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被讨厌的勇气 >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哲人:当然。我不追求地位或名誉,作为一名在野哲人,过着与世无争的人生。

青年:先生您能摆脱一切竞争吗?

青年:退出竞争不也就是认输吗?

哲人:不是。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哲人:是从胜负竞争中全身而退。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会成为障碍。

青年:那么,我换个问题。所有人都平等,走在同一个平面上。虽说如此,但依然存在“差异”吧?走在前面的人比较优秀,追在后面的人则相对逊色。最终不还是归到优劣的问题上吗?

青年:不,那是厌倦人生的老人的逻辑啊!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必须在剑拔弩张的竞争中去提高自己。正因为有竞争对手的激励,才能够不断创造更好的自己。用竞争来考虑人际关系有什么不好呢?

哲人:不,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当作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

哲人:如果那个竞争对手对你来说是可以称得上“伙伴”的存在,那也许会有利于自我研究。但在多数情况下,竞争对手并不能成为伙伴。

青年:那么,先生,您是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对待吗?

青年:怎么回事?

哲人:就知识、经验或者责任来讲也许存在着差异。也许孩子不能很好地系鞋带、不能解开复杂的方程式或者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像成人那样去负责任。但是,人的价值并不能用这些来决定。我的回答仍然一样: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青年:人无高低之分,从理想论的角度来看也许如此。但是,先生,我们应该看看真正的现实。例如,作为成人的我与连四则运算都不会的孩子之间,也可以说是真正平等吗?

哲人:接下来咱们梳理一下我们的辩论。最初你对阿德勒所主张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一概念表示不满,对吧?围绕着自卑感的争论就由此而起。

哲人:是的。人都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青年:是的是的。关于自卑感这个话题的讨论太过激烈,以至于差点把那一点给忘记了。最初为什么会谈到自卑感这个话题呢?

青年: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哲人:这与竞争有关。请你记住。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哲人:好吧,我们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青年:为什么?

青年:但是……

哲人: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

哲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青年:有胜者和败者不是很好吗?

青年:哎呀,这不可能吧。我们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自卑感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

哲人:请从你自己的角度来具体考虑一下。假设你对周围的人都抱有“竞争”意识。但是,竞争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必然会意识到胜负,会产生“A君上了名牌大学,B君进了那家大企业,C君找了一位那么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之类的想法。

哲人:是的。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青年:哈哈,可真具体啊。

青年:您是说人生不是竞争?

哲人: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那么,对此时的你来说,他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哲人:请你这样想。一提到“追求优越性”,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过排挤他人以取得晋升之类的追求,往往给人一种踩着别人往上升的印象。当然,阿德勒也并不是肯定这种态度。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青年:呀,是竞争对手吗?

青年:阿德勒也认为希望进步的“追求优越性”属于普遍欲求吧?另一方面,他又提醒人们不可以陷入过剩的自卑感或优越感之中。如果是直接否定“追求优越性”的话倒还容易理解,但他又认可这一点。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哲人:不,不是单纯的的竞争对手。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

哲人:你尽管问。

青年:敌人?

青年:但是,我依然不太明白。

哲人:也就是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青年:您是说与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之间的竞争?

开始于自卑感的一系列辩论。自卑情结再加上优越情结,这些虽然是心理学上的重要词汇,但其内涵与青年原来的想法存在着太大的反差。他自己在一时之间依然感觉好像还有哪里想不通。到底是哪里无法接受呢?对啦,我对导入部分的前提条件还存有疑惑。这样想着,青年不紧不慢地开口说话了。

哲人: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哲人:当然,负伤之人所说的“你无法体会我的心情”之类的话中也包含着一定的事实。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青年:虽然或许如此,但是……

青年:……根本没有这种观点。

哲人:但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会24小时监视着你,虎视眈眈地寻找攻击你的机会吗?恐怕并非如此。

哲人:阿德勒说:“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我有一位年轻的朋友,据说他少年时代总是长时间对着镜子整理头发。于是,他祖母对他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之后,他便活得轻松了一些。

青年:什么叫“弱势具有特权”?

