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国家介入经济发展肯定会影响效率,所以曼昆的那本《经济学原理》上来就聊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对经济不利。
但从罗斯福开始,美国出台了一堆法案,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各种措施来调整收入结构。从那以后,富人的财富占比一路走低,美国慢慢涌现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政府还强制搞养老金,避免民众老无所依,让大家放心消费。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里根上台,美国重新大规模搞自由化,社会越来越分化,到了2008年发生了金融危机。
不过政治家理解问题更加全面一些,因为社会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从理论上讲,纯粹的物竞天择的社会效率最高。如果都不去照顾老人,让每个弱者被自发淘汰,效率会更上一层楼,但那样社会很快就会陷入崩溃,更别谈效率了。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是国家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候,0.1%的人竟然拿走了全社会25%的财富。90%的人分全社会16%的财富,老百姓没钱消费,可不就经济危机了?
事实上,欧洲的福利制度正是起源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俾斯麦统治时期的德国。俾斯麦搞这套福利制度的初衷就是稳定社会,防止德国社会在一波革命中灰飞烟灭。
当时工人和资本家冲突严重,罗斯福一改以前政府保护资本家的态度,果断地站在工人的一边。在那个著名的《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抄来的。报纸上说他要把资本家做成烧烤。为了跟资本家对抗,顺便打击黑社会,罗斯福充分向FBI授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美国FBI权势雄起几十年。
不过单纯的分配并不能解决问题,还要把蛋糕持续做大。在这方面,美国其实做得最好的事情是“国转民”。
所以在搞基建的过程中,罗斯福大刀阔斧地拆分自由主义时代的那些工业和金融巨头,而且对大企业开始征税,搞转移支付,给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提高工人工资。
什么意思呢?
罗斯福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很超前地意识到,整个社会如果想稳定运行,必须得搞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保障,把社会从之前的“金字塔”造型变成“橄榄球”造型。
进入20世纪之后,明显出现一个问题:技术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高,如果私人部门搞研发,就算急死也搞不出多少来。比如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几项关键研究,原子能、计算机、互联网和基因工程,都是以国家的力量集合各种资源搞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市场经济的伟力。
不过这远远不是罗斯福政策的全部。罗斯福后来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美国人用FDR来称呼他,在美国只有那些深受爱戴的人才有这个待遇。如果你以为罗斯福只是搞了点“以工代赈”,那就太肤浅了。
不过市场经济真正的能力在于把这些技术变得既廉价又平民,让大家都能用上,最后国家通过税收回收了投入,企业通过雇用高收入员工拉高了社会就业率和工人收入,社会效率也得到大幅提高。
美国和德国的思路有点像,又不完全像。我们教材上说罗斯福搞“以工代赈”,也就是政府借钱搞基建,吸收产能和促进就业。
美国通过高效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系列操作,成功从巨大的工业国,变为拥有一个巨大内需市场的工业国,实现了真正的内外双循环。
我刚才提了,德国正是在这次危机中开始转向军工来吸收产能的,那美国怎么办?
