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言行也在有意无意间传递出了某种暗示。奕訢的老师贾桢某次赴江南主持乡试,道光帝怕因此影响奕訢的学业,特意写信给他,嘱其早早归来。但是道光二十六年,皇帝主持的一场考试让奕訢的命运悄然发生了改变。这一年众皇子校猎南苑,奕訢所射杀的禽兽最多。毫无疑问,这个体现了他的骑射之术,而校猎南苑的目的其实也在于此。令人意外的是奕詝未发一箭,以致于一无所获。皇帝问其原因,奕詝回答说:“时方春和,鸟兽孳育,不忍伤生命以干天和,且不欲以弓马一日之长,与诸弟相争也。”事实上这个答案是他的老师杜受田早早教给他的,目的是让奕詝以仁胜出。道光皇帝在当时虽然未予置评,但很显然,他对奕詝开始看好了。奕詝和奕訢这两个儿子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变得不一样了。
正所谓母凭子贵。奕訢诞生后,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在宫中地位迅速上升,从排名第五的妃子一跃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皇四子奕詝的生母钮祜禄氏。最微妙的事情是奕詝10岁之时,钮祜禄氏突然去世,皇帝下旨由奕訢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代养奕詝。由于皇后缺位,奕訢又显出比奕詝更加聪明的迹象,在以秘密立储制而非嫡长制选拔皇位接班人的时代背景下,奕訢的人生的确充满了悬念或者说诸多的可能性。
两年后,奕詝在皇位争夺战中又胜出一筹。这一年道光帝召奕訢与奕詝面谈,以便定储。奕訢对道光所问之事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显得侃侃而谈、知识面很广的样子;而奕詝在闻知道光帝说自己年老多病,将不久于人世时,马上面露忧戚之神态,无心对答,只是伏地哭泣,以表仁孝之意。事实上这是他的老师教给他如此这般的。因为杜受田考虑到奕詝学识不及奕訢,便授计于他:“阿哥如条陈时政,知识万不敌六爷。惟有一策:皇上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泣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奕詝最后果然赢在他的“仁孝”上。两年之后的道光三十年,皇帝将他的谜底公开,而奕訢的个人命运也由此尘埃落定。
一些细节可以看出皇帝的心机。比如说他为这个六子赐名“奕訢”,“訢”是高兴的意思。皇帝高兴什么呢?奕訢降生之时,道光帝前面虽然已有五个皇子,但长子奕纬此前一年病逝,次子奕纲、第三子奕继也早早夭折。五子奕誴生下来就是个丑八怪,道光不喜欢他,就将其过嗣给亡弟绵恺为后。唯皇四子奕詝,当时才一岁半,道光怕他像次子、三子一样早早夭折,所以一直提心吊胆。现在奕訢的降生,对他来说可谓是承继大统的双保险,所以他才为这个第六子赐名“奕訢”——道光心里高兴的毫无疑问是这个儿子。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公元1850年2月25日)清晨,道光帝的视线停留在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公的手上。准确地说,是该公手里捧着的立储匣,这个匣,即将透露新王朝新天子诞生的确切消息,因为此时的道光帝已处在弥留之际,说不出话来了。
这一年,有个人命运也发生重大改变,这个人就是奕訢。他是皇帝的第六子,生于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这一年奕訢才十四岁,是个未成年人。此前他是一个五好学生,六岁就进上书房学习。很显然,他的功课要比他的四哥奕詝学得好。“少读即成诵”, 不仅精通经史,擅长诗文,有《乐道堂诗钞》和《萃锦吟》传世,而且刀枪之技、骑射之术也颇为娴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皇帝似乎也对他另眼相看——给他找的老师是道光六年的榜眼、山东黄县人贾桢,而奕詝的老师杜受田只是道光三年的进士。相比之下,皇帝对奕訢似乎更看重一些。
立储匣打开,出现了一封御书“封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另外也出现了一份朱谕“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站在一旁的人惊呆了,他们是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这些历史现场的见证人怎么也想不到,立储匣里会出现两个人的名字。虽然一个为皇太子一个为亲王,略有名分之别,但立储匣的功能只为立储,现在太子、亲王双雄并立,共挤一匣之中,毫无疑问会给新王朝留下动荡的隐患和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操作空间。
同年,无数人的命运随之发生改变。有些人死了,比如画家张培敦和汤绶名。前者师法文征明,善画山水,后者官居盐城守备,善画墨梅、桃花等,都是一时才俊。但生命戛然而止之时,一切名利都成云烟;另有一些人获得新生。比如在香港马礼逊学校求学的容闳、黄胜、黄宽等第一批中国学生在校长布朗带领下赴美留学。若干年后,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的容闳参加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他开始认同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主张,个人命运由此发生重大改变。
此刻,那个最哀伤的人奕訢,该怎么办呢?
公元1850年,道光王朝寿终正寝。这一年,江苏农民在金德润率领下发生暴动,县吏朱正安家被砸。在广州,由于英国商人金顿无故殴打当地的水果摊贩,激起民愤,爆发了民众围攻商馆的事件。而在中央朝廷,由于法国政府的压力,皇帝不得不明降谕旨,弛禁天主教令,并且发还康熙末年以来没收的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