为特命全权大使,其中还囊括了48名明治政府的实权派人物,并有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59名留学生(5名为女性)随行。
其一,单纯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方针是行不通的。英国的强盛,绝非简单地体现在“坚船利炮”的表象上,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是其武器、科学技术乃至人文思想的不间断更新和完善。不具备学习、思变和创新能力,只单纯获得某种武器的制造能力,再先进的武器早晚也会沦于陈旧,最终依然改变不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当然,学习思变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有时候甚至要放弃曾经拥有的辉煌和不一定那么有价值的“尊严”,而这个过程可能会比学习和思变来得更加痛苦和艰难。
既然决心另投名师,为了表明学习态度端正,更为了学到真本领,就必须登门拜师。于是,按照约1000年前派出遣唐使的传统,日本又组织了使团,前往欧美国家实地考察学习,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岩仓使团”。此次的欧美之行,可称为日本学霸的第二次“西天取经”。
其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制度,较之日本具有很大优越性。日本的落后,本质上是制度层面上的落后。重视农业轻视商业是其基本国策,民众缺乏从事商业的精神和动力。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是日本越发没落的根本原因。唯有“破除旧来陋习,求知识于世界”,才能让日本走上富强之路。
学霸的“西天取经”:岩仓使团出访
其三,英国的工业成就值得赞叹、重视和学习。英国人以贸易立国,以立宪促进贸易,以财政提升军力,再以军力保护贸易。经过如此循环,实业越做越大,终成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大英帝国,进而雄霸全球。使团成员觉得,日英两国都是海岛小国,英国人可以做到的,日本人也一定能够做到。
《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影响深刻而长远。它不仅开阔了当时日本精英们的视野,还刺激了日本这个学霸更迅速地另投名师。连过去的中国老师都认同西方是如此优秀,日本此时如果不改弦更张另投他派,那就称不上学霸了。
美国是岩仓使团造访的第一个国家。当时的美国,虽然正在高速发展,但还算不上顶级强国。造访期间,美国的教育让使团印象最为深刻。他们发现这些洋人主要教授孩子们科学技术,而这些在日本被视为“奇技淫巧”,士人贵族一向耻于研究,而推崇理学、茶道和禅宗。使团成员意识到,要想维新自强,首先就是向美国学习,对日本的教育制度进行彻底而全面的改革,扭转虚空文风,培养务实国民。
一本奇书,在中日两国截然相反的两种际遇,似乎预示着两国此后的不同命运,这其中的意味极其深长。
使团于1873年到达德国,此时的德国刚刚通过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正在发挥着自身的“后发优势”,紧紧追赶英国,表现出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的势头。德国当时的制度和军国主义文化是日本官员最想要学习的理念,一致认为德国是最适合日本学习的老师。德国模式既包括德国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也包括政府主导产业的经济模式。德国奇迹的缔造者俾斯麦,更是成了使团的精神导师。这位“铁血宰相”告诉日本人强权即真理。这句话简直说到使团成员心坎里了,日本不正是因为弱小才被洋人欺负的吗?
1851年,一艘来自中国的轮船漂洋过海抵达日本。一名日本官员例行检查时,在船上发现了3本《海国图志》,出于好奇,将它们全部截留了下来。这是《海国图志》首次登陆日本这一边缘小国,接触其国民,也由此开启了一段不解之缘。自1853年“黑船来袭”后,日本国难当头,不少有识之士努力寻找救国良药。而《海国图志》的传入,无疑是一剂“醒脑药”,给他们指引了方向。但此时,该书的传播只局限在小范围内,真正风靡全日本,是在1854年以后。1854年的某一天,佐久间象山偶然间看到了《海国图志》,读后不禁拍案感慨:“魏源与我如此志同道合。”于是他开始在日本大力推广《海国图志》。佐久间象山是当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桃李满天下,教出过日本历史上最牛的一批学生。有这样一位大神极力推荐,《海国图志》以迅猛不可抵挡之势流传开来,轰动日本,成为一本超级畅销书。短短两年里,仅正版书就加印了15次,但依然供不应求,当时的日本维新变革人士几乎人手一册。明治天皇在阅读之后,直呼这是一本“天书”,下旨要求明治政府各级官员都必须阅读此书,称其价值不亚于英国《大宪章》。
除了英、美、德等大国,对诸多小国如荷兰、丹麦等的考察学习,使团也收获颇丰,看到了日本振兴的希望,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心。使团成员认识到,一个国家小不可怕,可怕的是内乱,是没有改革开放蓝图的盲动。因此,要强国必先内治,只有经济繁荣,军事强大,人家才瞧得起你,才听你讲什么。自古以来,治国者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纵深的视野,当争则争,当忍则忍,能屈能伸。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
岩仓使团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这次出访没能完成“修约”的外交使命,在修改不平等条约上未取得丝毫进展,反而碰壁无数。德川幕府时期,日本与众多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依然延续,在其国内极不得人心。领事裁判权让民众觉得司法不公,关税议定权既让日本政府很难收到大宗关税,又使得日本本土产业受到廉价进口货物的严重冲击。因此,当时的日本人做梦都想修改这些条约。在修约问题上,官民朝野是一致的,政府因此才愿斥巨资派使团访问欧美。然而,使团在第一站美国就碰了钉子,到了欧洲更是一个钉子接一个钉子地碰。人家洋人根本就不和日本人谈,在他们眼里,一个不入流的国家有什么资格谈判?