只不过到了新千年之后,问题发生了大变化。大量的美国企业变成了跨国公司,搬到了海外。相应地,美国逐步空心化。这也造成了现在美国社会的极度分裂。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其实也有外循环,也需要把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卖出去。等到全世界所有的市场全部挖掘干净了,资本主义世界天量的工业品也就没地方卖了,又出现了严重的过剩,再加上股市崩溃,引发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大萧条。
我国的艰难转型
当时全世界都指望把自己的商品卖到别的国家去,或者卖到殖民地去。比如,美国当时就热衷于把物资卖给中国,中国的地主们有点积蓄,就很欢乐地购买西洋玩意儿。大家在民国剧里经常能看到的那种绿台灯,就是美国生产的。
上文说了那么多,其实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要把“内循环”也做起来,本身是个系统性工程,非常复杂,而且不是在短期内能搞定的,很可能要到二十年后回头看才能明白现在这个政策的意义——正如现在的房地产政策情况。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到了实际操作阶段,也就是美国在大萧条爆发前,资本家血腥无比,往死里压缩工人工资,动不动就对要求涨工资的工人进行镇压。而当时的美国政府其实就是资本家的马仔,不仅冷眼旁观,偶尔还帮着资本家镇压工人。美国当时工人的整体工资上不去,自然也买不完本国生产的物资。
为什么说这事复杂呢?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想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搞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尽量自己消化,这样才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比如福特,它就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的。它的员工工资很高,它一度指望自己的员工将来买自己的汽车。
比如,单纯提高工人工资,确实是会增加消费,但会损害我国产品的海外竞争力。如果给企业减税,企业订单没增加,突然账上多了一笔钱,它会给员工涨工资吗?可能会,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企业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去买套房囤着,这样反而推高了房地产价格。美国那边减税后会去回购股票,来推高股价。
接下来我们说一个接近内循环的例子,就是美国。
那如果给中产阶层减税呢?
大家看出来了吧,德国就是个典型的“外部循环”的国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消费不掉,只能卖到海外。一旦海外出事,东西卖不出去,就是大规模失业,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转向军工。武装后的德国战争机器就可以去海外打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外循环”。
中产阶层又分成好几等,比如年收入60万元以上的也是中产阶层,年收入5万元到10万元的也是中产阶层(美国那边的定义是滴滴司机就算中产阶层,我国滴滴司机姑且算5万元的年收入吧),你给他们减了税,各个阶层反应差别很大。
希特勒当时想出来的一个策略就是扩大军工。国家发行国债,把筹到的钱投资给军队,让军队去向企业订货,这样空闲产能就被调动了起来。扩军倒也不稀奇,全世界都在扩军,而且这正是凯恩斯经济学的精髓。问题是钱从哪儿来?希特勒也有办法,不是已经扩军了嘛,枪在手,随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先打劫了捷克,然后是波兰,然后法国、苏联。
比如,一个年收入100万元的家庭退税10万元,这一家子会用多出来的钱去超市里买水果、买衣服增加消费吗?有可能,不过最大的概率可能是去买海外奢侈品,或者直接去海外旅游,钱花到国外去了,成外循环。
随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国出事了。因为美国那边也大规模破产,美国人没钱买德国的东西,德国工厂也跟着没法开工了。德国大量的工人失业,绝望之下,把希特勒推上了总理之位。
你给年收入30万元的家庭减税,或者补助,他们有什么反应?会去三亚旅游?买双鞋?给孩子买个玩具?有可能,不过更大的可能是攒着准备买下一套房,毕竟旅游和买玩具他们本来就支付得起,不愿意支付是因为在攒钱买房,买了一套还想再买一套。
这种情况下的德国,就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生产的东西主要卖到海外。
如果你给低收入阶层减税,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并没有交税,有什么可减的?直接发钱?这个倒是也可以,而且他们也很愿意消费,问题是这个操作我们已经在做了,“脱贫攻坚”不就是向下转移嘛。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了元气,欠了一屁股债,日子也没法过了。尽管工厂什么的还在,但政府没钱去买原料。工厂开不了工,工人没工资,市场循环不起来,整个国家越来越颓废。不过好在美国人来了。美国人给了德国大笔贷款,于是德国工厂有钱买原料了,重新开工了,然后生产出来的东西一部分德国人用,剩下的大部分卖到了美国。
此外,促进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也做了很多年,这个不用我们说也会继续搞下去。
其实直接解释内循环没什么意思,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先说一个不是内循环的例子,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
那我们缺了点什么呢?
什么是内循环?