青年:哈哈,您可真讨厌呀!您这是在讽刺我吧?也许我真的把周围的人看成了敌人,总是担心随时会受到暗箭攻击,认为总是被他人监视、挑剔甚至攻击。

哲人:是的。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而且,就像热衷于照镜子的少年一样,这实际上也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反应。世上的人其实并不关注我。即使我在大街上倒立也不会有人留意!

青年:也就是暴露出自己的自卑感以当作武器来使用吗?

但是,怎么样呢,先生?您依然会说我的自卑感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有某种“目的”的吗?说实话,我无论如何也不能那样认为。

哲人:通过这种方式,我就可以变得比他人更有优势、更加“特别”。生病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失恋难过的时候,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态度来使自己变成“特别的存在”。

哲人:为什么呢?

青年:的确如此。

青年:我有一个年长3岁的哥哥,他非常听父母的话,学习运动样样精通,是一位非常认真的哥哥。而我自幼就常常被拿来跟哥哥比较。当然,跟年长3岁的哥哥相比,我什么都赢不了。而父母根本不管这一点,他们总是不认可我。无论我做什么都被当作孩子来对待,一遇到事情就被否定,总是被压制、被忽视。简直就是生活在自卑感中,还必须意识到与哥哥之间的竞争!

例如,我的身高很矮。对此,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来安慰我。但是,此时我如果甩出“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之类的话加以拒绝的话,那谁都会再无话可说。如此一来,恐怕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来对待我吧。

哲人:怪不得。

哲人: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青年:我有时候这样想。自己就像是从未真正沐浴过阳光的丝瓜,自然就会因为自卑感而扭曲。所以,如果有挺拔舒展的人,真希望他能够带带我呀!

青年:啊,这种人倒是存在……

哲人:明白了。你的心情我很理解。那么,包括你与你哥哥的关系,也从“竞争”角度去考虑。如果你不把自己与哥哥或者他人的关系放在“竞争”角度去考虑的话,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呢?

哲人:就是说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青年:那也许哥哥就是哥哥、他人就是他人吧。

青年:夸耀不幸?

哲人:不,应该会成为更加积极的“伙伴”。

哲人:密切相关。最后再举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青年:伙伴?

青年:……也就是说,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是正相反的,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哲人:你刚刚也说过吧?“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哲人:是的。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青年:您是说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青年:嗯。

哲人:不是这样。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哲人: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青年:骄傲于自我功绩也算吗?那虽然是一种骄傲自大的态度,但也是因为实际上就很优秀才骄傲的吧。这可不能叫作虚假优越感。

青年:……那可真是幸福的人啊!但是,那是向日葵,对,是向日葵。是沐浴着温暖阳光、吸收着充足水分长起来的向日葵的理论,生长在昏暗背阴处的丝瓜根本不可能那样!

哲人:例如,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这样的人恐怕你身边也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优越情结。

哲人:你又要回到原因论上去了吧?

青年:哦,是优越情结吗?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心理。您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青年:是的,的确如此!

哲人:不过,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这是必须重点强调的地方。

由严厉父母养大的青年自幼便一直被拿来与哥哥进行比较,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任何意见都不被采纳,还被骂作是差劲的弟弟;在学校也交不到朋友,休息时间也一直闷在图书室里,只有图书室是自己的安身之所。经历过这种少年时代的青年彻底成了原因论的信徒。他认为,如果没有那样的父母和哥哥、没有在那样的学校上学的话,自己也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人生。原本想要尽可能地冷静辩论的青年积累了多年的情绪,在此时一下子爆发了。

青年:的确如此。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哲人:当然。我虽然对时尚不太了解,但10根手指全都戴着红宝石或者绿宝石戒指的人与其说是有审美意识的问题,倒不如说是自卑感的问题,也就是一种优越情结的表现。

青年:好啦,先生。目的论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而且,人根本无法摆脱过去!先生您也承认我们无法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吧?

青年:其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吧?

只要过去作为过去存在着,我们就得生活在过去所造成的影响之中。如果当过去不存在,那就等于是在否定自己走过的人生!先生您是说要让我选择那种不负责任的生活吗?

哲人: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哲人:是啊,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青年:那是什么呢?

青年:那么,我来问问您“现在”这个话题吧。上一次,先生您说“人是在捏造愤怒的感情”,是吧?还说站在目的论的角度考虑,事情就是这样。我现在依然无法接受这种说法。

哲人: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

例如,对社会的不满、对政治的愤怒之类的情况该怎么解释呢?这也可以说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捏造的感情吗?

