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浮沉:帝国重臣的人生起落 > “触底反弹”的深层次原因

“触底反弹”的深层次原因

二是抓住政局的微妙变化,以图为我所用,并且有所作为。徽宗刚上位,于国策取中庸之道,停止了对元祐旧臣的打击,为文彦博、王珪和司马光等三十三名元祐大臣平反,恢复官职;与此同时,放逐章惇,将新党安惇、蹇序辰等重要官员除名。在人事问题上左右并用,拜韩忠彦为左相,拜拥戴自己继位的曾布为右相,而改元“建中靖国”意欲调和熙丰与元祐党争。只是政局的微妙变化不以徽宗的调停而停止,相反,新的党争局面很快形成。曾布与韩忠彦政见不合,“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事关当事各方的切身利益。相持不下之际,蔡京就成了一个重要棋子——曾布试图用他来打击韩忠彦,而这正是蔡京快速触底反弹的原因之一。

一是利用自身优势满足徽宗的特殊需求。徽宗喜欢书画工艺品,派了宦官童贯去苏杭搜访。蔡京的书法绘画在当时堪称一绝,他主动进献,通过童贯将其书画作品断断续续送往宫中。一方面促使徽宗产生惺惺相惜之意,另一方面也是表达自己的忠心。

三是蔡京启动“绿色通道”,全方位对徽宗进行公关。曾布试图用蔡京来打击韩忠彦没错,不过用不用他却是皇帝的问题。书画作品虽然源源不断地送往宫中,但这未必就能换来锦绣前程。蔡京觉得还是要加大力度。于是一个叫徐知常的著名道士被安插进宫中,专司在徽宗面前美言蔡京,称非拜蔡京为相不可。徽宗崇奉道教,对著名道士的话相当重视。蔡京全方位对徽宗进行公关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细细总结下来,有这么三点:

正是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使得蔡京的触底反弹。但其实,蔡京的触底反弹不是一步到位的。他甚至都没能马上回京。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十二月,蔡京虽复出为龙图阁直学士,却是知定州——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州,随后他又改任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知府。仕途的扑朔迷离之处也正在于此。蔡京虽然已全方位对徽宗进行公关,徽宗却还在要不要大用他上犹豫不决。这其实事关国策大计。宋哲宗赵煦先元祐后绍圣再元符,国策有来回摇摆之嫌,宋徽宗上位走中庸之道,改元“建中靖国”,其实是出于时势的需要。就是要两手都抓,不可偏颇。如果蔡京回京为相,势必要赶走韩忠彦,如此一来,曾布和蔡京政见相同,都属改革派,若两人联手组阁的话,“建中靖国”就又要改元了——“改”还是“不改”,这对十九岁的小伙子徽宗来说是个诱惑,也是个疑惑。因为组阁者政见相同的话,从领导艺术来说未必是好事——所谓有博弈才有平衡,又说平衡总是动态的,这个道理徽宗肯定明白。

“触底反弹”这四个字貌似轻易,却着实不容易做到。因为它既需要一股强大的外力,也需要机缘巧合,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察京于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提举洞宵宫,同年十二月就复出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次年也就是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三月,蔡京离开定州,官任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六月,封尚书左丞。七月,官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成为货真价实的宰相。短短一年多时间,察京不仅触底反弹,而且弹的高度超过既往。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关键时刻,起居舍人邓洵武站出来打破僵局。他对徽宗说了如下具有激将效果的一番话:“陛下乃先帝(神宗)子,今相(韩)绮之子。先帝行新法以利民,绮尝论其非;今忠彦为相,更先帝之法,是忠彦能继父志,陛下不能也。(陛下)必欲继志述事,非用蔡京不可!”与此同时,他画了一幅画呈给徽宗,名曰《爱莫能助之画》。这张画以左右分列的形式展示了朝廷官员截然相反的政治立场,又在左下角注明:“若欲紹述先烈,非相斯人不可。”这个“斯人”指的就是蔡京。邓洵武之所以如此卖力地推出蔡京,其实也是蔡京左右逢源之道的一个体现。邓洵武是神宗时国史院编修官、中书舍人邓绾之子,邓绾因为人品有问题被神宗斥贬,而邓洵武子承父业后也存在类似问题而被哲宗斥罢,但蔡京任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时却力保邓洵武复职。虽然在当时他们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蔡京的为官之道是帮一个人就要以待将来用得上——现在,这个人终于在他失意之时伸出了援手。所言所行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在上述三方面综合因素的基础上,成功帮助蔡京完成触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