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要取得南京就必须先取滁州,所以他决定即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要攻下滁州,但是结果却让他非常意外,攻占滁州虽然谈不上易如反掌,却没有他想象中那么艰难。当然之所以如此顺利,主要因为朱元璋手下有一员猛将——花云。
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因为滁河(涂水,“涂”通“滁”)贯通境内,而得名。自古以来,滁州都是战略要地,因为它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又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是江东的门户,江淮的第一重镇。而且此处地势险要,宋欧阳修曾在《醉翁亭记》中有过“环滁皆山也”的论断,可见这个地方是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一聊起朱元璋手下的猛将们,看过《大明英烈传》的朋友一定会说,明朝开国第一猛将是常茂(常遇春的儿子),第二猛将是常遇春。尤其这个常茂力大无穷,手握兵器禹王槊,打起仗来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雌雄眼。他一辈子纵横天下,少有对手,战功赫赫,被封孝义永安王。
按照冯国用的策略,要想先拿下南京城,建立根据地,就必须要先打下滁州城。
我想告诉大家这是演义小说,并非真实的历史。历史上的常遇春确实是朱元璋手下罕见的猛将,也有一子叫做常茂,但是武艺和功劳并不突出,与常遇春相差太远,不过脾气倒是很大,差点激变十多万降兵,这些都是后话。
一聊起明史,许多人会称赞刘伯温的神机妙算,也会称赞朱升的“九字方针”,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冯国用和李善长。当时各地英雄揭竿而起,他们却在朱元璋刚刚起步的时候,便主动来投,由此可见,这两人眼光独到,能够识别朱元璋乃是个明主,确实令人敬佩!而且冯国用告诉朱元璋,应该先攻取南京,然后以此为根据地,解放全中国。熟悉历史的朋友们一定知道,后来朱元璋就是按照这个套路取得天下的!可见他确实非同一般!
在《大明英烈传》中并不突出的花云,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却是朱元璋手下难得的猛将。
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明史·李善长传》)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决定攻取滁州,于是带领几十名骑兵前行巡视一下情况,再作定夺,花云也在其中。不过很不走运,几十号人走着,走着,竟然在路上遭遇了大批贼兵。
从此以后,君臣二人相互勉励,终于开创了大明王朝,李善长也因此被封为明朝第一功臣。
朱元璋抬头一看,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少说也有数千人,而自己身边才这几十人,心中暗想:“不好,大军还在后头,眼前却那么多贼兵,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闻言后,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心中有了一盏小小的启明灯,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使自己不再迷茫。
朱元璋虽然心中吓得发毛,但是脸上却不动声色,暗中思索对策。
李善长回答道:“秦朝末年战乱四起,汉高祖刘邦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百姓,生性豁达大方,知人善任,又不胡乱杀人,五年便成就了帝王的基业。如今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将军能够效法汉高祖,天下就不难平定。”
这时,身旁的花云却毫不犹豫地拔出宝剑,对着敌军大叫一声,便面无惧色地向敌军冲杀过去。
有一天,朱元璋见战乱四起,不知何时能够平定天下,心中不免有些迷茫,于是便问李善长:“如今天下大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
几千贼兵见红巾军才这几十人,心中正暗自高兴,琢磨着生擒这些人回去领赏,却不想对面这黑脸大汉完全不要命,竟敢一上来就单枪匹马冲杀过来,吓得贼将大惊失色,叫道:“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抵挡不住他的锐气。”
朱元璋闻言后,肃然起敬,慌忙下马,对他礼遇有加,还将他留在自己身边掌管文史书籍(秘书)。因为朱元璋早就听说这李善长在当地德望很高,看来此人绝对不简单。
有道是将是兵的胆,贼将都被花云吓破了胆,说了丧气话,数千贼兵见了,也都吓得不敢与之对战,纷纷后退。就这样,几千贼兵却被花云一人狂追猛打,这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有花云做先锋,朱元璋的大军轻而易举地攻下了滁州。
“在下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此人平静地说道。
朱元璋打下滁州不久,有一天,士兵进来禀报,说外面来了三个人,说是您的亲戚,想要求见。
朱元璋开始并未在意,瞄了此人一眼,见他相貌平平,只是随口问了一句,“请问阁下如何称呼?”
朱元璋闻言后,纳闷不已,立即迎了出来,发现这三人原来是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滁州进发。那日风和日丽,朱元璋率领大军走在路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天色已晚,便下令安营扎寨,这时,有一个人挡住了他的去路,说是想要拜见朱元璋。
这三个人的名字请大家要牢记,因为他们给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这个朱文正是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一座孤城,却指挥若定,硬是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连番进攻,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当然这个人性格上有些缺陷,情商不是很高,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被部下怂恿,竟然私通张士诚,结果被朱元璋软禁,最后郁郁而终,这些都是后话。
朱元璋本来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现在手下有兵,就不可能安分守己了。他整天想着如何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这时,他看上了一个地方,就是滁州。既然喜欢,那就要把他占为己有,于是朱元璋决定带上人马攻打滁州。
李文忠是李贞之子,是曹国长公主(朱元璋的姐姐)所生。此人骁勇善战,深得朱元璋喜爱,大明建国后,曾多次领兵北伐,战功赫赫。而且此人品质较高,朱元璋晚年制造胡惟庸案的时候,大肆株连开国功臣们,文武百官不敢谏言,只有李文忠一人敢三谏明太祖朱元璋,这些也全是后话。
话说朱元璋整顿军纪,将手下两万多人日夜苦练成了精锐之师的这番表现,郭子兴虽然嘴上没说,但是看在眼中,喜在心头,越来越发觉自己这个女婿有才干,当初没有挑错,于是将朱元璋提拔为总管(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当时在义军之中,总管的地位其实比万户还要高,说他是一人(郭子兴)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了。
这时,朱元璋帐下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才。文的有冯国用、李善长等人,武的方面又有徐达、郭英、冯国胜、李文忠等人,可谓人才济济一堂,此时,他手下的部队也不再是当初的乌合之众,他们早已被训练成了有纪律有追求的专业军人。现在朱元璋又拿下了战略要地滁州,当然不会就此止步,他决定带领这些兄弟继续前进,攻打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放眼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