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二人没有想到会在这样的场面下见面,一见面,自是一番痛哭流涕,然后缪贞擦了擦眼泪,和盘托出了这次来的目的,让侄子主动归降朱元璋。缪大亨昨夜被朱元璋突袭而导致大败,内心早已崩溃,现在又见叔叔来劝降,当即下定决心,领着两万军士归降了朱元璋。
于是,朱元璋不与缪大亨决战,反而派了一个人前去招降缪大亨。这个人就是缪大亨的叔叔缪贞。
明朝是个群星荟萃的年代,有运筹帷幄的刘伯温、战功赫赫的徐达、勇冠三军的常遇春……但是这些猛人都愿意臣服于朱元璋的手下,可见朱元璋在驾驭群臣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从上面这件事情中,我们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朱元璋这人很懂套路,夜袭是为了灭对方的威风,抬高自己,让自己有谈判的资格。现在已经有了谈判资格,目的已经达到,就没有必要继续打下去了。如果战败,那么就前功尽弃;如果战胜,全部斩杀了,那还招降什么。
朱元璋通过“一打一拉”,彻底俘虏了对方。先是“一打”,就是夜袭,打得你满地找牙,内心崩溃,让你见识他的强大,见识到他的不可战胜,让你不敢与他为敌。然后通过“一拉”,派个亲戚过去游说招降,告诉你只有跟在他的屁股后面才能有出路,才能横扫天下建立功勋。
缪大亨虽然战败,却没有逃走,第二天一早又纠集了散兵,重新列阵,摆开架势,想要跟朱元璋决一死战,不过这一次,朱元璋可不干,不想与缪大亨决战。
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习朱元璋的“一打一拉”呢?我们先是要想办法打败竞争对手,让对方看到我们的强大,让他内心彻底崩溃。然后我们再派对方比较信任的人去游说拉拢。如果只懂“拉”不懂“打”,我相信你驾驭不好自己的手下,因为他们不会臣服;如果只懂“打”不懂“拉”,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到处是敌人,会被敌人群起而诛之。
缪大亨哪里知道朱元璋会如此狡猾,竟然会不按常规出牌,结果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又吃了一回败仗。
朱元璋招募了两万士兵,势力进一步壮大,但是这时候他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地方,就是这些人毫无纪律,没有战斗力,所以才会被自己以少胜多。
这个办法是不错,可是,这三千乌合之众要想打败两万正规军,又谈何容易?朱元璋这人还是比较机灵的,知道拿手下三千民兵去跟缪大亨的两万正规军正面硬碰是肯定不行的,知道此战要想取胜,必须靠智取,于是他特地选择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趁着月色,对横涧山发动了突袭。
“兵贵精,而不贵多”,这个道理朱元璋还是懂的。于是,他立即整顿军纪,勤加操练,要把这支乌合之众训练成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
他心里暗自寻思道:“你财大气粗是不假,等老子想办法打败你,到时候不怕你不投降。”
当时,朱元璋营中一直没有谋士,遇到事情,没人可以商量,因此朱元璋一直求才若渴。恰在此时,有两个年轻人主动来到军营,想要投奔朱元璋。一个相貌温文尔雅,羽扇纶巾,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另外一个一身武将打扮,英武不凡。朱元璋听说两人来投,十分惊喜,亲自将他们迎进军营,还当面向那读书人询问治国平天下的大计。
可是,朱元璋这个人有点死心眼,看上了的东西,死活想要,不然,心中发痒,寝食难安。
那读书人摇了摇手中的羽扇,缓缓地说道:“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乃虎踞龙盘之地,世代帝王的都城。将军可先夺金陵作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导仁义,广收人心,不要贪图子女玉帛。这样,天下就不难平定。”
毕竟缪大亨的两万部队是元朝的正规军,而朱元璋手上只有三千人马,不及人家的六分之一,而且还是乌合之众。你说朱元璋想去招降人家,不就相当于一个没有牌照,作坊式小企业主对上市大公司的大老板说:“兄弟,我看你们企业不错,不如让我们企业兼并你们,共同发展吧。”你说人家一不傻二不呆,能听你朱元璋忽悠吗?
朱元璋闻言后,十分高兴,从此将这两人留在身边,十分信任。
有道是“枪打出头鸟”,这时,濠州城引起了元朝政府的注意,派了大军再次来围剿,结果久攻不克,溃败而逃。其中有个败将叫做缪大亨(定远人),见元朝大军败退,自己带领手下二万人屯驻横涧山固守。朱元璋见了那两万元军心动不已,想要招降,但是仔细一琢磨,感觉是自己想太多了,还是洗洗睡吧。
这两人是亲生兄弟,相貌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是哥哥,叫做冯国用,而那个武将打扮之人乃是弟弟,叫做冯国胜,也就是后来横扫天下、名垂千古的冯胜。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