青年:虚假的优越感?

哲人:的确,我们有时候会对社会问题感到愤怒。但是,这并不是突发性的感情,而是合乎逻辑的愤慨。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哲人: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青年:您是说私愤和公愤不同。

青年:怎么做呢?

哲人:完全不同。因为公愤超越了自身利害。

哲人: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青年:那么,我来问问您私愤的事情。如果无缘无故地被人破口大骂,先生您也会生气吧?

青年:优越情结?

哲人:不生气。

哲人:这也许是你没听说过的词语,是“优越情结”。

青年:不许撒谎!

青年:那是什么呢?

哲人: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哲人:正是如此。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青年:权力之争?

青年:不不,第二种说法已经不属于自卑感了。那应该是自吹自擂吧。

哲人:例如,孩子有时候会通过恶作剧来捉弄大人。在很多情况下,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们往往会在大人真正发火之前停止恶作剧。但是,如果在大人真正生气的时候孩子依然不停止恶作剧,那么其目的就是“斗争”本身了。

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拿刚才的例子来讲,就会产生“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青年:为什么要斗争呢?

哲人:正是如此。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哲人: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青年:如何去弥补欠缺的部分,对吧?

青年:我还是不太明白。您能举个稍微具体点儿的例子吗?

哲人:请你慢慢去理解。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此一来问题就在于……

哲人:比如,假设你和朋友正在谈论时下的政治形势,谈着谈着你们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彼此都各不相让,于是对方很快就上升到了人格攻击,骂你说:“所以说你是个大傻瓜,正因为有你这种人存在我们国家才不能发展。”

青年:嗯?这好像有点乱啊?!

青年:如果被这样说的话,我肯定会忍无可忍。

哲人:是的。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也就是说,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

哲人: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纯粹想要讨论政治吗?不是。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青年:也就是说“要不是因为这一点,我也能行”。

青年:不不,没必要逃避。对于挑衅就应该进行回击。因为错在对方。对那种无礼的混球就应该直接挫挫其锐气,用语言的拳头!

哲人:这就是自卑情结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哲人:那么,假设你压制住了争论,而且彻底认输的对方爽快地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下阵来的对方会很快转入下一个阶段。

青年:嗯,的确如此。

青年:下一个阶段?

哲人:而且,对自己的学历有着自卑情结,认为“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反过来说,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哲人:是的,“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青年:也许是那样,不过……

青年:比如说?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哲人: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

哲人: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青年:不想成功?这是什么道理啊?

青年:是为了让父母烦恼才有问题行为?

哲人:问题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如果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

哲人:是的。例如,看到割腕的孩子很多人会不可思议地想:“为什么要做那种事情呢?”

青年:但是,现实问题是拥有高学历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啊!先生您应该也有这种社会常识吧。

但是,请想想孩子的割腕行为会对周围的人——比如父母——带来什么影响。如此一来,行为背后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哲人:关于你所说的因果关系,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例如,前几天就有人说:“自己之所以始终无法结婚,就是因为幼时父母离婚的缘故。”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看,父母离婚对其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与自己的婚姻观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但是,阿德勒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把这种论调称为“外部因果律”。

青年:……目的是为了复仇吧?

青年:为什么?哪里不对?

哲人:是的。而且,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哲人:不对。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青年:不不,这是一种正儿八经的因果关系!如果学历低,就会失去很多求职或发展的机会。不被社会看好也就无法成功。这不是什么借口,而是一种严峻的事实。

青年:那么,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要一味地忍耐吗?

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哲人: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一点。

哲人: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一点你能够理解吧?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青年:不上挑衅之当这种事情有那么容易做到吗?原本您是怎么说到要控制怒气的呢?

青年:具体有什么不同呢?

哲人: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哲人:同样道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两个词也必须分辨清楚,绝不可以混用。

青年:哦,这太难了。

青年:是啊,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中的“情结”一词确实具有很强的反常感觉。

哲人:首先希望你能够理解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哲人:这一点请注意。目前“自卑情结”这个词似乎在使用的时候与自卑感是一样的意思。就像“我为自己的单眼皮感到自卑”或者“他对自己的学历有自卑感”之类的描述中全都用“自卑情结”这个词来表示自卑感。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用。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例如,即使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原本也是指一种对同性父母亲的反常对抗心理。

青年:但是,即使对方明显找碴儿挑衅,恶意说一些侮辱性的语言,也不能发怒吗?