这一点有关部门也看出来了,正是技术的转换。它们指导投资技术研发,然后将技术成果转给私企来廉价化和市场化,最后涌现出一堆公司。
我们显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原话是“经济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促进发展的新格局”。也就是说,外部市场不能没有,但我国长期太过依赖外部市场,今后也要提升内部市场地位了。
这一点我们已经有成功经验,比如移动互联网,就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并且成熟的“内循环”案例。
按照这个逻辑往下聊,大家就能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就算有外部市场,产能依旧迟早会过剩;完全“内循环”,也容易出现问题。
不难理解嘛。我们当初投资了一些钱,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体系搭了起来,然后一轮又一轮地涌现出了一堆互联网公司。这些互联网公司塑造了中国现在的新面貌,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岗位,还创造了一些其他岗位,比如快递员和电商从业者等。
也不是没有。美国人想出来给普通老百姓贷款,让他们借钱去消费。好处是危机被延缓了,问题是出现了新的更大的危机,大家借钱太多还不上,引发了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
大家要有个常识,一般说的“中产阶层”,是介于穷人和有钱人之间的那些人,所以美国那边开滴滴、修下水道的,都是中产阶层。
那有办法解决吗?
在中国,中产阶层大概是年入5万元到100万元的这些人。而且我们刚才也说了,三个年入10万元的人,肯定比一个年入30万元的人对经济循环的贡献大,六个年入5万元的人贡献会更大。所以,扩大中产阶层规模,说的是年入5万元这个层次的中产阶层,不是年入30万元的中产阶层。
既然每个国家都面临过剩问题,如果把整个世界理解成一个村,最后总会有那么一刻,村里所有人的购买力也买不完工业品。所以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厂子倒闭,工人们更没钱,更没法消费,然后就全球经济危机了。
移动物联网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也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什么叫“技术拉动经济”,创造了几千万个相关岗位。我说一件其他的事,大家感受下移动物联网的广度有多大。
因为只要资源足够,英国人生产工业品的潜能是无限的,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卖不出去。这也是英国打下印度后,一下子变得很厉害的原因,因为印度既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又是英国的工业品倾销地,一举两得。等到印度不再跟着英国混,英国也就现了原形,变回小岛国去了。
前段时间一个视频博主跟我说,他本来在大城市里上班,有十几万粉丝,后来无意中向大家推了下他们村的手工竹器,现在他们村的手工竹器卖得特别好。以前村里每家每年收入不到一万元,现在已经有三四万元了,后续会更好。这说明技术的创新触手已经伸到了偏远农村。
只能卖到海外去。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英国拼了命地在全世界找市场了吧?为了打开大清的市场,英国不惜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说到这里,我再总结下,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所谓内循环,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也就是短期靠财政向基层转移财富,提升基层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消耗我国的工业品。扶贫攻坚战的意义也正是在这里。
从英国引爆了工业革命那一刻开始,这个问题就如影随形。英国人用蒸汽机生产了天量的物资,各种床单、被套、刀子、叉子、毛绒玩具等,但是英国本国工人的工资非常低,无论如何也消费不了那么多的物资,富人又不可能把赚到的钱全花了,所以多余的工业品卖不出去就成了个大问题。那怎么办?
不过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些跟自己关系都不太大,因为自己钱不够。但是,如果你年收入超过5万元,你就是成熟的社会人了,不能指望政府帮你做什么了。如果你年收入超过10万元,那你妥妥的就是社会中坚力量,得承担起义务了,你得想想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了。至于那些年收入超过3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人,当然是希望他们想想如何搞点高端项目,让他们想花钱的时候尽量在国内花。
所以说,只要商人逐利,就会有一部分收益不被用于消费,就有一部分对应物资卖不出去。这就是过剩。
但是这种做法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技术的突破,搞几个新的爆发点出来,像移动物联网一样,催生出一大堆新公司、更多数量的高收入阶层和更大规模的中产阶层,这才是决定性的操作。
也就是说,最后剩了20万元的产品无论如何都卖不出去。你可能会纳闷:就不能给工人们发110万元的工资吗?当然不能!如果给工人发110万元的工资,那资本家赚什么?
