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会说话:把话说到心里去 > 12 你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12 你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个场景。麦克对曼迪说:“我有点想看这部电影,不知道值不值得看。你知道这部片子好看吗?”曼迪也没看过这部电影。她只是看过30秒的预告片,另外在脸书上读过一篇朋友发的差评文章。她面临一个选择:是承认自己没有看过,完全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呢,还是假装自己看过了,然后告诉麦克“那部电影烂到家了,不用看了”呢?

有时候,我们会给非常依赖自己帮助的人提供不切实际的信息,因为我们真的很想帮上忙。假设你的朋友从外地来,问你城里有没有好的餐厅推荐给他。你的本能反应是报出一家你每天上下班路上总能看见的餐厅的名字。虽然你从来没去那里吃过饭,但那里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餐厅。谨慎的做法是承认自己虽然没在那里吃过,但看过菜单,而且你注意到那里的停车位上总是停满了车。然而,我们经常会粉饰这些细节。如果你的朋友听从了你的建议,去吃了以后结果发现那里的食物难以下咽怎么办?那她对你的印象会有什么变化?最起码,她一定会觉得你品位很差。

这个案例不是我自己在脑海中编造出来的。其实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我是怎么知道别人也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呢?因为当她告诉我电影很烂的时候,我问她:“啊,你已经看过了吗?为什么觉得这部电影很烂呢?”她这才承认自己没看过。我不得不说,自己对她的印象稍稍有点减分。虽然她这么说也不能完全算是撒谎,但我感觉她就是撒谎了。

在专业上向人求助可能会暴露你对自己工作无知的一面,给你造成潜在的威胁。但很多人甚至在一般情况下都不愿开口求人。(即使迷路了也不愿意问路的人请举手。)承认自己不知道一些事情、向别人索取信息会让人感觉很尴尬,感觉自己的弱点被暴露了。但如果不承认或说些胡话撑场面,那就更糟了,这无疑会摧毁伙伴们对自己的尊重。

在史蒂文·莱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的书《怪咖思考术》(ThinkLike a Freak)里,有一章叫作“英语中最难说出口的一句话”。你可能会认为这句话是“我爱你”,但作者提出的观点却是“不知道”。他们引用了一项研究,在该研究中,一些5~8岁的孩子被问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多达75%的孩子回答了“是”或“否”,即使他们不可能知道答案。

我们喜欢装模作样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不愿意向别人求助。卡雷特·科泽尔在他的《求助:人类困境起源》(Help: The Original Human Dilemma)这本书里提出:大多数人都会主动避免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有一种倾向认为,这(向别人求助)是种缺陷。”科泽尔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如果一个商业环境的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都十分激烈,会加剧这个商业环境的恶化。所以这种恐惧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你放松警惕就会受伤,或者你不知道的信息……将被别人用来对付你。”[2]

这项研究是由阿曼达·沃特曼进行的,她在利兹大学教发展心理学课程。恐怕你会认为只有小孩子才会这么傻傻地自欺欺人,妄称知道自己不可能知道的事,沃特曼也对成人做了一系列测试。当成人在接受测试时,每4个人中就有1个假装知道自己不可能知道的事。被拆穿的恐惧可能会阻止我们撒谎,但明显25%的比例说明这种恐惧还不够强烈。

如果在谈话中你总是忍不住想插上两句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似是而非的话,我强烈建议你不要把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也不要在自己完全不懂的话题上胡乱发表观点。说得更明白一点,你在脸书上读过一篇文章的开头两段,并不表明你就“知道”什么是真相。在某件事上不多的几次经验也不会让你变身专家。即便你生过孩子,也不表示你对怀孕过程中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即便你一年能打上几次高尔夫,也不表示你就是专业高尔夫运动员。如果你假装自己非常内行,但实际上是一知半解,那么最终你只会给别人提供一些很糟糕的建议或者妨碍他们去咨询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专家。用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话来说就是:“一知半解是危险的事。”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们总是喜欢不懂装懂或是装作博学多才,其实只是一知半解。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原因是:我们希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想让自己在人前表现得很聪明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但讽刺的是,如果你说的话不是十分准确,会显得比不说话还要蠢。就好像一个小孩总喜欢说生词唬人,却连发音都说错一样可笑。

沃特曼说,当我们跟比自己更有权势或级别更高的人说话时,比较不容易承认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无知。“也许(我们)觉得自己有些弱势。”她说,“(人们)总想展示自己能做到某些事。但要让他们坦然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些事,就会让他们感觉不太舒服。”

很多人在日常对话中不会如此谨慎。比如:有个朋友提到车子出问题了,我们马上就会说是不是车上汽化器和发电机的问题,好像我们是专业机师一样;有个同事谈起某个关于移民政策的新闻,我们就会开始口若悬河地陈述一堆观点,摆出各种事实,好像我们是移民规划局的人。你不记得具体的数据?没关系,大概齐就行!你只是草草地浏览过一篇关于飞机旅行的博客文章?没问题,你已经坐飞机旅行过很多次了。你觉得自己已经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了。

史蒂文·莱维特表示,在商界,假装自己是专家的诱惑尤其强烈。他说自己教的MBA(工商管理硕士)学生都非常善于“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假装无所不知”。但他又说,这种“假装强大”的心态其实有很大的副作用。“你也许能靠它保住工作,一个星期,一个月。”他说,“但这不是关键。我们的目标是让自己真正变得强大,通过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来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好。能达成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是说‘我不知道’。”[3]