青年:自卑情结?也就是自卑感吧?

哲人:你似乎还没有真正理解。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哲人:不,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青年:哎呀,是啊。自卑感越强,人就会变得越消极,最终肯定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感不就是这样吗?

青年: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

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哲人: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青年:……的确,如果不相信这一点的话,我们的这种对话也就不会成立了。

青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正确利用自卑感?

哲人: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哲人: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青年:为什么?

青年:嗯,的确如此。

哲人: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哲人: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自卑感。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例如,越是有远大志向的厨师也许就越会产生“还很不熟练”或者“必须做出更好的料理”之类的自卑感。

青年:仅仅是认为自己正确就会那样吗?不不,这也太夸张了吧?

青年:确实如此。那么?

哲人: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这就是完完全全的权力之争吧?

哲人:在这里,你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独自站立;他们学会语言,可以与周围的人自由沟通。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青年:嗯。

青年:追求优越性?

哲人: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哲人:这需要从头说起。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青年:的确有这么一方面。

青年:那么,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

哲人: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哲人:阿德勒也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青年:但是,您能够肯定自卑感真的是一种人际关系问题吗?例如,即使社会意义上的成功者,也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完全没必要自卑的人也会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家产万贯的企业家、人人艳羡的绝世美女或者是奥林匹克冠军得主,大家都多多少少地受到自卑感的困扰。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青年:也就是说,如果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哲人:是的。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哲人:正是如此。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青年:这样就又可以与“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种说法联系起来了吧?

青年:嗯。但还是有问题,就是“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那句话。的确,自卑感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且我也非常明白自卑感给我们造成的影响;对“人生不是竞争”这一点从道理上也承认。我无法把他人看成“伙伴”,总是在心里的某个角落把别人想成是“敌人”。这一点也的确如此。

哲人:是的。也就是说,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但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阿德勒那么重视人际关系,甚至都用“一切”这样的词来形容?

青年:……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

哲人:人际关系是一个怎么考虑都不为过的重要问题。上次我就说过“你所缺乏的是获得幸福的勇气”这样的话,你还记得吧?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我也许会把这1美元的纸币放入壁炉当燃料或者当卫生纸用。同样的道理,我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苦恼。

青年:即使想忘也忘不了啊。

哲人: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哲人:那么你为什么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认为是“伙伴”呢?那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课题”。

青年:哎呀,道理上来讲……

青年:人生的课题?

例如,价格昂贵的钻石或者货币。我们会从中发现一些价值,并会说1克拉多少钱或者物价如何如何。但是,如果换种角度来看,钻石之类的东西也只不过是石块而已。

哲人:是的。这非常重要。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哲人:关于这一点请想一想德语中“自卑感”的意思。我之前说过,在德语中“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那么,价值究竟是指什么呢?

青年:哦。那是什么样的目标呢?

青年:是的,就是18度的井水那个话题。

哲人: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哲人:是的。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这一点在刚开始时我就说过了。

青年:请您等等。我得做一下笔记。

青年:就是您前面所说的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吧?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但是,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主观决定。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自由选择。

①自立。

哲人:正是如此。我从朋友“你有让人感觉轻松的能力”这句话中得到了启发,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从“让人感觉轻松”或者“不让人感觉太有威慑力”之类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身高也还可以成为一种优点。当然,这是一种主观性的解释。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一种主观臆想。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青年: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哲人:我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我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你现在也有各种“自卑感”并深受其苦吧?但是,那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即使像身高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青年:什么意思?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哲人: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有所欠缺。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是劣等性。但是,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哎呀,我能明白其重要性。作为个体自立,同时能够与他人及社会和谐共处,这好像与我们之前的辩论内容也紧密相关。

青年:不是劣等性?

哲人:而且,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

哲人:请你先听我说完。这里的关键点是,我155厘米的身高并不是“劣等性”。

青年:那么,“人生课题”又指什么呢?