至于曾经热议的房价问题,我隐隐约约有种感觉,可以借鉴先进模式。
合理是合理,不过问题来了。员工们的80万元无论如何也买不完黄四郎100万元的产品,而黄四郎也不可能把自己的20万元全花掉,富人在消费品领域的消费比例一直都不高,他们看着花钱猛,但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可能远远小于穷人。
我以前以为新加坡房价很便宜,去了之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新加坡政府给大家提供了建得差不多的廉价房,如果你愿意就去那里住着。廉价房旁边就是商品房,特别贵,比北上深都贵,新加坡的有钱人就在那里边住着。
如果这些商品价值100万元,这时候就有个分配问题,如果黄四郎自己拿20万元,给员工们分80万元,合理吧。
今后是否也可考虑这个路子?关系民生的那部分房价应该会慢慢平复下来,比如二、三、四线城市的非核心区,每年涨幅可能跟通货膨胀差不多。但是还有一部分房产价格会贵到让人怀疑人生,比如一、二线核心区,彻底金融化。不然有钱人的钱去哪儿?全世界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一有钱就置豪宅。如果没有高端房产,有钱人就跑去国外置产了,这对我国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外流。
假设地球是一个村,里边有资本家黄四郎和一堆村民。黄四郎有个厂子,他雇用村民们生产自行车、脸盆,建造房子等生活必需品,将来卖给村民。
而且今后进口替代会进一步加剧。也就是说,一些国外高端奢华大品牌,要慢慢地以国产物品替代。中国工业品尽管发达且门类齐全,但中国有钱人消费的高端物品还是依赖进口,比如好几千元一把的菜刀,两千元一个的珐琅锅,一万多元一顶的帐篷。
有很多种原因,最关键的是下边这个。我们捋一遍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一个标准生产流程,大家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最后的目标是:穷人国家补,富人国内花;科技要突破,进口要替代。
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变得更加奇怪了,能生产出来,怎么就卖不出去呢?
所以说,这个过程快不了,只能是慢慢来了,而且机构也只是个导向,通过税收什么的来激励,真正去操作,还得依赖一拨又一拨强人去操作,一般十年一个周期,2010年的中国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不出意外,到了2030年又是另一番天地。
产能也一样,看着似乎是天量的,但如果大家都买不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不需要这些东西,那就是产能过剩。
内外双循环这种事早就应该做,而且是大方向。发达国家都得有个强大的内部市场来消化产能,不然境外一感冒,境内就没法过日子。
但是上边说的这些老王都负担不起,只买得起小米手机,那他的需求就只是小米手机。在市场经济的话语体系里,如果“买不起”,那你就只能低调些。
但之前那种“出口导向”有太多的受益者。如果想改变这种导向,平常没法进行操作,只能是在危机时期才能操作,类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遭到封锁,才开始被迫发展太平洋航线和国内市场,大萧条爆发后才被迫调整贫富差距。每次经历巨大的危机,大家才会思考怎么避免这类问题,平时根本顾不上,就算有人提出来也会被笑话是“杞人忧天”。
同理,老王想要苹果全家桶,BBA(奔驰、宝马以及奥迪)各来一辆,两个超模保姆,大平层,天天米其林,各种潮鞋,天天逛两趟SKP(高档百货商场)。
以前对内部市场重视得不够,今后估计要作为国家安全问题来看待了,有点像粮食问题,以前是“人家不卖你粮食怎么办”,现在是“人家不买你工业品怎么办”。
首先大家得搞清楚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你希望有五个老婆,这叫需要;但是你只养得起一个,这叫“有效需求”。
总之,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危机绝对是转机。肯定是之前的老路走不下去才有了危机,这时候不得不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解决复杂问题,这才是进步之源。
躲不开的“过剩”
老路走不下去才有了危机。
当前全世界都面临一个难题,就是产能太强,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产能天天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甚至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危机,本质也是周期性过剩。这可能和大部分人的直觉反差很大,因为大家一般觉得东西不够才会出现危机,生产太多怎么会出现危机呢?
要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
开启这个话题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个关键问题:到底什么是“过剩”?
解决复杂问题,才是进步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