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浮沉:帝国重臣的人生起落 > 流星人物

流星人物

就在奕訢准备弃子认输时,世事的无常却出现了。由于王公大臣九卿科道等公奏:“恭亲王咎由自取,尚可录用”,慈禧太后权衡之后做了一个折衷处理——命奕訢仍在内廷行走,并总管总理衙门。恢复其军机大臣职务,不复议政。这叫打而不死以观后效。但最后的效果究竟怎样,是峰回路转还是慢慢折磨致死,奕訢不得而知,因为主动权不在他手里。

四年之后的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三月初七,恭亲王奕訢被慈禧革职。大权在握的奕訢起初不以为然,他甚至和这位女人进行了理论,双方发生争执。慈禧太后随后亲笔诏书,斥责奕訢“骄盈溺职,召对不检,罢其值军机、议政王的官衔”。奕訢这才知道,自己的使用价值已经到期了。他在辛酉政变中配合默契并不意味着可以永久享受权力,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慈禧太后眼里从利益共享者已经转变成战略竞争者,所以动手是迟早的事情。这是权力的巡回,也是慈禧太后的收官。貌似“润物细无声”,却“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后二十年没有动静。就像楼上人家夜半时分脱了一只靴子,奕訢提心吊胆地等待另一只靴子也脱下来——早脱早解脱,但慈禧太后偏偏“玩猫老鼠”,很有耐心地玩了二十年,只玩得奕訢这只老老鼠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二十年后的1884年,最后的谜底揭晓。这一年是光绪十年,法国人兵指越南,帝国在越南战场上被打得落花流水,先后失了山西、北宁、太原等地。三月初八,左庶子盛昱上奏折弹劾李鸿藻保举非人,建议给予处分;同时,盛昱还在奏折中说奕訢、宝鋆了解内情却不加阻止,也应该负一定的责任。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慈禧太后等待了二十年的奏折,因为它给了她脱去另一只靴子的借口。五天后,慈禧太后出手,以“委蛇保荣,办事不力”的罪名,将恭亲王奕訢、大学士宝鋆、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一概逐出军机处;同时,任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工部侍郎孙毓汶五人为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为领班大臣,组成了新的军机处。这是光绪十年权力格局的重新组合,也是对奕訢政治生命的一个交代和了结。奕訢明白,重点其实还在后者。慈禧太后以一个女人的耐心足足等了二十年,这样的收官时间可谓绝无仅有。这一回,奕訢真正认输了。

奕訢的人生突然间功德圆满,其实是一种交易,是慈禧太后对奕訢在辛酉政变中配合默契给予的回报。不过,它也不仅仅是回报,其中还有安全和平衡的考量。政变后载垣、端华赐自尽,肃顺斩首示众,景寿等五人或革职或遣戍。帝国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给奕訢好处,一无以镇服人心,二恐生变数。这是慈禧太后对权谋手段的一次大胆运用,结果形势稳定了下来。

光绪二十年,由于甲午战败,帝国人才匮乏,六十三岁的奕訢重新出山,担任领军机的重臣。但此时的他日薄西山,锐气不再,看见慈禧太后就像老鼠看见猫一样,再无任何主见与坚持,凡事委蛇因循,成了一个素餐尸位之人。四年后,戊戌变法运动爆发前夕,奕訢与世长辞。在晚清五十年的历史大变局中,奕訢本来可以有更大作为的,但由于时运不济,再加上自身性格等不利因素的存在,此人最终成为帝国仕途的郁郁不得志者,一个流星人物——虽曾春风得意,却到底只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