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依照“指示”,打点了些礼物,穿过半个北京城去拜访A阿姨。敲门入座,例行自我介绍后,我们聊起了当年她和小姨念书时候的事,又说道她要送儿子出国。
“所以没问题的,你小姨已经打好招呼,你就去她家坐坐即可。”
“您那一届的同学很多都特别厉害吧,像您这样。”
“难怪……”我在心中轻笑了一声。
“还成吧,不过最后都比不上你小姨。”
“嗨,也不全是靠这层关系。A阿姨的儿子比你小几岁,准备以后去美国念书,想找你小姨做推荐呢。”
“出国留学其实也挺辛苦的,在美国不一定就比您在央视好。”
“大学同学的亲戚而已,别人凭什么要帮你呀?”犹豫中,我问妈妈。
“你小姨也不是留学出去的,是跟你姨夫结婚以后陪读才出国的。”
我觉得很是骄傲,自己是全凭本事走到今天,不曾走过后门开过小灶,也未依靠任何人。这一路走到大学毕业,当然也不允许破坏这份骄傲。可是在一份央视的实习面前,我第一次犹豫了。
这句话让我一愣。
我心里觉得很别扭,从小到大,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送礼。记得小学时候,有一年岁末,家里让我给老师送挂历,知道我不愿意,便强行塞进了书包。上学路上,我偷偷拿出来就扔在了路边……送个挂历尚且如此,在没有家访也没有微信转账的年代,在校混得好赖也是全凭本事的。
她说的没错,公费出国深造的是姨夫,小姨是去美国后才一边打工一边读硕。可是,为什么要特别跟我讲这个?是啊,同是那年月的天之骄子,从同一个宿舍出来,凭什么你刚毕业就去美国,我就不能?是我不如你?不,还不是因为你嫁的好——从A阿姨家出来,我耳边不断响起她的那句话,以及她说话时微妙的语气。
这位A阿姨是小姨大学室友,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关系很好了。小姨80年代初来京上大学,可算是恢复高考后最早一波大学生。A阿姨时任央视某部门主任,是位“说得上话”的领导。妈妈的意思自然是希望我去拜访下,托她在央视谋个实习位置。
几天后,A阿姨打来电话,告诉我某频道有一个实习编辑位置,随时都可以来上岗。我向她表示感谢,然后找了个理由拒绝了。她有些惊讶,反复确认我的理由。妈妈得知,也是又气又惋惜。她们不会知道,真正的理由是我不想令小姨欠下这个人情。
于是,我一个轻度“社恐”的人,咬着后槽牙也要准备去挤社会。家里对我的状况不可谓不操心,一天,妈妈打来电话,让我去拜访一位小姨的老同学。
后来,我也曾有那么几个瞬间后悔过,在工作连续碰壁的时候,在职场受挫的时候,在看见自己的室友拿着更高的薪水和北京户口的时候。但只要想到A阿姨那时一闪而过的微妙表情,便相信自己并没有选错。幸而,北京是这样一座城市,即使不靠人情关系,依然可以凭实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尽管向往学者的纯粹,到临近毕业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就业。不为别的,只为能够尽早自力更生。一方面,想要补偿青春期不满足的叛逆,摆脱家庭和家族施予的制约;另一方面,彼时外婆要治病,家里房子也要被“强拆”,经济状况大不如前了。
再后来,又过了10年,我陪妈妈赴美探望小姨,坐在家中聊天,说起了当年找实习这事。才知道A阿姨的儿子终究到了美国读书,不过不在东海岸,小姨也并没帮上什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