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复仁一直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这次去劝降陈理,是因为罗复仁是陈友谅的旧臣,所以朱元璋才想到了他。
有句话叫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认为罗复仁就是一枚金子,也在发光,可是一点用也没有,因为朱元璋的身边全是金子,刘伯温、宋濂、章溢等人的光芒都盖住了罗复仁。
临行前,朱元璋对罗复仁说道:“陈理若是来投降,我不会让他失去富贵的。”
当时,朱元璋正在四处网罗人才,看到罗复仁颇有才学,便将他留在身边,充当幕僚。
罗复仁闻言后,跪倒叩头,说道:“如果陈理投降,你能保全他和家属的性命,使我今后不会被人认为是个言而无信之人,我就愿意去招降,即使为了招降而死,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罗复仁从小学习勤奋,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元末,群雄纷纷揭竿而起,陈友谅见他很有才华,便将他召为编修。干了没几年,罗复仁看出陈友谅心狠手辣,不值得追随,于是便离开了他,并在九江改投了朱元璋。
太祖闻言后,说道:“你放心前往吧,我不会害你成为言而无信之人。”
提起这个罗复仁,倒是个颇有意思之人,我给大家讲一讲。
罗复仁闻言后,点点头,起身入了城。
朱元璋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派了一个名叫罗复仁的人去当说客,让他入城劝降陈理。
他进城后与陈理一见面,便抱头痛哭,身边之人无不动容,连张定边也立在一旁痛哭起来。众人痛苦完毕后,罗复仁这才起身说话,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但此时陈理已经山穷水尽,没得选择,于是答应了罗复仁的劝降。
张定边站在城头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本来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无数,一身箭伤,一直咬牙坚持,现在听张必先如此说话,气得箭疮爆裂,晕倒在地。
第二天一早,只是一个十三岁孩子的陈理,袒胸露背地率领全城将士出城,跪倒在朱元璋面前,他战栗不已,更不敢仰视朱元璋。
张必先神情十分沮丧,仰头向上,对着张定边喊道:“我现在已经这个样子了,事情已经不行了,兄台还是早点投降为好。”
朱元璋见他幼小可怜,心中一酸,亲自上前扶他起来,握住他的双手,说道:“你放心,我不会治罪于你。”随即率领大军返回应天,封陈理为归德侯。
常遇春押着张必先来到武昌城下,抬头大声喊道:“我所顾忌的人,只有这‘泼张’一人,今天已被我擒获,再也没有什么让我顾忌了,你们还不快开城投降!”
到了这里,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争霸算是彻底结束了。
次年二月,朱元璋再次率领大军攻打武昌,先是攻占了城东高冠山,又来了一个漂亮的围点打援。他们事先料到汉军丞相张必先会率领岳州军前来救援,而此处是个必经之路,于是派常遇春设下埋伏,守株待兔,活擒了这位外号“泼张”的骁将。
朱元璋也履行了他对罗复仁的诺言。后来陈理住在南京城,一直闷闷不乐,有时还会口出怨言,但朱元璋得知后,认为这是小孩受了别人的蒙骗所犯的一个过错,只是让他远离京城,迁居到高丽罢了。他自始至终没有斩杀陈理,也没有让罗复仁成为一个食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