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只有那些真的不怕被替脸的演员,才能留到最后。同理,只有那种一直在进步的老师,他的课才不会被复制,不会被机器代替。
如果没猜错,未来人工智能会替代的职业远远不止这些。人工智能已经从理性的领域进入感性的范围了,许多看似具备创造性、具备感性的工作,也逐渐被影响。
人人想自保,人人也自危。
2016年,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电脑写小说的那一天》参加了日本“星新一奖”的评选。
在一个视频都能被机器处理的年代,终于,人工智能已经威胁到了演员这个行业。
2017年,微软推出了机器人诗人小冰,在发布会现场,为人类私人定制了一首诗。
但这并不是悲观的,我反而从中看到一些乐观的东西:
2018年,新华社宣布,首个人工智能主持人已经投入工作。这个人工智能主持人只需要获得董卿的一段视频即可克隆一个相似度高达99%的董卿。同年,微软推出新款人工智能绘画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怕到能够根据对事物的文本描述,立刻创造出图像,并且还能自行添加文本中没有描述的细节。机器人开始越来越像人,在每一个行业里都有了它们的影子,它们做得比人更好,没有情绪、效率高,还能不停地迭代,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个世界继续如此,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去一个剧组替换某演员的脸,只收了一点儿劳务费和肖像使用费。所以,如果这样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能把两个人嫁接得天衣无缝,这个行业也要重新洗牌。
仔细想想近几年的变化,话务员这个行业渐渐消失了,从事自媒体行业的人变多了;
换句话说,只有好看的脸,再也不会是好演员的优势,好演技开始变得更加重要。
运输设备的操作人员减少了,快递小哥的人数变多了;
如果之前演员的片酬是天价,那么这样的App诞生,无疑会大大降低演员的片酬。
杀猪匠减少了,教书匠变多了;
那天,一个叫ZAO的App,横空出世,于是那个晚上,大家都在换脸,都在那些经典戏剧中寻找着参与感。还有很多人把一些演员的脸换到另一些演员的脸上。
打井人减少了,打车人变多了。
有一天晚上,一位演员朋友发了条朋友圈,她说,这回,人工智能也威胁到了她的饭碗。
时代在变,机器加速了时代的发展,人类在这艘大船上,久久不能平息。
我们以为机器只是替代重复性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开始进入围棋领域,打败了李世石、柯洁等高手,大家忽然明白,机器正在攻陷更多的领域,那些自以为的创造性领域也在受到创伤。
4.
后来,我们的线下课很快被线上课大面积替代,我们被迫转型,去接受和机器、软件的合作,才得以一起共存。
我曾经写过,人工智能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竟然越来越像人工智能。每个人都活成了一个模样,这才最令人可悲。只要人还在变,还在学习,就算时代再怎么变,至少有自己的一杯羹。怕就怕,一个人动都不动,就在那儿等待着被淘汰。
我在做老师的第一天,就意识到了这件事:连续三个班,我讲的东西都一样,只不过是面对不同的人讲了三遍而已,倘若互联网能让这三个班合在一起,而我讲的课又可以无限回放,我是不是只用说一遍就行?
我们谁也淘汰不了科技,我曾经试过三天不用手机,想看看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后来发现,一天不用手机,许多工作就无法推进。
你的工作不进步,只是简单重复,就一定会被替代。
这个时代一定是人机共存的时代,换句话说,人类无法抛弃机器,但好在,机器也甩不掉人。
所以,大家开始明白,重复性的工作即将一去不复返,在一个企业工作,没有功劳,没有苦劳,别抱怨,苦劳都是机器的。
于是,人类应该学习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共处,而不是一味地抵制或抱怨它替代了我们多少工作机会,我们应该了解如何使用高科技,从而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我曾鼓励下一代要去学习编程,这跟我们当年学英文一样重要。他们需要懂得资源整合和如何使用机器,这或许是这个时代的超级个体必经的生存之道。
早期,人工智能只是替代一些重复性高的工种:比如制造业的工人,比如银行的收银员、农场的农民甚至一些地方的司机。
如果说眼镜是眼睛的延伸,喇叭是嘴巴的延伸,人工智能应该就是人脑的延伸,那么,我们更需要活在当下,拥抱时代。
2.
时代正在洗牌,可能一转眼,我们就被淘汰了。我想起一位领导的故事,他出门总是带助理,打车、吃饭、工作都让助理安排,助理忙前忙后,他享受这一切。有一天,他好奇地问我:“李尚龙,你也有助理,为什么不让你的助理做这些事儿?”
就如我曾发过的那条微博一样:机器留给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拿出手机说:“打车我能自己叫,吃饭我能自己订,动动手指的事儿,干吗麻烦别人?我的助理应该做一些更有难度的事情,比如谈合同,比如对接一些细节,比如整合资源。”
我并不是说螺丝钉不重要,只不过,只做一颗螺丝钉这种想法正在过时。曾有人跟我讨论自己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他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别人替代,被别人抢夺。我说你大可不必担忧,因为人并不是你的竞争对手。
凯文·凯利说,让机器人做机器人的事情,人类做人类的事情。
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在一个大机器中,多一颗螺丝钉或少一颗螺丝钉其实无所谓,因为现在好多机器,根本就不用螺丝钉。
机器人可以翻译语言,但是翻译不了文化;
其实早在2017年,中国也拍了一部纪录片,叫《中国工厂》,影片所探讨的,也是行业剧变给就业带来的冲击。
机器人可以换脸,但是演不出人内心的情感;
纪录片的最后,没有交代那些被辞退的人后来的结局,不知道他们后来去了哪里,但我想起了影片开头他们失业的样子,像一个轮回。
机器人可以搬运物品,但不知道如何有设计感地摆放;
他们有了工作,生活开始变得稳定,没过多久,资本和工会的矛盾却在工厂升级了。
机器人可以做手术,但没办法给出语言的关怀;
这家工厂养活了当地三分之二的人,还承担了当地一半的税收。
机器人可以当主持人,但没办法给出观众意想不到的反应。
“当我开始在福耀上班时,我很感激,想跪下来谢天谢地,这是城里最棒的工作。”在《美国工厂》中,一位叫Bobby的蓝领工人说道。
这些,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的未来。
影片开头,那些美国人忽然被告知工厂倒闭,他们都没了工作。后来,中国企业的到来给了美国人希望。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生而为人,到底什么是人?人是一切可预测的总和,还是人从来都不可能被预测?或者是人只有一部分能够被预测,那另一部分应该是什么?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球都把眼光从美国抽离到了中国。
我理解的“人”,至少不应该循规蹈矩,每天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那应该是机器的生存逻辑。平淡如水,没有惊喜。
有一部纪录片,叫《美国工厂》,讲的是一个中国的企业家用中国的理念在美国办了一家玻璃工厂,看完令人感慨万千。
我理解的“人”,应该是活泼的,应该是每天都不一样的,每天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每天见到的人也是自己喜爱的,至少每一年能去一个自己没到过的地方,至少每一年都有一点儿进步,哪怕很小。
1.
愿我们都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