当使团意识到“弱国无外交”时,果断放弃了修约的努力,转而把所有热情都投入到学习上,只剩下一个念头——为日本崛起而“以欧为师”,好好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的文明成果向他们呼啸而来,让他们大开眼界。随使团考察学习的留学生中江兆民,曾将使团的感受总结为六个字——“始惊,次醉,终狂!”这样的感受,让使团一再延长行程,如果不是国内再三催促,恐怕他们在欧美的考察学习就不止22个月了。
然而,令人无法相信的是,这样一本巨著,在已经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破国门的中国,居然是漠然一片,关注者寥寥。当时300万中国读书人,可能仅仅只有300人完整地阅读过,其印数不过区区1000本。更可笑的是,竟然还有糊涂的清朝官员提议要禁绝这本书,免得使它败坏世道人心。
1873年9月,岩仓使团经沙俄返回日本,他们没有带回国人最为期盼的改订条约,但带回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建设强大日本的改革蓝图。历经22个月欧风美雨的洗礼,他们从欧美的今天看到了日本的明天,从茫然无措的孩子变成了胸有成竹的大人。他们知道目标在哪里,道路怎么建,步伐怎么走。通过眼观、耳听以及心领神会,岩仓使团已经勾画了一幅完整的治国蓝图,只要按部就班,他们就能建设好日本。
谈及“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和魏源是永不能绕开的人物,堪称先驱和典范。而《海国图志》就是其代表思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集大成之作。这本书完整收罗了西方众多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是中华文化圈第一本详细介绍西方的中文书籍,同样也是当时东亚地区向西方学习必备的第一手资料。
这幅蓝图包含五个核心要点:其一,富国上学习英国,实施“殖产兴业”政策;其二,强兵和立宪上学习德国,效仿军国主义发展模式;其三,教育上学习美国,优先发展理工科等实用学科;其四,内政上学习荷兰、丹麦、瑞典等欧洲小国,实行“内治优先”方针;其五,海军发展“以英国为师”,陆军建设兼学德国和法国。
现在大多数中国人都对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有所耳闻,这要归功于中学教科书的大篇幅介绍以及它是中学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将《海国图志》视为一本奇书,主要是其“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缘故,即这本书对19世纪中国几乎毫无影响力,反而对日本的改革开放颇具影响。可以说《海国图志》是中国老师对日本这个学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最后一本书。
岩仓使团的这次出访,花费了数百万日元,历时近两年,对日本的影响程度从古未有,甚至于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也是极其少见的。使团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在各个领域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找到了日本今后的前进道路,也确定了日本进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案。但在此过程中,日本人还是稍显急躁,只看到了一些能够让他们快速进步的捷径,并没有将眼光放长远,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本国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如果从历史上的因果关系来看,日本是一个海岛国家,在发展模式上居然不学习英国的工商贸易立国、海洋立国,反而去效仿德国这个大陆国家的军国主义发展模式,从一开始就走偏了。由此可见,学霸也不是万能的,也会看走眼,也会学错。
一本奇书的两种际遇
岩仓使团的欧美之行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就是让西方列强老师见识到了日本学霸的真面目,留下了好印象。一个好学上进的学霸,纵使不是每个老师都喜欢和偏爱,但至少不会让人讨厌。这不仅为日本的明治维新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还奠定了此后日本与世界霸主英国结盟的基础。国际交往也是需要“傍大款”的,在外交上,这是日本历来的拿手好戏。这1000年来,日本曾经先后给中国、英国和美国当过小弟,而这三个国家都是当时世界上的老大。依附他国,伏低做小,原本是无奈之举,没什么可夸耀的。但总是能够依附最强的,却不能不让人叹服。这不仅是运气,更是一种本事!
日本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学霸”,曾经长期“以华为师”,在本书的前几章,我也再三强调过。若要梳理清楚明治维新的来龙去脉,还得从日本这个学霸的另投名师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