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浮沉:帝国重臣的人生起落 > 情景喜剧

情景喜剧

领悟力高是一回事,真的身体力行却是另一回事。赵匡胤设想中要夺权的对象是一些地方节度使,并不包括统领禁军的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将领。在这一点上,赵匡胤似乎还有妇人之仁,毕竟在陈桥兵变的过程中,他们都是得力的帮手,自己不忍心做过河拆桥的事情。所以赵普几次暗示他要将石守信这些实力派将领“授以他职”, 赵匡胤都以他们与自己亲厚,“彼等必不吾叛, 卿何忧?”意思是他们肯定不会背叛我的,你又为何担忧呢?赵普正色道:“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 皆非统御才, 恐不能制服其下。苟不能制服其下, 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 彼临时亦不得自由耳。” (见《长编》卷二)赵普这番话可谓拨云见日,让赵匡胤终于下定决心采取行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杯酒释兵权”的好戏上演。赵匡胤设宴招待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和赵彦徽等高级将领。一番旁敲侧击之后,石守信等人终于顿悟。第二天,他们都上了奏章,以患病为由求退。八年后,赵匡胤以同样手法解除了包括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仪、白重赞和杨延璋等驻守藩镇的节度使将领的职务,帝国的隐患就此摆平。归根溯源,赵普功莫大焉。

赵匡胤的疑问确实太过沉重,也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相信在五代十国诸多旋上旋下的所谓皇帝心头也曾经一闪而过,只是没人给他们一个答案罢了。但这次,情形却是颇为不同,因为赵普回答了。赵普说:“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 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赵普这番话的关键词是“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这十二个字。他没想到,这十二个字竟然奠定了一个王朝长达三百二十年的行政风格和内敛气质,其威力和功效远胜于他的两次劝赵匡胤御驾亲征的献策。因为后者是解决一城一池得失的问题,前者事关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是给帝国隐患开药方。很显然,赵匡胤是很认同这副药方的。《长编》卷二记载,赵匡胤没等赵普把话说完,马上抢答:“卿无复言, 吾已喻矣。”可谓惺惺相惜了。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普被晋升为枢密使、检校太保。这枢密使同门下平章事等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可以说是对其原先担任的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一职的转正。赵普仕途至此,堪称帝国的实力派人物。而赵匡胤也对他更加器重,曾留下雪夜访赵普的佳话。事实上自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起,赵匡胤几乎日夜离不开赵普,白天上朝需要,退朝后赵匡胤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跑到赵普家去虚心请教,而赵普也是有问必答,为国事操劳毫无怨言,两人共同演绎一出君臣相知进而相欢的情景喜剧。这一年的一个雪夜,大雪没膝,赵普以为赵匡胤肯定不会来访,但后者还是偕其弟赵光义上门向其讨教军国大事。赵匡胤称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子,三个男人设垫席地而坐,边吃烤肉边饮酒,赵普对赵匡胤说:“太原当西北二面,我军若下太原,边患由我独当,臣意不如先征他国,待诸国削平;区区弹丸之地,垂手可得。”而赵匡胤却大笑着说到:“英雄所见略同,朕特试试你。”好一句“英雄所见略同”,这说明赵普在他心目中,地位是崇高的;而他称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子,也反映了他对这个男人的亲近与敬重。历史的剧情行进至此,赵普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同样是在这一年,赵匡胤免去了范质、王溥和魏仁甫三相的职务,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实际上这就是宰相职位了。赵普第一次为相。应该说这是水到渠成的。

赵普在仕途上的过人之处是准确地洞悉领导者的心头隐患,并且及时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李筠及李重进的叛乱平定后,赵匡胤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开来。因为这两者都是个案,靠御驾亲征才得以解决。赵匡胤难以想象,帝国境内那么多节度使要是一夜间都反叛了,他即便再次御驾亲征也分身乏术。为此,赵匡胤面临一个制度困惑——“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 生民涂地, 其故何也?”他向赵普发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帝王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局面呢?如果人人都可以凭实力轻易上位,那他赵匡胤恐怕也只能是唐朝以来的第九个“领三五年风骚”的过渡皇帝罢了……

但是赵匡胤的机心若有若无。赵普虽然高居相位,可与此同时,赵匡胤宣布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并本官参知政事,宋朝自此开始设置参知政事。赵匡胤的目的很明确——为了防止赵普一枝独大,以参知政事来分宰相之权。要命的是,赵普并不懂得韬光养晦以敛自身锋芒,反而直言犯上,无所顾忌。《东都事略· 赵普传》里记载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赵普选择官吏, 推荐了两位大臣的名字给赵匡胤,赵匡胤觉得不合适,决定不用。但第二天, 赵普把这两人的名字又上报了,赵匡胤还是不用,并且脸色有些变了。到了第三天,不知趣的赵普依旧将同样的名字上报给赵匡胤,赵匡胤勃然大怒, 一把将奏纸撕毁, 扔到地上。可赵普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将那些撕碎的奏纸慢慢拾起, 回家粘补好于第四天再次奏上, 赵匡胤无可奈何,只得用了这两个人才做罢,当然心里是颇为不快的。赵普如此行事作风,一方面固然是恃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不懂变通的性格。他的仕途浮沉便有了合理而清晰的逻辑基础,当然另外一个推力其实也不可小视,那就是赵普在“金匮之盟”中的角色、态度与立场变迁,这是赵普后来仕途几经浮沉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帝王的立嗣之争中,赵普身处险境,可以说是步步杀机。他出招也变招,人性的复杂多变在其出招变招中一览无遗。赵普的仕途,自此有了起承转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看点多多,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