青年:噢。但是,那……

哲人:请从孩提时代开始考虑人生这个词。孩提时代,我们在父母的守护下生活,即使不怎么劳动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很快就到了“自立”之时,不能继续依赖父母而必须争取精神性的自立这一点自不必说,即使在社会意义上也要自立,必须从事某些工作——这里不是指在企业上班之类狭义上的工作。

哲人:他接着说:“长高干什么呢?你可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的确,高大强壮的男性本身就会给人一种震慑感;而另一方面,矮小的我却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看来个子矮小无论是对周围人来说还是对自己来说,都有好处呢!这就是价值的转换。现在的我已经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烦恼了。

此外,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朋友关系。当然,也会与某人结成恋爱关系甚至还有可能发展到结婚。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又会产生夫妻关系,一旦有了孩子还会出现亲子关系。

青年:他太厉害啦!是个什么样的人呀?

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哲人:谢谢。我的身高是155厘米。据说阿德勒也是跟我差不多的身高。我曾经——直到你这个年纪之前——一直苦恼于自己的身高。我心中一直在想: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如果再长高20厘米,不,哪怕是再长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当我把这种想法告诉朋友的时候,他断然告诉我说:“这种想法太无聊了!”

青年:这里的课题是指作为社会人的义务吗?也就是类似于劳动或纳税之类的事情。

青年:说实话,您的身材比我想象中小。

哲人:不,请你把它理解为单纯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有距离和深度。为了强调这一点,阿德勒也曾使用“三大羁绊”这样的表达方式。

哲人:你不必有顾虑,请直率地说出来。

青年: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青年:嗯……这个嘛……

哲人: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在“不得不面对”这一意义上确实可以说是“义务”。

哲人:那么,我也说一下我自身的自卑感吧。你刚见我的时候有什么印象呢?我是指在身体特征方面。

青年:哦,具体来讲呢?

青年:啊……如果是那种感觉的话,我非常明白。我就是那样。我几乎每天都自责地想:自己或许连活着的价值都没有。

哲人:首先,我们从“工作课题”来考虑。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例如,我平时都在这个书房中写书稿。写作这项工作的确是无人能够代替、必须自己完成的作业。但即使如此,只有有了编辑的存在以及装订人员、印刷人员和经销或书店人员的协助,这项工作才能够成立。原则上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

哲人:是一种“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一点儿价值”之类的感觉。

青年:广义上来说也许如此。

青年:价值判断?

哲人:不过,如果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哲人: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语中,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

青年:的确如此。

青年:哦,这我倒还真不知道。

哲人:而且,在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的,就是那些被称为自闭的人。

哲人:明白了。顺便说一下,在咱们谈论的这种语境中第一个使用“自卑感”这个词的人是阿德勒。

青年:唉?请稍等!先生您是说他们并非不想工作或者拒绝劳动,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才不想去上班的?

青年:例如,在报纸上看到同龄人活跃的姿态时,我就会感到极其自卑。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那么活跃,而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呢;或者是看到朋友过得幸福,不是想要祝福而是心生嫉妒或者非常焦躁。当然,我也不喜欢自己这张满是粉刺的脸,对于学历、职业以及年收入等社会境况也抱有强烈的自卑感。哎呀,总之就是哪里都很自卑。

哲人: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暂且不论,但核心问题就是人际关系。例如,为了求职而发出简历,面试了却没被任何公司录取,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思来想去便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或者,在工作中遭遇重大失败,由于自己的失误致使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眼前一片黑暗,于是开始讨厌再去公司上班。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哲人:那你具体有什么样的自卑感呢?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青年:这可真是个无聊的问题。从我前面的话中您也应该明白我是一个极其自卑的人啊。

青年:……嗯,我一会儿再反驳您!接下来,所谓“交友课题”又是指什么?

哲人:那么,关于人际关系我们换个角度来谈。你知道自卑感这个词吗?

哲人:这是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正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青年:啊,是呀!如果有学校或者职场之类的“场合”,也还可以构建关系,但也只是限于那种场合的表面关系。但是,如果进一步发展成朋友关系或者在学校和职场之外的地方交到朋友,这实在是非常困难。

哲人如是说: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这种话大大动摇了青年。这是让他不得不承认的一针见血的话。但是,在他看来,“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种主张还是得坚决否定。阿德勒是在将人所拥有的问题缩小化。青年认为自己并不是苦恼于这种世俗性的烦恼!

