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紧接着又提出一个人选——汪广洋。朱元璋问:“汪广洋如何? ”刘基回答说:“此偏浅殆甚于(杨)宪。”意思是比杨宪还不如。刘基评价汪广洋的着眼点在于他为人偏激上,应该说这一点与事实不符。汪广洋为人懦弱,委曲求全,并不是像杨宪那样既肯干事又到处惹事之人。不过,就两人都不是合格的相才而论,刘基还是看得很准的。这也是朱元璋要向他请教的原因之所在。
刘基的回答可谓小心翼翼。他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杨)宪则不然。”刘基一方面肯定杨宪的才干,同时又指出他器度不行,不是宰相的合适人选。应该说刘基识人甚深,对杨宪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杨宪在任相期间,的确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极符合刘基所说的“宪有相才,无相器”这一说法。当然,在当时语境下,刘基此说也有为自己撇清党派之争的嫌疑。这一点很重要,所谓祸从口出,在当时李善长淮西集团不见用的背景下,刘基如果贸然提一个浙东派成员去上位,必然招致朱元璋的疑心,反而于己不利。所以在这个背景下看刘基的回答,可谓落落大方、恰到好处。
汪广洋被刘基否定之后,朱元璋又提出一个新的人选——胡惟庸。但刘基给此人的评价却很低。他说胡惟庸“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意思是胡惟庸就好比一匹劣马,如果叫它驾车的话,肯定会翻车坏事的。到了这里,一个有关刘基的谜团开始呈现出来——他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否定了,除了李善长。这个虽然有劝朱元璋不要轻易换相的意图在,算是仕途中人老谋深算之举——谁知道皇帝是不是真的要换相,还是以换相为借口来考察臣下的忠心、才干以及人品呢?这是一道测试题而已,刘基的回答也不能说不对,但细观他对以上诸公的评价,不仅完全持否定态度,而且用语尖刻,特别是把胡惟庸比作一匹劣马之语,却非真正老谋深算之人可以轻易出口的,这也是刘基后来遭到胡惟庸报复的一个因缘之所在。当然胡惟庸其实也没有想到,不管他本人还是刘基,其实都是朱元璋在君臣博弈机心下的一个棋子而已,他们的仕途,到底身不由己。
其实到了这里,一场经典的君臣间的对话才刚刚起头。朱元璋接下来就丞相人选问题逐一征求刘基的意见。朱元璋提到的第一个人选便是杨宪。杨宪是浙东派成员,关于这点朱元璋是心知肚明的。他之所以提名杨宪,或许也有考验刘基私心的意思。毕竟刘基跟杨宪是有私交的,就像李善长和刘基有矛盾一样,朝堂上的恩怨关系,总在那些纠结间。而朱元璋则凭此洞察人性,以权衡进退取舍。
还是回到这场经典谈话上来。在所提人选都被一一否定之后,朱元璋又漫不经心地将话题的中心点重又落在刘基身上。他对刘基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对刘基来说,这的确是诱惑,或者说是机遇——如果把朱元璋前面所提的那些人选都看作是铺垫,最后他还是瞩意刘基的话。当然这也可能是陷阱,是朱元璋考察刘基人品的最后一道测试题。那么,在机遇和陷阱之间,刘基是怎么作答的呢?刘基回答说:“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意思是我这个人爱憎分明,口风不是很好,又不喜应对繁杂的行政工作,若坐在这个位子上,恐怕会辜负皇上的重托。天下其实很大,不怕找不到人才的。请明主悉心搜求。只是刚才提到的几个人,确实不适合为相。
根据《明史列传十六》记载,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在撤换李善长、任命新相之前,曾经问计于刘基。刘基的回答是:“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意思是李善长是开国元勋,有威望,能协调好各路将领间的关系。这是刘基希望朱元璋不要换人的意思。但朱元璋却意有所指,说:“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朱元璋希望刘基出来做这个宰相。但其实这里头存在一个悖论。洪武三年(公元1370元),朱元璋对文武百官论功行赏时,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官居左丞相(中书省第一把手),岁禄4000石;封刘基为诚意伯,御史中丞(御史台副长官),岁禄240石;就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而言,刘基和李善长相差的不只一两个等级。朱元璋希望刘基出来做宰相,这是非同小可的破格提拔。但要论朱元璋有多少真心实意在里头,却又很难论证。因为首先一点,和刘基的功劳相比,朱元璋对他的封赏明显是畸轻的。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浙江青田人刘基被朱元璋请到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去做谋臣,他协助朱元璋制订“征讨大计”,提出“陈氏(陈友谅)灭,张氏(张士诚)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的战略规划,最终助朱元璋成就帝业。按功,刘基不逊于李善长。但朱元璋一方面对他以“先生”敬之,当刘基的面从不直呼其名,另一方面却在赏格上大大降低,给人恩威莫测之感。所以当此番朱元璋希望刘基出来做宰相时,刘基婉言谢绝了。给出的理由是换相“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暗示自己只是根小木头而已。
谈话就这样结束了。如果就事论事的话,这当是一次君臣间的非正式谈话,朱元璋也没有引以为意,或者说对刘基体现出足够的尊重。因为在此之后,被刘基一一否定的那几个人都先后为相了。从汪广洋、杨宪再到胡惟庸,朱元璋都将他们扶上相位,最后却都以各种罪名一一拿下,甚至让他们身败名裂。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布局,里头有大玄机在。局中人不管干好干坏,结局都是殊途同归。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物便是胡惟庸了。他的仕途人生不仅影响了他自己,也影响了李善长甚至数以万计的官员的身家性命。作为大明巨案之一,洪武十三年发生的胡惟庸案里有很多扑朔迷离的地方。它既是朱元璋机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包含了胡惟庸的欲望、野心以及他试图与皇帝博弈的种种痕迹。而这样的一些纠结情况,其实要从洪武三年朱元璋和刘基这场著名的论相谈话中才能看出端倪——并且也仅仅是端倪。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帝王阴谋论的话,聪明如刘基者,在当时其实也没有完全参透。他虽然努力让自己置身事外,试图避祸消灾,却没有料到,朱元璋想重构的却是一种权力的重新整合制度。在那个新制度面前,所有局中人都是牺牲品。这里头便包括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七月就任中书省新丞相、正日益走向踌躇满志的胡惟庸。
历史的机心往往就在于,它给人以前行的希望,同时附加激动人心的悬念,却将残酷的谜底秘不示人。这就造成了人之命运的跌宕起伏。不过,一些人苦苦追求,寻而不得的那些命运谜底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其实只是谜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