我在电台直播节目中进行采访时,采访对象通常变得很拘谨。因为面前就是一个大得有点吓唬人的麦克风,玻璃墙外是制作人审视的目光,而且很多人在旁听会给人造成一种被密切关注的压迫感。所有这些都在提醒他们,自己所说的一切会马上变成公共言论,并将在互联网上被保存很多年。所以,他们对自己要分享什么内容往往会变得比较审慎。

把这个结论往前再推一步,当你不懂装懂的时候,不仅是在浪费自己的潜能,更是在利用别人对你的信任。

这么做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这样能建立诚信的基础;第二,承认自己也有不足之处。达美乐比萨的广告公关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可能除了坦诚以外,还有它的谦逊。虽然承认错误或是自己知识上的缺陷让人感觉在暴露自己的弱点,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一种强有力的情感上的连接。

让我们再回过去看之前关于是否要去看电影的那段对话。如果我没有进一步追问朋友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观点,我可能就不会去看那部电影。我可能会直接接受了她带有偏见的建议。那样的话就很可惜了,因为后来我去看了那部电影,非常享受。事实上,我很喜欢那部电影,几周后又去看了第二遍。

没有人能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说实话,这一点我当然能理解。在商务午餐约会迟到了或是没赶上孩子的足球比赛时,你撒个无伤大雅的小谎跟告诉别人一个你明知道不对或者不知道对不对的“事实”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我认为我们要尽量不说那些自己不确定的事情,要习惯于说“我不知道”。

如果是比推荐电影更重要的事情呢?很多医生说自己很难承认不知道病人到底得了什么病。在《赫芬顿邮报》的一篇访谈文章里,神经学家尼古拉斯·卡普左利表示,在自己的同行圈子里这种问题其实很普遍。“医生往往觉得对自己或病人承认一种不确定性是很别扭的事。太多时候,他们会觉得直接说不知道造成症状的原因或者没有对症的特效药会对他们的专业技能、权威性、专业性造成威胁。”[4]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可能也教过自己的孩子:说谎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更多麻烦。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成人间的谈话。在大多数情况下,实话实说才是正道。不过,你不一定要诚实地告诉你老公他唱歌唱得到底有多“好”。

关于这个问题,斯图尔特·福克斯曼博士在安大略省内外科医生协会(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Ontario)的专栏中写过相关文章。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内科医生尝试在自己确实没有确切答案的时候跟病人说“我不知道”的事。结果呢?他的好几个病人表示更加信任他了。“病人发现其实每个医生的知识库都是有局限性的。”福克斯曼写道,“但是他们希望你会尽力帮助他们。而当你说‘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找出答案’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这种感觉。”[5]

达美乐的CEO(首席执行官)事后承认,自己在决定推出这则广告的时候其实忐忑极了。因为这则广告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幸好事遂人愿,这次危机公关被誉为餐饮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扭转乾坤之作。第二年,达美乐的销售业绩涨了接近14%,股价也上涨了130%。这家公司把赌注都压在了诚信上,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就像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约翰·格拉斯所观察到的:“人们已经太习惯听广告里说的假话了。当你坦诚相待时,反而赢了。”[1]

交谈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而人际关系也必须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你会发现,你对自己认知上的局限性越是坦白,人们就越重视你给出的意见。如果你不知道,就请直说“我不知道”。这几个字能加强你与别人之间的联系。而且,它们会为你打开探索更广大世界、自我成长的大门。如果你不承认自己还有需要学习的必要,那么就无法再学到任何东西。

在一则电视广告里,它引用了顾客的各种差评,比如有人吐槽达美乐比萨的底饼就像“硬纸板”一样,是“最难吃的比萨,没有之一”,“完美地避开了跟好吃有关的一切”。在广告里,顾客们这些扎心的差评都被打印了出来,并用画框裱了起来,挂在了达美乐办公室的墙上。这时,画外音宣布达美乐推出比萨新品,并恳求顾客再给它一次机会。

[1] Sean Gregory,"Domino's New Recipe:(Brutal)Truth in Advertising,"Time,May 5,2011.

管理人员不得不迅速采取措施了,否则公司将面临破产。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个非常规的做法。达美乐上线了一系列广告公关,坦荡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公司以前做的比萨太难吃了。

[2] Quoted in Alina Tugend,“Why Is Asking for Help So Difficult?,” New York Times,July 7,2007.

2009年,曾经火爆一时的达美乐比萨连锁店已经日薄西山、濒临倒闭。公司销售一落千丈,股价也跌到了历史最低点。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制作的比萨这时也在全美美食大赛中得了最后一名。

[3] Steven Levitt,interview by Stephen Dubner,“The Three Hardest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Freakonomics Radio,podcast,May 15,2014.

——马克·吐温

[4] Allen Francis, What Should Doctors Po When They Don't Know What to Do(blog),Huffingron Post,updated August 24,2013.

能马上给出答案我甚感欣慰。我说,我不知道。

[5] Stuart Foxman,"The Three Hardest Words,"Doc Talk,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Ontario;originally published as "The Three Hardest Words--'I Don't Know,"Dialogue 8,no.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