哲人:你有可以称得上是知己的朋友吗?

青年:是的,请您说明一下!如果先生说自己是哲学家的话,那就必须把这一点解释清楚!

青年:有朋友。但是,要说能称得上知己的……

哲人:看来我的确需要说明得再具体一些。

哲人:我曾经也是这样。高中时代的我根本不想交朋友,每天都独自学习希腊语或德语,默默地研读哲学书。对此非常不安的母亲曾去找过班主任老师谈话。当时老师好像说:“不必担心。他是不需要朋友的人。”老师的话给了母亲和我极大的勇气。

青年:先生,您还是哲学家吗?!人还有比人际关系更加高尚、更加重大的烦恼!幸福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不都是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哲学家们一直追问的主题吗?而您刚才说人际关系就是一切烦恼之源?这是多么庸俗的答案啊!哲学家们听了一定会惊讶不已!

青年:不需要朋友的人……那么,先生您在高中时代一个朋友也没有吗?

哲人: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哲人:不,只有一个朋友,他说“没有任何应该在大学里学习的东西”,结果就没有上大学。听说他在山上隐居几年之后,目前在东南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我们已经几十年没见过面了,不过,我感觉我们现在再次见到,也能够像那个时候一样交往。

青年:我说的不是这个问题!人际关系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一点我也认可。但是,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种论调也太极端了!独立于人际关系之外的烦恼、个体内心的苦闷、自我难解的苦恼等,难道您要否定这一切烦恼吗?!

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哲人:当然,我们不可能让人际关系消失。人在本质上必须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根本不可能做到与他人完全隔离。正如你所说的,“如果能够一个人生存在宇宙中”这一前提根本不可能成立。

青年:我以后也可以交到好朋友吗?

青年:不可能!这只不过是学者的诡辩而已!

哲人:当然可以。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必须要有所改变。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哲人:我再重复一遍:“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青年:嗯……

青年:您究竟在说什么?

哲人:事实上,你这样到我的房间来拜访,而我就可以得到一位你这样的年轻朋友。

哲人:按道理来讲,是这样的。因为阿德勒甚至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青年:先生您是说我是您的朋友?

青年:但是,刚才的话如果换种说法也就成了“如果能够一个人生存在宇宙中的话,烦恼就会消失”,是这样吗?

哲人:是的,不是这样吗?我们在这里的对话不是咨询辅导,我们也不是工作关系。对我来说,你就是一位无可替代的朋友。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

哲人:那样的话恐怕连孤独这个概念都不会存在。既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逻辑和常识(共通感觉)。但是,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即使是在无人岛上生活,也会想到遥远的海对岸的“某人”;即使在一个人的夜晚,也会侧耳静听某人睡眠中的呼吸声。只要在某个地方存在着那个某人,孤独就会袭来。

青年:您是说无可替代的……朋友吗?不、不!现在我还不想考虑这一点。咱们继续吧!最后的“爱的课题”是指什么呢?

青年:如果真的成为一个人,也就是只有一个人活在宇宙中的话,那就既不是“个人”,也感觉不到孤独了吗?

哲人:这一点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中,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

哲人: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例如,当由朋友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的时候,一些在朋友之间被允许的言行就不再被允许了。具体说来,例如不可以跟异性朋友一起玩儿,有时候甚至仅仅因为跟异性朋友打电话,恋人就会吃醋。像这样,距离近了,关系也深了。

青年:请等一下!这句话我必须问清楚,“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一个人生活的话,势必会被强烈的孤独感所困扰吧?

青年:是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哲人:但是,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哲人: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青年:不不,这种论调有不忠之嫌啊!如果对方非常幸福地乱搞胡混,难道也要对其这种姿态给予祝福吗?

青年:啊!这个恶魔!你简直是一个恶魔!是的,就是这样!我很害怕,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非常害怕自己被人拒绝和否定!我承认的确如此!

哲人:并不是积极地去肯定花心。请你这样想,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哲人:不可以岔开话题。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青年:……哈哈,还真被您一语道破了!

