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上的张士信不知坏了哪根神经,可爱极了,朝着张士诚等人大声呼喊道:“大家打累了,可以回城歇息了。”张士诚和全军听完后,全部被雷倒在地。
当时,张士诚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抬头一看,张士信站在城头命人鸣金收兵,差点没气得摔下马背。他狠狠地瞪着张士信,像是责问他为何鸣金收兵?
张士诚气得七窍生烟,心里头直骂娘,“你到底是我弟弟还是上天派来暗害我的啊?明明说好是突围,现在眼看就要突围出去了,你却鸣金收兵,搞得我功亏一篑。”
张士诚大军明明占了上风,却为什么有人鸣金收兵呢?
我相信张士诚此刻的心情和我走四国军棋时的心情是一样的,“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盟友!”
篮球或足球比赛的时候,落于下风的一方会想办法叫个暂停,希望通过一个小小的暂停,打乱对方凌厉的攻势,使自己的部队得到喘息,从而调整士气,重振旗鼓,希望情况有所逆转。可是,打仗并非比赛,两军缠斗之时,刚才说过落于下风的一方虽然盼望着鸣金收兵,却是不能收兵,而略占上风的一方也不会收兵,一定会借助优势,加强攻势,争取一举拿下对方。
常遇春早就抵受不住了,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心里头乐得不行,但是嘴上却不服软:“张士诚,你且回去,等下我们再来大战三百回合。”
“咚……”又响了一声,真的有人鸣金收兵了,是张士诚方。这下两军战士全蒙了。
战机这种东西是稍纵即逝的。张士诚眼看就要突围而出了,却不料被张士信突然喊了个暂停,攻势被打乱了,士气也没了,知道即使再战也突围无望,只得领兵回城,现在他心中就一个念想,回去一定要好好教训一顿张士信,出出气。
“咚……”突然间,有人鸣金收兵了。两军战士正战得难分难解,都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据说张士信这人心胸十分“开阔”,就在平江城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还从不发愁。他命士兵奋力抵抗红巾军的进攻,自己却在城头摆下盛宴,搬来银椅银桌,与亲信之人一起饮酒做乐,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大将之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大可存疑,如果确有此事,张士信要么真的脑子有问题,要么真的是比李白还要浪漫的浪漫主义者,令人不得不佩服。
正当他发愁之际,奇迹竟然发生了。
后来,张士信在城头指挥作战,有个仆人向他进献了一个大大的水蜜桃。张士信十分欢喜,将水蜜桃捧在手心把玩了很久,刚张嘴想吃,结果一枚炮弹打来,不偏不倚,正中他的脑袋,张士信当场毙命,脑浆和桃浆溅了一地。
他看了看张士诚的熊样,虽然算不上机智万分,却也不像是个傻子。看来第三种奇迹也没有可能了。
张士诚这人虽然胸无大志,鼠目寸光,但是他的意志力是十分惊人的,前面我们说过在起义初期,元军曾派百万雄兵围剿高邮却遭到了张士诚顽强的抵抗,结果却没有拿下高邮。平江战役,他和朱元璋从二月一直打到了九月,城里面木石俱尽,没有守城的工具了,他就命人拿瓦片继续抵抗。城中没有粮草,他就和部下吃老鼠蟑螂,坚持与朱元璋死磕到底。
他再举头看了看天空,晴空万里,烈阳高照,老天爷丝毫没有起风的意思,知道第二种奇迹也没有可能了。
平江城就是一座孤城,没有援兵相助,孤守毫无意义。到了九月中旬,平江城终于被朱元璋攻破了。
常遇春抬头看了看远方,并没有王弼的身影,知道第一种奇迹是没有可能的了。
在平江城破城之际,徐达拉住常遇春的双手,说道:“我们军队入城,我军扎营在城左,你军扎营在城右。”
第三种奇迹,就是对方主将傻了,主动鸣金收兵。
常遇春闻言后,点点头。
第二种奇迹,就是老天爷帮忙,顿时狂风四起,吹得张士诚的人马寸步难行。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我在说笑,但是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战例:燕王朱棣在靖难的时候,有一次落于下风苦苦支撑,幸好老天爷相助,狂风四起,吹得对方睁不开眼,朱棣趁着风势发起猛攻,最后终于反败为胜了。还有鄱阳湖大战时,陈友谅猛攻如潮,朱元璋苦苦支撑,到了后来风向转变,朱元璋采用了火攻,这才反败为胜。
徐达接着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入城抢劫百姓财物者斩,毁坏百姓房屋者斩,擅自离营二十里者斩。”说完之后,徐达特地用眼神关照了一下常遇春,言外之意我不说,相信你也懂得。
第一种奇迹,就是突然杀出一队人马援助常遇春,最好主将要像上次王弼那般勇猛。
入城之后,城中百姓安然如故。还师之后,徐达被封为信国公。
常遇春身经百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知道这样打下去迟早会败。仗打到这份上,别说是常遇春了,就是孙武在世也别无他法,只能苦苦支撑,等待奇迹出现。
张士诚听到平江城破的消息后,对妻子刘氏说道:“我今日兵败必死无疑,你怎么办?”
