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对于父亲的职业一直都处在懵懂的状态中,直到长大以后,他才渐渐了解父亲的职业和职责,也明白了为什幺父亲总是不能在家陪自己的原因。当曼弗雷德好奇地向父亲询问战争是什幺样子的时候,隆美尔脸上似乎多了一丝痛苦。但是为了回答自己儿子的问题,隆美尔给儿子画了一幅画,画中到处都是残破的房屋,哀嚎的人群,滚滚地黑烟以及暗红的血水。这幅画也让曼弗雷德第一认识到战争原来是这幺的恐怖,这幺的残忍。
隆美尔和希特勒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进程和发展。隆美尔是一个恪尽职守的职业军人,虽然他从不参与政治,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人生观点和态度。
实际上,隆美尔并不是一个战争狂人,隆美尔更是渴望以一种宽容和合法的权力来处理犹太人的事件。由此能看出,隆美尔对类似屠杀这样的“战争”是充满厌恶的。
1932年,德国国内局势十分动荡,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社会失业人数不断地增加,纳粹分子变得异常活跃。1933年初,纳粹分子夺得德国政权,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不幸也由此开始了。也就是在这一年,隆美尔和裁断他最终结局的人物希特勒在柏林相遇了。
隆美尔在一个山区当了短暂的营长后,被派到波茨坦的一家军事学校担任教官。接到任命的隆美尔十分兴奋,对于这个德国人心目中的军事摇篮基地,他有着异乎寻常地向往,能够成为那里的一名教官将是他人生十分荣耀的一件事。他马上给妻子露西写信,告诉她这一任命,让露西到波茨坦来,不要告诉其他人,因为现在这份任命还是绝密的。
隆美尔对于德国军队的奖励机制一直难以忘怀。在德军成功占领马塔尤尔山峰后,曾经向有功的将领颁发了勋章,许多军官都获得了这枚勋章,但是作为打下这个山头部队的领导者的隆美尔却什幺都没得到。对于一生都在不断地为荣耀而奔波,渴望被人们认可的隆美尔而言,这是不可忍受的屈辱,为此他向更高的指挥官和参谋部提出了异议。
除了教导这些学员外,更让隆美尔开心不已的就是露西也搬来了这里。他们两人就住在学院附近的一个小房子里,虽然房子很小,但是经过露西仔细地收拾、布置后,变得很整齐、干净,充满了家的温馨。他们二人过着清闲自在的幸福生活。
此外,在一战中,身为军人应有的素质他发挥地非常透彻,但是他也经常会做一些违背军人守则的事情,比如违反命令,或者不遵守军纪。
除此之外,隆美尔还花费尽可能多的时间教育曼弗雷德,希望自己的的诸多缺憾能在孩子身上弥补回来,教他骑马、游泳。曼弗雷德和隆美尔教导的其他学员一样,每天也要接受他的严格训练,甚至比训练他的学员要更为严格。
事实上,隆美尔的矛盾性格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体现。隆美尔小的时候非常想当一名工程师,但是这个想法遭到他父亲的反对,他父亲决定让他去参军,没有办法,他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曼弗雷德曾经这样形容他的父亲:“原本我父亲是个爱幻想,骨子里是柔弱的人,只是军队和战场把他锻炼得如此坚强了。”
在对于士兵的训练课程中,身体素质是隆美尔特别看中的一点。在隆美尔看来,拥有良好体魄是成为军人最起码的素质。因此,在隆美尔的教程内总是有许多身体素质训练课程。虽然一些学员对于他的课程安排存在异议,但在隆美尔严厉的批评后,他们也只能顺从地服从教官的命令。唯一能让这些学员们比较欣慰的是,隆美尔和他们一样,讨厌穿着穿着奇特的参谋官员。隆美尔把他们看作是人性的大理石,外表光滑,内心冰冷,而且心狠手辣。
隆美尔从未公开过他与这对母女之间的关系,但是他总是对她们的生活十分照顾,他经常写信给这个女儿,但是署名都是埃尔温叔叔。隆美尔的这段感情隐藏的很好,他的儿子曼弗雷德也是在他死后才知道他还有这幺个姐姐。但是这都些消息的真假至今也没有证实。
像所有的夫妻一样,隆美尔和露西也会产生矛盾。隆美尔曾经购买了一幅拿破仑画像,每天都会注视欣赏,将这个差点一统欧洲的人物视为自己的目标。但是他的这一个举动却遭到了露西的不满,因为露西认为这是对她的轻视,于是露西也去买了一幅画,她把德国一位伟大皇帝的肖像放在他们房间,弄得隆美尔尴尬不已。
隆美尔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当时认识他的军官和士兵们都认为隆美尔是对太太呵护备至的人,他烟酒不沾、也不花心。但是在一名作家写的隆美尔传记中,隆美尔除了露西妻子外还有一个别的女人,而且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名叫格特鲁德。
尽管生活上磕磕碰碰,但是两人生活的十分平静。对于隆美尔而言,这段时期也是他人生中难得一段平静时期。在此后的战场上,他总是能够回想起他和露西两人漫步在学院的大树下、草地上的情景,它是那幺的温馨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