青年:嗯。

哲人: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哲人:不过,恋爱关系或夫妻关系还可以选择“分手”。即使常年一起生活的夫妻,如果难以继续维持关系的话,也可以选择分手。但是,亲子关系原则上就不可以如此。假如恋爱是用红色丝线系起来的关系的话,那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联结起来的关系。而且,自己手里只有一把小小的剪刀。亲子关系难就难在这里。

青年:……

青年:那么,怎么做才好呢?

哲人:就像有脸红恐惧症的她害怕被男性拒绝一样,你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哲人:现阶段能说的就是不能够逃避。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青年:那是怎么回事呢?

人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活着,只有在社会性的环境之下才能成为“个人”。因此,阿德勒心理学把作为个人的“自立”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呢?阿德勒说:“在这里必须要克服‘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但是,青年依然很难领会人活着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课题的真正含义。

就这些吧。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哲人:是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根据她的事情来考虑一下你的问题。你说你现在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根本无法喜欢自己。而且你还说过“谁都不愿意跟我这种乖僻的人交往”吧?

青年:啊,我的头又乱了。先生也说过吧,我之所以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看成是“伙伴”,是因为在逃避人生的课题。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青年:肯定不再需要了。

哲人: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

哲人:与朋友一起和那个男孩出去玩儿,最终那个男孩先向她告白了。当然,她再也没到这个书斋来过,我也不知道她的脸红恐惧症后来如何了。但是,我想她大概不再需要了吧。

青年:是啊,如果是讨厌的人,那还真不少。

青年:只要您会详细作出说明就好。“鼓励”这个词我先记下了……那么,最后她怎么样了呢?

哲人: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哲人:是的。关于其具体内容,在接下来的辩论中我会进行系统的说明。现在还不到这个阶段。

青年:怎么可能?!那我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青年:鼓励?

哲人: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

哲人:她对自己没有自信,始终抱着“如果这样,即使告白也肯定会被拒绝,到时候就会更加没有自信”这样的恐惧心理,所以才会制造出脸红恐惧症这样的问题来。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青年:哎呀,这绝对不可能!即使再怎么想,顺序也是反的。是因为他做了惹人讨厌的事,所以大家才会讨厌他,否则也没有理由讨厌他!

哲人:当有人上门求治“脸红恐惧症”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绝对不可以为其治疗,如果那样做的话就更难康复了。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青年:那么,具体怎样做呢?听了病人的烦恼后就放置不管吗?

哲人:不,不是这样的。如果想一想与处于恋爱关系的人分手时候的情况就会容易理解了。

青年:的确。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哲人:这种情况不只限于她。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青年:……是的,这个能够想象得到。

青年:哦。

哲人: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但是,如果我给你治好了脸红恐惧症,事态也没有任何变化的话,那你会怎么做呢?你一定会再次跑来对我说‘请让我再患上脸红恐惧症’吧。那我可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怎么……”

青年:那么,您是说我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仅仅为了这些我就去捏造别人的缺点?

“因为你是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你还要用‘这都是因为脸红恐惧症’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呢。”

哲人:是这样的。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为什么?”

青年:……

“但我不会给你治。”

哲人:这词很犀利吧。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前面我提到的患脸红恐惧症的那个女学生也是一样——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的人撒谎。仔细考虑一下,这的确是一个相当犀利的词语。

“真的吗?”

青年:但是,为什么要把那判定为撒谎呢?我周围都有什么样的人,之前又经历过怎样的人生,先生您根本一无所知吧!

“脸红恐惧症这样的病很好治。”

哲人:是的,我对你的过去一无所知,有关你父母和你哥哥的事情我也一无所知。不过,我只知道一点。

哲人:所以,我跟她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青年:是什么?

青年:有意思,真是有意思的解释。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根本没办法治好吗?那不就是她一方面需要“脸红恐惧症”,另一方面又为其苦恼吗?烦恼永远不会消失。

哲人:那就是,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哲人:直率地说就是如此。

青年:啊……!!

青年:那么您是说她是为了给无法告白的自己找一个借口或者是怕被拒绝才捏造了“脸红恐惧症”。

哲人:假若你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人或者环境所决定的,那还有可能转嫁责任。但是,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之所在就非常明确了。

但是,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青年:您是打算要谴责我吧?说我是一个骗子、一个懦夫!说全都是我的责任!