常遇春乃是大明第一猛将,寻常部队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但是没有想到今天却碰到了敌手,他们战胜了,只是攻下一个城池,可对方是为了活命而战,所以拼了命越战越勇。直打得常遇春的部队叫苦不迭,险些招架不住。
刘氏平静地回答道:“皇上,你不必担忧,臣妾不会辜负你的。”说完,她命人在齐云楼下堆满了柴火,将张士诚的老婆们全部集中在此楼,命人纵火烧毁此楼,自己再自缢身亡。据说刘氏还生有两个儿子,临死前让乳母带着他们逃出了平江城,隐姓埋名,生活在民间,后来不知所踪了。
有道是穷寇莫追,兔子急了也能咬人。现在张士诚的部队被朱元璋整整围困了半年多,城中粮草短缺,留在城中必死无疑,只有突围出去才能活命。因此张士诚一声令下,手下士兵个个大吼大叫不要命地朝常遇春军队冲过去。两军顿时冲在一起,激战不已。
张士诚在处理了后宫之事后,没了后顾之忧,仍然不肯投降,组织残兵与朱元璋进行巷战,没有多久便被击败了。
既然没法撤退,无法躲避常遇春,那么只能向前冲锋,搏他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张士诚没有时间思索太多,于是双手一挥,大喊道:“兄弟们,要想活命的,跟我一起冲出去。”
巷战失败后,张士诚左右之人全部逃散了,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在黑暗的小屋之中,曾经称霸一方的张士诚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
如果现在撤退,怕是为时晚矣,因为一旦撤退,前队改后队,调整队伍,常遇春肯定会趁机发起冲锋,那么自己的阵脚肯定会乱,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徐达和常遇春不同,做事不会赶尽杀绝,都留有余地,于是多次派张士诚的旧将李伯升、潘元绍等人前去劝降张士诚,可是张士诚却一个人躲在小屋子里,不肯出来。过了很久,徐达发觉里面没了声响,有些不对,于是命人将门撞开,这才发现张士诚已经悬梁自尽了。
张士诚心里气得直骂娘,但是他眼下最为迫切的是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张士诚表面上波澜不惊,但是心里头快速盘算着。
众人见状,连忙上前七手八脚地将其救下,过了一会,张士诚才缓缓地睁开双目。
有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张士诚为了避开常遇春,特地选了胥门突围,结果哪里知道常遇春也换防了。
众人见了,无不舒了口气,于是徐达命人上前再次劝降,可是张士诚却旁若无人,闭目不答。
将士们跟着张士诚有条不紊地出了城,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面有一队人马挡住了去路,为首之人乃是个黑脸高个儿的大汉。张士诚定睛一看,差点气晕过去,原来这个黑脸高个儿的大汉不是别人,就是常遇春。
徐达无计可施,只得将张士诚抬上船,由水路送往应天府,让朱元璋定夺。
因为上次在舟门突围,结果遇到了大明第一猛将,遭遇了强烈的阻击,这才功败垂成,因此张士诚这次为了避开这个煞星,特地决定从胥门突围。
当时张士诚已无生念,一心求死,他在船中一直默不作声,也不肯吃饭,想要绝食而死。到了应天府之后,被押送到中书省衙门,由李善长亲自审问。
张士诚看了看全军将士,点了点头,一挥手,说道:“出发。”
这一次,张士诚一反常态竟然主动开口说话了,还和李善长大吵了起来,结果被李善长痛骂了一顿。当天夜里,张士诚趁人不备,再次上吊,不过这回没人救他,一代草莽英雄就这样死了,终年四十七岁。
“誓死突围,来日再见。”手下将士们群情激昂,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不过有些史书却也有不同记载,说张士诚是和黄、蔡、叶一起被朱元璋下令绞死的。到底哪种才是历史真相,我也无法准确回答。
突围之前,张士诚特地召开动员大会,指了指城中的粮草说道:“各位,我们被朱元璋围攻在此地已经半年多了,现在城中粮草短缺,再不突围我们必死无疑,今日我带领大家一起突围,希望来日我们还能再见。”
昔日兵强马壮之时,张士诚内怀懦弱,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可是他被俘之时,却至死不屈,也不失为一大丈夫也!
上次突围,张士诚损伤惨重,过了十来天,他这才慢慢缓过劲来。虽说上次突围张士诚被吓得不轻,但是看看城中的粮草不多,不想留在此处等死,于是他咬咬牙,决定再次率军突围。
张士诚被彻底消灭以后,长江流域全部归入了朱元璋的地盘,于是朱元璋下令将平江城改为苏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