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此诸条,可见评者脂砚斋是曹雪芹很亲的族人,第十三回所记宁国府的事即是他家的事,他大概是雪芹的嫡堂弟兄或从堂弟兄──也许是曹顒或曹颀的儿子。松斋似是他的表字,脂砚斋是他的别号。
又第八回贾母送秦钟一个金魁星,有朱评云:作者今尚记金魁星之事乎?抚今思昔,肠断心摧。
这几条之中,第十三回之一条说 曲指三十五年矣。
又此回之未凤姐寻思宁国府中五大弊,上有眉评云: 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今 余想恸血泪盈□。(此处疑脱一字)
又一条说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
又可卿提出祖茔置田产附设家塾一段上有眉评云:语语见道,字字伤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松斋。
脂本抄于甲戌(一七五四),其“重评”有年月可考者,有第一回(抄本页十)之“丁亥春”(一七六七),有上文已引之“甲午八月”(一七七四)。自甲戌至甲午,凡二十年。折中假定乾隆二九年(一七六四)为上引几条评的年代。则上推三十五年为雍正七年(一七二九),曹雪芹约十三岁,其时曹頫刚卸任织造(一七二八),曹家已衰败了,但还不曾完全倒落。
我们看这几条可以知道脂砚斋同曹雪芹的关系了。脂砚斋是同雪芹很亲近的,同雪芹弟兄都很相熟。我并且疑心他是雪芹同族的亲属。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托梦于凤姐一段,上有眉评云: “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曲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
此等处皆可助证《红楼梦》为记述曹家事实之书,可以摧破不少的怀疑。我从前在《红楼梦考证》里曾指出两个可注意之点:
又上引一段中,脂本比别本多出“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九个字。吴玉峰与孔梅溪同是故设疑阵的假名。
第一,十六回凤姐谈“南巡接驾”一大段,我认为即是康熙南巡,曹寅四次接驾的故事,我说:
据此,《风月宝鉴》乃是雪芹作《红楼梦》的初稿,有其弟棠村作序。此处不说曹棠村而用“东鲁孔梅溪”之名,不过是故意作狡狯。梅溪似是棠村的别号,此有二层根据:第一,雪芹号芹溪,脂本屡称芹溪,与梅溪正同行列。第二,第十三回“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二句上,脂本有一条眉评云:“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顾颉刚先生疑此即是所谓“东鲁孔梅溪”。我以为此即是雪芹之弟棠村。
曹家四次接驾乃是很不常见的盛事,故曹雪芹不知不觉的——或是有意的
此上有眉评云: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 故仍因之。
——把他家这桩最阔的大典说了出来。(《考证》页四一)
脂本第一回叙《石头记》的来历云:空空道人……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 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 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脂本第十六回前有总评,其一条云: 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
这个发现使我们更容易了解《红楼梦》的故事。雪芹的父亲曹頫卸织造任在雍正六年(一七二八),那时雪芹已十二岁,是见过曹家盛时的了。
这一条便证实了我的假设。我又曾说赵嬷嬷说的贾家接驾一次,甄家接驾四次,都是指曹家的事。脂本于本回“现在江南的甄家……接驾四次”一句之旁有朱评云: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
我从前根据敦诚《四松堂集》“挽曹雪芹”一首诗下注的“甲申”二字,考定雪芹死于乾隆甲申(一七六四),与此本所记,相差一年余。雪芹死于壬午除夕,次日即是癸未,次年才是甲申,敦诚的挽诗作于一年以后,故编在甲申年,怪不得诗中有“絮酒生刍上旧坰”的话了。现在应依脂本,定雪芹死于壬午除夕。再依敦诚挽诗“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话,假定他死时年四十五,他生时大概在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我的《考证》与平伯的年表也都要改正了。
这又是证实我的假设了。
脂本于“满纸荒唐言”一诗的上方有朱评云: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甲午八 月泪笔。(乾隆三九,一七七四。) 壬午为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当西历一七六三年二月十二日。”(据陈垣《中西回史日历》检查)
第二,我用《八旗氏族通谱》的曹家世系来比较第二回冷子兴说的贾家世次,我当时指出贾政是次子,先不袭职,又是员外郎,与曹頫一一相合,故我认贾政即是曹頫。(考证四三-四四) 这个假设在当时很受朋友批评。但脂本第二回“皇上……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一段之旁有朱评云:嫡真实事,非妄拥也。
据此,《石头记》在乾隆十九年已有“抄阅再评”的本子了。可见雪芹作此书在乾隆十八九年之前。也许其时已成的部份止有这二十八回。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把《红楼梦》的著作时代移前。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年表》(《红楼梦辨》八 )把作书时代列在乾隆十九年至二八年(一七五四-一七六三),这是应当改正的了。
这真是出于我自己意料之外的好证据了!
“出则既明”以下与有正书局印的戚抄本相同。但戚本无此上的十五字。甲戌为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那时曹雪芹还不曾死。
故《红楼梦》是写曹家的事,这一点现在得了许多新证据,更是颠扑不破的了。
脂本第一回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诗之后,说: “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