哲人:你认为对她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为青春期的失恋在这方面的特征非常明显。

哲人:请你不要用怒气来回避这个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阿德勒并不打算用善恶来区分人生课题或者人生谎言。我们现在应该谈的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

青年:不不,您在说什么呢?她不是说非常希望能治好吗?

青年:又是“勇气”吗?

哲人:事情果真如此吗?我的判断是并非如此。为什么她会患上脸红恐惧症呢?又为什么总是治不好呢?那是因为她自己“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哲人:是的。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青年:哎呀,多好啊!很符合女学生的话题。为了向意中人告白,首先必须治好脸红恐惧症。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所以我便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于是,她告诉我说自己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虽然偷偷喜欢着那个男孩,但她还没能表明心意。她还说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就马上向他告白,希望能够交往。

青年:……最终还是“勇气”问题吗?如此说来,先生您上次也说过,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哲人:如果以你为例不好理解的话,那我就举一个别人的例子。我也曾在这个书房里进行过简单的心理辅导。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来了一位女学生。是的,她当时就坐在你现在坐的这把椅子上。

哲人:如果再加上一点的话,那就是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青年:是什么?

青年:也就是“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那句话吗?

哲人:的确,结论似乎已经出来了。

哲人:是的,你记得很清楚嘛。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青年:您可真是残忍啊!那当然会不愉快啦!谁都不愿意和如此乖僻的人交往吧。如果我身边有这么一个自卑而又麻烦的人,我也会不喜欢他。

青年: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同时也是“使用的心理学”……

哲人:如果像这样继续议论缺点的话,心情会怎样呢?

哲人: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青年:先生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首先要说的就是我这性格——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一切都持悲观态度;还有就是太过固执;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而且总是活在对别人的怀疑之中;不能活得自然,总觉得像是在演戏。而且,如果只是性格倒还好,自己的长相和身材也没有一样让人满意的。

青年:但说实话,我没有信心能够克服自卑情结,即便那是一种人生谎言,我今后恐怕也无法摆脱这种自卑情结。

哲人:这也许就要问你自己了。你究竟认为自己有什么缺点呢?

哲人:为什么会那样想呢?

青年:到底为什么?为了什么?

青年:也许先生您的话是正确的。不,我所缺乏的肯定就是勇气。我也承认人生谎言。我害怕与人打交道,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就想回避人生课题。正因为如此才摆出了这样那样的借口。是的,就是这样。

哲人:是的。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但是,先生的话终归只是精神论吧!只不过是说些“你就是缺乏勇气,要拿出勇气来!”之类的激励的话。这就跟只会拍着别人的肩膀劝告说“拿出勇气来!”之类的愚蠢指导者一样。可是,我就是因为振作不起来才烦恼的啊!

青年:下定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哲人:总而言之,你就是希望听到具体对策,对吧?

哲人:不对。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首先请你理解这一点。

青年:正是。我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听到“拿出勇气”之类的指令后,就马上像加油一样地去补充勇气!

青年:那是因为事实上我本来就没有什么优点。

哲人:我知道了。但是,今晚也已经很晚了,所以下次我再告诉你吧。

哲人:的确。你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优点,只有缺点。不管事实如何,就是这样感觉。也就是自我评价非常低。问题是,为什么会那么自卑,为什么会那么低估自己呢?

青年:您不是在逃避吧?

先生您什么都用“目的”来进行解释,那您说说我讨厌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利益呢?讨厌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吧?

哲人:当然不是。也许下一次还要讨论一下自由这个话题。

青年:例如,前几日我承认自己讨厌自己,无论如何都只能看到缺点,实在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但是,我也很想能够喜欢自己。

青年:不是勇气吗?

青年:先生,上次之后我冷静地想了很多,但还是不能同意先生的主张。哲人:哦,哪里有疑问呢?

哲人:是的,是关于谈论勇气的时候所不可不提的有关自由的讨论。请你也思考一下自由是什么。

为什么讨厌自己?

青年:自由是什么……好吧。那么,期待着下次见面。

青年非常守约,刚好一个星期之后再次来到哲学家的书房。其实他自上次回去两三天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过来。但深思熟虑之后,青年的疑问变成了确信。也就是说,目的论之类的学说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他今天就要把那位怪异的哲学家驳得体无完肤,一切争论都将在今天结束。